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描写春天景的诗词鉴赏摘抄大全【十篇】

更新时间:2023-08-30 13:21:16 人在看 0条评论

描写春天景的诗词鉴赏摘抄大全【十篇】

2023年8月30日发(作者:小树精读后感)

赞美老师的作文300字-

【 导语】春天,⼜称春季,是四季中的第⼀个季节,指⽴春⾄⽴夏期间,含节⽓有⽴春、⾬⽔、惊蛰、春分、清明、⾕⾬。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以下“描写春天的诗词鉴赏摘抄⼤全【⼗篇】”由©⽆忧考⽹整理发布,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忧考⽹!【篇⼀】描写春天景⾊的诗词鉴赏摘抄⼤全  早春  [宋代]⽩⽟蟾  南枝才放两三花,雪⾥吟⾹弄粉些。  淡淡著烟浓著⽉,深深笼⽔浅笼沙。  赏析  此诗是通过梅花来歌咏早春的,因为梅花在春天开得最早。⾸句写梅花之早。“南枝”,因为向阳,所以南枝上的梅花最早开放。“才放”,刚刚开放,也是说花开得早。“两三花”,只开了两三朵花,还是说花开得早。  次句写花⾹花⾊。“雪⾥”仍然说明花开之早,因为春天到来了,稍晚⼀点,就没有雪了。“吟⾹弄粉”是说诗⼈在雪中仔细吟诵与赏玩着梅花的⾹⽓以及花蕊、花瓣的形状与颜⾊,这四个字显然采⽤了互⽂的修辞⼿法。“些”虽⽆实在意义,但是起了押韵的作⽤。  后两句写梅花开放的环境,它们显然化⽤了唐代诗⼈杜牧《泊秦淮》中的名句“烟笼寒⽔⽉笼沙”,创造出⼀种朦胧美,同时⼜将花、雪、烟、⽉、⽔、沙连成⼀⽚。诗⼈不仅欣赏梅花,也欣赏了梅花周围诗情画意的环境。换句话说,诗⼈在诗情画意的环境⾥欣赏梅花,⾃然会别有⼀番情趣。这两句在对仗⽅⾯也下了不少⼯夫,不仅三、四两句相互之间对得⾮常⼯整,⽽且各句⼜分别采⽤了句中对的形式,这就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宋陶岳《五代史补》卷三说了个⼀字师的故事:“时郑⾕在袁州,齐⼰因携所为诗往谒焉。有《早梅》诗⽈:‘前村深雪⾥,昨夜数枝开。’⾕笑谓⽈:‘数枝⾮早也,不如⼀枝则佳。’齐⼰矍然,不觉兼三⾐,叩地膜拜,⾃是⼠林以⾕为齐⼰⼀字之师。”从强调“早”的⾓度来说,郑⾕⽆疑是正确的,但不⼀定符合实际情况。从欣赏梅花的⾓度看,“南枝才放两三枝”既强调了“早”,同时更有观赏价值,也⽐较符合实际情况,所以此诗也⾃有它的⽣命⼒。  译⽂  早春时节,南⾯朝阳的梅枝才开了两三朵花,正好⼜下了⼀场雪,我在⽉下雪地⾥体味梅花散发的清⾹味,赏玩梅花洁⽩的颜⾊。  那初开的⽩梅花,浓淡深浅有别,夜雾和⽉⾊附着在那⾊浓的花朵上,犹如笼罩着寒冷的⽔⼀般,附着在⾊淡的花朵上,就像笼罩着明净的沙⼦⼀般。  注释  南枝:向南的梅枝。  弄:赏玩。粉:⽩⾊。此处指梅花的⽩颜⾊。  著:附着,穿着。  笼:笼罩。  ⽩⽟蟾简介  ⽩⽟蟾(1134~1229),南宋时⼈,祖籍福建闽清,⽣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者,创始⾦丹派南宗,⾦丹派南五祖之⼀。⽣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称神霄散史,海南道⼈,琼⼭⽼⼈,武夷散⼈。