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毕业复习试题测试卷(附答案)

更新时间:2023-08-16 11:30:52 人在看 0条评论

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毕业复习试题测试卷(附答案)

2023年8月16日发(作者:关于小满的古诗)

北京海淀区现有高风险区-

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毕业复习试题测试卷(附答案)

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这次,刘一首同学突然来了líng gǎn( ),再出奇招。容不得片刻dān gē( ),他立即fān xiāng dǎo guì( ),寻出个小铁罐,反扣在地面上。然后点燃biān

pào( ),塞进罐底,“砰”的一响,铁罐直冲半空。弟弟觉得bù kě sī yì( ),也跃跃欲试,nài hé( )危险系数太高,wéi kǒng( )炸了手指,作无谓的“xī

shēng( )”,便只能作罢。

下列词语中,读音、字形、注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徘徊(huai)

疑问

终日不成章(花纹)

..B.间(jiàn)断

寂寞

但(只)爱鲈鱼美

..C.搅合(huo)

通宵

因(因为)风飞过蔷薇

..D.蒸(zheng)融

控置

花重(沉重)锦官城

..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震撼

理睬

斑斓

迫不及待

B.书藉

恳切

摇篮

门庭若市

C.萧索

松弛

沧桑

万籁俱寂

D.轻捷

皎洁

急躁

充耳不闻

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名的店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排比)

B.镇上的人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洒了一地。(夸张)

C.如同清风朗月不用一文钱一样,老阳儿也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得到。(比喻)

D.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设问)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听了这个消息,受到很大启发。

B.我买了书包和文具盒,妈妈说它比它漂亮。

C.我们要运用和理解学过的知识。

D.星期三下午,我们全校同学都去看电影。

下列省略号的用法分析有误的是(

A.同学们有节奏地喊着:“一二一,一二一……”(表示重复的省略)

B.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表示语意的跳跃)

C.我盯着桌上的十元钱自言自语地说:“拿吧!反正又没人知道……爸爸回来了……不,是风声……!我这是在干什么呢?”(表示省略同类词句) D.“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出自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的《过华清宫》,诗中的“妃子”指杨贵妃。

B.“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中的“李杜”是李白和杜牧。

C.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家》《春》《秋》。

D.《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它以语录体和对话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句子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1)我的学习成绩有了进步,这里包含着小闹钟的一份功劳。

(2)早晨当针指着六点时,它又催着我快快起床。

(3)小闹钟发出的悦耳的“滴嗒”声,还经常告诫我不要贪玩,不要偷懒。

(4)晚上时针刚刚指到九点,小闹钟就提醒我睡觉。

(5)自从有了小闹钟以后,我的学习生活有了很大变化。

A.(1)(5)(3)(2)(4)

C.(5)(4)(2)(3)(1)

照样子,写句子。

例:月亮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像眉毛。

①大树迎风而立,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

②火红的太阳炙烤着大地,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

填空。

(1)六年的小学语文学习,我们从教材中认识了许多人物,学到了不少知识,懂得了很多道理。从“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中感受到了红军战士的大无畏及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认识了______的李大钊;明白了“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的道理;我还知道了《草原》《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___________,他被称为___________。

(2)《十五夜望月》中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

(3)“鼎”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部,共_____画,第六画的笔画名称是________。

(4)我会用“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来赞美伟大的母爱。

(5)《马诗》中李贺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自己建工立业的强烈愿望;《石灰吟》中“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于谦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竹石》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一句更是表现了诗人_____的顽强不屈、高傲风骨。

口语交际。

彬彬正在看课外书,他很喜欢在课外阅读书报杂志。可他的爸爸却反对他看课外书,只是要B.(5)(2)(4)(3)(1)

D.(1)(4)(2)(3)(5) 他读课本,做练习。现在彬彬的爸爸又在说彬彬了:“你就是不好好复习功课,看起闲书来倒那么起劲……”

请替彬彬设计一段话回答他爸爸,要说服他爸爸同意彬彬在课余时间读课外书,以消除父子间的误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②坐:因为。

