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8月25日发(作者:现代抒情诗歌(通用12首))
咖啡粉哪种口味好喝-
山东省潍坊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19年1月6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看到了“带食日出”。“带食日出”是日偏食的一种景象,初升的红日从地平线升起的时候就缺了一块儿。下图示意某天文爱好者在北京某地拍摄的“带食日出”景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形成“带食日出”景象密切相关的是( )
①地球的自转①地球的公转①月球的自转①月球的公转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2.仅考虑天文因素,与北京某地(116°E,40°N)相比,天文爱好者在潍坊某地(119°E,36°N)看到“带食日出”景象时的( )
A.时刻较早,方位偏北
C.时刻较早,方位偏南
B.时刻较晚,方位偏南
D.时刻较晚,方位偏北
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村落的卫星俯瞰图,在村落中间有些区域有成片的树木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试卷第1页,共10页 3.推测图中村落中间成片树木分布区的规划用地类型是( )
A.耕地 B.林地 C.住宅用地 D.公共设施用地
4.村落中间成片树木出现的原因是( )
A.美化居住环境
住,农宅废弃
海拉尔河流域地处我国东北多年冻土区南界附近,降水是该流域的主要补给水源。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该流域冻土退化严重。近50年来该流域年径流量总体呈减少趋势,但冬季径流量有所增加。下图示意近50年来各季节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B.增加乘凉环境 C.外出打工,种树增收 D.无人居
5.近50年来该流域内各季节径流量变化的特点是( )
A.春季径流量先减少后增多
C.秋季径流量呈减少趋势
B.夏季径流量先增多后减少
D.冬季径流量一直增多
试卷第2页,共10页 6.该流域春季径流比重1990年后显著提升的主要原因是( )
A.春季降水量增多 B.春季气温异常升高 C.冬季降雪量增多 D.夏秋季节降水减少
7.推测近年来该流域冬季径流量增加的原因是( )
A.季节性积雪融水增多
增多 D.冬季降水量增多
B.地下水补给增多 C.高山冰雪融水珊瑚礁脊槽地貌由相互平行、活珊瑚密集生长的线状的脊与其间碎屑物质堆积的槽共同组成,多发育在浅水区的波浪高能带。下图示意西沙珊瑚礁脊槽地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珊瑚礁坡脊( )
A.由海浪沉积作用形成
C.在迎风海岸发育显著
B.延伸方向与海岸平行
D.碎屑物质堆积较多
9.珊瑚礁槽沟底部无珊瑚生存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较弱 B.水温偏低 C.浮游生物少 D.水流磨蚀强
霍斯曼太阳能供暖系统(下图)是对太阳能的新型利用方式,其工作原理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把水加热,给室内供暖,通常该系统还包括燃气壁挂炉。我国某地太阳能保证率(指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中由太阳能供给的热量占系统总热负荷的百分率)为60%,供暖季为150天,计划采用该系统进行室内供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试卷第3页,共10页
10.霍斯曼太阳能供暖系统通常离不开燃气壁挂炉的主要原因是( )
A.保证供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C.储存更多的太阳辐射热量备用
B.采集更多的太阳辐射热量
D.降低供暖系统的安装成本
11.计划采用霍斯曼太阳能供暖系统的该地冬季( )
A.严寒漫长 B.日温差大 C.降雪天多 D.温和少雨
稀土是重要战略资源,是高科技领域多种功能性材料的关键元素。目前我国拥有稀土储量、生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四个世界第一。稀土储量约为4400万吨,全球占比37.8%.稀土产业链由原矿采选(上游)、冶炼分离(中游)和加工应用(下游)3个环节构成,我国在上中游环节优势明显。2020年我国对稀土矿实行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14万吨。左图示意2010~2020年我国稀土产量状况,右图示意2010~2020年我国稀土产量占全球稀土产量的比重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试卷第4页,共10页 12.2020年我国对稀土实行开采总量控制的主要原因是( )
A.保护和合理开发优势矿产
C.我国稀土资源开采难度大
13.我国稀土产业应( )
A.加大稀土开采力度
C.促进稀土产业升级
