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去威尼斯可以做什么

更新时间:2023-02-14 05:28:52 人在看 0条评论

去威尼斯可以做什么

如何在家自制美白祛斑面膜-


2023年2月14日发(作者:描写技艺高超的成语34个)

关于《威尼斯的小艇》教案范文5篇

教材分析

《威尼斯的小艇》是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散文,

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

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

有的异国风情。文章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是对学生进行“抓

住事物特点写”训练的好例子。

教学目标

1.基本技能目标: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领会“抓

住事物的特点写”的方法。

2.基础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联系上

下文来理解语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威

尼斯独特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以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

受到热爱大自然与热爱生活的教育。

学情分析

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威尼

斯的小艇》这篇课文,现在我们再到威尼斯去,感受那里独特

的风土人情。(出导引入课仲)学习课文节一段时,我们知道

威尼斯的水上城市之称,还知道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

具。那么,你喜欢威尼斯的小艇吗?你喜欢小艇的什么?请你

用自己的方式,如朗读、画画、表演,小组合作探究等等这些

方式来学习和表示你对小艇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以学习作者怎样抓住事物特点写具体作

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为主线,通

过对重点段的读、想、说,班级讨论交流,并进行活动化教

学,在自主和谐的氛围中突破重、难点。程序如下。让学生

读通课文,初步了解小艇的三大特点。利用工具书、联系上

下文弄懂生字词的意思。

教学重点和难点

威尼斯异国他乡的独特地理风貌,对学生来说比较

陌生,虽然课前查阅过资料,但学生缺乏直观感受,完全有

必要先对该水上城市的奇特风光,诸如河道、古建筑、桥梁、

小艇、船夫等有个大体的感性认识。教学之初,让学生通过

威尼斯风光展示“游览”威尼斯水城谈感受,从而激发出求

知全文的冲动。

教学过程

(一)学习船夫一段

1、小艇行走时仿佛田沟里的水蛇,除了因为它的造

型奇特、灵巧外,还有什么样原因使小艇如此轻快灵活

呢?(还有因

为船夫技术好。出示船夫板画船夫)

2、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我出最能展示船夫技术好的

一个词语。(板书:操纵自如)

(1)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是怎么样理解“操纵自

如”这个词的?

(2)船夫的操纵自如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请同学们

四人为一小组合作学习,学好的小组要派代表举手。

(3)出示船夫技术句子、点蓝。

3、请同学们一边读句子一边想象船夫驾驶小艇的

动作。(30秒)

4、现在,请同学们站起来同桌合作或找到伙伴合作,

一个人读句子,一个人演一演船夫的动作。

5、好,现在,我们来看看威尼斯的船夫叔叔是怎样

驾驶小艇的?(出视频)

6、讲述:小艇的样子真奇特,加上船夫的驾驶技术

这么棒,所以人们坐在船舶里感觉又舒服又有情趣。(板书:

舒服情趣)因此,威尼斯的人们可喜欢欢乐坐小艇啦。现在请

大家一边快述默读最后两个自然段,一边展开想象,哪些人

会来小艇去干什么?(1分)

(二)学习作用一段

1、现在,把你想象到的填到这张练习卡(出示练习

卡)

2、(发练习卡)这张练习卡,你可以独立完成,也可

以主同学合作完成。

3、巡视,抽样自读,(投影练习卡)

4、还有许多同学填写得很好的,课后大家再互相交

换练习卡交流。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几张图片。(出示图片)

放大介绍:A、人们可以在小艇上做生意。

B、白天,人们乘着小艇去办事。

C、晚上,人们乘着小艇去娱乐、游玩。

5、由这张练习卡和这些图片,我们可以知道小艇在

威尼斯起到什么的作用?所以说小艇是威尼斯的(板书:主要

交通工具。)

三、点结、迁移(6分)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大作家马克、吐温通过细致观

察抓住小艇的特点进行精彩的描写,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

座水上名堂特有的风土人情。

学习作者的写法,写一写家乡的某一处景或者物。

《威尼斯的小艇》教案篇2一、板题示标

(一)板书课题: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第26课《威

尼斯的小艇》第一课时,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二课时。

(二)展示学习目标:

1、知道威尼斯小艇的特点。

2、了解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

3、学习作者抓住事物(小艇)特点来描写的表达

方法。

指学生读学习目标。

本着学习目标,我们学习课文。

二、学习新知:

(一)自学指导一:默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下

列问题,3分钟后请同学回答:

(1)小艇在威尼斯占有怎样的地位?请用横线标

出来。

(2)小艇有哪些特点?请用圆圈标出来。

1、先学。学生自学。

2、后教。

(1)指生回答第一问,学生答出:

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

分析:为什么说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

“大街”是指什么?“汽车”是指什么?

