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 附答案
2023年8月16日发(作者:赞美老师的散文(精选11篇))
令人羡慕的名人爱情故事-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积累与运用
一、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
1.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娴熟(xián) 机杼(yǔ) 通霄 万不得已
..B.唾沫(tuò) 栅栏(zà) 晏会 不可思议
..C.僻静(pì) 追悼(dào) 惊惶 司空见惯
..D.诞生(dànɡ) 弓缴(zhuó) 唯恐 涛涛不绝
..2.下列词语与“翻箱倒柜”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
A.悬灯结彩 B.目不转睛
C.五湖四海 D.焉知非福
3.下列加点的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游园不值 不值一提
..B.应怜屐齿印苍苔 怜悯
..C.但爱鲈鱼美 但见麦浪起伏
..D.当春乃发生 发生的事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时候我们观察事物要着眼于整体,要把握大的方面。正所谓见微知著才能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B.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C.通过开设“天宫课堂”,使学生们燃起了对科学的热爱之火,激发了对“航天梦”的逐梦之情。
D.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政教处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5.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春日踏青,青绿如毯,_________;夏日听雨,雨声淅沥,_________;秋日看花,花叶相映,_________;冬日观雪,雪花烂漫,_________。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
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
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
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
A.③④②① B.④③①②
C.③①④② D.④②③①
6.语文老师想在教室墙上贴标语,向学生征集名言警句。下列句子不合适的一项是(D)
A.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B.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C.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D.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二、查字典,完成练习。(9分)
1.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3分)
彩:①各种颜。②彩的绸子。③称赞、夸奖的欢呼声。
喝彩( ) 五彩缤纷( ) 悬灯结彩( )
...2.汉字“藏”是________结构,它的部首是____,共____画,最后一笔的名称是________。写出两个含“藏”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三、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2分)
1.请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盛开”的意思,让语言更有趣。(3分)
屋前的花园里,清丽的桃花欣然怒放,热情的杜鹃花_______________,娇艳的海棠_______________,美丽的昙花_______________……到处是醉人的花香。
2.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2分)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需要我们发挥艰苦奋斗的精神。同学们,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奋勇拼搏。
3.提炼下面这段话表达的主要内容。(不得超过20个字)(2分)
《徐霞客游记》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篇幅之宏大,内容之丰富,是以前任何游记都无法比拟的,而且摹景、抒情都有独到之处。《徐霞客游记》还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作者以实地考察所得,纠正了古代地理书籍中的一些谬误,并有许多新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心情不同时,我们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个,先在后面的括号里打“√”,再用一两句话写一写。(5分)
走在回家的路上( ) 画水彩画时( )
(1)心情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心情不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梳理与探究
四、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1分)
1.古诗词里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长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遇到艰难坎坷,我们用《竹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警醒自己;老年人哀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时,我们可以用苏轼《浣溪沙》中的“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_!休将白发唱黄鸡”来劝慰。
2.中华传统节日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我能写出两句描写传统节日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描写的是__________节,其习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轻于鸿毛。”张思德同志的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与鉴赏
五、阅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6分)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父亲一向是慈祥的,从没有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1.语段出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段中的父亲是指_________。(2分)
2.父亲整理书籍、文件时对“我”的提问所表现出来的含糊的态度和之前的____________形成了鲜明的_________。(2分)
3.父亲前后态度为什么如此不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孩子还小,关于书籍、文件落入敌人手里的后果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
B.父亲对待亲人很慈爱,对待工作又很认真负责。
C.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局势,父亲只顾着工作,无暇顾及孩子。
六、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8分)
徐孺(rú)子赏月
徐孺子年九岁,尝①月下戏②,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③?”徐曰:“不然。譬(pì)如人眼中有瞳(tónɡ)子④,无此,必不明。”
【注释】①尝:曾经。②戏:玩耍。③邪:文言疑问词,有时也作“耶”。④瞳子:瞳仁。
1.理解字义。(2分)
(1)“人语之曰”中“之”指的是____________。
(2)“无此,必不明”中“此”指的是____________。
2.“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你认为徐孺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2分)
A.不从正面直接回答,而是借助“眼中有瞳子”来回答。
B.顺水推舟,回答问题简洁明了。
C.回答问题委婉,起到了含沙射影的作用。
4.我觉得徐孺子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2分)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2分)
边城(节选)
沈从文
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与过年。这三个节日直到现在,仍能成为那地方居民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 城里住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
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船只的样子,与平常木船皆不相同,船体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
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以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鼓手和锣手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把锣鼓敲打起来,调理桨手的划桨节拍。
一船快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的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显出这一船合作的光荣。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五百响鞭炮。
(有删改)
1.与一般的船只相比,龙船的船体__________________,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写成肯定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鼓声如雷鸣”运用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短文详写了哪个场景?略写了哪个场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同学们,在你的家乡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呢?请你写一写。(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与交流
八、习作。(30分)
题目:再见了,老师
提示:六年的小学生活中,你一定有许多往事历历在目,有许多心里话想要倾吐。请你选择一件或几件事,围绕一个中心,向老师诉说你毕业前夕的心里话。
要求:语句通顺,内容具体,详略得当,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情,500字左右。
期末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1.C 2.A 3.C 4.B 5.C 6.D
二、1.③ ① ② 2.上下 艹 17 点 示例:藏龙卧虎 藏污纳垢
三、1.示例:绽开笑容 吐露芬芳 含笑一现
发扬
2.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需要我们 发挥 艰苦奋斗的精神。同学们,
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要求 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奋勇拼搏。
3.《徐霞客游记》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科学价值。
4.示例:走在回家的路上(√)
(1)放学了,我走在回家的路上,鸟儿向我打招呼,好像在说:“放学了呀!”