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得授⾦丹⽕候诀并五雷⼤ 法。【篇⼆】描写春天景⾊的诗词鉴赏摘抄⼤全  春江花⽉夜⼆⾸  [唐代]张⼦容  林花发岸⼝,⽓⾊动江新。  此夜江中⽉,流光花上春。  分明⽯潭⾥,宜照浣纱⼈。  交甫怜瑶珮,仙妃难重期。  沉沉绿江晚,惆怅碧云姿。  初逢花上⽉,⾔是弄珠时。  翻译  隋炀帝诗⽂在中国⽂学、诗歌占有重要地位。亡国之君,多被毁誉。他“好学,善属⽂”,并写得⼀⼿好诗。,被评价为“词⽆* 荡”,“并存雅体,归于典制”(《隋书·⽂学传序》)。其存诗中乐府显然是承袭梁陈诗风,较有名的有《春江花⽉夜》⼆⾸。  凡读过诗⽂的⼈,⼏乎都知晓唐代张若虚写有名篇《春江花⽉夜》,但少有⼈知道隋世祖在张若虚之前早就写有《春江花⽉夜》。这诗题原为陈后主(叔宝)所创,是乐府《吴声歌曲》名,是陈后主所作艳曲之⼀,原词早已失传。隋世祖曾以此题作曲,内容看上去并⽆新意,其实颇有些刚健的佳句,讲究对仗和声韵和谐,雅味正声。且看他的《春江花⽉夜》其⼀: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去,潮⽔带星来。  这是本题现存最早的两⾸之⼀。其后才有唐朝张若虚的同题诗《春江花⽉夜》。杨⼴此⾸借题⽣义,⼀扫艳媚。黄昏远眺长江岸,暮霭沉沉,江⽔浩淼。“平不动”是⽔波不兴。江⾯平坦宁静,江边春花如⽕,开得满满当当。他写春夜潮⽣,江⽔滔滔。“将⽉去”,“带星来”将⽔波激荡,⽉星交辉的情景写得极宏⼤,于写景的壮阔中写出了时间的流逝。寥寥四句诗,将春江花⽉夜收纳其间,绘出⼀幅江⽉胜景图。“流波将⽉去,潮⽔带星来”,缓缓读来,如欣赏清秋⽉夜之画,风致婉然。此句好在平实,⼀个“将”字,⼀个“带”字,都是⽐较虚的动词,不会破了⽉明星稀的安稳美感。  如果把张若虚的《春江花⽉夜》与杨⼴的《春江花⽉夜》相⽐,可清楚地看出其描写春江花⽉夜景是受到本篇启⽰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杨⼴这⾸诗在描绘春江花⽉夜花开景⾊这⽅⾯,具有开先河之功,起了⽰范之⽤。诗中⼀个“满”字写出了花多⽆隙、簇簇挤挤之状。⽽“流波将⽉去,潮⽔带星来”,这佳句描绘了⼀个绝妙的江流扶明⽉,潮⽔拥星光的意境,给⼈以美的享受。⽽且启发了张若虚的灵感,在他的《春江花⽉夜》中脱化出:“海上明⽉”的优美诗句。“潮⽔”这⼀意象⼜启⽰张若虚在诗中开拓出⼀个极为阔⼤的春江意境。  从杨⼴的《春江花⽉夜》,可以看出其诗歌风格是丽⽽不艳,柔⽽不*,有正⾔之风,雅语之⽓。从他的现存另⼀⾸《夏⽇临江》亦可看出此风。  夏潭荫修⽵,⾼岸坐长枫。  ⽇落沧江静,云散远⼭空。  鹭飞林外⽩,莲开⽔上红。  逍遥有余兴,怅望情不终。  这⾸描写夏⽇江边景观的五律,中间两联不仅⼯对严整,声韵和谐,⽽且意境优雅,耐⼈寻味。尾联抒发了作者观景的浓浓兴致及不尽的怅望之情。此诗可谓景美、意正、情浓、味雅,如同沈德潜在《古诗源》中的评价所说:“能作雅正语,⽐陈后主胜之”。  杨⼴的诗风对后代诗⼈也产⽣了许多积极影响,他的诗中佳句,常成为后世诗⼈模仿之,甚⾄袭⽤之,如《诗》(本篇见载于《笔麈》,可能原有诗题):“寒鸦飞数点,流⽔绕孤村。