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训练

更新时间:2023-08-30 21:52:05 人在看 0条评论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训练

2023年8月30日发(作者:初中毕业班工作总结(精选12篇))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疫情最新消息-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训练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节选自《核舟记》)

【乙】黄子履庄①,少聪颖,读书不数过,即能背诵。尤喜出新意,作诸技巧。七八岁时,尝背塾师,暗窃匠氏刀锥,凿木人长寸许,置案上能自行走,手足皆自动,观.者异以为神。

所制亦多,予不能悉记。…作木狗,置门侧,卷卧如常,唯人入户,触机②则立吠不止。吠之声与真无二,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作木鸟,置竹笼中,能自跳舞飞鸣,鸣如画眉,凄越可听。……所作之奇俱如此,不能悉载。

.(节选自《虞初新志·黄履庄传》)

【注】①黄子履庄:即黄履庄,清代顺治、康熙年间人。①机:机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 )

(1)尝贻余核舟一( )

(2)如有所语..( )

(4)不能悉(3)凿木人长寸许载(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例:能以径寸之木

.A.左臂挂念珠倚之 B.箬篷覆之

..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2)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

4.【甲】文中王叔远的技艺甚高,可用文中的“_______________”两字来概括;【乙】文介绍黄履庄小时候“作诸技巧”,所举的一个事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试卷第1页,共10页

C.吠之声与真无二 D.乃记之而去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回答后面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

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自陈尝在秦王幕府。上怜之,欲听还旧任。魏征谏曰:“秦王左右,中外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是使为善者惧。”上欣然纳之,谓相寿曰:“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赐帛遣之。相寿流涕而去。

5.解释加点词。

(1)但当涉猎

.(2)非复吴下阿蒙

.(3)是使为善者惧

(4)相寿流涕而去.6.翻译句子。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

7.文中吕蒙与李世民有什么相同的品行?能反映这种品行的历史故事还有不少,试举一例。

8.联系实际,谈谈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奴子①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性情迂缓②,望之如偃蹇③老儒。一日,雅步④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奴子魏藻,行三也)兄否?”或指所在,复雅步以往。比相见,喘息良久。魏问相见何意。曰:“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⑤,倦而假寐⑥。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

试卷第2页,共10页 夫僮仆读书,可云佳事。然读书以明理,明理以致用也。食而不化,至昏愦僻谬,贻害无穷,亦何贵此儒者哉!

【乙】

明名医戴原礼⑦尝至京,闻一医家术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见其迎⑧求溢户,酬应不暇。偶一求药者既去,追而告之曰:“临煎加锡一块。”原礼心异之,叩其故。曰:“此古方尔。”殊不知古方乃饧字,饧即糯米所煎糖也。嗟乎!今之庸医妄谓熟谙古方,大抵不辨锡饧类耳!

【注释】①奴子:奴仆,这里指与官宦相对的普通平民。①迂缓:拘泥,不爽快。①偃①雅步:①针黹①愦蹇(yǎn jiǎn):行动迟缓。迈四方步慢走。(zhǐ):缝纫;刺绣。(kuì):糊涂。①戴原礼:人名。①迎:迎接他出诊的人。①饧:同“糖”。

9.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逢人辄问

饮少辄醉(《醉翁亭记》)

..B.比相见

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

..C.原礼心异之

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D.殊不知古方乃饧字

盖追先帝之殊遇(《出师表》)

..10.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读书以明理,明理以致用也。

(2)见其迎求溢户,酬应不暇。

11.结合【甲】文的内容,概括傅显的性格特点。

12.【乙】文写了怎样的一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三房十四叔非不勤读,只为傲气太胜自满自足遂不能有所成。京城之中,亦多有自满之人。识者见之,发一冷笑而已。又有当名士者,鄙科名为粪土,或好作诗古文,或好讲考据,或好谈理学,嚣嚣①然自以为压倒一切矣。自识者观之,彼其所造,曾无几何,亦足发一冷笑而已。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试卷第3页,共10页

⑨⑥诸弟平日皆恂恂退让,第累年小试不售,恐因愤激之久,致生骄惰之气,故特作书戒之。务望细思吾言而深省焉!幸甚幸甚!国藩手草。

(节选自《曾国藩家书》)

【注】①嚣嚣:喧哗,吵闹。这里指沸沸扬扬。①佝恂:恭谨温顺的样子。①不售:不中。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 )

(2)及鲁肃过寻阳( )

..(3)恐因愤激之久( )

(4)故特作书戒之( )

..14.下列各项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组是(

例句:蒙辞以军中多务

.A.嚣嚣然自以为压倒一切矣

.C.徐以杓酌油沥之

.15.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节奏,划两处。

只为傲气太胜自满自足遂不能有所成

16.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务望细思吾言而深省焉!