B.大量增加稀土出口量
D.提高稀土产量全球占比
B.保护和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
D.我国稀土产量全球占比下降
泰加林即寒温带针叶林,冷湿是其生长的必要条件。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多年永久冻土层(埋藏深度一般在地面以下0.3~0.7m)上生长着大片泰加林,主要树种是高大的兴安落叶松。下图示意大兴安岭北部泰加林的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试卷第5页,共10页 14.影响大兴安岭东西两侧泰加林分布纬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太阳辐射①冬季风①地形①河流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15.调查发现,在大兴安岭北部有些地方的泰加林树木出现自然倒伏现象,这些地方很可能( )
A.永久冻土层埋藏深
C.降雪过多使树冠积雪多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效应降雪是指强冷空气流经暖海面后所产生的降雪过程。在冬季,我国渤海中东部、黄海、东海海面及其沿海地区均可产生海效应降雪。研究表明,海陆分布、地形和洋流等因素对海效应降雪影响较大。左图示意冬季影响我国的洋流分布,右图示意1971-2008年山东半岛冬季年平均海效应降雪量分布。
B.气温升高趋势明显
D.雨水或河水浸泡时间长
试卷第6页,共10页 (1)说明渤海中东部海面形成海效应降雪的原理。
(2)与文登相比,分析石岛海效应降雪量较少的原因。
(3)推测上海附近地区海效应降雪的特点,并说明理由。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黔东南黎平县部分农民利用稻米老种子-胭脂紫米发展农业生产,采用“牛耕+牛粪+牛草+放鱼+放鸭”的“复古牛耕”方式种植,因为整个种植过程以牛为中心,因此获得的紫米取名“有牛米”。“有牛米”品质高、口感好但单产低,如果价格低则难以维持生产。目前,该县“有牛米”与上海、深圳等城市的一批销售试卷第7页,共10页 商建立了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2020年,该县“有牛米”销售80万斤,收入1160万元。下图示意黎平县某村种植“有牛米”的梯田分布及其梯田景观。
(1)老种子是指在当地自然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或人为选择形成的传统品种。除胭脂紫米外,还有人在黎平县收集到200多个老种子品种。分析黎平县老种子品种丰富的原因。
(2)说明采用“复古牛耕”方式生产的好处。
(3)解释“有牛米”舍近求远大量销往上海、深圳等城市的原因。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柴达木盆地原为古海洋的一部分,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台吉乃尔湖区(下图)是东台吉乃尔河和那棱格勒河的尾闾湖(指河流终点的湖泊)。该湖区内蕴含着大量盐类矿物资源,是主要的盐矿开发区。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台吉乃尔湖区的湖泊面积变化多端。2010年7月,那棱格勒河发生特大洪水,采盐企业在东台吉乃尔湖修筑堤坝,封堵地表径流的入湖通道。由于堤坝的阻挡,东台吉乃尔湖失去了河水补充,形成了“天空之镜”的美景。
试卷第8页,共10页 (1)说出该湖区湖泊内盐类物质的主要来源。
(2)分析该湖区湖泊面积季节变化大的自然原因。
(3)说明堤坝的修建对东台吉乃尔湖形成“天空之镜”的作用。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2月7日,印度杰莫利地区(喜马拉雅山西段)发生了灾难性的冬季冰崩事件。冰崩是一种冰体(或冰-岩体)快速崩塌的自然过程,由于冰崩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其对下游地区造成的影响一般可以延伸到几十公里的范围。此次事件共造成200多人死亡或失踪,并对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基于卫星影像和实地调查的分析发现,该区域存在大量冰岩体裂隙,近年来气候变暖造成冰川表面差异化变薄(即冰川下部冰面显著减薄,而上部无明显变化),在2021年1月1日至2月7日期间,观察到平均气温高达2.26℃的显著冬季变暖现象。下图示意印度杰莫利地区区域概况(山体白区域为冰雪区)。
(1)分析印度杰莫利地区发生此次冰崩事件的原因。
试卷第9页,共10页 (2)分析印度杰莫利地区此次冰崩事件对当地造成严重危害的原因。
试卷第10页,共10页 参考答案:
1.B
2.A
【解析】
【分析】
1.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产生太阳东升西落,所以“带食日出”与地球的自转有关,①对,①错;“带食日出”是日偏食的一种景象,而日食是月球绕地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发生的,①错,①对,B①①对,故选B。
2.