斜阳欲落处,⼀望黯消魂”。诗中的前3句,就被宋代词家秦观在名作《满庭芳》词中⼏乎完全袭⽤。如其中“斜阳外,寒鸦万点,流⽔绕孤村。”就是袭⽤的例⼦。元代词家马致远作有⼀⾸名词《天净沙·秋思》,其中的“枯藤⽼树昏鸦,⼩桥流⽔⼈家,古道西风瘦马。⼣阳西下,断肠⼈在天涯。”亦是受上述杨⼴诗句的影响⽽化出的。  张溥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隋炀帝集》中云:“陈隋⽂哀,帝王有作,与众同波”。南朝⾄隋,帝王诗中不作王霸之语,⽽与民间诗⼈同⼀风格,确是⼀种良好的风⽓。杨⼴诗风功不可没。隋炀帝虽在⽣活上是不被后⼈称道的帝王,但是在⽂学上确实正统的诗⼈。他诗中热爱扬州风光之情,赞颂扬州美景之功,当书之,当记之!  张⼦容简介  张⼦容,襄阳⼈(今属湖北),⼜名张五。⽣卒年均不详,约唐⽞宗开元⼗六年前后在世。先天元年(712)举进⼠,仕为乐城令,开元中谪为东城尉。⼜曾官晋陵尉。初,与孟浩然同隐⿅门⼭,为死⽣交,诗篇唱答颇多。复值乱离,流寓江表。后竟弃官归旧业以终。⼦容为诗兴趣⾼远,为当时⽂⼠所称,有诗集传于世。【篇三】描写春天景⾊的诗词鉴赏摘抄⼤全  落⽇忆⼭中  [唐代]李⽩  ⾬后烟景绿,晴天散馀霞。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花落时欲暮,见此令⼈嗟。  愿游名⼭去,学道飞丹砂。  译⽂  ⾬后原野⼀⽚翠绿,烟景渺茫,晴空⾥余霞像⼀幅幅绮锦。  东风跟随春姑娘回来了,催开了我家的鲜花。  现在正是花落⽇暮的时候,怎么不让⼈嗟叹不⽌?  我想去游名⼭⼤川,仙⼈学道炼丹砂⾦丹。  李⽩简介  李⽩(701年-762年),字太⽩,号青莲居⼠,唐朝浪漫主义诗⼈,被后⼈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迁⾄剑南道绵州。李⽩存世诗⽂千余篇,有《李太⽩集》传 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篇四】描写春天景⾊的诗词鉴赏摘抄⼤全  阮郎归·呈郑王⼗⼆弟  [唐代]李煜  东风吹⽔⽇衔⼭,春来长是闲。  落花狼籍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佩声悄,晚妆残,恁谁整翠鬟。  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  注释  阮郎归:此词调名于《花草粹编》中注⽈:“⼀名‘醉桃源’‘碧桃春’。”《草堂诗余》《古今词统》中有题作“春景”。据明吴讷《百家词》之各种抄本《南唐⼆主词》,此词调名下有注:“呈郑王⼗⼆弟”,篇末有注:“后有⾪书东宫书府印。”郑王:李煜弟李从善。  吹⽔:《乐府雅词》《近体乐府》《醉翁琴趣外篇》中均作“临⽔”。《阳春集》中“吹”下 注云“别作‘临’。”⽇衔⼭:⽇落到了⼭后。衔,《花间集补》中误作“御”,包藏的意思。  是:《词谱》中作“⾃”。长是闲:总是闲。闲,⽆事,⽆聊。  落花:《阳春集》中作“林花”,注中云:“(林)别作‘落’。”狼藉(jí):形容纵横散乱、乱七⼋糟的样⼦。阑珊:衰落,将尽,残。  笙歌:合笙之歌。笙,管乐器名,⽤若⼲根长短不同的簧管制成,⽤⼝吹奏。  春睡觉:⼀作“佩声悄”。