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核舟记》限时训练题对比阅读带答案

更新时间:2023-08-30 21:49:44 人在看 0条评论

《核舟记》限时训练题对比阅读带答案

2023年8月30日发(作者: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论文)

干花做成的手工艺品-

初二语文《核舟记》限训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A.乃记之而去 B.潭西南而望

..C.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2.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尝贻余核舟一(赠)

高可二黍许(可以)

..B.其两膝相比者(相比)

矫首昂视(举)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妙)

佛印绝类弥勒(绝对)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满)

如有所语(说话)

3.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启窗而观俄而百千人大呼

..B.佛印绝类弥勒

响毕绝

..C.中轩敞者为舱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高可二泰许

珠可历历数也

4.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为宫室、器皿、人物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盖大苏泛赤壁云

此中人语云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D.若听茶声然

细若蚊足

5.

下面句中加点词与“其两膝相比者”中“其”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其一贫,其一富 B.其人舍然大喜

..C.既出,得其船 D.其真无马也

6.下列一词多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奇:奇妙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奇:余数

B.为宫室

为:成为

中蛾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为:是

C.高可二黍许

可,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

可:可以

D.东坡右手执卷端

端:东西的一头

其人视端容寂

端:端正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石青糁之

....C.居右者椎髻仰面 D.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尝贻余核舟一(赠)

.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看)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异、奇妙)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经)

9.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B.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

C.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二、填空

(1)《核舟记》选自清代________编辑的《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明朝人。文章全面如实地写出了核舟的全部人和物,是一篇________(体裁)文。

(2)“核舟”的主题是“__________”,核舟小窗两边所刻文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左边的刻字出自《________》,右边的刻字出自《__________》。文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核舟记》文末揭示中心的语句是________。

(4)“核舟”上雕刻内容所体现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1 页

) 第

(5)《核舟记》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罔不因势象形 因:_____(2)罔不因势象形

象:_____

..(3)尝贻余核舟一

贻:_____ (4)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奇:_____

.. (5)如有所语

语:_____ (6)其两膝相比者

比:_____

.. (7)佛印绝类弥勒

类:_____ (8)其船背稍夷

夷:_____

.. (9)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曾:_____ (1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_____

四、对比阅读

(一)【甲】《核舟记》)原文略

【乙】

.①武风子者,滇南之武定州人也。性好闲,不谋荣利。嗜酒,日唯谋醉,箪瓢屡空,晏如①也。凡游艺杂技,过日即知之。

②滇多产细竹,坚实可为箸。武生以火绘其上,作禽鱼花鸟、山水人物、城门楼阁,精夺鬼工。.人奇之,每得其双筹争购钱数百生顾未尝售也颇自矜重。好事者每瞯②其谋醉时,置酒招之,造必尽欢。酒酣,以火与箸杂陈于前而不言。生攘臂起,顷刻完数十筹,挥手不顾也。或于酒中以箸相属,..............................则怒,拂衣出,终身不与之见。或遇贫士及释道者流,告以困穷,辄忻然为之,虽累百不倦。于是滇.之士夫或相馈遗,皆以武生箸为重。王公大人游于滇者,不得武生箸即不光。

(节选自《虞初新志》,有删改)

【注】①晏如:的样子。②瞯(jiàn):窥视,窥探。

1.解释【甲】文加点词语的意思。

.(1)其两膝相比者( )

.(2)矫首昂视( )

.(3)诎右臂支船( )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性好闲/君子好逑 B.人奇之/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C.挥手不顾也/元方入门不顾 D.不得武生箸即不光/仿佛若有光

3.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评价《虞初新志》的奇人奇技“人因技而出名,技因人而奇绝”。请联系【甲】【乙】两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甲】《核舟记》)原文略

【乙】唐有韩志和,善雕木,作鸟雀之状,饮啄悲鸣,与真无异。以关捩①置于腹内,发之则凌空奋翼可高百尺至一二百步外,方始却下。奏之,上睹而悦之。志和又于怀中将出一物,名蝇虎子,数不啻②一二百焉。其形皆赤,云以丹沙啗③之故也。乃分为五队,令舞《梁州》。上召国乐,以举其曲。而虎子盘回宛转,无不中节。及曲终,累累而退,若有尊卑等级。志和置虎子于指上,猎蝇于数步之内,如鹞④擒雀,罕有不获者。

【注释】①关捩:能转动的机械装置。②啻:仅仅,只有。③啗:同“啖”,吃,这里是“给……吃”的意思。④鹞:猛禽名,似鹰而小。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罔不因势象形( )

②其两膝相比者( )

..③无不中节( )

④及曲终( )

2.下列选项中的“以”与例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能以径寸之木

..A.卷石底以出. B.云以丹砂啗之故也

..C.以刀劈狼首 D.以钱覆其口

3.用“/”给句子断句,断两处。

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奏之,上睹而悦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选段都体现了我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可谓各具特。【甲】中王叔远的雕刻注重①____,例如,“佛印绝类弥勒,坦胸露乳,矫首昂视”;【乙】中韩志和的制作注重②____,例如,“饮啄悲鸣,与真无异”“及曲终,累累而退”。

