本文作者:kaifamei

论文: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精品

更新时间:2023-10-29 15:43:11 人在看 0条评论

论文: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精品

2023年10月29日发(作者:深夜随笔心情散文(通用10篇))

简单又特别的网名-

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上的艰苦探索和不断实践,积累了丰富宝贵的历史经验。主要有: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我国国情的统一;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充分发挥人民众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从中得出的一些启示可以指导下一步的民主政治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的艰苦探索和不断实践,不仅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政治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两点基本经验值得引起人们的特别注意,对指导我们今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经验的总结可以得出几点启示,这或许指明了我们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

一 、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历史经验

⒈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我国国情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不但是鼓舞和指导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进行革命的伟大的理论武器,是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和团结自己革命队伍的理论基础,而且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崭新的政治制度的理论依据。[1]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是开辟了认识人类历史上民主发生、发展的规律和社会主义民主发展规律的理论。是由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民主实践已经证明了的科学的民主理论。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在特质归根结底就是“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我们要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更高更切实际的民主,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为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表明,要想取得胜利,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众所周知,马克思反对抽象地谈论民主。马克思甚至明确说过:“只有民主制才是普遍和非凡的真正统一”。[2]民主既是一种普遍价值,又要从每个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去实现民主的价值;国家的政治发展既有共同的规律和公理,又有非凡的道路和模式,民主从来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在一个特定国家推进本国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紧密结合本国国情,探索出一条具有本国特的政治发展道路。小平同志在1987年3月27日讲到:“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3] 我国现代民主发展,如果从新中国成立算起,中经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文化大革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期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和重要进展,反复说明了一个真理:只有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才能保证人民真正当家作主,但我们致力发展的,应该是、也只能是符合中国的历史和今天国情的,能够真正给中国人民带来和幸福的民主道路和民主形式。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为指导,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如果不以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为指导,我们就会走入歧途,前苏联就是前车之鉴;如果不结合中国国情,就会超越历史阶段,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将重现。

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应当成为我们思考民主政治建设的出发点。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决定了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发达、不成熟的初级阶段,决定了民主政治建设必然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需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民主政治之所以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同时也保证了的政治局面。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就是因为我们既坚持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为指导,又从我国目前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一根本国情出发来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充分发挥人民众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发展经济一样要尊重人民众的创造性和主体地位。三中全会前后,中国农民率先自发搞起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中国农民的一个伟大创造。8亿中国农民获得对土地的经营自主权,不仅使中国农业生产很快摆脱了长期停滞的困难境况,而且对广大农民经济利益自主权的确立,为今后广大农村的民主自治奠定了基础。村民自治与包产到户、乡镇企业一起,被誉为中国农民的三大历史性创造。28年前,广西宜州市屏南乡合寨村的85位农民,选举产生了中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揭开了中国基层民主政治的全新一页。就在同一年,整个合寨大队各屯纷纷效仿,选举成立村民委员会。这一做法随后又逐步扩展到附近一些市县。“合寨现象”出现后,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民政部等迅即派出工作组进行实地考察并给予充分肯定。1982年,“村委会”这一组织形式被写进了修改后的宪法。1988年6月,中国农民的第一部基层自治法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开始实施,村民自治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十二大报告有一段很精辟的话:党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创造历史的科学原理。人民要求拨乱反正,要求团结,要求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提高。党正是集中了人民的意志,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才把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重新引上康庄大道。(见《十二大文件汇编》第14-15页)从实质上说,历史的转折是人民的愿望和意志的体现。

同志说“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正确地总结经验。没有民主,意见不是从众中来,就不可能制定出好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办法”。[4]在十二大开幕词中说:“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5]党的十四大前夕,在回顾改革开放历史时有一段很重要的话。他说:“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6]的话真实地反映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生动而又深刻地阐明了人民众创造历史的科学原理。我们应当将的这些话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教材来认真思考。集中的一点就是,如何更好地发挥人民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最近,有关方面总结了全国18个典型地区开拓成功发展之路的经验,其中一条是:“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这些地方都自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及时掌握和有效运用人民众在发展实践中创造出的新思路、新做法、新模式。各级党政干部都能够深入众,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珍惜民力,注重调动人民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最深厚的力量源泉。”[7]这是一条很重要很宝贵的经验。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众是历史的主体,承认人民众是历史的主体相应也必须承认人民众是发展民主的主体。人民众是发展民主的主体体是民主的认识者识实践者和建设者和民主制度的制定、实施、完善所有的工作都要有人民众来完成。我们认为,在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中要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一方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逻辑应该是自下而上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逻辑是从人民的实践经验开始的,同样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逻辑也应该是自下而上的。我们要充分尊重人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正像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的那样:“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我们要充分尊重人民众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创造性,不应该是领导干部把民主给了人民众,更不能以人民众文化素质不高为理由说中国没有民主的土壤。另一方面,各级党政机关要妥善引导人民有序参政,争取创造更多的民主实践机会,让人民众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民主意识。同时要充分认识民主改革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争取把民主改革可能产生的风险降到最低。十七大报告明确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途径之一是适应公民政治参与积极性提高的要求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二、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基本形成了中国特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未来征程上我们该如何进一步推进,至少可以给我们提供两点启示:

⒈要着力解决民主政治中出现的实践问题

马克思有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否成功,取决于我们制订的实践方案是否正确,被实践所证实的正确方案,是成功的实践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注意分析解决民主政治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接下去,民主政治建设要怎样推进?譬如说,现在普遍的直接选举产生了,但什么是直选?直选程序有哪些?选举权利怎么保障,拉票、贿选如何回避,对这些实践问题没有做出很好的理论上和实践上的解决。这种情况导致对民主认知表浅,实际运作中按习惯、按想当然、按权利意志来操作,效果与实践目的相矛盾。再譬如,我们看现在农村直选,存在对选举控制、对选举干预的恶劣现象,等等类似的民主实践滞后问题该如何解决。在下一步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我们要从理论,实践等环节着重解决这些问题。也就是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指导下最终将在中国建立一个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这种民主政治体制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艰苦探索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该如何落实,下一步我们就是要以务实精神研究中国特民主政治的实现形式,形成真正有用的民主政治的制度和机制。

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包括民主政治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经济发展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就不能保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样,发展民主政治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民主政治的发展也会走入歧途。文化大革命的民主混乱与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政治有序发展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科学发展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题中应有之意。有人认为:科学发展观只是解决经济发展问题,而不能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问题。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误解。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具有统领作用。因为,科学发展观是对当代中国发展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因而也是关于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理念。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解决当代中国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根本性的问题。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战略部署。所以,科学发展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题中应有之意。科学发展观是统领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所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就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政治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就要坚持统筹兼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最广大人民的根本政治利益得以实现;就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才会有极强的生命力,才能充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坚信,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人民也愈自由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铁映,论民主[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8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 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版第40页.

[3]文选: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13.

[4]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94.

[5]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年谱(下) [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350.

[7]在中国特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开拓成功发展之路--对全国18个典型地区的调研综合报告[N],人民日报,2008-10-8.

三年级作文300字优秀作文 题目-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2-1195685-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10-29 15:43:11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