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老人道

更新时间:2023-10-25 21:32:13 人在看 0条评论

老人道

2023年10月25日发(作者:疲组词有哪些)

缓解肌肉酸痛的妙招-

老人道

老人家年轻时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从不同的角度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了很大贡献。为了家庭,辛苦奋斗几十年,把孩子养大成人,正所谓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到了该享福的时候了。人到了晚年,也就是人生的暮年,应该总结一下自己的人生经历,应该为自己有限的人生做个打算,做个聪明,有智慧的老人家。

我们常说五福临门,长寿和善终就是其中两福,长寿就是寿命长,人寿命长并且身体健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长寿。如果每天都和医院打交道,靠医药和医疗维持生命,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长寿。善终就是好死,好死的标准是无疾而终,寿终正寝。简单地说就是心无恐惧,身无疾病、到寿了,心理明明白白,安祥地死在自己的房间里。人活的时候在苦在累也能挺过去,但大多数人临死时是非常痛苦的,就是大家常说的:人活时容易,死时难。

死是大家都不愿说的一个字,谁都不想死,有些人虽然嘴上说不怕死,但心里对死亡还是恐惧的,有的人虽已病入膏肓,但还有强烈的求生欲望。有生就会有死,每个人都不能长生不老,人活多大年纪都有生命结束的时候,这是自然规律,这是谁也回避不了的必然现象。所以说善终是我们当前应该认真对待的问题,老人家能善终是人生 1 最大的福报。老人家要想长寿和善终,需要有好的德行。要想有好的德行,一定要断恶修善,日常生活要符合老人的特点:

老人有什么特点呢?

一、老人要性如灰:性如灰的意思是,性格要像草木灰一样。草木灰的特点是:面面乎乎,温温暖暖,温而不藏火,没有火,也不冰人。灰里要是有火,就伤人。老人要心平气和,不发脾气,要乐呵呵,笑微微,少说话,不唠叨。老人要身子要稳,遇事不着急,不生气,不上火。气往下走,就变成了寒,火往上走就变成了热。有气不生是常生药,有火不发是不老丹。

老人家适当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对身体是有好处的。有的老人勤劳,愿意干活,干活时还很快乐,他觉得为家庭做出了一份贡献,也为自己有个好的身体感到高兴。但有的老人不让他干活,他还不听,但干完活,就说累死了,给自己增加负能量,子女听到后心里也不好受。况且有的老人生活过于追求完美,嫌这不干净,嫌那不干净,收拾这收拾那,没活活干,但干完就有怨气,怨这个怨那个,不是你东西没放好,就是他把这弄埋汰了。还有的老人家性子急,不管大事小事,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也着急上火,板着脸,说话没好呛,有的还好发脾气。老人家这样,严重影响自己的身 2 心健康,儿孙还会担心我们,都会为我们难过,你说全家人能快乐吗?整个家庭都会很痛苦。家里人总不乐呵,就会阳气下降,阴气上升,就会影响全家人的身体健康,影响全家人的运气。老人没脾气,整天乐呵呵的,干活也乐,不干活也乐,全家人都会高高兴兴,快快乐乐的,事事都会顺心如意。老人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不要什么都看不惯,不要过度追求完美,要学会装糊涂,要学会适应环境,主动营造一个快乐的家庭气氛,这样我们和子孙就会生活的很幸福。

老人是家庭这棵大树的根,子女是树上的花果。根一定要稳,要深深植于肥沃的土地里,树上才能有鲜艳花朵,才能有丰硕的果实。老人如果性格急躁,有脾气,怨气满天,你这个根总在动,树上能有好的花果吗?俗话说的好,性格有多急,身体就有多差,脾气有多大,身体就有多坏。性格不好,不仅伤自己,还伤配偶和子女,不仅伤身体,还伤财运。

有的老人尤其是老太太到儿子家、姑娘家,这不好,那不好,这不对,那不对,应该怎么怎么做,必须怎么怎么做...狂轰乱炸,留下一片废墟,还得自己的儿女收拾烂摊子,可谓是抛的老太太。这样让自己的儿女们着急上火,很容易出现预料不到的严重后果,不是自己的儿女生气了,就是 3 儿女的配偶生气了,也可能是两个人都生气了,也可能打起来了,甚至因此闹离婚。

作为老年人,儿女及下一代的婚事只能提参考建议,不能专制,更不要强行拆散。孩子成家以后就不要干涉他们的生活,他们有他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年轻人和我们不一样是正常的,这说明我们老了,到了该退居二线的时候了。

老年人不要嫌弃儿媳和女婿,更不要偏儿向女,你的儿子或者女儿成家了,有人帮你照顾他了,他能生活得很幸福,我们除了感谢还是感谢,决不能挑毛拣刺,更不能视为仇敌。如果我们把女婿当儿子,把儿媳当女儿,能有矛盾吗?儿子还是女儿,都是我们的孩子,没有远近,一样对待。要做―个衣食无忧,清心寡欲,讨人喜欢的老人。

