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初三化学易错题、难题

更新时间:2023-09-12 06:57:35 人在看 0条评论

初三化学易错题、难题

2023年9月12日发(作者:历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通用33篇))

减肥调理中药配方-

初三化学易(Yi)错题、难题

1.某白固体可能含有氯化(Hua)钠、硫酸钠、碳酸钠中的一种或(Huo)几种,现将(Jiang)该固体溶于水配成(Cheng)溶液后,小红同学进(Jin)行了如下实验:

石灰水

无气

无溶液

白沉白沉

无溶硝酸银溶液

操作A

白沉淀

无溶

稀硝酸

① 操作A的名称是 。

② 通过以上实验可知,该白固体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

③ 小明同学改换了上述实验中的两种试剂后,发现实验现象与小红的相同,就把该白固体的成分全部确定了。则小明把 换成了 ;把 换成了 。

2.为测定一瓶混合溶液中可能含有Na2SO4、 NaCl、 Na2CO3中一种或几种物质,进行如下实验:

①操作①的名称: (15) ,写出滤液A溶质 (16) (化学式);

②混合溶液中一定有 (17) ,一定没有 (18) ;

③在实验中选择加入硝酸钡溶液而不用氯化钡溶液的原因是 (19) 。

过量稀(Xi)盐酸

氯化(Hua)钡溶液

常见CO2

、CO性质题型的考点:

CO2

的收集不可用排水法收集,但可用“类排水法”;

CO2

的检验、吸收问题;

CO对环境的危害及实验室解决方法。

1.实验室现有下列实验仪器

① 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

a ;

e

1 / 11 ② 利用上述仪器中(Zhong)的 (填仪(Yi)器编号)可(Ke)以组装一(Yi)套制备(Bei)O2的发生装(Zhuang)置,写(Xie)出该反(Fan)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发生装置还可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都可以用 法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③ 实验室也可以利用上述相同的发生装置,使草酸(H2C2O4) 固体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反应来制取CO气体:H2C2O4

CO2↑+CO↑+H2O。如果要利用纯净的CO气体还原氧化铜,则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选填下列装置的序号,假设各步均完全反应):发生装置(产生混合气体) → ,该套实验装置存在的一个缺点是 。

A B C D E

1、火灾中含碳可燃物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有害有毒的烟雾是造成人员死亡的杀手之一。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研究烟雾的成分,他们利用实验室的设备模拟得到了火灾造成的烟雾,并进行处理后对所得的气体成分进行研究。

【提出猜想】(1)只有CO2;(2) (10) (3)既有CO2,也有CO。

【查阅资料】微量CO遇到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黄试纸,会立即变蓝;而CO2遇该试纸不变

【设计方案】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下图所示实验,通过观察装置B、装置C的实验现象,验证猜想。

2 / 11

【实验探究】完(Wan)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挤压混合气体的储装置B中的现象是: 混合气体既有CO2,也有气罐,随即打开弹 (11) CO。

簧夹,通入混合气装置C中的现象是: 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体。 (12) 式为:

观察装置B、装置C (13)

中的现象

有同学设计如下装置设计来验证研究(Jiu)结果。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确认混合气体(Ti)中存在CO、CO2实验结(Jie)论的实验现象是 (14)

(2)写出(Chu)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De)化学方程式 (15)

(3)装(Zhuang)置A和(He)C都是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但作用是不同的,请分别写出装置A和C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 (16) 、 (17)

(4)你认为第2套装置有哪些不合理之处: (18)

(5)上述2套装置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请你提出改进方法,画出需添加的仪器,并作必要的文字说明 (19)

计算问题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反应物的总质量(包含溶液的质量)-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

1.(4分)盐酸和氯化坝的混合溶液40g,其中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向混合溶液中加入9%的硫酸溶液20g恰好完全反应。

计算:(1)生成沉淀的质量是多少克?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盐酸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 / 11

2.用氯酸钾(Jia)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6g,加热制取氧气,待完全反应,冷却后(Hou)称量,得到11.2g固体物质,计算原混合物中(Zhong)二氧化锰的质量(计算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初中常见气体的收集实(Shi)验题

1.以下实(Shi)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①试管口(Kou)略向下倾斜

②用排(Pai)水法收集氧气

③铁夹夹持在试管的中(Zhong)上部

④收集完毕,先停止加热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A.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

2.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

②向容器中放入几小块石灰石

③按要求装好仪器

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收集气体

A.①②③④⑤ B.④③①②⑤

C.③④②①⑤ D.③④①②⑤

4 / 11 3、下列装置操作图(Tu)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 )

4、下列分(Fen)别是二氧化碳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错误的是( )

5、如(Ru)图所示的装置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装置,有关此装置的说(Shuo) 法正确的(De)是( )

A、可用于实验(Yan)室制取(Qu)CO2、H2等气(Qi)体

B、气体导出过程中容器内外气压相等

C、长颈漏斗和锥形瓶组成了连通器

D、长颈漏斗伸到液面以下,主要原因是防止添加液体时液体飞溅

6、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A、注射器内有液体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7、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小红同学进行如右图所示的实验。你认为该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5 / 11 A、CO2不(Bu)能燃烧(Shao) B、CO2不能(Neng)支持燃烧

C、CO2的密度比空(Kong)气大 D、CO2能与水反(Fan)应

实验室常见实验操(Cao)作的正误

1、下(Xia)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De)是( )

3、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

4、要除去下列四种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

甲:CaCO3 (Na2CO3) 乙:NaOH (Na2CO3)

丙:KCl (KHCO3) 丁:炭粉(CuO)

可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有:①加适量盐酸,搅拌,过滤;②加适量水,搅拌,过滤;

③加适量盐酸,蒸发;④溶解,加适量石灰水,过滤,蒸发。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甲—②,乙—④ B、乙—③,丙—①

