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国际历史争端解决模式
2023年10月24日发(作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选16篇))
商鞅变法出现在哪个国家-
历史上国际历史争端解决模式
△
钓鱼岛模式-----解决领土争端的新模式?
虽然它们不能完全适用于钓鱼岛,但其中的一些合理因素值得借鉴
△历史上国际领土争端解决模式:分割模式,共管模式、南沙模式和斯瓦尔巴德模式。
1.分割模式。根据这一模式,提出领土主权要求的国家对有争议的领土拥有主权,实行分治,并对该地区的资源开发活动实行管理和控制,享有从这些活动中所获取的经济利益。
2.共管模式。共管即国际共管,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对某一领土共同行使主权。在实践中有不少共管的实例。
3.南极模式。1959年签订的《南极条约》对南极领土主权问题作出了一定的安排:
(1)南极只能用于和平目的;
(2)在科学调查方面进行国际合作;
(3)冻结各国对南极领土要求;
(4)实行国际监督;
(5)定期召开南极协商会议。
4.斯瓦尔巴德模式。斯瓦尔巴德岛位于北冰洋,由斯匹次卑尔根岛和熊岛组成。19世纪末,该岛煤矿的发现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特别是1900年之后.来自不同国家的国民在该地区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只要是采煤)引起了一系列的争端,为了在该岛确立某种管辖权,1919年的《凡尔赛和约》将该岛的主权赋予当时的中立国挪威。1920年2月9日.当时主要的大国签订了《斯瓦尔巴德条约》.而且得到了两个在该岛长久活动的国家—— 德国和苏联的同意。斯瓦尔巴德模式是解决领土主权问题的一种独特的模式。根据1920年的条约.主要原则有:
(1)该岛的主权归属于挪威一国,除受条约规定的限制外,这一主权是绝对的;
(2)所有缔约国享有利用条约区域内的一切资源的自由;
(3)所有缔约国均享有平等待遇;
(4)在该岛所征集的税收只用于该岛及其行政管理;
(5)根据平等待遇原则,承认条约之前所确立的权利;
(6)确立该岛非军事化地位。
这是一种“软化主权”的形式.只要各当事国取得共识,那么有关领土主权的争端就可以得到解决。斯瓦尔巴德模式提供这样一种启示,即它能妥善地协调不同的利益,在承认一国主权的同时对某些主权权利加以限制.并赋予其他有关各方以特殊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