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学术界有关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由哪些观点?

更新时间:2023-08-30 08:23:49 人在看 0条评论

学术界有关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由哪些观点?

2023年8月30日发(作者:关于在乎作文500字五篇)

十部必看经典网络小说-

学术界有关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由哪些观点?⼀、中国近代始于何事?起于何时?中国近代始于何时?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这在学术界是⼀个有争议的问题。⼀般认为 鸦⽚战争是中国近代的开始,这就是“鸦⽚战争开端说”,因为这场战争是中国国家地位、 社会经济、思想⽂化等⽅⾯变化的起始点,所以,学者们⼀般认为,把鸦⽚战争作为中国近 代史开端的标志是恰当的。不过,即便是主张“鸦⽚战争开端说”的学者们,在具体时间上 也存在着分歧,⼀般认为 1840 年 6 ⽉英国海军少将懿律统率的远征军到达⼴东洋⾯标志着中英双⽅进⼊战争对峙状况,⾃然,中国近代的历史也是从这⼀年开始的。但是,专门治鸦⽚战争史的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是 1839 年开始的“九 龙之战”,持此说者,认为 1839 年既是中国⽅⾯开展禁烟运动,与英国侵略者展开正⾯⽃争的年份,也是英国⽅⾯决定出兵远征中国的年份。此外,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应以 1842 年鸦⽚战争结束和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为标志,因为中国国家地位的变化是从清政府被迫接受《南京条约》开始的,中国经济、 社会性质的变化也是从鸦⽚战争结束后开始的。当然,学界不乏质疑“鸦⽚战争开端说”的。有学者认为,鸦⽚战争开端说只是⼀个 假设,“它假定中国社会因为外部世界的冲击⽽⾃然发⽣变化,特别是⽣产关系⽅⾯,将 出现新的社会经济因素。但是任何变化,即使是因为外⼒压迫⽽被迫运动,也应该存在⼀个 组织内部的内存驱动⼒”,英国虽然迫使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也仅仅只是为中国社会 经济的变化提供了可能,是否发⽣变化,变化的趋势和进度如何,则都取决于中国社会的 主导⼒量,“历史事实证明,鸦⽚战争后中国并没有产⽣新的⽣产⼒因素,更没有新的⽣ 产关系的变⾰,传统农业社会的格局仍顽强的维持着。”也有学者认为,鸦⽚战争开端说是 “中国社会停滞论”基础上的“冲击-反应”论叙事模式,这⼀模式强调的是西⽅冲击的 决定性作⽤。学者们还指出了“鸦⽚战争开端说”对⾼校近代史教学的不利,“从教学实践 ⽅⾯说,把 1840 年后的中国历史作为近代史划为单独的学科体系,结果是使清代史⼀截 为⼆。教古代史的只讲到清代中期,嘉道⼆朝讲得很少甚⾄匆匆带过;教近代史的也不讲典 章制度、社会经济和思想⽂化的承袭发展,只以‘战前的中国为例’,作历史背景式的简略 介绍。客观上确实有割断历史联系的弊病。”第⼆种观点坚持以明清之际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分为如下⼏种主张:1、1644 年开端说:1644 年是清朝⼊关的年份,这⼀年清王朝定都北京,“恰好与世 界近代时期的上限――17 世纪 40年代相吻合。”2、明万历九年说(1581 年):1581 年确⽴的“⼀条鞭法”正是⼀部具有历史标志意 义的法典,紧接着 1581 年改⾰⽽来的,是 1852 年意⼤利传教⼠利玛窦来华,中西⽂化交 流史揭开了新的⼀页,“从‘⼀条鞭法’的确⽴和随后⽽来的利玛窦来华这两⼤历史事件 所具有的历史意义来看,改⾰和开放乃是中国近代史之主题。⼀部中国近代史,实际上是⼀ 部改⾰开放⾛过的曲折道路的历史,⽽鸦⽚战争以后中国的历次改⾰运动和中国⼈民反帝 反封建⽃争,完全可以纳⼊这⼀‘内发原⽣’的叙事模式中加以陈述。”3、明代隆庆开放说:万历九年说提出后不久,有学者提出了商榷意见,主张以明代 隆庆开放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认为“张居正推⾏‘⼀条鞭法’只是改⾰赋役制度,对 社会经济的改变并没有明显影响。隆庆帝继位后,在福建漳州设海澄县,并于隆庆元年 (1567 年)在该地部分开放海禁,这对中国历史产⽣了深远⽽重⼤的影响,从此,东南沿 海的倭患基本平息,海外贸易得到迅速发展,⽩银⼤量内流,国内银本位制逐渐确⽴,商 品经济发展到⼀个新⽔平,并开始⽇益侵蚀封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明后期出现了以反监 矿、税使为标志的“市民运动”,思想⽂化领域也出现了为⼯商业者⿎与呼的新思潮。因此, 明后期隆庆开放应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4、1600 年说:国外有学者主张将中国近代史的起始年代定在 1600 年,理由有三:(1)西⽅历史与中国历史的会合在 16 世纪就已经开始;16、17 世纪欧洲⼈和俄罗 斯⼈的来临,为 19 世纪西⽅的强烈活动铺平了道路。