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精品教案
2023年8月19日发(作者:肉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理解是二年级-
9.《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黄山奇石》这篇课文抓住黄山“四绝”之一—怪石,娓娓道来。文章共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从总体上讲黄山风景区景秀丽,引出黄山奇石。第二至第五自然段重点介绍黄山的四块奇石,其构段方式有所不同。第六自然段写出黄山还有其它奇石,引发读者的想象和对黄山石的喜爱之情。本文图文并茂,文章抓住一个“奇”字,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原本无生命,但在作者笔下被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令人无限神往,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师要让学生在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设想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整合语文教学的多维目标,以精心设计的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为载体,以感悟黄山石的“奇”为突破口,通过图片、多媒体课件直接感知石之“奇”,动情的朗读出“奇”,广泛的交流品味“奇”,重点词句主动的想象夯实“奇”,积累内化再观“奇”,在自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能正确认读“尤、巨”等18个生字,正确书写“区、秀”等10个生字,并且注意美观。
⑵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⑶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黄山有哪些著名的奇石。
2、过程与方法:
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理解黄山石的特点,体会对黄山石的赞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喜爱黄山石的特点,向往去黄山看奇石,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课文描写内容的详略。
教学难点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背诵,在研读中体味美的语言、想象美的意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音乐 。
教学过程
一、说图初读,感知“奇”
1、同学们,咱们都是大山里的孩子,生在大山里,长在大山里 。咱们对石头应该说是非常熟悉了,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幅与石头有关的挂图,大家想不想看?
课件展示:文中第2、3、4三幅插图。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然后要求展开想象,准备说图。
师加以指导,如:那石头是什么样子?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看到这石头你会想到什么?等等。
2、教师配乐读课文。
让学生出与3幅图所对应的段落,再图文对照。
3、初步感知课文。
课件展示
第一幅插图。
让学生边看边思考:课文哪一段描写了这幅图上的画面?然后图文联系,明白黄山奇石是黄山风景的一部分。
师简单介绍黄山四绝。
4、学生自.由读课文,再次感受“奇”。
二、整体感知,出“奇”。
1、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议。
2、这里的石头既好看又奇妙,课文中具体介绍了哪几块怪石? 3、师板书:
仙桃石
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
三、细读探究,品味“奇”。
1、课件展示:第二自然段内容。谁愿意把“仙桃石”给大家介绍介绍?
2、小组讨论。用“这一部分先写……接着写……最后写……”的句式归纳本段内容。
汇报交流。
师生共同归纳出:这一部分内容先写’仙桃石”的名字,接着写像什么样子,最后写在什么地点。
3、让学生从外形上看,从来源看仙桃石的“奇”。
4、小组讨论交流。
用同样的方法来完成3、4、5段的阅读。
师提示:
⑴要结合课文插图。
⑵要尝试使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进行归纳。
⑶名字、样子、地点可以交换顺序。
5、反馈。
⑴谁能把“仙人指路”介绍给大家啊!它是什么样的?你能给大家读读吗?再同学有感情的朗读?
⑵接下来该去看哪块怪石了?同学读课文。
师:有一只猴子,蹲在高高的山头上。望着翻滚的云海,它是被那美丽的景迷住了,看呆了,能体会着读读吗?谁再试试?
师:关于这只石猴你有什么想法?
⑶还有一块石头没介绍呢?它叫什么呀?
师:雄鸡为什么变成了金光闪闪的金鸡? 师:看到他想到什么?
师:带着你的想象读读这一段吧!
四、重点词,夯实“奇”。
1、朗读2、3、4、5四个自然段,体味意境美、语言美。
2、课文中具体介绍的这几块怪石,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它们有趣,神奇呢?
例如:师生分析出“仙桃石”这一奇石,一“飞”一“落”把石写活了,那么大一块石头宛如小鸟一般轻松自如的从天上飞来,落在了山顶的石盘上真是妙不可言。
板书:
仙桃石 飞、落
猴子观海 抱、蹲、望
仙人指路 伸、指
金鸡叫天都 伸、啼叫
3、试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五、积累内化,再观“奇”。
1、指名朗读第6自然段,其余同学思考:这段写的是什么内容?