17.甲文中吕蒙的才略取得了令人“刮目相待”的进步,原因在于他虚心听取孙权的劝告而_________;乙文认为读书必须“__________________”才能有所成就。

18.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试卷第4页,共10页

B.公亦以此自矜

.D.静以修身

.②③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③④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②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注释】①造:往,到。①穿结:打补丁。①俦:同类,类别。①觞:盛满酒的酒杯。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①缘溪行

.①渔人甚异之

.①便要还家

.①造饮辄尽

.(2)【乙】文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划分正确的一项(

A.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B.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C.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D.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①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并不存在。他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参考【乙】文和陶渊明生活的时代背景谈一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试卷第5页,共10页 【乙】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①为底达于两涯。若床若堂,若陈筵席,若限阃奥②。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③,响若操琴。揭跣④而往,折竹扫陈叶,排腐木,可罗胡床十八九居之。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木,龙鳞之石,均荫其上。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

(节选自《石涧记》)

【注】①亘(gèn)石:接连不断的石头。①若限阃(kǔn)奥:有的像用门槛隔开的内外屋。①文:同“纹”,纹彩、花纹。①揭(qì):把衣服拎起来。跣(xiǎn):光着脚。

19.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为底/达于两涯。

B.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为底/达于两涯。

C.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为底达于两涯。

D.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为底/达于两涯。

20.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 )

(1)水尤清冽( )(2)不可久居..(3)响若操琴( )(4)龙鳞之石( )

...2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

22.【甲】【乙】两文均选自柳宗元《永州八记》。两篇选文抒发相同的思想感情是:__________。甲文借“____________________”句子,乙文借“____________________”句子(引用原文),有力地表达作者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对比分析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活板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试卷第6页,共10页 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论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从所得,至今保藏。

【乙】造白糖

凡闽、广南方经冬老蔗,用车同前法。榨汁入缸,看水花为火。其花煎至细嫩,如煮羹沸,以手捻试,粘手则信来矣。此时尚黄黑,将桶盛贮,凝成黑沙。然后以瓦溜①②置缸上。共溜上宽下尖,底有一小孔,将草塞住,倾桶中黑沙于内。待黑沙结定,然后去孔中塞草,用黄泥水淋下。其中黑滓入缸内,溜内尽成白霜。最上一层厚五寸许,洁白异常,名曰西洋糖,下者稍黄褐。

(节选自《天工开物》上海古籍出版社)

【丙】指南针

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其法:取新纩中独茧缕,以芥子许蜡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其中有磨而指北者。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莫可原其理。

(选自《梦溪笔谈》)

【注释】:①粘手则信来矣:如果粘手就说明火候到了。①瓦溜:用糖膏重力分离糖蜜以取得砂糖的陶制工具,类似过滤漏斗。①黄泥水:取黄泥水上层溶液,起脱、除蜜作用。

23.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乃密布字印:

(2)量上一层厚五寸许.

(3)方家以磁石磨针锋.(4)缀于针腰

.24.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木理

有疏密

置之不理..B.持就

火炀之

瞬息可就..C.方家以磁石磨针锋

以身作则

..D.字平如砥柱

中流砥..2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2)此时尚黄黑,将桶盛贮,凝成黑沙。

试卷第7页,共10页

③(3)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莫可原其理。

26.【乙】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27.下列选项中对【丙】文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指南针使用时,可以放在水中、指爪上、碗唇上或者用丝悬挂。

B.缕悬法的步骤是先取丝,再用一点点蜡把丝粘在针上,最后在无风处悬挂。

C.只要采用悬挂的方法,磁针一定指南。

D.作者写作此文时,交代了当时还无法推究磁石指南的原理。

28.沈括对指南针的研究是有卓越成就的,试从这篇短文中出作者有哪些发现。

对比分析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节选自《梦溪笔谈・活板》)

【乙】濠州定远县①一弓手②,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上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③,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观者如堵墙。久之,各未能进。弓手者忽谓偷曰:“尉④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偷曰:“诺。”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

(节选自《梦溪笔谈・权智》)

【注释】①濠州定远县:地名,今属安徽。①弓手:又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①村步:村埠头。步,同“埠”,码头。①尉:指县尉,维持本县治安。

2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用讫再火令药镕(完毕)

.C.善用矛(善于,擅长)

.B.持就火炀之(烤)

.D.适值偷在市饮酒(适当)

.30.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试卷第8页,共10页 A.持就

火炀之

瞬息可就..B.满铁范为一板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木格贮之,各未能进

久之..D.不以木为之者

观者如堵墙

..3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2)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

32.①【甲】文介绍活版印刷的过程是按_______顺序加以说明的,还补充说明了活版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如一字多印、奇字旋刻、________等。

①【乙】文中弓手在与小偷决斗中取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康肃忿然曰:康肃问曰:但手熟尔。“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⑤。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①典郡:掌管郡务。①罔不:无不。①伎:同“技”。①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3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尝射于家圃

尝:曾经

.C.康肃笑而遣之

之:代词,卖油翁

.3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35.