佩,即环佩,古⼈⾐带上佩带的饰物。《墨⼦·辞过》中有句:“铸⾦以为钩,珠⽟以为佩”。悄:声⾳低微。  晚妆残:天⾊已晚,晚妆因醉酒⽽不整。残,零乱不整。  凭谁:《古今词统》《词谱》《花间集补》《全唐诗》等本中均作“⽆⼈”。《阳春集》注中所云:“别作‘凭谁’。”整翠鬟:整理头发。翠鬟,⼥⼦环形的发式,绿⾊的发髻。翠,翡翠鸟,⽻⽑青绿⾊,尾短,捕⾷⼩鱼。鬟,古代妇⼥的⼀种环形发髻。《古今诗余醉》《醉翁琴趣外篇》中误作“环”。  留连光景:指珍惜时间。留连,留恋⽽舍不得离开。光景,时光。惜:四印斋所刻词本《阳春集》中作“喜”。其他本《阳春集》中均作“惜”。朱颜:美好红润的容颜,这⾥指青春。  独倚阑:独⾃倚靠栏杆。独,《古今词统》《花间集补》《草堂诗余》中均作“⼈”。  ⽩话译⽂  东风吹动春⽔,远⼭连接着落⽇,春天来了长期都很⽆聊。落花⼀⽚狼藉,酒兴也逐渐衰减,吹笙唱歌整⽇就像醉中梦⾥⼀般。  春睡醒来,明明知道晚妆已零乱不整,但谁还会去整理梳妆?时光易逝,朱颜易⽼⽽⽆⼈欣赏,黄昏时候只能独⾃倚靠着栏杆。  李煜简介  李煜(937年8⽉15⽇―978年8⽉13⽇),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汉族,⽣于⾦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区),南唐最后⼀位国君。李煜精书法、⼯绘画、通⾳律,诗⽂均有⼀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的传统,⼜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明快、形象⽣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篇五】描写春天景⾊的诗词鉴赏摘抄⼤全  清江引·春思  [元代]张可久  黄莺乱啼门外柳,⾬细清明后。  能消⼏⽇春,⼜是相思瘦。  梨花⼩窗⼈病酒。  注释  ⑴门外柳:暗寓见柳伤别。古⼈每每以折柳指代友⼈或情⼈送别。  ⑵⾬细清明:化⽤杜牧《清明》:“清明时节⾬纷纷,路上⾏⼈欲断魂”句意。  ⑶能消:⾟弃疾《摸鱼⼉》:“更能消⼏番风⾬,匆匆春⼜归去。”能消,能禁受。  ⑷⼜是相思瘦:意指相思之苦让⼈憔悴消瘦。作者《庆宣和·春思》:“⼀架残红褪舞裙,总是伤春。不似年时镜中⼈,瘦损,瘦损!”可与此句互相参照。  译⽂  黄莺在门外柳树梢啼唱,清明过后细⾬纷纷飘零。还能再有多少天呢,春天就要过去了,春⽇⾥害相思,⼈⼉憔悴消瘦。梨花⼩窗⾥,佳⼈正借酒消愁。  张可久简介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尧⼭堂外纪》);⼀说名张可久肖像(林晋⽣作)可久,字伯远,号⼩⼭(《词综》);⼜⼀说字仲远,号⼩⼭(《四库全书总⽬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张”。【篇六】描写春天景⾊的诗词鉴赏摘抄⼤全  春⾬  [唐代]徐凝  花时闷见联绵⾬,云⼊⼈家⽔毁堤。  昨⽇春风源上路,可怜红锦枉抛泥。  徐凝简介  徐凝,唐代(约公元⼋⼀三年、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前后在世)诗⼈,浙江睦州⼈,代表作《奉酬元相公上元》。