1月6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昼长向南递增,潍坊较北京昼长,且相对位置偏东,所以日出早,B、D错;潍坊纬度较北京纬度低,该日潍坊较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大,所以潍坊较北京日出位置偏北,A对、C错。故选A。
【点睛】
当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时,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就越偏北;当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时,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就越偏南。
3.C
4.D
【解析】
【分析】
3.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村落中间树木分布于住宅之间,形状、大小与住宅相同,应为住宅用地,C正确;耕地分布于村庄外围,A错误;成片的天然林、次生林和人工林覆盖的土地为林地,B错误;公共设施用地是各种设施用地,D错误。所以选C。
4.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村落中间出现的林地为住宅用地,为无人居住的住宅废弃之后,人们为了获取经济效益种植的树木形成的,D正确;美化居住环境、增加乘凉环境、外出打工都不是导致村中住宅用地树木出现的主要原因,ABC错误。所以选D。
【点睛】
公共设施用地是指公共建设用地,是与常住人口规模相对应,为居民服务和使用而修建答案第1页,共9页 的,是各种设施用地,包括建筑物及其院落的占地面积、绿地和停车场等。林地是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沿海红树林的土地,不包括居民绿化用地,以及铁路、公路、河流沟渠的护路、护草林。
5.C
6.D
7.B
【解析】
5.
近50年来,春季径流量占年径流量比重在1990年~2000年有明显增加,由于该流域年径流量总体呈减少趋势,无信息表明两个年份的总径流量,因此不确定1990年~2000年当地春季径流量有增加,A错;夏季径流量占年径流量总体变化不大,由于该流域年径流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因此夏季径流总体上呈下降趋势,B错;秋季径流量占年径流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且该流域年径流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可知秋季径流量呈减少趋势,C对。材料信息表明,冬季径流量有所增加,但1990年~2000年冬季径流量比重有所下降,冬季径流量并不是一直增加,D错。故选C。
6.
读图可知:春季径流比重1990年后显著提升的主要原因是是由于夏、秋径流比重迅速下降,我国东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是夏秋季节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降水减少是夏秋季节河流径流减少的主要形式,D对;春季径流量总体减少,A错;春季气温异常升高,蒸发量大,会使春季年径流比重下降,B错;冬季降雪量增多,到了春季径流量会增大,与春季径流量减少矛盾,C错。故选D。
7.
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该流域冻土退化严重。大量的地表水下渗变为地下水,冬季河流水位低,地下水补给河流,导致冬季河流径流量显著增加,B对。春季的季节性积雪融水增多不会影响冬季河流径流,A错;东北地区无冰川,C错;海拉尔河流冬季气温低、降水少,且图文信息并没有反应冬季降雪量增加,D错,故选B。
【点睛】
气候变暖会导致冻土退化,导致表层土壤含水量下降,加剧草场退化,导致冬季河流径流量增加。
8.C
答案第2页,共9页 9.D
【解析】
【分析】
8.
珊瑚虫的生长需要浮游生物等作为食物,而浮游生物等需借助风浪搅动海水上泛,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因此珊瑚体在迎风海岸,营养物质丰富,珊瑚礁生物生长速度快,因此珊瑚礁坡脊在迎风海岸发育显著,C正确;珊瑚礁坡脊是造礁珊瑚及其他造礁生物对生成礁的钙物质长期积累沉积的结果,属于生物沉积,不是由海浪沉积作用形成,A错误;由图可知,珊瑚礁坡脊延伸方向与海岸大致垂直,B错误;由“珊瑚礁脊槽地貌由相互平行、活珊瑚密集生长的线状的脊与其间碎屑物质堆积的槽共同组成”可知,槽沟碎屑物质堆积较多,坡脊碎屑物质堆积较少,D错误;故选C。
9.