(2)指生回答第二问,学生答出:长,窄,深,

翘。同时展示小艇的特点。再让学生说出相关句子————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

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

仿佛田沟里的水蛇。教师自制小艇让学生观察小艇的特点,

电子同时出示学生说出的答案。学生读体会。分析修辞,学

生答出:比喻。再指学生明确哪些比喻。同时展示比喻句,

指出谁比作了谁。

(二)自学指导二:默读第四自然段,思考以下问

题,3分钟后请同学们回答:

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船夫的驾驶技术表现在哪

三个方面?找到相应的句子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下来。

1、先学:学生自学。

2、后教:

指生回答第一问,学生答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

好。以红色字体展示这句话。引出“哪个词能体现船夫的技

术好?”,学生答出:操纵自如。再指学生说一说“操纵自

如”是什么意思,教师补充。指生回答,解决“船夫的驾驶

技术表现在哪三个方面?”学生答出:(1)行船的速度极快,

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2)不管怎么

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3)遇到极窄的地方,他

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同时展

示船夫的驾驶技术表现的三个方面,学生齐读。出示后让学

生找出关联词:不管---总----,让学生用关联词说一句话。

(三)学生自学5、6自然段,根据内容填写表格:

(出示表格)

小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指名学生填写,老师引导学生感受威尼斯的夜晚

----寂静。

展示,学生配乐读文段: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

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

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

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四)教师小结:学习作者抓住事物(小艇)特点

来描写的表达方法,学以致用。

三、当堂测试---我会写:

小练笔:写一段话来描写自己熟悉的某个事物,要

写出特点来。

附:板书设计

26威尼斯的小艇

长、窄、深、翘、轻、灵

技术好

《威尼斯的小艇》教案篇3一、教学目的:

学习第五至六自然段,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对象的

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齐读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引入:作者观察细致,描写具体,不仅写出威尼斯

的小艇的特点,而且写到了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二)学习第三段(第4自然段)。

1、播放一段船夫驾驶小艇穿梭于河面上的录像。

2、学生看后,找出能概括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的

词语:操纵自如。

3、让学生谈课文中具体描写操纵自如的内容,请

一学生上台以手代艇作动作演示。

4、全体学生都做船夫:以手代艇,以桌面代河,

以文具盒、书本代替河中其它船只。

学生集体演示,一边跟教师配合读课文:

师(读):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生:(接读)左

拐右拐地挤过去。

(同时以手代艇做左拐右拐的动作)

师(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生:(接读)

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极快,还能作急转弯。

(同时以手代艇作穿过快、急转弯的动作)

5、让学生谈谈操纵自如的含义,并举生活中的实

例加以说明。

(引导学生理解操纵自如是指驾驶得非常熟练、要

小艇怎么行驶,小艇就怎么行驶)

(三)学习第四段(56自然段)

1、小艇在威尼斯城人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

四个人一小组边读第四段边讨论:

填空:

白天,_______________乘着小艇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乘着小艇去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乘着小艇去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乘着小艇去______________。

半夜,___________________乘着小艇去

________________。

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导:在威尼斯,除了课文中写的一些人物需

要用小艇作为交通工具外,还有哪些人也要用小艇作交通工

具去工作,去学习呢?

四人一组议论:(邮递员、教师、医生、市长、旅

游者)

小结:小艇和威尼斯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小艇

活动,城市就热闹,小艇停泊、消失,城市就安静。

3、配乐朗读第56自然段。

学生自读课文,体会美景。

指导背诵。

这一段文字很美,写出了威尼斯城市的安静、美丽,

谁能用上两段中的语言文字来描写一下我们自己的家乡

呢?