《全唐诗》录存⼀卷。【篇七】描写春天景⾊的诗词鉴赏摘抄⼤全  浪淘沙  [宋代]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赏析  欧阳修⼊仕初期三年西京留守推官的⽣涯,不仅使他⽂名鹊起,⽽且与梅尧⾂、尹洙等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洛阳东郊的旖旎芳景便是他们友谊的见证。公元1032年(明道元年)春,梅尧⾂由河阳(今河南省孟县)⼊洛,与欧阳修把酒⾔欢,重游故地,曾写下《再⾄洛中寒⾷》和《依韵和欧阳永叔同游近郊》等诗,纪其游历之盛。欧阳修的这⾸《浪淘沙》或作于同⼀时期,词中同游之⼈则很可能就是梅尧⾂。这是⼀⾸惜春忆春、伤时惜别的⼩词,抒发了⼈⽣聚散⽆常的感叹。  此词在时间上跨了前后三年。上⽚由现境⽽忆已过之境,即由眼前美景⽽思“去年”同游之乐。下⽚再由现境⽽思未来之境,含遗憾之情于其中,尤表现出对友谊的珍惜。⾸⼆句语本于司空图《酒泉⼦》“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添⼀“共”字,便有了新意。“共从容”是兼风与⼈⽽⾔。对东风⾔,不仅是爱惜好风,且有留住光景,以便游赏之意;对⼈⽽⾔,希望⼈们慢慢游赏,尽兴⽅归。“洛城东”揭出地点。洛阳公私园囿甚多,宋⼈李格⾮著有《洛阳名园记》专记之。京城郊外的道路叫“紫陌”。“垂杨”同“东风”合⾔,可想见其暖风吹拂,翠柳飞舞,天⽓宜⼈,景⾊迷⼈,正是游赏的好时候、好处所。末两句说,都是过去携⼿同游过的地⽅,今天仍要全都重游⼀遍。“当时”即下⽚的“去年”。“芳丛”说明此游主要是赏花。  下⽚头两句深深地感叹:“聚散苦匆匆”,是说本来就很难聚会,⽽刚刚会⾯,⼜要匆匆作别,这怎能不给⼈带来⽆穷的怅恨。“此恨⽆穷”并不仅仅指作者本⼈⽽⾔,也就是说,在亲⼈朋友之间聚散匆匆这种怅恨,从古到今,以⾄今后,永远都没有穷尽,都给⼈带来莫⼤的痛苦。“黯然销 魂者唯别⽽已矣!”(南朝梁江淹《别赋》)好友相逢,不能长聚,⼼情⾃然是⾮常难受的。这感叹,就是对友⼈深情厚谊的表现。下⾯三句是从眼前所见之景来抒写别情,也可以说是对上⾯的感叹的具体说明。“今年花胜去年红”有两层意思。⼀是说“今年”的花⽐“去年”开得更加繁盛,看去更加鲜艳,当然希望同友⼈尽情观赏。说“花胜去年红”,⾜见“去年”作者曾同友⼈来观赏过此花,此与上⽚“当时”呼应,这⾥包含着对过去的美好回忆;也说明此别已经⼀年,这次是久别重逢。聚会这么不易,花⼜开得这么美好,本来应该多多观赏,然⽽友⼈就要离去,怎能不使⼈痛惜?这句写的是鲜艳繁盛的景⾊,表现的却是感伤的⼼情,正是“以乐景写哀”。末两句意为:明年这花还将⽐今年开得更加繁盛,可惜的是,⾃⼰和友⼈分居两地,天各⼀⽅,明年此时,不知同谁再来共赏此花啊!再进⼀步说,“明年”⾃⼰也可能已离开此地,更不知是谁来赏此花了。把别情熔铸于赏花中,将三年的花加以⽐较,层层推进,以惜花写惜别,构思新颖,富有诗意,是篇中的绝妙之笔。⽽别情之重,亦即说明同友⼈的情谊之深。黄蓼园《蓼园词选》说此词“⼤有理趣”,或许是着眼于其对⼈⽣飘泊⽆定、聚散匆匆的⼤笔概括。其实由笃于友谊的深情⽽咏叹出⼈⽣长恨的苦调,才是这⾸词更为动⼈之处。  