现实生活中,老人没钱,没收入,如果子女生活的还行,一般都会很孝顺,子女之间的关系也都处理的很好,谁也不攀比谁给的多,谁给的少。如果老人有钱,或者有花不了的收入,容易产生家庭矛盾。尤其是子女给钱,老人就要,老人什么也舍不得买,什么也舍不得吃,把钱给另外一个儿女,这个儿女要是生活困难还好,如果生活的还很好,甚至比其他的都好,就容易让人心理不平衡。有智慧的子女,该给老人钱,就给,该给买东西就买,想我这是尽孝,老人的钱是老人的,他愿意给谁就给谁,只要他高兴就好,但这一般人 4 是做不到的。所以说聪明的老人对待自己的儿女不要有远近,即使要照顾生活困难的子女,也应引导其他子女去帮助这个子女,托起家族中最差的那个,这样这些子女既长了德行,也加深了姊妹之间的关系。

婆婆爱儿媳要像慈爱自己的姑娘―样。把儿媳当姑娘一样对待,儿媳就会把你当亲妈对待。老人要有感恩的心,儿媳不是来分占你的爱,是来帮助你照顾儿子。要感恩亲家辛辛苦苦养育二十多年的女儿来到咱家,不辞辛劳,孝敬双亲,养儿育女,奉献一生,为传承家风,为传承家族血脉,贡献自己的一切。婆婆要做一个贤德的老人,要知道儿媳什么性格,明白儿媳是怎样一个人,不挑理,不见怪。明白一个人的道,就能享一个人的福。

婆媳关系处理不好,直接影响一个重要的人,婆婆的儿子,媳妇的丈夫,是两个人共同至亲至爱的人。婆媳关系处理不好,既影响夫妻关系,夫妻关系处理不好,直接影响后代的身体健康,甚至影响后代的生活质量。

小俩口打仗时,老人不要说谁对,谁错,更不要说儿媳的错。就说我错了,是我这个当老人的没教育好儿子。公公婆婆说是他们的错,儿媳就会感恩,也会觉得惭愧,她就会认为老人家好。如果儿子因某件事,对媳妇有怨言,你就说 5 别怨你媳妇,是我让他去干的,媳妇就会反省自己,就会感恩你,一定会对你好的。

老人要学会夸,不是你给儿女多少钱,给他们多少吃的,喝的,穿的,他们就高兴,给多了是害他们,他们就会缺少奋斗的劲头。你要夸他们,他们就高兴,就会增加他们的阳气,他们就会做得更好。儿媳有点好处,出去赞扬,儿媳知道后一定会很高兴,还会感激婆婆,还会反省自己哪没做好,以后会做的更好。相反儿媳有点小缺点,你就出去传扬,儿媳听到后一定非常生气,会怨恨你,就会和你对立,会对你越来越不好。

有的老人嫌儿媳不给买东西,儿媳即使买了东西,也认为不好,是便宜货。这样儿媳更不愿意给你买东西了。老人家出门要尽量穿儿媳给买的衣服,姑娘给买的也说是媳妇给买的,要多夸儿媳。儿媳以前给你买东西,以后会买的更多,以前没买,她就惭愧,以后一定会给你买东西的。这样儿媳也尽了孝心,一家和和睦睦,快快乐乐多好。

女儿出嫁后,要教育她对公公婆婆好。她对公公婆婆好,公公婆婆就会对她好,她能孝顺老人,夫妻关系也会处理的很好,孩子也不会差的,她过的幸福,不正是我们所希望的吗?如果她对公公婆婆不好,整天生气上火,身体有病了, 6 老人不也跟着着急上火吗?如果她孩子教育不好,老人不也跟着担心吗?如果她夫妻关系处理不好,甚至女儿离婚,把孩子抱回家,你不得照顾吗?你不得承受身体和心灵上的双重折磨吗?

老俩口要和睦相处,相互理解,相互体贴,相互照顾。两个人因为爱情而结合,因为宽容而相伴终生。老俩口生活在一起几十年,要懂得宽容对方,要相互感恩,相互理解,相互关怀。人老了,身体各方面的机能也都减退了,反映能力,行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都相对降低了,不要再像要求年轻人那样要求对方了。出现什么事,要往自己身上归,要说我错了,是我没整好。不要埋怨对方,埋怨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埋怨只能增加对方的不满,让对方生气,严重影响两个人的关系。对方有些小毛病,一辈子都没改,老了就别再让他再改了。想想,我们的时光是有限的,不要把时间都用来折磨对方,折磨自己。老伴老伴,老了有个伴,他能陪你说说话,能给你倒杯水,相互陪伴多好。有了老伴不珍惜,当失去老伴时,就痛苦了,儿女再孝顺,也不能像老伴一样陪你。老俩口关系不好,整天闹别扭,相互争吵,相互埋怨,相互责备,既影响两个人的身体健康,也让儿女担心难过,影响儿女的健康,影响一家的人的心情,让一家人都快乐不起来。

7 人的毛病没有管好的,只有感化好的。有一句话叫管人是地狱。这里所说的地狱是指疾病、烦恼和灾难。我们老年人都知道,两个人生活在一起,管了几十年,彼此生了很多气,对方的毛病也没管好,你说我们傻不傻。所以,我们以后不要再管对方了,要宽容对方,要适应对方。只要我们学会转变观念,周围的环境就会发生变化,只要我们好了,身边的人就都好了。

人表现出两种特殊的性格,一内向,二是外向。性格内向人有一定的柔和仁,比较稳重。但有时自以为比较聪明,愿算计人,常常是算计算计就把自己算计了。内向的人看别人看的非常明白,尤其愿看人家毛病,心里总存别人不好,自己也不乐呵。把别人毛病存在心里,是收阴高手,别人的毛病都存我们心里了,你说能不得病吗?