学生交流写作情况。

《威尼斯的小艇》教案篇4【课文简介】

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

高超技术以和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

上名城特有的风光。

课文从“我”的所见所感入手,首先交待了小艇是

威尼斯的主要的交通工具,接着详细介绍了小艇独特的构造

特点,然后讲了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最后说了小艇与人们

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相关链接】

1、马克·吐温:

美国作家,原名萨缪尔·克里斯曼。马克·吐温是

他的笔名,主要作品有《镀金时代》《王子与贫儿》《哈里贝

利·芬历险记》等。

2、威尼斯意大利的一座古城,位于欧洲亚得里亚

海滨,周围被海洋环绕,由118个岛屿组成,只有西北角

一条长堤与大陆相通,有“水城”、“百岛城”之称。全城

有117条纵横交错的大小河道,靠400多座桥梁把他们

连结起来。威尼斯风光秀美,古迹甚多,有120座哥特式、

文艺复兴式、巴罗克式大教堂,120座钟楼,64座修道

院,40座宫殿,是著名全球的旅游胜地。威尼斯城热闹非

凡,但城内没有汽车和自行车,也不见红绿交通灯,小艇就

是“公共汽车”。威尼斯的小艇威尼斯水城同样闻名于世。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能正确读写

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从几个方面介绍小艇的写

作方法,并以次为依据给课文分段。

3、领会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表达方法。

4、了解威尼斯独特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和它同

威尼斯水城的关系,感受威尼斯的风光美、小艇的形态美。

【学习重点提示】

1、从几个方面介绍事物的写法。

2、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方法。

【教学方法】

运用直观语言,借助书中插图,丰富同学感性认识,

理解课文内容。由于威尼斯是一座水上城市,河道即是马路。

同学缺乏这些实际生活体验,在理解课文内容上有难度,体

味课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就更难了。教学时,首先应适时适

度地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简要介绍威尼斯是一座“水城”、

“百岛城”、“桥城”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同时指导同学

看书中插图,以此来丰富同学的感性认识,通过与一般城市、

马路、汽车的比较,展开合理的想像。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

内容,特别是理解“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的含义。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著名的水上城市是哪

里吗?那你们知道哪座城市被人们称为“桥城”﹑“百岛

城”吗?一座城市拥有这么多的名字该是多么有趣的事呀!

今天,我要去那里走走看看,你们愿意随老师一起前去观赏

吗?那现在我们就动身吧!

2、投影显示,介绍威尼斯:

威尼斯位于意大利东北部,是世界著名旅游胜地。

那里有401座姿态各异的桥梁横跨在117条水道上,连

接着118个小岛。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柏油路,市内没有

汽车和自行车,也没有交通指挥灯,船是市内唯一的交通工

具。

板书:

26、威尼斯的小艇

二、初读课文,根据书后预习题自学

1、读准生字表中生字读音,想一想:

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2、看注释或查字典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英尺、船梢、簇拥、哗笑、残破、耸立、停泊、威

尼斯、支配自如。

3、读课文:

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把不懂的词句画出来。

4、想想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准生字表的字音。

2、巧用心,记住以下几个字的字形:

艄:与“捎﹑梢﹑消﹑悄、梢”换偏旁记忆。

艇:与“挺、庭、蜓、”换偏旁记忆。

3、查字典理解个别生字(艇、艄、舱、姆、祷、

雇)的意思。

4、齐读书后读写词语,理解局部词义:

哗笑:很多人说话并夹杂着笑声。

耸立:高耸﹑直立。

簇拥:(许多人)紧紧围着。

寂静:十分寂静。

残破:残缺破损。

停泊:(船只)停留。

支配自如:指掌握和控制不受阻碍,很灵活﹑熟练。

5、指名读课文:

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6、自由正确朗读课文。

四、作业

1、誊写生字。

2、熟读课文,根据课后阅读考虑自学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同学了解在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小

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了解威尼斯的风土人情。

2、给课文分段,能合并几层意思归纳第二﹑四段

的段意。

3、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理清思路

1、指名分读课文,其他同学想:

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标出。

2、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意思,想:

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内容是──小艇是威尼斯的重要交通工具。

作用──总起全文,点明中心。)

3、默读考虑: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威尼斯小艇的?

4、讨论分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默读2~3自然段,考虑:

小艇是什么样的?用“~~”标出。

2、抓词句,谈体会:

小艇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样子奇特、内部舒适。)

3、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用了怎样的写法,这

样写有什么好处?