此词笔致疏放,婉丽隽永,近⼈俞陛云称它“因惜花⽽怀友,前欢寂寂,后会悠悠,⾄情语以⼀⽓挥写,可谓深情如⽔,⾏⽓如虹矣。”指出了欧阳修此词笃于友情、风格疏隽的特点。  译⽂  我端起酒杯,问候春天,也希望你也留下,与我和美相伴。这⾥是繁华的洛城之东,在宽阔的街道两旁,垂柳依依,春意盎然。去年此时,也是在这⾥,我和你携⼿相伴,在花丛中欢乐游玩。  ⼈间聚散总是太匆匆,引⼈为时光怨恨。今年的花⼉⽐去年的还美丽。也许明年的花⼉会更艳丽动⼈,可是⾯对美景,谁是与我⼀同赏花的⼼上⼈呢?  注释  把酒:端着酒杯。  紫陌:泛指郊野的⼤路。  总是:⼤多是,都是。  “可惜”两句:杜甫《九⽇蓝⽥崔⽒庄》诗:“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居⼠”。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居。谥号⽂忠,世称欧阳⽂忠公。北宋政治家、⽂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家”。后⼈⼜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章四⼤家”。【篇⼋】描写春天景⾊的诗词鉴赏摘抄⼤全  莺梭  [宋代]刘克庄  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  洛阳三⽉花如锦,多少⼯夫织得成。  注释  ①掷柳:从柳枝上投掷下来,这⾥形容黄莺在柳枝间飞下时轻捷的样⼦。迁乔:迁移到⾼⼤的乔⽊上。这⾥形容黄莺往上飞时轻快的样⼦。  ②交交:形容黄莺的鸣叫声。弄机声:开动织布机发出的响声。  ③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花如锦:花开得像锦绣⼀样美丽。  ④织得成:织得出来,织得完。  译⽂  春天,黄莺飞鸣迅速,穿梭于园林之间,时⽽在柳树上,时⽽在乔⽊上,似乎对林间的⼀切都有着深厚的情感。黄莺的啼叫声就像踏动织布机时发出的声⾳⼀般。洛阳三⽉,百花争奇⽃艳,竞相开放,犹如锦绣。你看那些⾟勤的黄莺正忙碌于园林之中,正是它们,费了多么⼤的⼯夫,才织成如此壮丽迷⼈的春⾊啊!  鉴赏  这⾸诗描写了农历三⽉期间,洛阳花开似锦的美好春光。诗的⼤意说:黄莺在柳林⾥像穿梭般地飞上飞下,穿来穿去,对春光有⽆限情意;不时地发出“交交”的鸣叫声,这声⾳⼜好像开动织布机时的响声。农历三⽉季节,洛阳的花⼉万紫千红,开得如同锦绣⼀般美丽,这些彩锦不知得⽤多少功夫才能织得出来。  这是⼀⾸描写春天的作品。全诗中没有⼀个春字,⽽洛阳春天锦绣⼀样的美丽景⾊却跃然纸上。诗在这⾥选取了莺鸟和柳树两种素材。鸟⼉在丝丝的柳绦中飞舞,让⼈很容易得想起丝线织成的绣品,⽽嘈杂的鸟鸣声也好像机器的声⾳,因此和莺梭这个题⽬很贴切。后⼀句有点同情下层劳动⼈民的意思,洛阳那么⼤,莺鸟竟然将它装点得五彩斑斓,那要飞得⾮常久,花⾮常多的功夫。⽽三⽉的洛阳也是因为有⼿⼯业者⾟勤劳动才使⼈们能⾐着亮丽,使三⽉的洛阳真正艳丽似锦绣的。  黄莺在这⾥是被赞美的,它的勤劳换来了洛阳的美丽,⽽这⾥⾯如果没有春天的⼒量,鸟⼉固然不会飞来编织锦绣,柳树的枝条也没有翠绿的颜⾊,织起来也就不会那么艳丽了。所以赞美黄莺其实就是在赞美春天的勃勃⽣机,赞美春天带来了万物的欣欣向荣。