外向性格的人性格急躁,有一定的刚和义,做事积极主动,真诚,心眼好,乐于助人,积了不少德,但藏不住德。因为外向的人愿管人,爱管人散阳气,自己累够呛,别人还生气。你说我们管人,自己阳气都散没了,真不值呀,我们管人,人家就不高兴,我们还生气,你说我们可能健康吗?

往往外向的人嫌弃内向的人行动力差,积极主动为别人做的不够,看不惯内向的人自私自利,经常批评教训内向的人;内向的人总认为外向的人能抖擞,好显摆,心存不满, 8 生闷气。内向还是外向都是极端的性格。如果这两种人都明理了,各自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问题,那就能和谐相处了,生活就幸福了。

内向人好心存别人毛病,外向人好挑别人毛病。如能转为内向人好心存别人好处,外向人好挑自己的毛病,就都好了。内向人重点在好处方面下功夫,外向人重点在认不是下功夫。

人表现出两种不同的问题,一是自我,二是自私。自我的人太拿自己的优势当回事,总嫌人不好,总好管人。能干的人一般都爱嫌弃人,好管人,这就是仗势,人一仗势就容易出问题。自我的人比自私的人犯的错误更多,因为他管人、怨人,还总认为自己行,自己对,看不到自己有问题,总认为是别人有错,是别人不对。

面对一个自我的人就容易自私,因为他要学会保护自己,就会表现出自私。自私的人为自己想的多,心量小,常为自己做打算,但他不仗势管人,有时还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偶尔还会收敛自己的行为。能看到别人自私,自己一定存在自我,能看到别人自我,自己一定存在自私。总之自我还是自私都是不可取的,我们要立志去掉我和私,成为一个人见人爱,处处受尊敬和爱戴的人。

9 有的人心里总爱存家人、孩子的毛病。你存他毛病,这是意恶,意恶,散发出的是阴气,他的毛病就会越来越严重,你管他,他生气,他恨你,怨你,你再生气,互相传递怨恨,恶性循环。这样家人之间的关系就会越来越远,都生活在痛苦之中。有人专看别人的毛病,看别人的毛病,自己就生气,心里就不舒服。我们看这个有毛病,那个有毛病,人家没咋地,自己整一身病。我们说他傻,大家看我们是缺心眼。我们应把怨恨变成祝愿,祝愿,是善意的,善意能散发出阳气,他就会越来越好的。

二、老人要以志为根

以志为根,就是立定志向,老人的志向就是没有说。没有说就是什么说也没有,看什么都好,如如不动,颐养天年。人到老年,宜安心静养,自然和乐。不摆老资格,诸事莫管,学会放下,要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子女的事不要干涉,如和子女生活在一起,家务事要让位给子女来管理。把家务事交出去,还得放心,若交出去,还不放心,常常絮絮叨叨不住声,不但自己操心,还惹得一家人不高兴,这样还是生活在痛苦中。

10 老人要做到三不管: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钱。有的老人愿管事,什么事都关心,什么事都放不下,谁做事都不放心,什么事都过问,什么事都想管,总认为自己行,谁都不行,什么事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说一些自己的观点。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老年人的思维落后了,放手让年轻人自己去生活吧。老人要享受天伦之乐,要管好自己,要修理好自己,成为不让儿女牵挂的老人。相反,老人如果是劳劳心不舍,事事显能威,又想掌家政,又想管是非,灰中有火,不仅会烧坏自己的儿女,也会烧坏自己的身体。

老人不管事,但是心中要有数,要心存众人的道,每个人是什么性格,有什么脾气秉性,有什么优点和特长,有什么缺点和不足,心里要清清楚楚。除非孩子做有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事,要引导他们改邪归正。其它的事,孩子不问不说,当他们跟你说时,或者请教你时,你就告诉他们怎么做好,他们一听就觉得对,按照你说的去办就很满意,这样他们就成长了,他们就会佩服你老人家,以后有什么事还会向你请教。如果你什么事都说,要怎么怎么办,时间长了,他们就会烦,也不会听你的。

老人要保持三棵心:

11 1、要有一棵如如不动的心:有的老人心不静,谁说话都打听,什么事都要问个明白,谁的心都想操,一毛的钱的事他都计较,把自己的精神都耗尽了,心脏承受不了,还得花钱买药,你说划算吗?老人家太爱操心,耗神、耗阳气,严重影响身心健康。老人要学会放下,要学会装糊涂,不要事事都弄明白,谁的心都不要操。老人是家里的定海神针,顺逆境界不要动心,不被境界所转。老人要金也空,银也空,儿也空,女也空。人到老年内心安详,无所求,也就没有什么可以忧愁的了。家里的老人心清静,家里人就,家里的老人性格不急躁,稳稳当当,把一切都看淡,什么事都不动心,心平气和。什么事都能镇住,家里就不会有灾难,事事都会称心如意。这就是常说的:老太太炕上坐,一福压百祸。

