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salm of life
怀旧电视剧100部-
2023年2月4日发(作者:我的好阿哥作文)
第1页
APsalmofLife汉译文的评析
一、引言
众所周知,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学形式,是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
诗人采用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
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集中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
界。诗歌翻译的要求很高,在如何翻译诗歌的问题上,可以说是百家争鸣,
各抒己见。例如,郭沫若提了“以诗译诗”,闻一多提出了以“诗笔”译
诗等诗歌原则。而且,诗歌的韵律是读者最为关注,也是译者翻译时最为
犯难的问题。不过,正如李明提到那样,译文再现原文的韵味至关重要。
不能为了一味地追求格律、韵脚,而丧失了诗歌的意境美。所以,本文抛
开韵律问题不谈,只是从四位译者(黄新渠、黄杲?浴⒒埔荒?和杨德豫)
的遣词造句上对著名诗歌APsalmofLife进行赏析一二,简单探讨如何
能够通过合理的表达再现原文的韵味。
二、写作背景
APsalmofLife是19世纪美国诗人亨利?沃兹沃思?朗费罗(Henry
WadsworthLongfellow)最著名的抒情诗之一。诗人爱妻波特1835年因
流产而病故,他一度陷入悲痛之中,而当他追求阿普尔顿(五年后成为他
第二任妻子)时,又遭遇颇多波折。于是他感到百感交集,内心不免伤感,
但在诗文中,他则勉励人们在人生道路上不懈努力,不断进取、追求。全
诗一气呵成,感情强烈,为世人传诵。根据钱钟书的观点,1865年这篇“破
天荒最早译成汉语的英语诗歌”的译文经时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当
于外交部当家副部长”的董恂剪裁为七言诗被写在一把扇子上,似乎是通
第2页
过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赠送给了钱钟书本人――APsalmofLife基本上
是英语诗歌中最早被译成汉语的一首。之后,该诗新的译文相继不绝,有
旧体,有新体,有格律体,也有自由体,在中国广为流传。
1.题目翻译评析:
APsalmofLife
黄新渠译:生命的礼赞
黄杲?砸耄荷?之颂
黄一宁译:人生颂
杨德豫译:人生颂
在评析之前,首先要清楚原文题目的本意是什么。Psalm的英语解释
是:singorcelebrateinpsalms。可见,上述译文中的礼赞和颂都忠
实于原文意思。因为《生命礼赞》是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江苏省职业学
校“十佳”德育校本教材,况且“生命的礼赞”一词在CNKI中搜索时,
会出现二百多条非诗歌的其他不同文体的文章,这样一来就很容易使读者
混淆。所以本人觉得“生命的礼赞”有待改进。而“生之颂”相对于“人
生颂”而言,笔者更欣赏后者的译法。“生之颂”虽然在结构上符合半文
言文的性质,不过单“生”一字在汉语的表达习惯中,常常会与“死”字
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来会令读者产生不必要的联想。而“人生颂”的恰当
指出在于,它不仅是汉语译文中使用较为广泛的,而且在表达结构上与
“青春颂”、“祖国颂”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说,笔者认为黄一宁与杨
德豫对于本首诗的题目翻译把握得很到位。
2.诗文翻译评析:Tellmenot,inmournfulnumbers,“Lifeisbut
第3页
anemptydream!”
黄新渠译:别用悲伤的语调对我低吟,“人生不过是幻梦一场!”
黄杲?砸耄罕鹩帽?切的诗句对我唱:“人生只是虚幻的梦一场”
黄一宁译:别用忧伤的韵调向我哀叹:人生不过是一场空虚的梦!
杨德豫译:不要在哀伤的诗句里告诉我:“人生不过是一场幻梦!”
这是本首诗的第一节的前两句,意在将一个悲观人生论的“歌者”作
为批驳的对象。所以在翻译时应该注意这一点,进而合理把握相应的基调。
在第一句的翻译中,“tell”一词不可忽视。黄杲?缘摹俺?”着重强调唱
的含义,并没有体现出“歌者”的悲观情绪。杨德豫的“告诉”属于直译,
虽说忠实,不过也没有将其悲观的语气表露出来。而黄新渠的“低吟”和
黄一宁的“哀叹”则恰如其分,生动地表现出一个对人生充满悲观情绪的
状态。不过,依据《韦伯斯特新世界大学词典》,当“number”为复数时,
可以定义为“诗(verse)”而非“韵调”。从这一点来看,黄新渠的
“语调”和黄一宁的“韵调”实为不妥。因此,笔者认为,应将第一句改
译为“别用忧伤的诗句对我低吟”。
在第二句的翻译中,对于“but”一词的翻译,只有黄杲?越?其译为
“只是”,其他三位都译成“不过”。该句是译为悲观者对人生的抱怨,
诉说内心的无奈。“只是”一词的肯定语气比较强,“不过”一词本身暗
含着无奈、失落的情绪,更能体现这位“歌者”在现实面前的悲观与绝望。
Lifeisreal!Lifeisearnest!
Andthegraveisnotitsgoal;
"Dustthouart,todustreturnest,"
第4页
Wasnotspokenofthesoul.
