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认识1-6
2023年9月11日发(作者:江城子middot密州出猎诗词原文及赏析)
北京旅游旅行社报价-
六 年 级 下 册 数 学 导 学 案
授课人: 审批:张燕芳 授课时间: 学案编号: 班级: 姓名:
课题:数的认识 课型:总复习 课时:第1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课堂流程
1、通过整理和复习,回顾和整理小学阶段的数,理顺各种数之间的关系,形成知识网络。
2、感受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用数表示事物并进行交流。
形成知识网络,掌握复习数学的方法
逐步形成知识网络
学案
活动一:数的复习和整理
1 小学阶段我们都学过哪些数?(分类举例说明 )
2 用适当的方式整理我们所学的数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活动二:在数轴上表示数的大小 (看书40页 )
(1)数轴可以表示什么数?
(2)把数轴上的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3)通过给这些数排大小,你有什么发现。
活动三:感受数在实际生活产生的必要性及其意义的理解
阅读万花筒,组内交流数的产生。
导案
引入各种数产生的必要性
课中导学
课堂检测
一、填空。
1、在19、-2、3.25、0、1、0.36、0.43737中,整数有( ),自然数有( ),小数有( ),有限小数有( )
2、最小的四位数是( ),最大的三位数是( ),它们相差( )。
二、判断。
(1)2.22是循环小数。 ( )
(2)因为0.3=0.30,所以0.3和0.30的计数单位相同。 ( )
(3)0不是自然数。 ( )
本节课我学到了
总结梳理
课后反思
六 年 级 下 册 数 学 导 学 案
授课人: 审批:张燕芳 授课时间: 学案编号: 班级: 姓名:
课题:整数 课型:总复习 课时: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能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了解负数,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3、回顾有关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等概念,巩固求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意义
掌握数学方法、体会数学思想
学案
信息1:(教材第41页“回顾与交流”第1题)上面的信息中有哪些数,你知道他们的具体意义吗?
基数( 表示物体的个数的整数)有
序数(表示顺序的整数)有
表示测量的结果和编码的:
信息2:出示第2题。
鼓励学生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表示1234这个数
书上有什么方法表示1234这个数
你还有什么方法吗
信息3:举例说明怎样比较两个多位数的大小。
1举例 :
方法:数位相同,( )
2举例 :
方法:数位不相同,(
信息4:0的妙用。
举例说明0所表示的含义,并生活中的原型与之对应
写下0的四种意义:
信息5:关于倍数和因数,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请你整理一下。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整理倍数和因数的内容。整理方法不是唯一的,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导案
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数的具体意义。体会其中数的意义
回顾和整理所学过的表示正整数的各种方式,从多角度再次理解十进制计数法和计数单位。
整理对0的认识。
整理倍数和因数的内容。鼓励学生自己整理,整理方法不是唯一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复习巩固身边熟悉的事物体会大数意义的方法。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课堂流程
课中导学
信息6: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向同学解释1万有多大、1亿有多大。
课堂检测
1 写出1-20的所有质数是( ),
○1-20中共有( )个质数,在1-20中,共有( )个合数。 (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有一个比14大,比19小的奇数,它同时是质数,这个数是( )。
○3任何大于6的质数除以6,肯定有余数,余数只会是( )或( )。
○4有一个两位数,它是2的倍数,同时,它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积是12,这个两位数可能○是( )。
5一个数,千位上是最小的质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奇数,个位是最小的合数,其余数位上的○数字是0,这个数写作( )。
6根据要求写出三组互质数。
○两个数都是质数( )和( )。
两个数都是合数( )和( )。
两个数中一个数是质数,一个数是合数( )。
7一个数的最大约数是36 ,这个数是( ),它的所有约数有( ),这个数的○最小倍数是( )。
8(a=2×3×5,b=2×5×11,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 ),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
○总结梳理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学到了
六 年 级 下 册 数 学 导 学 案 授课人: 审批:张燕芳 授课时间: 学案编号: 班级: 姓名:
课题:巩固与应用 课型:总复习 课时:第3课时
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能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了解负数,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3、回顾有关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等概念,巩固求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同上
同上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课堂流程
课中导学
总结梳理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学到了
六 年 级 下 册 数 学 导 学 案
授课人: 审批:张燕芳 授课时间: 学案编号: 班级: 姓名:
课题: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 课型:总复习 课时:第4课时
学习目标
1生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和小数的意义,认识百分数;能认、读、写小数和分数。
2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进行转化。
