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2020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分析+下水例文

更新时间:2024-07-09 07:23:06 人在看 0条评论

2020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分析+下水例文


2024年7月9日发(作者:地球的清洁工)

【2020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分析+下水作文

适用省份: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

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

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

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

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

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题目解析】

借“史”还魂,鉴古观今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李湘滨

2020高考落下帷幕,全国Ⅰ卷作文题无疑热度最高。

它和往年相比,变化较大,主要体现在形式载体变了,命题者绕开“疫情”“扶贫”“小

康”等高频高热度的话题,借助“桓管鲍”这一脍炙人口的典故,分出三条思维的线,考生

沿着每条线都要故事可讲,都有心得可谈。

尽管材料本身并无大的新意,但当各地备考沉浸在2018和2019的主旋律中,难以自拔

时,全国Ⅰ卷让广大师生觉得那么近又那么远。最起码有一点,题目起到了很好的防套作防

宿构作用,今年出来说押中题目的很少很少。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此题命题者用的是一招借“史”还魂,托古说今,考生需要

穿越到两千多年前,回溯那段“历史”,到它的“魂”,而又要回归到当下,着眼现实。所

以,聪明的考生脱掉题目的马甲,会发现它的里子差不多,还是那些并不陌生的内容,兜来

转去:顶层设计,领袖胸襟,大国气象;强国富民,一匡天下,复兴大业;公心用才,知人

善任,选贤举能;人民立场,家国情怀,大我无私;格局视野,渡人渡己;忠义贤良,仁厚

宽恕……大其牖,天光入;公其心,万善出。

注意“读书会”的情境设定,以及“你对哪个感触最深”的任务要求。重点选定一个对

第 1 页 共 8 页

象,读到点子上,也读出新意,读出灼见,就是佳作。

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相对于去年区分不大的“劳动精神”,今年的鉴古观今,应更

能彰显出优秀学子的阅读沉淀和视界广度。

希望如愿。

入乎内钩沉历史,出乎外烛照世相

江西抚州市东乡区第一中学 王茂平

作文不难写,但要写好很难。

不难写,是说审题上不设置障碍,明明白白的,不刁钻,不古怪。例如,设定的要求、

限定的情境都是很清楚确切。

比如:“举行读书会”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写一篇发言

稿”。这些,都很自然地引导考生进入写作情境,既明确了写作的指向性,同时,也启发并

给予了考生思考的多维度。

但是,要写好,写出深度和广度,却不容易。

首先,要有足够的阅读积累。写作时,固然要“结合材料”来写(这点也是题目中的要

求),但若是一直把眼睛盯着故事本身,思维囿于人物表层的举止,而不注意挖掘丰富的、

深层次的思想内涵,并触类旁通,对相关的历史背景、人物经历(即:历史材料)有更多的

了解,对中国封建历史的发展特点、政治形态与格局有所涉猎,则很难游刃有余地写出有力

度的文章。

因为作为读书会(这也是写作的外部情境背景),本身既是一种阅读的表达与交流,也是

一次思想的碰撞与交锋。其命题的潜台词之一(即:潜在的考察能力)就是学生要有阅读的

积累,要多读书,善思考。一句话,越是占有丰富的阅读积淀,越能挥洒自由地谈古论今,

真正地抒写出有感触的文字。

其次,要有独立的批判性思维。这有两层意思:

一是“入乎内”。学生要能够立足故事本身,辩证地、理性地看待问题。运用历史唯物主

义观,从事实本身出发,会全面地、一分为二地看待事件,分析问题,表达观点。行文中应

有比较,有辨析,而不能简单地先入为主,进行生硬地、空洞地、泛化地论述。

二是“出乎外”。学生可以缘事析理,在讨论交流分析中,得出有人生指导意义的启发、

启迪。因为谈古乃是为了论今,读书乃是为了启智开化;所以,个人认为,在行文中可以结

合现实,以古证今。要能够巧妙地、顺理成章地(而不是牵强附会)引申到对当今的时代特

点、历史特质以及价值观等的观照。这样,发言稿就有时代气息和针对性。这也是命题的潜

第 2 页 共 8 页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1-1425993-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4-07-09 07:23:06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