诗⼈⼼中对春天的崇敬之情,通过“多少功夫织得成”来表达,⼀句感叹将情绪宣泄了出来,和前⾯的诗句相辅相成,浑然⼀体。  这⾸诗善于⽤明暗的⽐喻。把柳莺的飞下飞上喻为莺梭,把它的“交交”鸣叫声喻作机声,把洛阳盛开的花⼉喻作锦绣,这些⽐喻形象、⽣动、传神。在古代写景咏物的⼩诗中,这也是很有名的⼀⾸。  刘克庄简介  刘克庄(1187~1269)南宋诗⼈、词⼈、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宋末⽂坛领袖,⾟派词⼈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中年寿最长,官位,成就也。晚年致⼒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新理论。【篇九】描写春天景⾊的诗词鉴赏摘抄⼤全  ⼈⽉圆·春晚次韵  [元代]张可久  萋萋芳草春云乱,愁在⼣阳中。  短亭别酒,平湖画舫,垂柳骄骢。  ⼀声啼鸟,⼀番夜⾬,⼀阵东风。  桃花吹尽,佳⼈何在,门掩残红。  赏析  上⽚是写春⽇送别。“萋萋芳草春云乱,愁在⼣阳中”⾸⼆句写景兴起离愁。“萋萋”是视觉,状草之茂盛;“芳草”是嗅觉兼视觉,散发芳⾹的春草。“萋萋芳草”,年年复⽣蔓延,⼈⼒除不断,野⽕烧不尽,恰似离⼈⼼中的愁恨难以排除,触⽽复发,不断滋长。故四字未写离情,⽽离情已寓其中。萋萋芳草连天,黄昏乱云飞渡,再加上⼀抹黯淡的⼣阳笼罩,便构成了⼀⽚淡烟暮霭的凄迷境界,与离⼈内⼼纷乱的愁绪适相契合,堪称情景⽔融。“春云”、“⼣阳’’⼜暗⽤江淹《休上⼈怨别》:“⽇暮碧云合,佳⼈殊未来”之意,遥为结尾“佳⼈何在”伏下暗脉,可谓针线细密。“短亭别酒,平湖画舫,垂柳骄骢。”三句折⼊对昔⽇离别的回忆:那短亭饯⾏时举杯相劝的别酒,那平湖中⽐肩分袂时的画舫,那系在垂柳之下载我离去的青⽩杂⽑的骏马,以及那折柳送⾏的情景,⾄今仍宛然在⽬,历历如现;短亭、平湖、垂柳依然犹在,⽽伊⼈⽆迹了。这⾥⼜暗⽤秦观《⼋六⼦》词中“念柳外青骢别后,⽔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此曲只⽤三个名词词组⿍⾜对举,仅展现三个场景,⽆⼀动词或情语,⽽其别时之叮咛嘱咐,缠绵眷恋之情,及今⽇睹物神伤,凄然欲绝之状,⽆不隐藏于字⾥⾏间。故融情于景,更见词约意丰;青胜于蓝,⽤典不露痕迹。  下⽚写别后感受。“⼀声啼鸟,⼀番夜⾬,⼀阵东风”三句,既是眼前实景,⼜是作者由回忆转⼊现实的⾳响媒介,是视象也是听觉。叠⽤三个数量词,不仅对偶巧妙,⾳律上亦造成反复咏叹,回肠荡⽓,⽽意境上亦尤具匠⼼:表明多种⾳响的再三催促警醒,才把沉醉于回忆中的诗⼈拉回到眼前现实,⾜见其回忆寻觅之久,沉湎眷念之深;⽽“夜⾬”“东风”⼜为下⽂“桃花吹尽”埋下伏笔。结尾三句正⾯揭⽰故地重游的落空,离恨惆怅愈发不可收拾。三句化⽤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此门中,⼈⾯桃花相映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诗境⽐崔诗更为凝练凄绝,⽽⼜与开头⾸尾呼应。  