C、丙—①,丁—② D、丁—①,丙—③

5、下列物质分离方法错误的是( )

A、除去CO2中混有少量的CO:导出点燃

B、粗盐提纯的步骤:溶解→过滤→蒸发→冷却结晶→过滤

C、除去H2中混有的HCl:将气体通过装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D、除去铜粉中混有的CuO:用足量的稀硫酸浸泡后过滤、洗涤

常考图像题

6 / 11 1、人体口腔内唾(Tuo)液的(De)pH通常约为7,在进食过(Guo)程的最初(Chu)10分钟,酸(Suan)性逐渐增强,之后酸性逐渐减弱,至(Zhi)40分钟(Zhong)趋于正常。与上述事实最接近的图象是(Shi) ( )

2、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像横坐标表示加入NaOH溶液质量,纵坐标表示反应的有关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3、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

② ③ ④

A. ①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 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 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 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人硝酸钾晶体

4、小莹同学向过量的稀硫酸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条后,绘制了如下表示其变化过程的坐标曲线图,其中不正确的是( )

5、下列四个图像分别表示对应的四种操作过程,其中表示正确的图像是( )

A、向pH=1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

7 / 11

B、向(Xiang)pH=1的硫酸溶液中逐滴(Di)加入(Ru)pH=13的氢氧化钠溶(Rong)液

C、某温(Wen)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持续加入食盐并不断搅拌(Ban) (m表示加(Jia)入食盐的质量,A%表示溶质(Zhi)质量分数)

D、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

6、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 )

A B C D

在一定量的AgNO3溶等质量的Zn和Mg分向NaOH溶液中逐滴等质量CaCO3分别与等液中逐滴加入NaCl溶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加入稀盐酸 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液 数的稀硫酸(足量)反应 酸(足量)反应

7、在一定质量的甲溶液中逐渐加入乙至过量,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下图曲线表示的是 ( )

序甲 乙

① H2SO4溶液 NaOH溶液

② HCl溶液 大理石

③ BaCl2溶液 Na2SO4溶液

④ H2SO4溶液 锌粒

8、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

② ③ ④

①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②检验铵态氮肥

③检验CO32一的存在 ④用水吸收CO

A.①②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9.下图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 )

8 / 11

A.向一定量接(Jie)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不考虑温度变化)

B.将镁(Mei)片和锌片(均足量)分别和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C.向(Xiang)pH=10的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水(Shui)稀释

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Qing)氧化钠溶液

10、下列实验装置不能用来证明质量守(Shou)恒定律的是( )

11、某自然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用来研究不同(Tong)金属跟稀硫酸反应的快慢。他们用此装置,选择了甲、乙、丙、丁四种大小相同的金属片,分别与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观察(Cha)30 s内从导管口冒出的氢气泡多少,记录在下表中。(“+”越多表示产生的气泡越多)。

如果四种金属分别是镁、铝、铁、锌中的一种,则丁最有可能是( )

A、镁 B、铝 C、铁 D、锌

12、甲酸(HCOOH)是一种无、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与浓硫酸混合加热的反应为:HCOOH的是( )

CO↑+H2O。实验室可利用下图装置制取CO并还原CuO:下列说法错误

9 / 11 A、甲(Jia)酸生成(Cheng)CO的反(Fan)应属于分解反应

B、实验中应先(Xian)通入(Ru)CO、后(Hou)加热(Re)CuO

C、硬质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黑(Hei)固体变为红固体

D、硬质玻璃管和固体的总质量反应后增大

13、下列是四位同学分别设计的实验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是( )

A、某白化合物固体溶于水,向所得的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证明该白固体物质一定是碱

B、向某无溶液中滴入硝酸钡溶液,产生白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证明该无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盐

C、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氢氧化钠、氯化钠、氯化镁、硫酸铜和硝酸钾这五种溶液

D、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无气体中,木条火焰熄灭,证明瓶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14、观察和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本方法,下列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同一种产物,说明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

B、铁丝可以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用pH试纸检验某工厂排出的废水,结果pH=3,说明废水呈较强的酸性

D、将酚酞分别滴入烧碱溶液和石灰水中,溶液均变红,说明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15、在混有少量CuO的铁粉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再向滤液中放入一枚洁净的铁钉,足够时间后取出,铁钉表面无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过滤出的不溶物只有铜

B、过滤出的不溶物只有铁

C、过滤出的不溶物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

D、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亚铁,可能含有氯化铜

16、某固体可能含有Ca(NO3)2、Na2SO4、Na2CO3、FeCl3、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对其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固体完全溶解成无透明溶液

②取少量上述溶液,加过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

③取②所得溶液少量,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沉淀

分析以上实验现象,对原固体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 )

A、肯定有Na2CO3、Na2SO4,无FeCl3、Ca(NO3)2

B、肯定有Na2CO3,无FeCl3、Ca(NO3)2

C、肯定有Na2CO3、Na2SO4,无FeCl3

D、肯定有Na2CO3,无FeCl3、KCl

10 / 11 17、向只溶解有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仍有金属固体,过滤后往滤渣中加入盐(Yan)酸,有无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 )

A、硝酸(Suan)亚铁,硝酸银(Yin) B、硝(Xiao)酸亚铁,硝酸银

C、硝酸亚(Ya)铁,硝酸铜,硝酸银(Yin) D、硝酸(Suan)亚铁

18、检验某可燃烧的化合物是(Shi)否含有氢、碳、氧3种元素,在该物质完全燃烧后还必须进行的实验是:①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②用无水硫酸铜检验;③用澄清石灰水检验;④对反应物、生成物进行称量。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②③ D11 / 11

、②③ C

档案信息化对档案工作的意义-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1-975887-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9-12 06:57:35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