2、要有一棵无牵无挂的心:老人应该不被钱物、儿孙琐事所累,更不要惦记这个惦记那个。一切放下,在家颐养天年,宣扬家风,赞叹祖德,教育子孙懂得知恩、感恩、报恩。帮助儿女带孩子,不要说你姥爷姥姥或者爷爷奶奶怎么怎么不好,也不要说孩子的其他长辈不好,更不要说你妈妈、爸爸怎么怎么不好,这样孩子就会对长辈有意见,就会不听大人的话,这是在给孩子灌毒。要说你妈妈、爸爸怎么怎么不容易,他们有什么优点,祖上有什么美德。让孩子有感恩心,有了感恩心才能有孝心。老人家平时要常提祖上的德行。对 12 于儿子常说老伴的好处,对老伴常夸奖儿子有长进,对孙媳夸他公公婆婆的好处,对儿媳常说孙媳的殷勤。领导全家和睦,彼此感恩。显得父也慈,子也孝,婆婆也好,媳妇也好,全家和顺,四季平安。

3、要有一棵知足常乐的心:老人不能有私心,老人如果私心太重,会让子女和他人很不舒服,也会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老人不能处处都想着自己,总为自己做打算,总把自己的利益放着第一位。也要多理解儿女,多理解他人,尽量不给子女和他人带来麻烦和负担。子女尽孝,天经地义,但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压力很大,有的收入还很低,孩子学习的费用很高,再加上日常开销,生活的确很不容易,父母要多体谅儿女。

老人要知足,知足才能常乐,只要够吃够穿,就别奢求太多。老人要去掉贪心,如果老人太贪了,就将家庭的全部福报用完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不为儿孙当马牛。有的老人定不住志向,变着法地想为儿孙挣钱,就是不义之财也去贪求,这种财产留给子孙,和留毒药给子孙没有什么不同?这样的老人,不是慈爱子孙,正是欺负子孙。想想老人挣钱能挣多少,挣的再多,子女没有德行不一定能守的住,不如我们给子女积攒德行,福荫子孙。

13 有个普遍的现象,老人贪财,儿女多半贪财,老人贪,儿女多半贪,老人夫妻关系处理不好,儿女多半夫妻关系处理不好,老人离婚,儿女离婚的多。因为你的思想,行为方式,他耳濡目染,一点一点就全学会了,他在你身上没有学到与之相反的东西,怎么能不一样呢,这就是所谓的遗传吧。

老人要学会让,要服老,要退下来,不要占道。小的伺候老的是给小的增福报,老的伺候小的是给小的减福报,很多人都做反了。你说这是爱孩子还是害孩子呢?我们不能总给孩子输血,要教他们怎么造血。有的老人,非常照顾媳妇,进门后不让干活,媳妇一干活就说不用你干,我干就行了,习惯了她啥也不会干,时间长了,老人就会有怨言,家里就有矛盾了,这样的老人活的太苦,太累。要教他们怎么做饭,怎么收拾屋子,怎么料理家务。有的老人什么都干,子女不干,这是在害子女,将来有一天挂墙上了,孩子怎么办。老人干了一辈子活,做了一辈子饭,年轻人不做,还让老人做,老人干的越多,显得儿孙越不孝,儿孙罪越大。儿女不会干活,老人就会忧愁儿女,有的老年人腿脚不好使,就是忧愁儿女得的。父母有时间辅助子女做些家务是正常的,因子女正值事业的奋斗时期,但他们不上班或者不忙时,尤其是周末休息,就让他们多干家务,让他们知道怎么料理家务,怎么安排家庭生活。如果孩子工作忙,或者要学习深造,老人 14 一定要帮助他们,尽量多承担一些家务和经济上的负担。孩子没事,老人就不要管了,协助他们做一些家务就好,主要的家务活要让他们自己干。

有的老人上面还有老人,如果自己老人有人养,我们也要常去看看,或者多打打电话,给点钱,给买点东西,陪老人聊聊天,让老人高兴。如果自己的老人需要有人照顾,还没人养,我们不去照顾,把心思都花在子女身上,什么活都替子女干,成了子女家的保姆,伺候子女和孙辈就有点不应该了。父母有时间辅助子女做些家务是正常的,因子女正值事业的奋斗时期,但他们不上班或者不忙时,尤其是周末休息,就让他们多干家务,让他们知道怎么料理家务,怎么安排家庭生活。

有些老年人,没有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遇事总从负面去想,看别人总看缺点,想别人总往不好的方面去想。负面的情绪会影响老人家的心情,如果老年人换个思维方式,什么事都先好处,想谁都想好处,看谁都看优点,我们的心情就会越来越好。

有些老年人,固守自己的观念,做事只有自己做的好,谁做都不放心,谁干完活,他都要去重新整一遍。买东西只有自己买的好,儿女给买东西,不是嫌多就嫌少,儿女买回东西,他总会挑些问题,你说你老活的累不累呀。当然有的老 15 年人是怕子女花钱,是心疼钱才这么说的,子女给老人买东西你就高兴的接受,这是在给他们增福报。

人到晚年要保养好自己的身体,不要吸烟和过量喝酒,要杜绝不良嗜好,饮食要清淡,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老年人身体好,自己能照顾好自己,不给子女添麻烦,是对子女最大的爱,有的老年人身体不好,子女着急上火,有的需要人护理,拖累子女不能出去工作,就是请人护理也常常担心老人,不能安心工作,有的老人住院,子女不得不请假去护理,老人有病难受,子女也很痛苦,有的老人没出院,把子女折腾病了。人老了身体好,自己少遭罪,子女也省心。

