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h e触电
八年级英语教学经验总结分享-
2023年2月4日发(作者:描写中秋节的优美句子(精选80句))
模拟触电演示仪
惠恩玲;宿丽叔;赵士鹏;拾景忠
【摘要】设计了模拟触电演示仪,在低压直流电条件下,通过操作布偶来生动模
拟人体触电的各种情形。学生可从视觉、听觉和触觉多角度真切地体会到触电的反
应,达到教育学生安全用电的教学效果。%Ademonstrationdeviceofelectric
owDCvoltage,thee-lectricshocksituations
tscouldexperiencetheelectricshock
reac-tionfromwatching,hearingandfeeling,andlearnhowtouse
electricitysafely.
【期刊名称】《物理实验》
【年(卷),期】2014(000)011
【总页数】3页(P14-16)
【关键词】触电;触电演示仪;物理教学
【作者】惠恩玲;宿丽叔;赵士鹏;拾景忠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江苏省开明
中学,江苏淮安223002;上海大学理学院,上海200436;江苏师范大学教师教育
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423
1引言
学生从小就被教育要远离带电物体,谨防发生触电事故,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向学
生讲明什么是触电,什么情况下会发生触电.这些知识在初中物理“家庭电路与安
全用电”[1]这一节中进行了完整的学习,但仅仅依靠书本上的文字和图片很难让
学生对触电的各种情形及其成因产生感性认识.为此,作者在查阅文献[2]的设计基
础上,变平面为立体[3],利用活动布偶来模拟人体触电,根据布偶身体内的小灯
泡是否发光以及小马达是否振动等现象,让学生亲眼目睹各种情形下的触电现场,
从而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2电路设计
该演示仪由可以折叠的展示板与四肢可活动的布偶组成.整个演示仪外观如图1所
示,演示板面内部电路如图2所示,布偶内部电路如图3所示.
图2电路也就是对家庭电路的模拟,其中,a,b和c所在线代表零线.d,e和f
所在线代表火线.g和h所在线代表墙壁.i,j和k所在线代表地面.a,d和l为3
个接线柱,以方便接入电源给内部电路通电.b,c,e,f,g,h,i,j和k各点为
圆形磁铁,是布偶四肢与展示板内部电路的接口.同时,为了更好地演示跨步电压
现象,在i和j之间串入电阻R1,j和k之间串入电阻R2.其中R1阻值为20Ω.
R2阻值为10Ω.
图1模拟触电演示仪
图2演示板内部电路
图3布偶内部电路
图3为布偶身体内部电路图[3].它是由1个12V、0.1A的灯泡,2个6V的震动
马达以及2个40Ω的电阻R3和R4串联而成.从灯泡两端引出2条导线作为布偶
的2个臂膀,在2个马达两端引出2根导线作为布偶的2条腿.此电路具有良好的
对称性,当任意两掌之间存在电压时,体内的电路就会导通,灯泡就会发光,马达
就会振动.此时若用手触摸布偶便能感觉到震颤,与人体触电的反应非常相似.从
触觉上来体会触电是本演示仪的创新点.
3操作方法
首先通过2根导线将演示板与学生电源相连,并加入12V的直流电压.其中a接
负极,d接正极(即电源负极与零线相接,正极与火线相连).打开学生电源开关,
演示板内部电路便通电了[4].
1)当布偶仅1只手或1只脚(如图3,手脚分别用A,B,C,D表示)与火线相接
触,灯泡和马达都不工作,没有发生触电反应.说明:人若仅用1只手或者身体的
一部分接触火线,而身体其他部位与零线、墙壁、大地等绝缘,人是不会触电的.
2)若布偶2只手臂同时接触火线,即A接e且B接f.发现布偶没有任何反应.这
说明:人若2只手同时拿1根火线,而身体的其他部位与零线、大地等绝缘时,
人仍不会触电.小鸟双脚站在同一根输电线上,而身体与其他输电线保持绝缘就不
会触电也正是源于此.