4、指名分读2~3自然段,说说这两节各讲了什

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⑴小艇的样子奇特。

⑵坐在船舱里面感到很舒适。

并列关系(投影显示)。

5、师:在一个结构段里,假如讲了几层意思,并

且它们同样重要,在总结段意时,就要把它们合并起来,谁

来说说这段的段意?谁还能说得更简单些?

(投影显示段意:小艇的样子奇特,坐在船舱里面

感到很舒适。)

6、总结:

通过刚才的练习,同学们会发现合并几层意思,并

不等于几层意思的相加,需要我们再进行归纳和整理,把多

余的词语去掉,这样就比较简练了。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指名读课文,考虑:

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标出。

2、默读课文: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用

“()”标出。

3、讨论学习,明确:

课文先概括地写出在“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

的情况下,船夫“总能支配自如”。然后列出三种情况做具

体说明,写出船夫的技术好。

4、自由读课文,判断这段是什么段式?可以怎样

归纳段意?

四、自学课文第四段

1、出示提示,默读自学:

投影显示:

⑴课文写了哪些人坐小艇?人们坐小艇干什么?

⑵想象还有哪些人坐小艇去干什么?

⑶课文最后为什么要写威尼斯夜晚景色,这与小

艇有什么关系?说明什么?

2、集体讨论,明确:

⑴人们:

商人﹑妇女﹑小孩﹑保姆﹑老人去:做生意﹑郊

游﹑教堂﹑看戏﹑回家。

⑵关系:

课文用威尼斯静寂的夜晚结尾,进一步烘托小艇的

作用,说明人们与小艇的关系密切,整个城市的喧闹与静寂

是以小艇的动与不动为前提的。

3、归纳段意,想:

小艇在哪些方面为人们起了重要作用?

(段意:威尼斯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离不开小艇。)

五、总结全文

1、快速浏览课文,考虑:

为什么说威尼斯的小艇“等于街头的汽车”?

板书:

重要的交通工具

2、作者是怎样把威尼斯的小艇写具体的?

3、小结:

细心观察,抓住特点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关键。我们

今后写作文也要做到这些,才干把作文写好。

六、作业

1、誊写词语并复习。

2、朗读课文,背诵并誊写第四自然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自然段。

2、完成书后练习。

3、学习第四自然段的写法,能围绕重点句写一段

话。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检查背诵

1、指名分读课文:

回忆如何给课文分段,说出第二﹑四段的段意。

2、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3、自由背第四自然段→二人互背→指名背→齐

背。

4、完成按原文填空:

船夫的()特别好。在河上行船的时候,(),

来往(),他总能(),毫不()。在()的时候,

他(),在()的时候,他()。我们看是()的

地方,()能够穿过去,而且(),两边的()飞一般

地()。我们的眼睛(),不知()。

5、听写词语。

二、完成书后练习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倒退──前进笔直──弯曲散开──聚集静寂

──喧闹

2、学习第四自然段的写法,以“XXX最讲卫

生”或“XXX行动最敏捷”为重点句,练习写一段话。

要求:

围绕重点句,从几个方面写具体。

例:

在家里穿衣服“XXX最讲卫生”在学校怎么做

或吃饭在公共场所洗澡学习时“XXX行动最敏捷”游戏

时劳动时。

3、完成语训的有关习题。

三、课后练习

1、写出下列字的读音:

艄()矗()残()拐()

2、判断下列字的偏旁部首:

尼()具()矗()残()斯()

3、组词:

尼()嘶()货()艄()县()

残()

泥()斯()华()梢()具()

线()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倒退──笔直──散开──静寂──

5、填空并完成练习:

船夫的()特别好。在河上行船的时候,(),

来往(),他总能(),毫不()。在()的时候,

他(),在()的时候,他()。我们看是()的

地方,()能够穿过去,而且(),两边的()飞一般

地()。我们的眼睛(),不知()。

6、用“●●●”标出这段话的重点句。

7、分层并说出层与层之间的关系。

四、作业

1、完成本课有关作业。

2、背诵第四自然段。

《威尼斯的小艇》教案篇5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

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

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

课文从“我”的所见所感入手,首先交待了小艇是

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接着介绍了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