老人家们年轻时受了很多累,遭了很多罪,年轻时生活困难,不知保养身体。老了身体会出现很多病状,不是这不舒服,就是那不舒服。每年要全面检查一下身体,要遵医嘱,对症下药。有的老人凭感觉,看广告,自己认为哪哪有病,就买了很多药,一天吃好几种药,有的药根本就不对症,有的老人家某个部位根本就没病,白吃了那么多药,吃药花钱是小事,是药三分毒,这些药对身体造成损害是大事。

有的老年人,子女给他讲养生知识,给他买保健用品,他不信。但有一些保健品的经营者,专打老人牌,组织相关活动,开始给一点赠品,在活动中给老人家们讲保健品的功效,老人们慢慢地就深信不疑,有的花几万元,甚至几十万 16 元去买保健品或者是保健设备。当他们感觉上当受骗后,后悔晚亦,有的因此上火得病。你说老人要买保健品,子女不让买,老人就会不高兴,他还会认为子女是不孝,何况有的老人自己有钱。如果让他买了,上当受骗,让人家笑话,老人知道后也可能上火得病,这让子女很无奈。

老人注重饮食,饮食清淡,营养搭配,平时还能适当锻炼身体,这是乐观的人生态度,对身体是有一定好处的。但是这种作用只是辅助作用。

人是由性、心、身三部分组成的。中医博士刘力红认为:一个人吃的、穿的、住的、锻炼身体对人的健康最多能起到10%的作用。对人的健康起绝对作用的是人的心和性。

心是指人的思想,当人的心里起一个善的念头时,你内心是快乐的,当你有恶的念头时,你的内心是扭曲的,当你做完一件恶事和做完一件善事后的感觉明显不同。中医认为:

过喜或过惊则伤心、忧伤肺,恐伤肾,悲伤脾,过度思虑也伤脾。

性是指人的秉性,秉性包括恨怨恼怒烦。这五种不良的情绪是五毒,常言道,吃五毒伤五脏。《黄帝内经》中有具体的记载:恨伤心,怨伤脾(胃),恼伤肺,怒伤肝,烦伤肾。《黄帝内经》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平人者不病。平人者不病的意思是:真正做到心平气和的人是不会生病的。恨怨恼怒烦人生五毒丸,吃半丸就生病,吃一丸就要命。人恨怨恼怒烦产生的毒素三天都消不了,如果三天之内再有恨怨恼怒烦,你的身体里就总有毒素。怪不得现在不治之症大 17 量出现,并且呈年轻化。

学习了这些之后,我才明白了一直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几个问题:那些长期吃垃圾箱里的东西,睡在马路上或者桥底下的智障人,他们为什么就没事?如果是我们,可能一次就完蛋了。因为他们没有恶念,没有苦恼,没有忧愁,没有恨怨恼怒烦。

我也明白了为什么有些人非常注重保健,注重锻炼,也疾病缠身,是因为他们的心和性发生了问题,常常有恨、怨、恼、怒,烦。

我还明白了为什么乡下有些长寿老人,他们吃的是粗茶淡饭,没天忙忙碌碌,住的简陋,卫生条件也很差,但确健康长寿,是因为他们勤劳节俭,纯朴善良,心平气和,与事无争,知足常乐。

我们常说的一个词叫:神出鬼没。乐是神,气是鬼,人一乐,气就没了。一位医学家曾经做了一个统计,在三岁之前的儿童,一天平均笑一百七十次,经脉完全通畅,没有疾病,而成人一天平均才笑七次。是平均才笑七次,有的人一天一次都没有,有的人虽然笑了,但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悦,是皮笑肉不笑,是一种强颜欢笑。现在虽然物质非常丰富,但人越活越累,活的都不会笑了,怎么能健康呢?四十多年前物质条件不好,但人生活得比现在快乐,那时父子关系好,兄弟和乐,大家都很惜福,重情感,知感恩, 18 到处是一片祥和的景象。当年一个五分钱的冰棍几个姊妹一人咬一口,快乐无比。所以说幸福不是房子有多大,不是开多豪华的车,不是听多少甜言蜜语,而是你笑的多灿烂。幸福不是得到的多,而是要求的少,幸福是知足常乐,幸福是自己内心的一份感受,而不是别人对你的评价。其实幸福很简单,只要相互体谅、相互包容,多想自己的错,多想对方的好,幸福就属于你的。所以说内心快不快乐跟物质丰富与否没关系,因为外在的物质永远都满足不了人需求的欲望,内心的快乐跟心有关系,幸福的滋味不是甜蜜的,是平淡的。

道德家王凤仪老先生说的好:善人不怨人,怨人是恶人。贤人不生气,生气是愚人。富人不占便宜,占便宜是贫人。贵人不耍脾气,耍脾气是。我们不要与人结怨,怨家宜解不宜结,宁愿人负我,我不负人。要用恕己之心恕人,要用责人之心责己,待人宽厚,量大福大。如果我们看: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心里就快乐了。相反每天斤斤计较,算计人,心胸狭窄,好像谁都对不起我,事事觉得不如意,生活很难幸福。

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不如,原谅他人的错误,快乐自己的人生。不宽恕别人,其实是在和自己过不去。一个人的心胸能容得下多少人,就 19 能够赢得多少人心。心胸宽广,才能成就事业,才会有平和愉悦的人生。