由材料可知,珊瑚礁脊槽地貌多发育在浅水区的波浪高能带,珊瑚礁槽沟底部坡度较大,在风浪影响下,受水流磨蚀强,生存环境不稳定,因此无珊瑚生存,D正确;该区域光照、水温、浮游生物差异较小,不是珊瑚礁槽沟底部无珊瑚生存的主要原因,ABC错误;故选D。
【点睛】
珊瑚虫的生长往往受水温、盐度和光照等因素的影响,河流入海口可能改变盐度和光照条件,从而影响珊瑚的生长。河流入海口淡水注入量大,海水盐度偏低,可能不适宜珊瑚生长繁殖;入海径流带来大量泥沙,海水比较混浊,海水光照条件差,可能影响珊瑚生长繁殖。
10.A
11.B
【解析】
【分析】
10.
阅读材料,霍斯曼太阳能供暖系统主要依靠的是太阳辐射,但是太阳辐射能不是随时随地都有的,可能受到天气或地球公转的影响导致其无法使用,因此配套燃气壁挂炉,保证能供暖的持续使用和稳定性,故A正确;采集太阳辐射热量主要靠的是集热板,不需要燃气壁挂炉,故B错;燃气壁挂炉不能储存热量,故C错;供暖系统安装燃气壁挂炉,是增加答案第3页,共9页 了系统组件,同时增加了成本,故D错。故选A。
11.
根据材料可知,计划采用的地方太阳能保证率高,表明当地太阳辐射强烈且太阳照射时间较长,冬季严寒漫长的地方,日照时间短,故A错;当地太阳能保证率高,表明当地太阳辐射较强,太阳照射时间较长,则晴天多,降雪天不多,云层少,因此日温差大,B正确、C错误;材料信息表明,当地供暖季为150天,表明当地冬季并不温和,故D错。故选B。
【点睛】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天气、海拔等,天气晴朗,云层较薄,太阳辐射越强;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太阳辐射也越强。反之阴雨天气和海拔较低的地区太阳辐射弱。
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太阳辐射强烈。
12.A
13.C
【解析】
【分析】
12.
稀土是高科技领域多种功能性材料的关键元素,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非可再生资源。我国虽拥有大量的稀土资源,但消费量、出口量大,导致稀土储量越来越少,为了保护和合理开发优势矿产,实现稀土资源的永续利用,国家实行开采总量控制,A对;实行开采总量控制,并没有采取改善环境的措施,B错;材料中“目前我国拥有稀土储量、生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四个世界第一”,说明随着开采技术的进步,生产量大,所以实行开采总量的控制不是因为开采难度大,C错;2020年我国对稀土实行开采总量控制,导致稀土产量全球占比下降,D选项是结果,而不是原因,不符合题意,D错。故选A。
13.
加大稀土开采力度,不利于稀土资源的永续利用,A错;大量增加稀土出口量,提高稀土产量全球占比,一方面出口稀土初级产品比工业制成品价格低,一方面不利于国家战略储备,B、D错;加大技术投入,促进稀土产业升级,可以提高稀土资源利用率,增加稀土附加值,C对。故选C。
【点睛】
对非可再生资源:贯彻“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方针,①适度开发,扩大加工深答案第4页,共9页 度;①提高资源利用率;①开发替代能源,降低对其依赖程度;①加强勘探,增加可采储量;①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①建立储备体系。
14.B
15.D
【解析】
14.
读图可知,大兴安岭东侧泰加林分布纬度高于西部。由材料可知,冷湿是泰加林生长的必要条件。大兴安岭东北—西南走向,对冬季西北风形成阻挡,东部较西部同纬度地区气温高,因此泰加林分布区的纬度较西坡高;大兴安岭以东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来自海洋的东南风携带暖湿气流被大兴安岭阻挡后,沿山坡爬升,在东坡形成地形雨,利于泰加林的生长。综上所述,影响大兴安岭东西两侧泰加林分布纬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冬季风和地形。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5.