2、黄山奇石数不清,可惜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等就没有具体说了,谁能用前面研究的四种奇石的构段方式,说说它们个是什么样的,敢和书上写的挑战吗?
3、小组任选其一进行练习。
4、小组汇报展示。
六、总结全文。
黄山的奇石真是有很多,说也说不完。那我们就尽情地读读整篇文章,好好欣赏欣赏吧!
今天我们领略了黄山奇石,你回家准备给爸爸妈妈怎么说你的收获呢? 9《黄山奇石》教案
【教学内容】
这篇课文通过描写“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黄山奇石,表达了作者对黄山的喜爱之情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闻、名、景”等15个生字,会写“南、部、些”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
3.根据对黄山奇石的了解,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根据对黄山奇石的了解,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美之情。
【教学方法】讲授法 朗读 讨论 圈写批注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出示课题。
也许你跟爸爸妈妈去过七彩桂林,也许你跟爷爷奶奶游过茫茫草原,但是你去过黄山吗?那里风景秀丽,怪石林立,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看看吧!
二、学习字词,整体感知
1.学习本课中要求会认的字。
2.教师指名读生字,并组词。
3. 学习本课中要求会写的字。
4.在生字本上练一练,写一写。 5.再来读一读课文中的词语吧。
6.学习本课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7.你知道黄山在什么地方吗?你了解过黄山吗?
8.“奇”字在字典中有以下解释:
(1)少见的,特别的;
(2)惊异;
(3)出人意料的,令人难测的;
(4)
表示姓。
题目“黄山奇石”中的“奇”是什么意思呢?
对,是第一个,少见的,特别的。
过渡:黄山的奇石有哪些奇特的地方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三、品读课文,精读领悟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
黄山的景怎么样?黄山奇石有什么特点呢?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相信你一定能到答案的。
2.
交代了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及地位。
3.通过这一段我们还知道了黄山的景秀丽神奇,黄山奇石有趣极了。
(二)学习课文第二到五自然段。
1.
课文介绍了哪些黄山奇石?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2.让我们来欣赏“仙桃石”。
(1)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3)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仙桃石”比作一个大桃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仙桃石”的形状。
3. 让我们来欣赏“猴子观海”。
(1)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2)这句话中哪几个词语用得比较好?有什么作用?
(“抱”“蹲”“望”这几个动词用得好。)
(3)赏析:“抱”“蹲”“望”这几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块奇石的特点。4.
让我们来欣赏“仙人指路”。
(1)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根据上一段的赏析方法,你能自己赏析这一段吗?
(2)“站”“伸”“指”这几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奇石的样子。
(3)这句话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奇石比作成一位仙人。
5. 让我们来欣赏“金鸡叫天都”。
(1)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2)你能出描写奇石样子的比喻句吗?
(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这一句把奇石比作成雄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奇石的特点。)
(三)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 1.除此之外,黄山还有哪些奇石呢?来读课文的第六自然段。
2. 通过这一段我们知道了,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很多……
3.
想一想“天狗望月” “狮子抢球” “仙女弹琴” 这几块奇石的样子,再挑一块说一说。先在小组内说,再全班交流。
4.思考:在课文中,作者对哪些奇石进行了详写,哪些奇石进行了略写呢?
详写:“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略写:“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这种结构安排叫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四)老师也搜集了一些黄山奇石的照片,我们一起来欣赏。
四、课堂小结
课文通过介绍中外闻名的黄山风景区中有趣的奇石,表现了黄山风景区神奇无比的美丽景观,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五、布置作业
你的家乡有没有优美秀丽的风景呢?向大家介绍介绍吧。
六、板书设计
黄山奇石
具体 “仙桃石”“猴子观海”
介绍 “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中外闻名
“狮子抢球” 秀丽神奇
概括 “天狗望月”介绍 “仙女弹琴”
七、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既有抽象概括的描写——那里景秀丽神奇,又有具体形象的描写——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作者用形象生的动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地把黄山奇石描写得活灵活现!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更加深深地体会到:要让学生注重对文本的感悟。重感悟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地去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