(2)界定近代中国起⾃于 1600 年前 后的做法,可以使近代中国的开端与近代欧洲的开端趋于⼀致。(3)对 1600 年到 1800 年 间内政与外交的发展进程作概括性的探讨,将为我们正确地理解近代中国提供必需的背景 资料。“在这段时期,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经济制度和思想状况,本质上仍然与过去 两千年的情形颇为相同。其政体是⼀个由皇室统治的王朝;经济基本上是⾃给⾃⾜的⼩农经济;社会以⼠绅阶层为核⼼;⽀配性的意识形态是儒家学说。了解了中国的这种传统状况, 我们就能更容易地评判 19 世纪中国在应付强烈的西⽅活动时所采取的⾏为举措了”第三种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起义和第⼆次鸦⽚战争共同构成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61 年更为因为具有⼀系列标志性事件,应该作为近代史开端的年份:⾸先,只有第⼆次 鸦⽚战争形成的《北京条约》体系,和太平天国起义对清朝统治秩序的冲击,才不仅使西⽅ 资本主义侵略势⼒真正侵⼊中国内地,也使清朝统治集团开始真正有意识地改变固有的 “华夷之辨”的政治旧习,开始寻求解决中西冲突和摆脱内忧外患的新出路。其次,太平天 国为中国洋务运动这样⼀场全民性的思想运动和⽣产关系变⾰,打出了⼀个新格局,这使 太平天国理应成为⼀座划时代意义的⾥程碑。最后,1861 年这⼀年因为三个标志性事件⽽ 有理由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起始年份,这⼀年,太平天国上游重镇安庆失守,曾国藩开办安庆内军械所,清政府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办安庆内军械所,清政府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第四种观点认为应以⾟亥⾰命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为⾟亥⾰命以前,“整个 社会还是封建的⽣产⽅式占统治地位,起着主要的决定的作⽤。所以⾟亥⾰命以前中国还是 封建社会”,⾟亥⾰命以后,则发⽣了“⾥程碑”式的巨⼤变化,“是资本主义⽣产⽅式 逐渐占了统治地位,起着主要的决定的作⽤”,“中国⽆疑是资本主义社会了”“⾟亥⾰ 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不仅从内容上⽽且从形式上宣告了封建社会在中国的 结束,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中国近代史应该包括从⾟亥⾰命⾄中华⼈民共 和国的成⽴这 38 年的历史。还有学者从⾼校历史专业教学实际出发,提出如果以⾟亥⾰命 作为划代界标,那么前是清史,后是民国史;前是朝代国家,后是近代民族国家。两种不同 的社会构造,两种不同的国家形态,既易教,也易学得好。最后,还有学者提出主张应该将孙中⼭先⽣建⽴中国同盟会的1905 年作为中国近代 史的开端,中国同盟会的成⽴才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命的真正开始。上述各种开端说,都有其特定的理据,或以社会形态来划分(如从封建社会向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鸦⽚战争是⼀个标志),或以时代使命来划分(如认为近代的中⼼ 任务是发展⼯商业经济,明清之际是⼀个合理的界标),或以时代中⼼为依据,资产阶级 成为时代中⼼时,即为近代(⾟亥⾰命或同盟会说)的开始。开端说上的分歧,体现了研究 者的不同史观,其中既有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命史观、也有社会形态史观,内部取向 史观,等等。如鸦⽚战争开端说,中国进⼊近代是被动的,是在外⼒冲击下的⼀种被动反应, 中国学者强调的是西⽅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西⽅学者也认可鸦⽚战争开端说,但他们 强调的冲击-反应模式。“明清之际”说更多地体现了内部取向的史观,他们认为,中国历 史上的“近代”实际上早就开始了,不是什么外部冲击的结果,⽽是中国社会内部变⾰的 产物。当然,⽆论以哪种时间为“近代”界线,也不论以何种事件为标志的开端说,⼀个共 同的标准似乎是现代化或称近代化。现代化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但它的弊端就是将传统 与现代截然对⽴起来,这样的⼆分法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所以,任何时间、或事件上的坐标,都只具有相对性。

苦难辉煌个人心得体会-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1-713295-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8-30 08:23:49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