(2)走在回家的路上,天空飘着几朵乌云,鸟儿从我面前飞过,好像在无视我!
四、1.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千磨万击还坚劲 门前流水尚能西
2.示例: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 放爆竹 喝屠苏酒
3.重于泰山 比泰山还要重的
五、1.十六年前的回忆 李大钊 2.慈祥、耐心 对比 3.C
六、1.(1)徐孺子 (2)瞳仁
2.若是月亮中什么都没有,它是不是会更加明亮呢? 3.A
4.聪明、机智、风趣
七、1.又长又狭 朱红颜长线 2.一船快慢必须靠鼓声。
3.比喻 赛龙舟的鼓声 声势浩大
4.详写了端午节赛龙舟的场景,略写了穿新衣、用雄黄蘸酒画王字的场景。这样写使
文章详略得当,结构紧凑,重点突出。
5. 示例:在我的家乡端午节有吃粽子、挂艾草等习俗。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专项复习
1.给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晓看红湿处( )
.A.晓得,知道,懂得。 B.早晨。 C.使人知道。
(2)渭城朝雨浥轻尘( )
.A.城市。 B.液体。 C.湿润,沾湿。
(3)但爱鲈鱼美( )
.A.但是。 B.单单,只是。 C.不但。
(4)应怜屐齿印苍苔( )
.A.回答或随声相和。 B.大概,表示猜测。 C.应付,对待。
(5)休将白发唱黄鸡( )
.A.歇息。 B.停止。 C.不要。
(6)因风飞过蔷薇( )
.A.因为。 B.原因,缘故。 C.凭借。
2.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夸张)
B.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设问)
C.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比喻)
D.谁道人生无再少?(反问)
3.对古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春夜喜雨》一诗的前四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细而轻柔的特点;第五、六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展现出一幅美妙的春江夜雨图。
B.《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怀和依依惜别之情。
C.《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诗的后两句写了诗人对早春时节的喜爱和赞美。
D.《清平乐》中,黄庭坚通过一连串清丽美好的想象,曲折委婉地表达了惜春之情。
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诗句的意思。
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意思写诗句。
①劝你再干了这一杯酒吧,等一路向西出了阳关,那里就再也没有老朋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场雨像是知道时节到了似的,正在这春天前来滋长草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采薇》(节选)写的是作者对一位姑娘的思念。 ( )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的“潜”透露出风很轻,“细”说明雨极小。( )
(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遥看近却无”写晚春之景,用“润如酥”来形容这场雨,那种滋润、顺滑、细密的感觉便呼之欲出了。“草遥看近却无”写远处有一片极淡的绿意,草芽短小、稀疏,那一道道若有若无的青痕迹,充满了清新、恬淡的美感。( )
(4)《江上渔者》通过“江岸上人来人往”和“船上渔民风里来浪里去”这两幅画面的对比,反映了渔民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渔民的关切和同情。 ( )
(5)《泊船瓜洲》中“京口”与“瓜洲”很近,中间只隔一条江水。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隔了数重山,还比较远,无法回去。 ( )
(6)“春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 ( )
(7)《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与朋友离别的惆怅和悲凉的感情。
( )
(8)“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这一句话是词前的小序,简要介绍了词 的写作背景。 ( )
6.按要求填空。
(1)《采薇》(节选)选自《____________》,分别写了______季和______季很有代表性的景物,“______”写柳丝飘动,“______”写雪花飘舞,都十分传神。
(2)《送元二使安西》中,描写清新明朗的送别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虽只字未提送别,但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的《春夜喜雨》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中赞美“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了对比和对偶的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体现诗人观察景物之精细,令人赞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江上渔者》中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泊船瓜洲》中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游园不值》是一首赞美______的诗,作者游园看花进不了门,本来是一件______的事情,但他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象出____________,感受到__________,心情由______转为______。这首诗中描写春光美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点明作者送朋友离去时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苏轼的《浣溪沙》中和曹操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抒发的感情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黄庭坚的《清平乐》中表现作者求之不得的无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词诵读复习卡参考答案
1.(1)B (2)C (3)B (4)B (5)C (6)C 2.A 3.A
5.(1)× (2)√ (3)× (4)√ (5)× (6)√ (7)× (8)√
6.(1)诗经·小雅 春 冬 依依 霏霏 (7)春天 扫兴 露出墙头的一枝红杏 满园的春 春机勃发 遗憾 惊喜 春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