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2022年重庆市南岸区中考一模(一诊)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3-10-26 15:25:25 人在看 0条评论

2022年重庆市南岸区中考一模(一诊)化学试题

2023年10月26日发(作者:供货协议书范本)

莫念初衷是什么意思啊-

2022年重庆市南岸区中考一模(一诊)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 抗击疫情,人人有责。下列防疫措施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佩戴口罩 B.测量体温 C.酒精消毒 D.清水洗手

2. 下列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水泥 B.玻璃

C.陶烧 D.黄铜

3. 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与铷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铷单质具有导电性

C.氯化铷的化学式为 RbCl2

B.m 的值是37,n 的值是 1

D.铷和钾的化学性质相似

4. 我国自主研发出世界上最薄不锈钢箔——“手撕钢”,其厚度仅为普通打印纸的1/4,是新兴领域急需的高精尖基础材料。手撕不锈钢箔过程中,“手撕钢”发生变化的是

A.组成 B.性质 C.形状 D.结构

5. 中药土当归中富含的紫花前胡醇(化学式为C14H14O4)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主治咳痰。下列关于紫花前胡醇叙述正确的是

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相对分子质量为246g

C.碳的质量分数约为26.0%

D.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4:14:4

6. 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结构与零部件中,铝及铝合金的净质量占结构总净质85%以上。铝材成为运载火箭中的关键材料主要原因不包括 A.密度小

B.抗腐蚀 C.价格适中 D.银白

7. 中国诗词既蕴含人文思想,又焕发理性光辉。诗句“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提到了古代将生铁煅烧捶打氧化变成钢的过程,下列化学解释不合理的是

A.生铁和钢是同种物质 B.煅打过程是将碳进行反应

C.钢的机械性能比生铁好

D.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

8. 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B.升高温度溶液中可能析出溶质

C.无透明的液体一定都是溶液

D.溶液的体积为溶质和溶剂体积之和

9. 生活离不开厨房、下列与厨房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洗洁精洗去油污是利用了乳化原理 B.油锅着火可以迅速用锅盖盖灭

C.家庭中用蒸馏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铝锅不宜用钢丝球擦洗

10. 现有某金属样品3g,金属成分可能是Mg、A1、Fe。向其中逐渐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产生氢气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①x的值为0.2

②金属的成分有2种情况

③M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3种或4种溶质

④金属样品中一定含有铁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1. 某工厂要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假设杂质不含铁元素)来炼制钢。首先通过高炉炼铁得到生铁,其过程中损失10%铁元素,然后将生铁通过炼钢炉中,通入纯氧,其过程损失4%铁元素,最终得到含铁96%的钢567t,则理论上需要含杂质1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

A.2000t B.1000t C.500t D.100t 12. 将一定量铁粉置于AgNO3和Mg(NO3)2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完毕后,过滤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

A.Mg2+ B.Fe2+、Mg2+ C.Fe3+、Mg2+ D.Fe2+、Mg2+、Ag+

13. 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50g水中加入25gB形成的溶液质量为70g

B.要使A从其浓溶液中析出,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C.要将C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温的方法

D.t1℃时三种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分数ω(A)>ω(B)>ω(C)

14. 下列实验目的通过对应实验操作能达到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aO中的CaCO3 加足量水、搅拌、过滤

B 鉴别CO和CH4 分别点燃,观察火焰颜

C 除去FeSO4中的CuCl2 加足量锌粉,过滤

D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氢氧化钙 加入稍微过量的稀盐酸,加热

A.A B.B C.C D.D

15. 从NaCl和KNO3的固态混合物中提纯NaCl步骤如下:①溶解 ②结晶 ③过滤 ④洗涤 ⑤干燥 ⑥称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②采用蒸发结晶 B.③操作后滤液中不含NaCl

C.④用饱和 NaCl 溶液洗涤

D.若省略④会导致⑥测得的数据偏大

16. 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实验变化关系的是 A. 甲: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大理石

B. 乙:少量的碳在密闭的集气瓶中与氧气完全燃烧

C.硫酸

丙:向等质量的镁和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D.硝酸钾固体

二、填空题

丁: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

17.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画出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

(2)石灰水中的微粒___________。

(3)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___________。

18. 外出野餐,为了玩的开心,吃得放心,可以带上一些物品。

(1)“净水药片”:一种净化不干净水的药物。可有效消灭细菌等微生物,去除悬浮物。 “净水药片”不能除去的水中杂质有 (填序号)。 A.素 B.微生物 C.钙镁离子 D.细小固体不溶物