12、解释加点的词语。

(1)或曰:“食菱须去壳。”或: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人自护其短。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给文中处加上标点符号

14、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本文给人多方面的启示,请你选择一个方面,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关于社会道德和信任问题”调查统计图

近年来,“老人摔倒该不该扶”成了公众谈论的热点话题。某大学生进行了“关于社会道德和信任问题”的调查,下列为相关调查数据图。

16、从上面两个图中,可得到哪些信息?请用自己的话至少写出两条(不要出现数字)。

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图二中,7.20%的人认为“事不关己”,这里的“事”是指_______。 18、根据以上两个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所有人都在调查中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B.面对调查,小部分人认为不该扶起老人。

C.5.30%的人认为如果自己医疗知识充足就会去扶起老人。

19、根据调查统计图,下次你遇上类似的事情,你认为怎么做最合适?写下你的做法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心理的天鹅

①给孩子读童话故事《丑小鸭》时,才知道天鹅是会飞的,而且是候鸟,可以飞越半个地球。

②“那,现在的天鹅怎么不会飞呢?”孩子问我。我跑到图书馆借了一本《饲养天鹅的方法》,才知道事实的真相。欧洲中古世纪的贵族,因为喜欢天鹅的姿态,认为天鹅是鸟类中的贵族,于是就想把天鹅养在自己的庄园,来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品位。于是,他们捉到天鹅以后,用三个方法来使天鹅不能飞翔。一是把天鹅双翼的羽毛剪掉一边,使天鹅失去平衡,不能飞翔。二是绑住天鹅的翅膀使它无法张开翅膀而不能起飞。三是由于天鹅起飞需要很大的湖泊助跑,如果缩短池塘的距离,天鹅失去足够的助跑距离,就飞不起来了。前面的两种方法过于残忍,又会伤害天鹅优美的姿态,所以就普遍地使用第三种方法,久而久之,天鹅就失去起飞的能力,甚至忘记自己也会飞翔了。那些能飞越大山大海的天鹅就成为贵族的宠物了。

③有一次,我到瑞士旅行,在卢桑的湖里,看到一大的天鹅,游到木桥边向游客乞讨食物,我的心中充满感慨,这些在湖边乞食的天鹅,可知道自己的祖先曾经能自由地飞翔吗?古书里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意思是说:“像燕子麻雀这种小鸟,怎么能了解天鹅飞行的壮志呢?”这句话成为一种讽刺,因为燕子和麻雀依然在天空飞翔,天鹅却由于人类的私心,变成不能飞翔的鸟了。

④我一直深信人的心里也有一只天鹅,可以任思想和创造力无边地飞翔,许多人受到欲望的捆绑,或在生活中被剪去飞行的双翼,或由于助跑的湖泊太小,久而久之,失去思想和创造的能力,也就失去自由和向往天空的心了。

⑤自由地飞翔于天空,乃是一只鸟的天赋,不管是天鹅、孔雀还是燕子、麻雀。拥有思想的自由和无边的创造力,乃是一个人灵性的天赋,不管是圣人还是凡夫俗子,可惜许多人被情欲所催迫,失去了灵台的清明了。

⑥我想到日本的禅宗之祖道元禅师曾写过一首悟道诗:

⑦空阔透天,鸟飞如鸟。水清澈地,鱼行似鱼。

⑧天空多么开阔透明呀!鸟飞得像鸟一样。水是多么清澈见底呀!鱼游得像鱼一样。这看起来简单的世界,其实隐藏着多么幸福的禅心呀!鸟飞得像鸟,有鸟的尊严;鱼游得像鱼,有鱼的尊严;人活得像人,有人的尊严,这是文明世界最基本的格局了。

⑨我喜欢天鹅那优美的线条和仪态,但我不希望天鹅被养在池塘里,我希望天鹅能张开翅膀,从我们的头上飞过,使我们可以望向广大的天空。

⑩回古代的中国人认为看到天鹅从远方飞来(有鸿鹄飞至),生命里必然有好事发生,现代的人已经没有这种好事了!