2 页 第

《核舟记》限训答案

一、选择题

1.C【详解】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例句中的“而”表并列。

A.而:表承接;B.而:表修饰;C.而:表并列;D.而:表转折;故选C。

2.D【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

A.“可”,大约;B.“比”,靠近;C.“绝”,极;故选D。

3.C【详解】A.而:连词表承接,不译/副词,不译;B.绝:副词,极/动词,消失;C.为:而【乙】文中的武风子不仅拥有特殊技能,还拥有安贫乐道、桀骜不驯的个性,使得他的技艺更显得弥足珍贵。(意思对即可)

【乙】译文

武风子,是滇南武定州人。生性喜好闲散,不求荣华名利。喜欢喝酒,每天只图一醉,箪瓢每每是空的,(却)也淡定。凡是游艺杂技之类,他过目就知道了(原理)。

滇多产细竹,坚硬扎实可作筷子。武生用火烫在上面绘画,作禽鱼花鸟、山水人物、城门楼阁,精妙绝伦、巧夺天工。人们对之感到惊奇,每每为求得他的一双筷子,争相都是动词,是;D.可:副词,大约/动词,可以;故选C。

4.D【详解】A.做,这里指雕刻/判断动词,是;B.句末语气词/说;C.奇妙/零数、余数;D.均为“好像”;

故选D。

5.C【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根据平时的文言词汇积累,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解释。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虚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例句中的“其”的意思是:人称代词,他们。A其中。故A不符合题意。B指示代词,那个。故B不符合题意。C人称代词,他们。故C符合题意。D难道。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6.B【详解】B.“为宫室”翻译为“雕刻宫室”,“为”意思是做,这里是雕刻。故选B。

7.D【详解】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的“冠”是名词作动词,带着高高的帽子; B.“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C.“椎髻”名词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故选D。

8.D【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D项有误,“曾”的意思应该是“竟然”。

9.D【详解】A.“有”同“又”;B.“衡”同“横”;C.“诎”同 “屈”;故选D。

二、填空题

(1)

张潮

虞初新志

魏学洢

说明

(2)

大苏泛赤壁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赤壁赋

后赤壁赋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3)技亦灵怪矣哉

(4)苏轼乘船泛游赤壁的故事

(5)核舟

三、解释词语意思

顺着、就着

模拟

零数、余数

说话

靠近

竟然

挑选

四、对比阅读(一)

1.

靠近;

举;

同“屈”,弯曲。

2.C

3.那个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4.“人因技而出名,技因人而奇绝”指的是奇人多因奇技而扬名于世,奇技又因被奇人掌握而更加突出。奇人的性情节操为他们的技艺灌注了鲜活的生命力与深厚的艺术底蕴。正如读《核舟记》时,我们不仅惊叹于王叔远精湛的雕刻工艺,更为他读懂《赤壁赋》、读懂苏东坡,并以无穷的想象力,将苏东坡泛舟的情景进行了艺术化的加工而赞不绝口。用数百钱购买。武生却不曾出售,颇为庄重自持。有好事的人趁他买醉时,拿酒招待他,他一到必定喝得尽兴。酒喝得酣沉了,人们把火和筷子错杂地放在前面却不说话。他捋起袖子,露出胳膊站起,顷刻之间完成了几十双,挥挥手不顾(就走了)。有人在喝酒过程中以做筷子的事来嘱托他,他就发怒,拂袖而去,终身不再与他相见。有时遇到贫士以及佛门、道家之人,把困苦不得志的情况告诉他,他就欣悦地为他们做筷子,即使做上百双也不厌倦。于是滇地士大夫有时相互之间赠送礼品,都把武生做的筷子看得很珍重。王公大人到滇地游玩,没能得到武生的筷子就算是不光彩的事。

对比阅读(二)

1.

按照

靠近

合乎

等到

2.A

3.发之则凌空奋翼/可高百尺/至一二百步外。

4.①中间戴着高高帽子又胡须浓密的人是苏东坡。

②上奏给皇上,皇上看到了,对这感到非常喜欢(高兴)。

5.

人物的姿态神情

器物机关的机巧(巧妙)

【点睛】参考译文:乙

唐朝有个人叫韩志和,擅长木雕。他雕刻制作鸟兽喝水、啄食、悲伤鸣叫,和真的没有什么不同。在这些鸟的肚腹中安置机关,启动开关后,能凌空振翼飞行,高达一百尺,飞到一二百步外才落下来。上报穆宗皇帝,皇上看了后很是喜欢。韩志和又从怀中取出一物,名叫蝇虎子,数量不少于一二百只,它的外形都是红的,说是喂食朱砂的缘故。韩志和将它们分列成五队,让它们表演《梁州舞》。穆宗皇帝召令宫中国乐师前来伴奏。蝇虎子在音乐的伴奏下,盘回宛转地飞舞,都符合节拍。等到一曲奏完,这些蝇虎子很有秩序地回到盒中,好像它们中间也有等级似的。韩志和将蝇虎子放在手指上,在几步之内猎获苍蝇如同鹰捉鸟雀,很少有捕获不着的时候。

3 页 第

重生三国之霸王吕布-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1-724630-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8-30 21:49:44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