(2)“麦片粥”:麦片中含有微量铁粉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

(3)“自嗨锅”:其中发热包中主要成分是生石灰(还有铝粉、焦炭、活性炭等)。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发热原理______。

(4)“卡式炉”:便携式气灶,使用的燃料是液化丁烷气。已知丁烷的化学式是C4H10,请写出丁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9. t℃时分别将110g甲、乙两种溶液进行恒温蒸发,溶液质量随蒸发水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己知:t℃时,S甲=mg,S乙=ng。

(1)蒸发溶剂前,____(填“甲”或“乙”)是不饱和溶液。

(2)t℃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

(3)b点对应的乙溶液中溶质质量为______g。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t℃时,S甲

B.溶质质量分数ω(b)=ω(c)>ω(a)

C.将t℃时等质量甲乙溶液降温,析出溶质质量一定甲<乙

D.t℃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恒温蒸发10g水,析出溶质质量甲>乙

三、实验题

20. 为制作金属字画,某兴趣小组开启了项目学习之旅。

【任务一】保护字画

(1)使用铁合金制作印刷模版时,发现已经生锈,用盐酸除去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任务二】寻蚀刻液

(2)该实验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Fe>(H)>Cu>Ag。 (3)甲、乙两位同学各自用一块铁板制作金属字画,他们分别先用刻刀在涂满蜡的铁板上刻下“虎”字。甲将铁板没人试剂中,取出后去掉蜡出现紫红的“虎”字。乙将铁板没入试剂b中,产生可燃性气体,去掉蜡后,“虎”字凹现在铁板内,则试剂a、b依次为____(填序号)。

①稀硫酸、硫酸铜溶液②硝酸银溶液、稀盐酸③硫酸铜溶液、稀盐酸④硫酸铜溶液、稀硝酸

(4)在做A组实验时,同学们在实验室只到了一瓶溶质质量分数为35%的浓盐酸,要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70g,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_。

四、推断题

21. A-J都是初中化学常用的物质。其中B、E、H、J是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气体C可用于灭火,反应③为自然界的气体循环方式之一。它们相互问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H、J的化学式:H_________;J_________。

(2)写出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_。

五、流程题

22. “84消毒液”在抗击新冠病毒时可作环境消毒剂,其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如图为一种制取“84消毒液”的简化流程:

图中A、B气体均为单质。混合液I、Ⅱ的溶质均为NaOH和NaCl。 回答下列问题:

(1)B气体是一种新型能源,也可作燃料。写出其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混合液I经蒸发、结晶、_________后得到混合液Ⅱ和NaCl晶体。

(4)混合液Ⅱ中的NaOH与A气体发生反应②,产生NaClO、NaCl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5)“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用时会产生有毒的Cl2,其化学方程式为:。对该反应的分析错误的是______(填选项序号)。

、H2O均为氧化物 b.不属于任何基本反应类型 c.只有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六、实验题

23. 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原理,解决实验问题是化学重要的学科思想。

(1)图一中三个实验均可用于测定空气中O2含量,测得实验过程中密闭容器内O2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二所示,依据图中信息分析。

①A、B均利用铁生锈能消耗_____进行测定。

②若要比较准确且快速地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最佳实验是_____(填“A”“B”或“C”)。

(2)铜在潮湿空气中生锈是与CO2、O2和H2O共同作用的结果,仿照铁生锈设计如下实验。 ①C中Cu的作用_____(用方程式表示)。

②AD对比证明Cu生锈需要______,D中尾部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

③写出D中锥形瓶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七、计算题

24. 小苏打(NaHCO3)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可用于制作发面食品。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品牌小苏打样品(含NaCl杂质)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做了如下实验:将该样品17.1g放入锥形瓶中,加水全部溶解后,得到208.8g样品溶液,向该样品溶液中不断加入稀盐酸(如图),反应过程中锥形瓶中溶液质量的变化如下表所示。(忽略CO2在水中的溶解)

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g 25 50 75

锥形瓶中溶液的质量/g 229.4 250 275 试计算:

(1)当加入25g稀盐酸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g。

(2)17.1g小苏打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下同)。

(3)当锥形瓶内样品溶液中的碳酸氢钠与加入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锥形瓶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阔地云科技财务怎么样-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2-1142432-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10-26 15:25:25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