20、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匪夷所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鸿鹄之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阅读短文第②段,下列不属于欧洲中古世纪的贵族们为让天鹅不能飞翔而采取的方法的是(

A.绑住天鹅的翅膀

C.缩短池塘的距离

B.剪去天鹅一侧的翅膀羽毛

D.把天鹅养在自己的庄园里

22、对“心里的天鹅”的理解,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内心本有着自由的思想和无穷的创造力,就像天鹅本有着自由飞翔的能力一样。

B.“我”喜欢天鹅那优美的线条和仪态,在阅读《饲养天鹅的方法》之后,“我”觉得自己可以饲养出心目中的飞翔的天鹅。

C.正如天鹅丧失了飞翔的能力一样,人们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束缚,最终丧失了自己的思想和创造力。

D.这里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表面看是写天鹅的遭遇,实际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探索。

23、文中说,看到天鹅向游人乞食,“我的心中充满感慨”。试分析一下作者“感慨”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

24、文中写到了道元禅师的诗,请说说引用这首诗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文。

题目:夸夸我(们)的

提示与要求:在你的周围一定有值得你夸赞的人、事、物、景,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450一篇习作。要求围绕题目选择合适的材料,把内容写具体,语句通顺,表达出真情实感。字左右。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1.

灵感

耽搁

翻箱倒柜

鞭炮

不可思议

奈何

唯恐

牺牲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同学们做题前要认真读拼音,了解要书写的内容,写完后要检查书写是否有误。书写时要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要求工整、规范、正确。

同学们在书写时要多留意“耽”“炮”“奈”“牺”这几个字。

“耽”字是由“耳”和“冘”组成,右部的“冘”字不要写成了“尤”或其他字。 “炮”字的部首是“火”,与燃烧有关,不要写成了其他部首。

“奈”字是由“大”和“示”组成,下部的“示”字不要漏写或错写笔画。

“牺”字是由“牜”和“西”组成,右部的“西”字不要写成了“酉”字。

2.B

解析: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字音、字形、意思的掌握。

A.徘徊:pái 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终日不成章: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

出处:《迢迢牵牛星》。章:布匹。

B.正确。

C.搅合——搅和:[jiǎo huo]意思是混合;掺杂。

D.蒸融:zhēng róng被初升的太阳热得融化,蒸发消融。

控置——控制: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越出范围。

3.B

解析:B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辨析现代汉语常用汉字正确书写的能力。解答本题,要结合平时积累以及词语的意思逐项进行辨析,注意细节。

B.“书藉”的“藉”改为“籍”。籍:书,书册:古籍。书籍;藉:践踏,凌辱,狼藉。

4.C

解析: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判断能力,能够抓住关键点判断即可。

C项虽然出现了比喻词“如同”,但是在这里“如同”不做比喻词,而是表示举例说明。所以这项表述错误。

5.D

解析:D

【详解】略

6.C

解析:C

【详解】本题考查省略号的作用。省略号的作用有:①表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②表重复词语的省略;③表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④表静默或思考;⑤表说话断断续续;⑥表语言的中断;⑦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C项省略号的用法分析错误。本题中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心理活动的省略。

7.B

解析:B

【解析】略 8.C

解析:C

【解析】略

9.

高高的

直直的

士兵

红红的

热热的

火球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能力。

仿写句子,一般要根据例句,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

如,可以根据大树的形象,可以把大树比作军人、战士等。

10.