课文中的两个人物,哪一个是主要人物?他具有怎样的性格?并写出你判断的理由。试卷第9页,共10页

B.尔安敢轻吾射

安:安全

.D.徐以杓酌油沥之

以:用

.36.结合两篇短文,说说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

37.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问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郑玄)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因涿郡①卢植,事扶风②马融。融门徒四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融素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③,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

.(节选自范晔《后汉书》)

【注释】①涿郡:郡名。①扶风:郡名。①图纬:专论占验术数的书。

(1)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走送之”中的“走”是跑的意思,表明作者急于还书,担心超过时间而失信于人。

B.“俯身倾耳以请”中的“俯身”指弯下身子,表明作者对待老师的恭敬与求知的虔诚。

C.“玄因从质诸疑义”中的“质”是质疑之意,表现郑玄有主见,敢于质疑马融的学识。

D.“十余年乃归乡里”中的“乃”是才之意,表明郑玄外出游学时间之长,学习有恒心。

(2)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或遇其叱咄,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3)甲选段写到了作者求学中遇到的哪些困难?作者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请简要概括。

(4)阅读甲乙两文,按照提示完成下列填空题。

甲乙两文均写到求学的故事,甲文中的“①_____”表现宋濂的学识有所长进,语气委婉,有利于表现宋濂①_____的品质;而乙文中的“①_____”表明郑玄的学识猛增,这是①_____描写,从而表现郑玄的好学与聪颖。(第①与第①空用原文句子填写)

试卷第10页,共10页 参考答案:

1.

(1)

(2)

(3)

(4) 2.C 3.赠。说话。表示约数,上下,左右。全,都。(1)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卷子下面的衣褶里。(2)即使是狡猾(聪明)的人也不能够分辨它是真是假。 4.

奇巧

凿了一个长约一寸、能自动行走的木人

5.(1)只,只是(2)再(3)这(4)离开 6.①志士分别数日后,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了,长兄怎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①现在我在皇位,是天下的主人,不能只偏爱老朋友。 7.相同之处: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

示例:战国时齐王听取邹忌的建议,出现各诸侯国“皆朝于齐”的局面。鲁庄公听取曹刿的建议,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 8.面对生活的一切事物,都要善于听取他人之言。有一份虚心,就会有一份收益。唐太宗听取魏征的建议,成为一代明君而名垂千史。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广泛听取他人良好的建议,成为自己行动的指南,不断进步。(意思对即可)

9.A 10.(1)但读书(的目的)是用来明白道理的,明白道理是用以实用的。(2)看见那些上门求医的人充满了门庭,忙碌得没有空闲。 11.动作描写:“雅步行市上”、“雅步以往”看出行动迟缓;语言描写:“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通过语言、动作描写,看出傅显性格迂腐、古板,恪守礼教。 12.乙文记叙了名医戴原礼到京城,看到一位所谓“名医”看病的事例。启示: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不能一知半解、不懂装懂,否则就会造成工作和学习的失误。(或我们不能不辨是非、听信传言,盲目从众,否则会给自己带来重大损失。)

13.

推辞

等到

恐怕

告诫 14.C 15.只为傲气太胜/自满自足/遂不能有所成 16.(1)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

(2)(你)务必要仔细想想我的话,深刻地反思自省。 17.

勤奋学习

力除傲气,力戒自满

18.(1)①顺着、沿着。①对……感到惊异。①同“邀”,邀请;①就。

(2)C

(3)①(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答案第1页,共3页 ①不为(因)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追求)发财做官。

(4)陶渊明不满当时黑暗的官场,退官避隐。但仍旧关心国家政事。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作者虚构了这样一个理想的社会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也是作者不满社会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反映了作者对和平安宁的社会的向往。

19.A 20.

格外

停留

像鱼龙鳞甲一样 21.(1)使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入骨,凄凉而幽深。

(2)以后的人,有谁能追随我的足迹来此吗? 22.

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大意相同即可)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

23.(1)于是,就。(2)左右,上下。(3)动词作名词,指针尖端的部分,即针尖。(4)联结 24.C 25.(1)如果只印刷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刷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就特别快。

(2)这时候还是黄黑,将(它)用桶来盛贮后,(不久)就会凝固形成黑的沙糖。

(3)磁石的指南,如同柏树的指西,没有谁能确切地说明它们的道理。 26.时间顺序。 27.C 28.①磁针指向不是正南方,而是略偏东;①磁针有四种装置方法,缕悬法最好;①磁针有指南、指北之分。

29.D 30.B 31.(1)先设置好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的东西覆盖好。

32.

工(2)弓兵话刚落举手就刺,一下就把小偷杀死了,大概是乘其分神不备取胜的。作程序/时间

分类贮存

到突破口,抓住机会。

33.B 34.(1)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2)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吗? 35.卖油翁。不卑不亢,沉着冷静,谦虚。因为故事的目的是通过卖油翁对酌油的技巧的解释来揭示熟能生巧的道理。(意近即答案第2页,共3页 可) 36.要点:射技纯熟;傲慢无礼;贪图享乐,不思进取。

37.(1)C

(2)有时遇到他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多说一句辩解的话。

(3)①求书之难(无书之难):用借书、抄书的办法来克服。

①求师之难:用跑远路、拜名师、虚心求教的办法来克服。

(4)

卒获有所闻

谦虚内敛郑生今去,吾道东矣

侧面

答案第3页,共3页

四川亲生父亲摔孩子事件-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1-724665-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8-30 21:52:05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