大兴安岭北部纬度高,气温低,冬季寒冷而漫长,永久冻土层埋藏浅,A错误;气温升高具有全球性,而不是局部地区,而且气温升高,冻土融化,利于树木扎根,树木应不易倒伏,B错误;树冠积雪多,一般会压到树枝,而不是整个树木,C错误;雨水或河水浸泡时间长,树木根部易腐烂,根基不稳,树木倒伏,D正确。故选D。
【点睛】
大兴安岭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大兴安岭以东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风,因此东坡属于迎风坡,受季风和地形影响易行成地形雨,植被较茂密,以落叶阔叶林为主;西部属于背风坡,降水稀少,多耐旱植物,以针叶林为主。
16.(1)渤海比热容大,冬季降温慢,且有暖流流入,水温较高;强冷空气移动到渤海暖海面,形成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大气层结;暖海面空气上升冷却凝结,产生降雪。
(2)石岛位于低山丘陵以南,为冬季来自北部渤海、黄海暖湿气流的背风地带,降雪较少;沿岸有寒流流经,降温减湿,大气层结稳定。
(3)特点:降雪范围小、降雪量小(历时短、强度弱)。
理由:纬度较低(位置偏南),冷空气势力弱;周边地势低平,无明显地形抬升作用。
【解析】
【分析】
答案第5页,共9页 该大题结合图文知识,设置了三个小题,涉及洋流性质、迎风坡和背风坡、寒冷空气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区域的认知和地理知识的实践运用。
(1)
根据材料可知,海效应降雪是指强冷空气流经暖海面后所产生的降雪过程。结合图中信息显示,我国渤海属于内海,比热容较大,冬季降温慢,且有洋流①流入渤海中东部,方向由低纬流向高纬,属于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导致渤海中东部表层海水水温增加,水汽增加;由于强冷空气移动到渤海海面,形成空中干燥寒冷,海面暖湿状态,暖湿气流上升受到低温影响,温度急剧下降,凝结成雪,形成了渤海中东部海面海效应降雪。
(2)
由图可知,渤海和黄海的暖湿气流自北方吹来,文登位于迎风坡,石岛位于背风坡,因此水汽较少,形成的雪量进而就少;且图中洋流①流经石岛(由北向南流,也就是高纬流向低纬,则为寒流),降温减湿,水汽较少,大气稳定,故降雪量少。
(3)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知识可知,上海地处我国南方地区,纬度较低,来自西北或北方的强冷空气到达伤害,势力减弱,且属于长江三角洲区域,地势平坦开阔,无地形让冷空气抬升降温,所以海效应降雪时间较短量小,且范围也小,强度弱。
【点睛】
17.(1)地处云贵高原,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差大,水热条件垂直变化大,物种丰富;地处偏远山区,长期闭塞,受外来因素影响小。
(2)地块小,地形崎岖,牛耕适应性强;牛粪作肥,放养鱼鸭除病虫害,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有牛米”天然无污染,品质好;耕种养殖并存,增加收入。
(3)当地经济落后,对品质好、价格高的“有牛米”购买能力差;而上海、深圳等城市经济发达,居民收入高,对高品质高、口感好的“有牛米”购买能力强。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黎平县“有牛米”的农业区位因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并结合实际情况回答问题的能力。
(1)
根据材料可知,黎平县位于云贵高原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高差明显,气候的垂直变化大,给物种提供了多样的水热条件,物种丰富;云贵高答案第6页,共9页 原地区,地处偏远地区,山区面积广,交通长期闭塞,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小,所以老种子品种丰富。
(2)
根据材料“复古牛耕”的方式包括“牛耕+牛粪+牛草+放鱼+放鸭”等。根据黎平县某村种植“有牛米”的梯田分布及其梯田景观可知,黎平县位于云贵高原地区,地势起伏大,地块小,以梯田种植为主,且分布零散,牛耕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强;牛产生的牛粪,可以作为土壤肥料,通过放鱼养鸭可以帮助水稻除病虫害,减少对化肥农药的使用,使“有牛米”品质高,口感好,天然无污染;同时通过多种种植和养殖方式,增加当地居民收入。
(3)
根据材料可知,“有牛米”品质高、口感好但单产低,如果价格低则难以维持生产。当地位于西南云贵高原地区,经济落后,对品质好、价格高的“有牛米”购买能力差,市场需求量少;而上海、深圳等城市经济发达,居民收入水平高,对品质高、口感好的“有牛米”购买能力强,市场需求大;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有利于“有牛米”的对外销售,提高收入。
【点睛】
18.(1)地质历史时期古海洋残留的盐类物质;入湖河流携带注入的盐类物质;周围的岩石受风化侵蚀,被风力搬运到湖里的盐类物质。