万水千山只等闲

有坚定的革命信仰

柳暗花明又一村

老舍

人民艺术家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鼎 12

竖折撇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郑燮

【详解】(1)本题考查课文理解、诗句识记和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出自近现代的《七律·长征》。意思是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从中感受到了红军战士的大无畏及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一篇回忆录,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1943年写的,文章开头提出十六年前的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又强调母亲嘱咐自己要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这样首尾呼应,充分显示了敌人的凶残和革命者的英勇。学习这篇课文让我们认识了有坚定的革命信仰的李大钊。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宋代陆游的《游山西村》。意思是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山村。

《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出生于北京,北京满族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2)本题考查诗句的识记。

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全文: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意思是: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故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3)本题考查查字典。

“鼎”的部首是“鼎”,用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鼎”部,共12画。笔画顺序为:

竖、横折、横、横、横、竖折撇/竖折折、横、撇、竖、横、竖、横折。第六画的笔画名称为“竖折撇”或“竖折折”。

(4)本题考查诗句的积累。

根据平时的积累,写出两句赞美伟大母爱的诗句即可。如: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5)本题考查诗句的识记和文学常识。

出自唐代李贺的《马诗》全文: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意思是:平沙覆盖着大漠宛如白雪茫茫,如弯钩的月亮高挂在燕然山上。骏马何时才能套上镶金的笼头,冲锋陷阵飞驰在那深秋的战场!

故“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一句表明自己建工立业的强烈愿望。

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全文: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意思是: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得以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

故“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表达了于谦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

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全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意思是: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故“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一句更是表现了诗人郑燮的顽强不屈、高傲风骨。

11.示例:读课外书能使我学到许许多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能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读课外书能开阔我的视野,能使我的头脑变得聪慧,使我受益无穷。而且我保证不会耽误学习,只会使我的学习越来越好。爸爸,您就让我看课外书吧。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实际问题组织语言在语境中的运用。

针对长辈,委婉尊敬的说出看课外书的好处,从课外书中获得的用途,对学习有啥作用,如何平衡学习和课外书的时间。

故答案为:读课外书能使我学到许许多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能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读课外书能开阔我的视野,能使我的头脑变得聪慧,使我受益无穷。而且我保证不会耽误学习,只会使我的学习越来越好。爸爸,您就让我看课外书吧。

12.12、

有人

缺点

13、:“

?”

14、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

15、知识是无穷尽的,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会贻笑大方。 【分析】译文:有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人对他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他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为了装作有学问,硬要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1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和分析,作答本题,重点在于对文言实词的积累,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第(1)句的意思是有人对他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其中“或”的意思是“有人”。第(2)句的意思是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其中“短”的意思是“缺点”。

13、本题考查对标点符号的理解与运用。“曰”的意思是“说”,所以第一个空要用冒号和前引号。“北土亦有此物否”的意思是“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这是一个问句,而且话到这里就说完了,所以第二个空要用问号和后引号。

14、本题考查句的子翻译,翻译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本句要注意“并”、“欲”、“以”、“去”的翻译。

15、本题考查归纳文章主旨的能力。根据文章内容,本文讲述的是有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却说自己知道菱角,结果闹出了笑话。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道理:不要不懂装懂、强不知以为知,否则会闹出笑话。

13.A

解析:16、①超过半数的人认为,当我们碰到老人摔倒时应该去扶。②绝大部分人不愿意扶老人的原因是怕惹祸上身。

17、老人摔倒

18、A

19、不要急于扶起老人,要分情况处理,否则很容易加重老人的伤情。可以先检查确认老人的伤情,询问有无头痛,判断有无骨折。然后让摔倒老人保持平卧,并及时拨打120,第一时间就医问诊。如果老人情况良好,并试图站起来,可以协助他缓慢起立,确认无碍后才可以放手。

【解析】

16、本题考查对图中内容的理解。

结合图一中的数据可知,老人摔倒时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应该扶;有少数人认为不该扶。

结合图二中的数据可知,有一大半人认为不扶老人的原因是怕惹祸上身;有少数人认为不扶老人的原因是医疗知识不足。

17、本题考查给词语的理解。

结合图二的标题“不扶老人的主要原因”可知,“事不关己”的“事”是指:老人摔倒。 18、本题考查对图内容的理解。

两个图是针对老人摔倒该不该扶和不扶老人的主要原因的数据调查,而不所有人都在调查中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故说法错误的是:A。