我们要做到不让别人来控制自己的心情。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快乐的钥匙,但我们却常在不知不觉中把它交给别人掌管。也就是让别人来控制自己的心情。我们这是把心放在别人的身上,让别人的言语和行为来影响自己的心情。一个成熟的人握住自己快乐的钥匙,他不期待别人使他快乐,反而能将快乐与幸福带给别人。他的情绪稳定,为自己负责。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是一种享受,而不是压力。我们要握住自己快乐的钥匙,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

现在的人为什么不快乐呢?生活中大家都习惯把不是推给他人,心里想的,嘴上说的,眼睛看的都是别人的缺点和问题,都是自己的优点和理由;这样自然会产生恨怨恼怒烦,人有了恨怨恼怒烦,不就是生活在苦海之中吗。如果我们认真反省自己,发现自己也有错误时,恨怨恼怒烦的程度就会随之减轻,但痛苦还存在,不会消失。常常是:时而看到别人的错误,时而看到自己的错,在苦海的边缘挣扎,出不来。如果我们能对问题负全责,不再关注别人的错误,认为都是我的错,即使自己没有错,也是自己德行不够,否则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这样恨怨恼怒烦就随之消失,喜乐的 20 心就会随之产生,我们自然就快乐了。这就是认不是和好处的奥妙所在。

我们要用加法爱人,用减法怨恨人。别人对你好,你要加倍回报,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别人对你不好,不要怨恨。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出现,就是自己的德行不够,应当反省检讨,看看自己还存在什么问题,自己有没有对不起他人的地方。毁谤、侮辱来了,是磨练,是成就我们的机会,是在考验我们,看我们的德行够不够。每个人都是我们的老师,他是在给我们考试,每件事都是在提升我们的德行。我们欢喜接受就过关了,不过关,还会有考试,直到过关为止。

逆来是送德的,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不放在心上,欢喜接受,受了受了,一受就了,不受还有不老少。欢喜接受我们就有德了,我们应感恩他,怎么能怨他。有容乃大,量大福大。我们的胸怀越来越大,我们的福报就会越来越大。

三、老人要兜满家

有一句话叫;老太太炕头坐,一福压百祸。老人要带头互相看好处,带头认自己的不是。老人要知儿女的好处,就是 21 责备他,他也乐意。老人不仅要大家的好处,还得要兜满家,担当一家的错,平和一家的过,凡是晚辈有了过错,老人赶快兜过来,“都怨我呀”,是我没做好。老人是一家之尊,把过错兜过来,立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犯了过错的人,一定感激老人,知恩改过。

有的老人,家里有好事,就是他的功劳,家里不好的都是别人的错,这样就不对了。有好事往孩子身上归,鼓励孩子,给孩子长阳气。家里有好事,往老伴身上归,是老伴有德行,老伴就高兴了。家里不好的,都往自己身上归,把过错兜过来,就说这都是我这个当老人的错,是我没做好,是我没德行。孩子出了问题,一定是老人有问题。老人要反思自己从小到老所做过的每一件事,做错了,就忏悔改过,只要你真的从心里改了,你的孩子一定会有变化的。

老人应该不造是非,不说是非,不传是非,不听是非,更要不怕是非,要担当是非。家里不管谁有错,不管发生什么是非,都不要传播,更不能外扬家丑。调和一家不生是非,这样,老人就有德了。

老人家一定不要说自己家人和后代的不好,更不要怨儿媳没有生一个好孩子,不要怨儿子和儿媳没有教育好孩子。儿孙好坏,表明自己过去和现在的言行是在做德还是在造孽。 22 儿孙孝顺是德上来的,儿孙败家是孽上来的,儿孙不好,是我们没有做好,是我们德行不够,是在提示我们要做德,我们应感到不好意思,哪能自己主动对别人说呢?更不应怨儿子和儿媳,要怨只能怨自己没有做好。对待儿孙要宽容,要修正自己,慢慢儿孙就好了。老人要心存大家的好,想谁都想优点。说谁都说好处,这样自己心里就高兴了。对自己的后代不要责怪,要学会祝愿,心里希望他啥样就祝愿他成为啥样,你祝愿他啥样,他就会变成啥样。

老人切记;不要当某个儿女说另外一个怎么怎么不好,或者怎么怎么好。你说另外一个不好,这个就会对那个有意见,影响姊妹关系,另外一个知道就会生气,我不好,谁好就让谁管你吧。你当这个说那个好,这个就会不高兴,我对你也不错呀,你总说他好,他好你就让他管你吧。老人也不要当其他孙辈说自己对另外一个孙辈怎么怎么好,这个会嫉妒,老人要公平对待所有的孙辈,他们都是你的后代,不能有远近,要一样亲。

老人不仅要兜满家人的不是,还要能包容,能忍辱,能受屈,能理解人。做到外不伤人,内不伤己。这样既能给家人免灾,自己还能享福,你就成了兜满家的老宝贝了!