(2)入湖河流以冰川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季节变化大;该地地形平坦,湖床坡度小,水位变化引起湖泊面积变化大;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湖水消耗快。
(3)减少了河流带来的泥沙,湖水更加清澈,透明度高;减少了河水的扰动,湖面更加平静;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水变浅,湖底沉积的盐类矿物增强了光的反射。
【解析】
【分析】
该答题结合图文材料,设计三个小题,涉及地质作用的外力作用、河湖补给和水量变化、水利工程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区域认知能力、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能力。
(1)
阅读图文材料可知,柴达木盆地原为古海洋的一部分,由于地质作用,使得古海洋中的盐类物质残留下来;那棱格勒河注入湖水中,由于蒸发将河流携带的盐类物质保存下来;受到外力作用的影响,导致区域内岩石等受到侵蚀破坏,岩石等内部含有盐类物质,被河流或者风搬运沉积在湖区,被湖水稀释过后,导致湖区盐类物质增多。
(2)
答案第7页,共9页 根据图文材料可知,该湖区位于柴达木盆地,地处青藏地区,降水稀少,河湖补给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需要气温较高的夏季,一旦进入冬季气温下降,冰雪很难融化甚至结冰下雪,水量及其少,因此径流量季节变化大;由于地处盆地内部,地形平坦,地势起伏较小,所以湖底部坡度小,水量的增加和减少,导致水位变化较快,也明显体现出湖面大小;且该地区受气候影响,蒸发量大,湖水消耗很快。
(3)
由材料可知,那棱格勒河发生特大洪水,采盐企业在东台吉乃尔湖修筑堤坝,封堵地表径流的入湖通道。减少了洪水带来的大量泥沙进入湖内,湖水更加清澈见底;一旦没有河流进入,湖面将无破浪起伏,静得像一面镜子;没有了河流的搅动,盐类物质沉积到湖底,对阳光有反射作用,故而形成了“天空之镜”。
【点睛】
19.(1)该区域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峭;位于板块交界处,地震活动频发,冰岩体松动,存在大量冰岩体裂隙;近年来冰川下部消融明显,上部无明显变化,增加了冰岩体的不稳定性;冬季异常变暖,积雪融水沿冰岩体裂隙下渗,对基底起到润滑或冻胀效应。
(2)冰崩具有较强的流动性,移动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破坏力强;冰崩多发育在高海拔地区,下游不易察觉,隐蔽性强;该地区海拔高,地势起伏大,聚落和生产活动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带;冰崩多发生在降水多的夏季,本次冰崩异常发生在冬季,人们的防范意识不足。
【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印度杰莫利地区发生的冬季冰崩事件为背景材料,涉及冰崩事件的原因和造成的危害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1)
据图可知,该区域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峭;印度杰莫利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西段,位于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地震活动频发,地震引发山上的冰岩体松动,同时冰岩体受到强大的挤压力,出现大量冰岩体裂隙;由于全球转暖,气温升高,近年来山体下部的冰川消融明显,下部冰面显著减薄,上部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无明显变化,增加了冰岩体的不稳定性;冬季异常变暖,积雪融水沿冰岩体裂隙下渗,冻融作用不断的使裂隙变大,冰岩体坚固性变差,积雪融水也对基底起到润滑或冻胀效应。最后导致冰川融答案第8页,共9页 化、裂开,同时产生移动,继而发生冰崩。
(2)
冰崩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冰崩发生时冰体或冰岩体在重力作用下从山坡上向下的滚落,移动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可以延伸到几十公里的范围,破坏力强危害大;冰川发育在高海拔地区,冰崩也发育在高海拔地区,图中显示的冰崩就发生在海拔5600米附近,人们生活在海拔低的河谷地区,人们不易察觉,隐蔽性强,灾害发生时,人们缺乏防范,造成危害更严重;这次冰崩发生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西段,该地区海拔高,地势起伏大,高耸入云的高山冰川,从高处崩落到深不可测的峡谷,冰体或冰岩体在移动中不断的加速,聚落和生产活动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带,高速前进的冰体和冰岩体对河谷地带生活的人们危害更大;冰崩一般多发生在降水多的夏季,由于显著冬季变暖现象的发生,本次冰崩异常发生在冬季,人们的防范意识不足,对当地造成危害更严重。
答案第9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