黄新渠译:生命是真实的!生活是严肃的!它的终点绝不是坟场;“你
来自尘土,必归尘土,”但这是指肉体,灵魂并未死亡。
黄杲?砸耄喝松?多真切!它决非虚度!一?g黄土哪里会是它归宿;“你
来自泥土,得重归泥土,”这话所指的并不是灵魂。
黄一宁译:人生是实在的,人生不是虚无;坟墓并非就是它的终极地。
“你本是尘土,复归于尘土”――那不是说灵魂,指的是肉体。
杨德豫译:人生是真切的!人生是实在的!它的归宿决不是荒坟;“你
本是尘土,必归于尘土”,这是指躯壳,不是指灵魂。“Lifeis
real!Lifeisearnest!”是结构平行的两句,因此译文也应体现出来。
由此看来。黄新渠和杨德豫的译文做到了这一点,而黄杲?杂牖埔荒?的译
文不是平行结构。相对于杨德豫的对该句的翻译,笔者觉得黄新渠的会更
好一些。因为,黄新渠将“Life”解读成“生命”与“生活”两个概念,
各自的搭配有应用的十分到位。尤其“严肃”一词,它强调了一个人对于
生活的态度,正好与上一节中的悲观的生活态度有所照应,并将笔锋一转,
告诫“歌者”不可那般颓废地对待人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下一句中“grave”一词的翻译值得讨论。“坟场”意为停放尸体的
院子或围场(百度百科),说明只是暂时存放实尸体的,不是严格意义上
的坟墓。况且该词意象不是很好,听上去与“刑场”一词近似,有失诗歌
的美感。“荒坟”一词则突出“荒凉”之意,超出了原文的含义范围。而
“一?g黄土”可借指“坟墓”(百度词典),而且“黄土”一词也包含传
统的中国诗歌意蕴。所以,黄杲?缘摹耙?g黄土”会比黄一宁的“坟墓”
第5页
更胜一筹。
本节的后两句在语序上都作了相应的调整,正常语序应该是“‘Thou
artdust,returntodust,’Thesoulwasnotspokenof.”故此,
在翻译时也需考虑语序的变化。四位译者也都做到了这一点,只是黄杲?
越?“dust”译成“泥土”有些欠妥。泥土的意思是土壤和粘土(百度词
典),属于科教类文章的表达用语。而“尘土”不仅在意思上更为靠近
“dust”,而且也具有诗的意象性。
最有一句的翻译也大有差异。原文的本意是说上一句指的不是灵魂,
而是肉体的死亡。黄新渠、黄一宁和杨德豫在翻译时,都将“肉体”或“躯
壳”这一暗含之意表达出来。唯独黄杲?宰翊釉?文之意。笔者认为这一点
是可取的,因为诗歌语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含蓄美,不能过于直白。黄
杲?哉庋?翻译,就会使读者去自己思考上一句到底指什么,也会增强语言
的可思索性。其他三句译文虽说意思准确,却难免有些直白。
Artislong,andTimeisfleeting,
Andourhearts,thoughstoutandbrave,
Still,likemuffleddrums,arebeating
Funeralmarchestothegrave.
黄新渠译:艺术长久,韶光飞逝,我们的心尽管英勇而坚强,却仍像
阵阵低沉的鼓声,正朝着坟墓把哀乐敲响。
黄杲?砸耄貉б辗压庖酰?时日去匆忙,任我们的心勇敢又坚强,依
然像一些蒙住的鼙鼓――敲打着哀乐走向那坟墓。
黄一宁译:艺业需恒久,而光阴只一晃。我们的心尽管勇敢、坚毅,
第6页
却仍旧像那丧鼓在闷响,一声声送我们走向坟地。
杨德豫译:智艺无穷,时光飞逝;这颗心,纵然勇敢坚强,也只如鼙
鼓,闷声敲动着,一下又一下,向坟地送丧。
“Artislong,andTimeisfleeting,”一句在结构是平行的,
但需注意的是“long”是形容词,强调客观状态;“fleeting”是现在分
词,强调动态。由此来看,黄新渠的“艺术长久,韶光飞逝,”和杨德豫
的“智艺无穷,时光飞逝;”紧扣这一结构形式的。而其他两位译者的翻
译则有些偏差。值得一提的是“智艺无穷,时光飞逝;”出于古希腊医学
家希波克拉底(约前460-前377)的《格言集》。也就是说,杨德豫借用
名句来解释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在修辞上可以认为是一种别样“引用典
故”,而且意思也能完全地表达出来,更具说服力,可谓两全其美。虽然
黄新渠的翻译从句式上是正确的,但“韶光”用得不是很恰当。因为它是
指美好到的青春年华,而“Time”的含义要更为广泛些。第三句中
“drums”的翻译也应注意,显然它指代的是实物――鼓,而黄新渠译成
“鼓声”,指的是声音,出现了偏差。“鼙鼓”的意思是小鼓和大鼓,中
国古代军队中用的小鼓,汉以后亦名骑鼓;古代乐队也用。因此会让人联
想到比较壮烈、豪迈的感觉。而原文的意思是,我们的心尽管勇敢坚强,
但它的跳动声显得比较“沉闷”,而且要与下一句的“哀乐”对应起来。
所以黄一宁使用的“丧鼓”一词较为贴切,符合特定的语境。
三、总结
总之,笔者认为翻译批评赏析本身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没有绝对的是与非,本文只是以“把握原文的韵味”为衡量标准,进行简
第7页
单的评析。总的来说,四位译者都通过细节的处理表达了自己的翻译理念,
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理解空间,因此他们的译文都是成功的,可作为范文
以供借鉴。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常自认为是福薄的人,任何不好的事情发生都合情合理,有这样平常
心态,将会战胜很多困难。
2、君子之交淡如水,要有好脾气和仁义广结好缘,多结识良友,那是积
蓄无形资产。很多成功就是来源于无形资产。
3、一棵大树经过一场雨之后倒了下来,原来是根基短浅。我们做任何事
都要打好基础,才能坚固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