19、本题考查思维拓展。

本题属开放性题型,答案不唯一。只要合理即可。

如:遇到类似情况,我认为:可以几个人一起去扶老人,这样可以互相作证,或者还可以让旁边热心的人帮忙拍下证据。

14.D

解析:20、

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根据常理所能想象的。

比喻远大的志向。

20、D

22、B

23、看到天鹅乞食,作者想到了曾经在空中飞行的天鹅,所以为这些失去野性的天鹅感到可悲,它们已经没有了志向和飞行的能力。

24、引用道元禅师的诗,进一步说明了鸟飞翔于天空,鱼游于水,人活得有尊严,才是文明世界最基本的格局,从而进一步深化了文章主旨。

【分析】

20、本题考查的是词语解释。

注意平时对词语的理解和辨析,结合上下文的内容和语境进行分析。写出词语的本义和文中的含义即可。注意平时对词语的积累。

20、本题考查的是提取信息的能力。

根据原文第二自然段,出欧洲中古世纪贵族让天鹅不能飞翔采用的方法,然后与选项对比,选出不正确的一项。D不属于贵族采取的方法。

22、本题考查的是解读信息的能力。

通读选项后,我们可以发现B是错误的,因为作者在读完《饲养天鹅的方法》一书后,了解到了欧洲中世纪的贵族是怎样饲养天鹅的,从而感受到天鹅因人类的私信失去了飞翔的本领,而不是觉得自己可以饲养出心目中飞翔的天鹅。

23、本题考查的是解读信息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注意联系上下文。下文写了看到天鹅乞食后“我”的感想。把所想的内容进行概括,就是本题的答案。

24、本题考查的是解读信息的能力。

文章的第八自然段对这首诗的内容进行了阐述。引用道元禅师的这首诗,起到了深化文章主旨的作用。

15.范文: 夸夸我的同学

在我们这个充满爱的大家庭里,有许许多多乐于助人的同学,他们为我们做了好事。别人向他道谢的时候他们还谦虚的说:“不客气,我们是一个班的,我们之间应该互相帮助,谢什么呀。”我们

解析:范文:

夸夸我的同学

在我们这个充满爱的大家庭里,有许许多多乐于助人的同学,他们为我们做了好事。别人向他道谢的时候他们还谦虚的说:“不客气,我们是一个班的,我们之间应该互相帮助,谢什么呀。”我们全班的很感激他们,我最感激的还是柴浩然,因为他在我有困难的时候,常常帮助我。

这一天,那天正是期中考试的前几天,老师把柴浩然的桌位调到了我的前面。我刚开始好感到不满,之后,柴浩然帮助过我之后我对他有了新印象。

那天我正在写作业,突然,我的钢笔掉了,我弯腰捡起来的时候看见笔尖已经被摔弯了,之后我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柴浩然看见了,问我怎么回事,我说我的笔尖不小心摔弯了,这时,他从兜里拿出来一支钢笔让我用,我问他:“你怎么办?”他说:“没事,我还有一支呢,对了,这支笔送你了,你不用还我了。”我连忙对他说谢谢,他说:“不客气,我们本来就是一个团体,互相帮助是应该的。”之后,柴浩然去厕所了,我看见他桌面上摆的是一支水不多的一支水笔,我的心一下子就被感动了。

柴浩然,谢谢你,你是一个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人。

【详解】本次习作为半命题作文。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要求以“夸夸我(们)的……”为题写一篇习作,注意抓住题眼“夸夸”二字进行选材,回顾学习与生活,哪个人或团体让你敬佩,他(她)或这个团体有什么特长或优良的品质值得你敬佩?也可是你从媒体中看到或听到的让你敬佩的人或团体,确定好要写的内容后,注意要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他(她)或团体的特点或品质。无论写什么,都要通过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优点、特长,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开头:开门见山/修辞式开头点题。

正文:交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结合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

结尾:总结式或抒情式扣题,照应主旨。

有关秋天的手抄报文案-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1-422110-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8-16 11:30:52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