3学生会比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课堂流程
学生掌握数的改写;分数、小数与百分数的互化;假分数、整数、带分数的互化
整理、复习和练习的有机结合
学案
活动一:体会引入分数和小数的必要性
1、看书45页第1题:当用纸条量桌子的宽和黑板的长,有剩余时,就不能用整数表示了,这样就产生了( )
把一个单位平均分成10份,一份是( )小数或( )分数。
把一个单位平均分成100份,一份是( )小数或( )分数。
2、完成书46页第4题
活动二:体会分数、除法、比的意义
1、看书45页第2题
怎样理解四分之三
答:
导案
一、预习质疑:
1、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再次经历分数、小数产生的过程,感受其产生的必要性。
2、引发学生思考。进一步复习分数的意义
课中导学
1(1)我喝了一杯饮料的十分之五。 (2)我喝了一杯饮料的2。
(3)我却喝了一杯饮料的50%。
理解以上分数或百分数
四分之三=( )÷( )=( ):( )=( )%=( )小数
说一说分数、小数、百分数的关系
答:( )
活动三:体会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
结合具体的例子说一说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
小数分为有限小数(举例)
无限小数(举例)
分数可以表示两种含义:表示一个具体的量(举例)( )表示两个量的倍数关系(举例)( )百分数表示( )
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可以互相转换(举例说明)
3举例说明什么是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基本性质,你有什么发现
活动四:利用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1 看书60页1题
在组内说一说这些数据的意义
2 独立完成60页第3条,61页第4条
完成47页第5、 6、 7题
课堂检测
第5题,你想提醒同学注意( )
第6题,你想提醒同学注意( )
第7题,你想提醒同学注意( )
总结梳理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学到了
六 年 级 下 册 数 学 导 学 案
授课人: 审批:张燕芳 授课时间: 学案编号: 班级: 姓名:
课题: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 课型:练习课 课时:第5课时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的意义。
2.进一步理解、掌握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和大小比较。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的意义和进行比的化简,求比值。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课堂流程
熟练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和进行互化
整理、复习和练习的有机结合
学案
1、先填空,在回答:4/5=1÷ × 、4/5= ÷ ;
什么叫分数?分数的分子、分母个表示什么?分数单位表示什么意思?
2、什么叫百分率?“9/100米”与“9﹪”在意义上有什么区别?
3、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的性质、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联系?
4、什么叫约分?什么叫通分?你能说出约分和通分的方法吗?
5、下面括号里应填什么数?其中哪一个分数是最简分数?为什么?
24/40=( )/20=48/( )=( )/5=( )/15=36/( )
6、举例说明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方法。
7、下面的分数哪些能化成有限小数?哪些不能化成有限小数?为什么?2/3、3/4、4/5、5/7、3/10、7/12、11/16、9/20、12/25、6/15
8、分数、小数、百分数混在一起,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比较0.6、2/3、61﹪的大小。
1、把3米长的钢管平均分成5段,每段钢管是全长的( )/( ),每段的长度是( )/( )米,3段占全长的( )﹪。
导案
课中导学
课堂检测 2、生产500吨化肥,计划25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计划的( )﹪,每天生产( )吨。
3、3里面有( )个1/3,2/3里面有( )1/12,1里面有11个2/( ),100个1/7是( )。
4、7/15的分数单位是( ),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等于1,减去(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等于1/5。
5、5/8的分母加上24,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要( );6/15的分母减去5,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要( )。
6、一个分数,它的单位是1/8,它有7个这样的单位,这个分数是( ),化成小数是( ),化百分数是( )。
总结梳理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学到了
六 年 级 下 册 数 学 导 学 案
授课人: 审批:张燕芳 授课时间: 学案编号: 班级: 姓名:
课题:整数 课型:总复习 课时:第6课时
学习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计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3、认识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4、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亲自体验常见的量
学案
活动一:常见的几种量
看书48页,回顾我们学过的单位
时间单位:
长度单位:
面积单位:
体积单位:
重量单位:
货币单位:
活动二 整理同类单位之间的关系
请整理时间、长度、面积、体积、重量
导案
一 预习,质疑
完成学案活动,教师下组指导,了解情况,重点指导学困生,选择小组展示
二 交流展示
重点交流不会的知识点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课堂流程
课中导学
货币单位之间的进率。
活动三:体验时间的长短、重量的轻重
1举例说明1时大约有多长,1千克大约有多重
2 举例说明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区别
展示:每组根据任务安排学生汇报,其他同学听、评,老师相机补充
课堂检测
总结梳理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学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