整⾸⼩令都是在写景,但其实也是在写情,“⼀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把深深的离别之愁融合进了景⾊当中,锻字炼句极为周到,⽤词清新⼯整,但表达的情感却绵延不绝,正是作者过⼈之处。  译⽂  萋萋芳草、浓云惨淡,笼罩在⾎⾊残阳⾥。我想起以前在亭⼦⾥与你饮酒惜别,那时和现在⼀样,碧绿的湖⽔上飘着画舫,垂柳之下还有⼀匹骏马。鸟雀声声啼,⼀番春⾬下,携起⼀⽚东风。东风把桃花都吹落了,佳⼈还是不在。  注释  ⼈⽉圆:曲牌名,属黄钟调,双调四⼗⼋字,前⽚五句两平韵,后⽚六句两平韵;次韵:古体诗词写作的⼀种⽅式。  萋萋:形容草叶的繁茂。  短亭:旧时离城五⾥处设短亭,⼗⾥处设长亭,为⾏⼈休憩或送⾏饯别之所。  画舫:装饰华美的游船。  骄骢(cōng):健壮的骢马,泛指骏马。  张可久简介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尧⼭堂外纪》);⼀说名张可久肖像(林晋⽣作)可久,字伯远,号⼩⼭(《词综》);⼜⼀说字仲远,号⼩⼭(《四库全书总⽬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张”。【篇⼗】描写春天景⾊的诗词鉴赏摘抄⼤全  绝句漫兴九⾸·其⼆  [唐代]杜甫  ⼿种桃李⾮⽆主,野⽼墙低还似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赏析  组诗第⼀⾸总述客愁恼春,这第⼆⾸便承接第⼀⾸⽽来,借埋怨春风欺花来发牢骚。前两句说桃李有主,⽽且是在⾃家的花园之中,“⾮”、“还”⼆字加强语⽓,强调感情 ⾊彩。后两句说,春⾊催花,已是“深造次”,⽽现在春风竟⼜来欺凌,⼀夜之间居然吹折数枝鲜花!“恰似”即“正是”。“得”,是唐⼈⼝语,语助词。诗⼈寓情于景,造成情与景的对⽴⽓氛。在诗⼈眼中,春风折花,便是有意欺主。在诗⼈笔下,春风与桃李都⼈格化了。明明是诗⼈恼春,却写成春风欺⼈。  译⽂  亲⼿种的桃李树不是没主⼈,村野⽼⼈的院墙虽低也像家。  ⽽现在春风竟然也来欺欺凌,晚上的春风吹折⼏枝桃李花。  注释  恰似:正是。  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字⼦美,⾃号少陵野⽼,世称“杜⼯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唐代伟⼤的现实主义诗⼈,杜甫被世⼈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李商隐与杜牧即“⼩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合称“⼤李杜”。他忧国忧民,⼈格⾼尚,他的约1400余⾸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幻想三部曲-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1-717394-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8-30 13:21:16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