四、老人要做一家的福星

23 王凤仪老先生说:“老了以后是家里的福星”。能做到这样,她的德行才能庇佑子孙。她的孙子,她的重孙子,都不会差的。我们老年人要知道自己是老人,不该说的事我们不说了,不该做的我们不做了,要养护好自己。到老年的时候,要真正做到性如灰,灰是什么?灰是过了火的木头,但是到了成灰以后,它不冰人,也不烫人,因为灰中没有火。

家庭是否发达,子孙是否兴旺,与堂上老人是否善良,是否有福德,直接相关。老人有德,全家有福,家业昌盛,子孙兴旺;老人缺德,一家灾殃,家道不兴,香火衰败。老人有德是家里最好的风水。

孩子不好,家里有问题,首先是老人行为有漏洞了。一是不守本分,二是做事过分。老人应生惭愧心:是我老人没做好,有缺德之处,也没把家人教育好。老人德行够了,后代自然就好了。

一般老人遇着儿孙不好,就生怨气。老人若是动性骂儿孙、打儿孙,就不对了!岂不知儿孙不好,是我们没有当好老人,反而怨恨儿孙,这是我们没有做好本分!

子女不孝顺,也不要生气,要想是自己在对待老人时有没有问题,是不是自己不孝顺父母,或者是自己的德行有问题。 24 子女孝顺,要感恩祖先的福德,祖先有德,才有这样好的后代。

子孙比你强,说明你德行厚,子孙不如你,就是因为你德行薄。老人要托起一家的福报,创造一家的福德。老人要多行善事,广积阴德,留德给子孙。一方面可为自己修德免罪,一方面为子孙培德扎根。老人用德行,庇荫子孙。子孙才会一代更比一代强,一代比一代兴旺发达。

厚德载物,老人善良,爱人爱物,子孙就兴旺发达。老人要向大地一样,默默地承载一切,包容一切,化育一切。老人胸怀广大,家庭福报就大。

好德是五福之中最重要的一福。因为好德能赢来长寿、富贵、康宁和善终。

孔子说: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了凡四训》说:世间享千金之产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产者,定是百金人物;应饿死者,定是饿死人物。即如生子。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孙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孙保之;有三世二世之 德者,定有三世二世子孙保之。其斩焉无后者,德至薄也。(无后要分场合讲)

人的一生要记住三句话:一是看人长处,二是帮人难处,三是记人好处。有位高僧说过:若欲长久利己者,暂时利他乃 25 窍诀。意思是说:要想自己长久好的决窍,就是现在要对他人好。

做人一定要积德行善,但做善事,也有真有假。利益他人的是公心,公心就是真善;利益自己的就是私心,私心就是假善。发自内心做出来的是真善,模仿别人做做样子是假善。无所求而做的善事是真善,有目的,有企图地去做善事是假善。

在行善过程中心里不执著自己在行善,若心执著于善,虽然一生努力地行善,也只不过是半善罢了。比如用钱财帮助人,要内不执着布施的我,外不执着接受布施的人,中不执着布施多少钱财。如能做到这样的布施,布施斗米也能种下无量无边的福报,一文钱足以消除千劫的罪业。假如执着心没有忘掉,就是布施万镒黄金,所得到的福报还是无法圆满。(选择受众讲)

我们帮助别人不仅不放在心上,同时不要表现出傲慢,不要高高在上,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要尊重人家。不要给人家东西时,说我这个花多少钱买的,那个是什么牌子。在大街上看到跪着乞讨的人,不要很远就把钱扔过去,要走到他跟前,低下头放到那里。对待底层人的态度,能显示一个人的真实品德。

生活中很多人都愿意尊重有钱、有势的人,却瞧不起那些社会底层的人,这是人生价值的扭曲,我们不应攀附权贵, 26 应尊重有德行的人,富贵的人不一定就有德行,富贵的人也不一定永远富贵。

有钱人不一定懂礼貌,有钱的人也不一定有文化,有文化的人不一定有素质。学历、财产不代表教养,不代表会做人。大家都知道:出国旅游的人都是有钱的人,出国旅游的人大多数是文明人,但有些人出国旅游把中国人的脸都丢到全世界了。

在西方,假如看到黄皮肤的人很有礼貌,就认为是韩国人或者是日本人。

在美国的珍珠港,垃圾桶上面用汉字写着:请把垃圾丢在这里;

在泰国的皇宫厕所里写了一行汉字;便后请冲厕;

意大利比萨斜塔用中文贴上标语:不要随地吐痰;

法国社论:中国不要把痰吐到全球;

韩国公园用中文写道:不要乱扔果皮纸屑;

巴黎圣母院用中文写到:请不要大声喧哗!

中国现在经济发展非常快,中国的发展给全世界带来了机遇,受到很多友好国家的欢迎。但还应看到我们的国民素质有待于提高,还大量存在人心浮躁,自私、冷漠、贪婪和残忍,甚至有的人能把有毒食品卖给自己的同胞,有的人还为了金钱不惜残害自己的同胞,这样的人是民族的败类,是社会的渣子,他们终将受到应有的惩罚。提高国民素质人人 27 有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争做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中国人。

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是要尊重每个人和每个人的劳动成果。尊重每个人,不以身份而区别,这是一个人的风度和修养。财富不是一辈子的朋友,学会尊重才是一辈子的财富。

大家想一下,我们每天吃的粮食,不是农民朋友面朝黄土,背朝天种出来的吗?我们住的高楼大厦,不是那些农民工,建筑工人不畏烈日酷暑,不分黑天白天,一砖一瓦盖起来的吗?我们走在干净的马路上,想没想到那是清洁工人在我们还熟睡的时候,他们不怕赃不怕累,披星戴月为我们清扫的吗?他们才是最可爱的人,是真正值得我们尊敬的人!

