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8.23课文注释:印象画派

更新时间:2023-09-07 15:46:49 人在看 0条评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8.23课文注释:印象画派

2023年9月7日发(作者:2022学校新年贺词(精选50句))

静海汇才中学-

课文注释:印象画派

克劳德·莫奈(1840—1926),印象画派的开拓者,1874年,莫奈和一些志同道合的画家举行了一次画展,其中有莫奈的《日出·印象》——画的是透过晨雾看到的港湾景。当时一个名为勒罗的批评家讥讽这一派艺术家为“印象主义者”。1877年,莫奈等画家举行第三次画展时,开始自称印象主义者。从此以后,印象主义和印象主义者之名就一直沿用下来。印象画派出现。直到一个世纪后,法国批评家加米尔·莫克莱在其《印象主义》一书中才对19世纪末期法国印象主义画派有比较全面的评价:“过去了一个世纪,我们现在就很难理解为什么这些画当时会激起那样一场嘲笑和愤慨的风波。我们不难认为这种外观速写化跟轻率从事风马牛不相及,而是伟大艺术智慧的结晶。”印象画派认为:在自然界中,任何一种颜都不是独立存在的。物体的颜是纯粹的幻想,颜的唯一来源是日光,日光笼罩万物,使它们时刻呈现出新的颜。人们无法确切知道现实和非现实的界限何在,人们在感知自然的视觉印象中可以区别两个概念——形和,这两个概念不可分。人们只是人为地区别素描和彩,而在自然界中它们是分不开的。光显示着形,它穿透繁密的树叶,戏耍于岩石的表面,贯穿着深远的气层,赋予它们以种种颜。光一消失,形和就随之不见。人们只能看见颜,一切物体都有颜,可以根据不同表面的不同颜区别物体的形,即这些不同染面的分界。根据或暗或明的颜,即绘画中所说的关系作用,能够获得距离、透视和体积的概念。关键就是使眼睛可以区别物体距离的明暗强弱程度。绘画不是,也不可能是自然的模仿,而只是在仅仅拥有三度空间中的两度空间这一前提下有条件地表现自然,所以关系作用就成为在平面上表现深度感的唯一手段。因此,是颜产生素描,形和是互相依存的两种幻觉。物体没有自己独有的颜,有的只是光在它的表面的不同速度的颤动。没有就没有形,没有形就没有。光谱的各种颜在我们所看见的一切物体上重新组合。七种基本颜,以各种不同的分量进行一定的组合,产生其他颜。莫奈正是运用了作为印象主义技法的基本原理的彩分解论,形成了他自己的手法。它以一个主题(如一个最亮的点)为基础,然后在画布上不断发展这一主题的各种变奏。因此,以莫奈为代表的印象派的油画,由于这种探求而具有一种完全独特的面貌,阴影是用蓝、粉、绿各种点拼凑起来的,没有一点单和黑,放眼看去一片彩闪烁。实际上,印象派的这种“点彩法”不是当时被人们认为的那样乱涂一气,而是极难的画技,它并非轻而易举,不比素描容易,只有像莫奈等这样惊人的妙手,才会让人觉得他们的艺术是精益求精的,这种技法画的画,是不容许改来改去的。1874~1886年间,印象主义画展共举办了八次。虽然第一、二次画展时,受到了舆论界的猛烈批评。但到举行第三次画展时,印象主义已成为社会上具有很大影响的艺术流派了。稍后,法国出现了所谓的“新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画家主张采用光学原理将纯粹的彩用小点块的方法,彼此相邻近地排列在画布上,以求得比在画板上进行调混合的更高明亮度。19世纪80年代以后,法国出现了一画家,他们主张重新重视美术中形成的观念和强调作者主观的重要性,他们强调艺术形象要异于客观物象,要渗透作者的主观感情和情绪,这些画家被称作“后期印象派”,代表人物有塞尚、凡高和高更。

最省电的家庭取暖设备-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1-883352-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9-07 15:46:49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