3)若布偶的一只手臂与火线相接,另一只手臂与零线相接,即A接e同时B接
c(或者A接b同时B接f).灯泡发光,马达振动.这说明:虽然人与地绝缘,但是
2只手分别与火线、零线相接触就会发生触电事故,这就是双线触电的情况.
4)若布偶一只手臂与火线接触,另一只手臂与墙壁接触.即A接e同时B接g(或
者B接f同时A接g).灯泡发光,马达振动.说明:虽然人与地绝缘,但一只手与
火线接触,另一只手与墙壁接触,人也会触电.这是单线触电的情形之一.
5)若布偶任意1只手臂与火线接触,任意1只脚与墙壁接触.即A接e同时C接
h(或者B接f同时D接h).灯泡发光,马达振动.这说明:虽然人与地绝缘,但是
1只手与火线接触,1只脚与墙壁接触,人就会触电.这是单线触电的情形之二.
6)若布偶任意1只手臂与火线接触,任意1只脚与地面接触.即A接e同时C接
i(或者B接f同时D接i).灯泡发光,马达振动.这说明:人若站在地上,1只手与
火线接触,人就会触电.这是单线触电的情形之三.
下面模拟高压输电线落在地上的情况.将电源正极与地线相连,负极不变(即电源正
极与l相接,负极仍然与a相接),这时大地便带电了.
7)刚开始,布偶悬挂于板面之上,身体任何部位都与地面绝缘,此时灯泡和马达
都没有工作.这说明:若有1根输电线掉在地上,只要人与地面保持绝缘,人就不
会触电.
8)若布偶任意1只脚与地面接触,即C接i(或者D接j).发现灯泡和马达都未有
反应.这说明:在落地电线附近,人若单脚着地,一般不发生触电事故.
9)若布偶2只脚同时踩在同一点上,即同时连接C,D,i(或者C,D,j).发现灯
泡和马达都没有反应.这说明:在落地电线附近,人若双脚并拢站在同一“点”上,
亦即两脚与落地电线距离大致相等,一般不会被触电.
10)若布偶2只脚踩在不同两点之上,但2脚之间距离较小时,即C接i同时D
接j.发现灯泡发出微弱亮光,马达也轻轻振动.这说明两脚之间已经存在跨步电压,
人是会触电的.此时若断开D和j,接通D和k,发现灯泡发出更强的光芒,马达
振动也更加强烈.可见穿过布偶体内的电流变强了.这说明:在落地电线附近,跨
步电压越大,人就越危险.
11)联系上述第9)点,将布偶两脚并拢为一点,采取跳跃式前进.即C和D合二为
一从i跳跃着经过j和k,此过程中灯泡和马达都没有工作.说明:在落地电线附
近,双脚并拢跳跃着前进便可安全离开危险地带.
4结束语
在初中物理“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这一节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利用模拟触电
演示仪展现出各种触电情形,学生通过视觉、触觉以及听觉来感受“触电”.随后
教师可向学生介绍模拟触电演示仪的电路结构,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电学知识对布
偶触电的成因做出解释,这样学生在认识家庭电路结构的同时也了解到家庭电路中
触电的具体情形.最后在学生认识到触电的危险性后,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
意用电安全,并掌握基本的急救措施.此模拟触电演示仪操作安全,携带方便.在
12V直流电压下真实模拟了人体在220V或者更高电压下的触电情形.寓教于乐,
形象生动.使触电的危险性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教学效果明显.
【相关文献】
[1]仲扣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九年级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18-28.
[2]陶洪.人身触电模拟示教板[J].物理实验,1986,6(2):75.
[3]朱小娟.安全用电模拟示教板的制作和演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4(11):18.
[4]罗冠山.模拟人体触电演示器[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0(6):49-50.
[5]黄尧锐.人体触电的模拟实验[J].物理教师,1989(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