美国有个年轻人要去一家食品公司做推销员兼货车司机。临去上班时,父亲告诉他,祖上遗训:日行一善。

他坚持了五年,公司就让他去墨西哥,统管拉丁美洲的营销业务;1999年,被调回了美国总部。后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提名他为美国商务部部长。他的名字叫古铁雷斯。

《华盛顿邮报》以“凡真心助人者,最后没有不帮到自己的”为题,对古铁雷斯做了一次长篇报道。记者说:古铁雷斯发现了改变自己命运的简单武器,那就是“日行一善”。

其实每天坚持日行一善并不难:

28 比方随手捡起楼内的垃圾;轻轻关上楼门;为身后的人扶一下门;别人需要时搭一把手;公交车上给老人让个座位;有人问路,热心指引;路遇老弱病残,心生怜悯,尽力帮助;

向肩挑小贩买东西,莫讨便宜;见到卖苦力的,多一些同情,不与他们讨价还价;微笑待人,给身边人带来些快乐。多一些忍耐,不让家人和身边人烦恼。

做善事让别人知道是阳善,行阳善的人,能享世间名誉,大家都恭敬你,赞叹你。享世间名誉也是一种福报,但世人享受很高的名誉与实际不相符,多数都会有不好的后果。你实际没做到,但却得到很大的荣誉或者很高的评价,能不招人嫉妒吗?别人能不给你设障碍吗?

做善事别人不知道是积阴德。积阴德的人,他和他的后代一定是有福之人。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人生两件事不能等,一是行孝,二就是行善。人的一生有二个储蓄本,一个是银行卡,存钱的,到银行取款机上输密码,钞票就出来了,我们能养成节约的美德,有一定的积蓄,自己有急用,省得手忙脚乱,亲属朋友有急难,还可以救之危急;另一个是无形的资产,是存阴德的,人灾祸来了,哪怕有一千亿也化解不了,如果真的积了阴德,就能化解灾难。

29 生活中我们不能为了积阴德而积阴德,要随缘做事,别人不知道的我们要做,别人知道的我们也要做,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真善,一定会有好的福报。千万不要别人不知道,我们想办法让他知道,甚至夸大自己的善举。一个真正有实德的人,一个有大德行的人,一定会得到大家的赞叹,他们一定能承载起大家的称赞和恭敬。

人们常说:人在做,天在看。我们做的恶事在隐蔽,在

小,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在没人看到的地方做了错事后再会掩饰,再会说,都难逃自然规律的惩罚,同时也欺骗不了自己,自己最清楚做了什么,自己的良心会时时受到谴责。如果让人识破了,我们的信用就没了,一个人没了信用,就会让人瞧不起,也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吉凶祸福的预兆,都是先从人的心里面产生,然后表现在行为上。待人处事过于厚道的人,常能获得福报;过于刻薄的人,常常遭受灾祸。

我们想要知道一个人有没有福报,有没有灾难认真观察一下就知道了。福报将要降临到这个人头上时,观察他善的言行就一定先知道了;灾祸将要降临时,看这个人不善的言行就一定先知道了。我们今天想要获得福报而远离祸殃,一定要断恶行善,但在积德行善之前,必须先从改正过错做起,也就是说改过比行善还重要。

人行善就如向一个缸里注水,而人有过错,就像缸底有漏洞。我们做善事不可能天天都在做,但我们的过错是天天都在犯,甚至一天犯几个错误,有思想上的, 30 有言语上的,有行为上的。事实上我们的过错大多还是念头上的,所以改过最好的方法是从心上改,也就是从思想上改,我们的念头正了,行为随之也就正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没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问题和错误,每个人都有一时糊涂的时候,每个人都从年轻时走过来,都冲动过,都做过让自己后悔的事。有了错误不可怕,怕的是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不能改正自己的错误。只要我们能充分认识到自已的错误,彻底改正自己的错误,我们的人生就会幸福美满。

年轻时贫穷无所谓,年老了生活困难就很痛苦了。年轻时富裕,不知上进,不知惜福,不知积德行善,年老时贫困潦倒,甚至灾难不断,那可是够可怜的了。年老时衣食无忧,儿孙平安健康,生活才能幸福。只要我们做好自己的本份,只要我们有德行,年老时是不会差的。老人要反省自己的人生经历,忏悔自己所做的错事,弥补自己的过失,多为大众着想,多为他人服务。

老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了,回家后要安排好退休的生活(老人要安排好自己的晚年生活),有的老人为社会发挥余热,返聘回原单位,或者被其它单位聘用,有的帮助子女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有的参加一些社会团体组织的文体活动,有的结伴出去旅游,有的和其他老年人聚在一起,唠唠家常,打打扑克牌……。这些对老年人的身体都是有益处的。 31 但老年人要想身心清静,最重要的是要追求精神生活,多看看书,写写书法,练练画画,学学摄影,做做公益,为大众服务,最好选择一个自己认可的信仰,寻心灵的归宿,来消除自己的烦恼,净化心灵,愉悦身心,使自己达到身心和谐,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最后祝各位老人:晚年幸福,健康长寿!祝大家家族昌盛,子孙兴旺发达!

32

5个镜头的分镜头剧本-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2-1129479-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10-25 21:32:13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