然后讲了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最后详细介绍了小艇与人们

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

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设计意图:

备课时,为了避免能引导学生真正深刻了解威尼斯

独特的风情、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的关系等,我这样处

理教材:先播放威尼斯的录像短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多彩

的画面、激动人心的背景乐曲和准确精炼的文字介绍,使学

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自然进入课文所描绘的

意境中后,让学生理解“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的含

义。再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

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的关系并领会作者的表达方法等。

学情分析:

学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学习本课学生的兴趣

一定很浓,教学时要充分挖掘并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的疑惑或新奇,均应予以认同,要让学生在学

习过程中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

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的关系。

2.领会作者抓住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

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重点:

让学生了解小艇的特点和它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

系.

难点:

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

情结合起来.

教具、学具:

威尼斯风光及图片

教学课例:

师:同学们,在威尼斯这众多的事物当中作者只选

择了小艇来写,课文围绕《威尼斯的小艇》写了哪些内容呢?

请你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2~5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并

画出相关的语句,再自由读一读。待会儿我们进行讨论。

生:课文围绕《威尼斯的小艇》先写了小艇的样子。

我是从第二自然段知道的。

师:你能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吗?其他同学认真听,

边听边画出描写小艇样子的词。

(生读。)

师:谁来根据你画的词说说威尼斯的小艇是什么样

的呢?

生:威尼斯的小艇长有七八米,又窄又深,船头和

船艄向上翘起。

生:威尼斯的小艇有长、窄、深、翘的特点。

师:你真会抓重点词语来概括它的特点。我们一起

来再欣赏一次威尼斯的小艇,感受一下它的特点。

(课件出示小艇。)

师:威尼斯的小艇的确与众不同,在这一段里,它

被比作成什么?

生:新月和蛇。

师:你读了后有什么感受?

生:威尼斯的小艇很特别,行动起来,轻快,灵

活。

师:来,带着我们读出的感受再回到文中来读一读,

读出轻快,读出灵活。

(学生自由练读体会。)

师:谁能读得更好一些?要读出它独特、轻快,灵

活的特点。

(学生纷纷举手,师指名读。)

师:除了写威尼斯的小艇的特点,课文围绕《威尼

斯的小艇》还写了哪些内容呢?

生:还写了人们坐上去的感觉。

师:坐上去什么感觉?

生:坐上小艇非常惬意,看景色非常优美。

生:怪有意思的。

师:我主要是想问你一下“怪有意思的”还可以怎

么说?

生:还可以说“很有意思的”。

生:挺有意思的。

生:蛮有意思的。

生:特别有意思。

生:真有意思。

生:非常有意思。

生:真是有意思极了。

生:蛮有情趣的。

师:你们的语言太丰富了!同学们读着那么有意思

的语言、那么有意思的课文,你最想做什么呢?

生:就想坐在船上,拉开窗帘看看外面的景色,然

后用照相机把它拍下来。

生:我最想在船上睡大觉。

师:噢,你是有点累了。

生:我真想现在就去威尼斯看看。

师:真想去?

生:想。

师:真想坐威尼斯的小艇吗?

生:想。

师:那就美美地读这两段文字,争取把小艇的形象、

样子装进你的心里去。

生:自由读。

师:(播放威尼斯小艇的配乐视频)同学们,让我

们一起,随着优美的画面,走进威尼斯的小艇、坐上威尼斯

的小艇,去看看威尼斯那独具特色的风情──

师:欣赏完威尼斯那独具特色的风情后,我们来看

看作者围绕《威尼斯的小艇》还写了哪些内容呢?

生:还写了船夫的驾驶技术很高及小艇与人们生活

的密切关系。

师:你很会读书而且善于总结,这是一种非常好的

学习习惯!

师:船夫的驾驶技术很高及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密切

关系,从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出来呢?

生:……

……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围绕课题来学习课文,了解了

威尼斯小艇的特点、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

要作用,还学习了作者抓住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

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对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想法?

生:我今天突然认识到课题的重要性了。

生:在今后的阅读中,我要注意体会课题的意义。

生:我想,我们写作文命题一定要谨慎,而且内容

要紧扣题目来写。

师:说得非常好!这说明你会活学活用。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1-145664-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2-14 05:28:52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