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成考专升本2022年大学语文自考真题(附答案)
2023年11月7日发(作者:易书波)
湖北省十堰市成考专升本2022年大学语文自考真题(附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5题)
1. 下列诗集中,属于郭沫若的是( )
A.《女神》 B.《北方》 C.《红烛》 D.《死水》
2.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出自( )
A.《季氏将伐颛臾》 B.《秋水》 C.《陈情表》 D.《五代史伶官传序》
3.《我与地坛》反复抒写母亲死后“我”的痛惜和追悔,对表现母爱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
A.对比反衬 B.类比显现 C.象征暗示 D.侧面烘托
4.《米龙老爹》的作者是()
A.列夫·托尔斯泰 B.莫泊桑 C.欧·亨利 D.契诃夫
5. 屠格涅夫的《门槛》是( )
A.小说 B.散文 C.散文诗 D.政论
6.七斤、八一嫂和赵七爷是鲁迅的哪部小说中的人物?
A.《狂人日记》 B.《伤逝》 C.《祝福》 D.《风波》
7.《风波》在总体上采取的是( ) A.象征手法 B.白描手法 C.对比手法 D.隐喻手法
8. 老舍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 )
A.《骆驼祥子》 B.《断魂》 C.《茶馆》 D.《月牙儿》
9.在鲁迅的作品集中,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开端的是( )
A.A.《呐喊》 B.《彷徨》 C.《坟》 D.《野草》
10.《张中丞传后叙》写张巡“就戮”时,“颜不乱,阳阳如平常”,这种人物描写方法是( )
A.A.肖像描写 B.行为描写 C.言语描写 D.心理描写
11. 《论学问》提出读书做学问的用途是
A.增长才识 B.旅游 C.改造国民性 D.如何绘画
12. 中唐时期倡导“新乐府运动”的主要作家是( )
A.韩愈 B.柳宗元 C.刘禹锡 D.白居易
13.《苦恼》的主旨是()
A.反映了下层小人物的悲惨生活
B.揭示 上层人物的缺乏信心
C.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对立
D.揭示专制统治下人与人之 间的冷漠与无情。
14.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作田园诗的诗人是( )
A.屈原 B.陶渊明 C.谢灵运 D.王维
15. 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方法依次是 (1)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2)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4)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A.拟人 排比 夸张 比喻 B.比喻 拟人 对偶 夸张 C.比喻 排比 对偶
夸张 D.拟人 比喻 对偶 夸张
二、填空题(10题)
16. ___________与杨炯、卢照龄、骆 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17. 汉武帝时设置的音乐官署名为__。
18.论证一般可分为立论和__________两类。
19.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___________。
20.李斯是代文学家。
21. 《哈姆雷特》是__悲剧的代表作,突出地反映了作者的__思想。
22. 陶渊明《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 _________" 。
23. _________ 是我国最早 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24. 《席方平》是《__》里的名篇,文中赞扬了席方平的__精神。
25.《关山月》是一首__________诗。
三、判断题(5题)
26. 《米龙老爹》叙述方法的特点之一是以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为用,避免 了叙述的呆板和单调。 ( )
27. 梁启超《论毅力》一文的中心论点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 )
28.《谏逐客书》是李斯向秦王陈述意见的奏章。 ( )
29. 苏轼以豪放词著称, 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堪称他婉约词中的代表作。 ( )
30. 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通过“杀霸陵尉”等情节表现了李广的性格弱点。 ( )
四、文言文阅读(3题)
31.这篇小说表现了石崇怎样的性格特征?最能表现这一特征的是哪个细节?
32.这首元曲是如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4分)
33.(三)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7~29小题: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日:“可矣,厚将得众。”公日:“不义不昵,厚将崩。”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共叔段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什么?
五、现代文阅读(3题)
34.阅读《背影》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文章选取“背影”这个角度,好在哪里?
35.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4分)
36.阅读冰心《往事》片段,回答下列各小题:
我们说着海潮、海风、海舟……最后便谈到海的女神。
涵说:“假如有位海的女神,她一定是‘艳如桃李,冷若冰霜’的。”我不觉笑问:“这话怎讲?”
涵也笑道:“你看云霞的海上,何等明媚;风雨的海上,又是何等阴沉!”
杰两手抱膝凝听着,这时便运用他最丰富的想象力,指点着说:“她……她住在灯塔的岛上,海霞是她的扇旗,海岛是她的侍从;夜晚她曳着白衣蓝裳,头上插着新月的梳子,胸前挂着明星的璎珞;翩翩地飞行于海波之上……”
楫忙问:“大风的时候呢?”杰道:“她驾着风车,狂飙疾转的在怒涛上驱走;她的长袖拂没了许多帆舟。下雨的时候,便是她忧愁了,落泪了,大海上一切都低头静默着。黄昏的时候,霞光灿然,便是她回波电笑,云发飘扬,丰神轻柔而潇洒……”
这一番话,带着画意,又是诗情,使我神往,使我微笑。
楫只在小椅子上,挨着我坐着,我抚着他问:“你的话必是更好了,说出来让我们听听!”他本静静地听着,至此便抱着我的臂儿,笑道:“海太大了,我太小了,我不会说。”我肃然——涵用折扇轻轻地击他的手,笑说:“好一个小哲学家!” 涵道:“姊姊,该你说一说了。”我道:“好的都让你们说尽了——我只希望我们都像海!”
杰笑道:“我们不配做女神,也不要‘艳如桃李,冷若冰霜’的。”
他们都笑了——我也笑说:“不是说做女神,我希望我们都做个‘海化’的青年。像涵说的,海是温柔而沉静。杰说的,海是超绝而威严。楫说得更好了,海是神秘而有容,也是虚怀,也是广博……”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赞美了大海怎样的品格?
六、作文(1题)
37. 请以“‘飞天’从梦想到现实”为话题,联系梦想与现实的关系,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1.A
2.D
3.D
4.B
5.C
6.D
7.B【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 【应试指导】《风波》在描写风物、叙述事件、塑造人物形象时,主要采用了传统的白描手法,如对七斤的塑造,通过简白的描述,短短几句话,就表现了七斤愚昧无知、浅薄懦弱。 8.A
9.A
10.A
11.A
12.D
13.D
14.B
15.C
16.王勃
17.乐府乐府
18.驳论
19.韩非子
20.秦
21.莎士比亚 人文主义莎士比亚 人文主义
22.而无车马喧
23.《国语》
24.聊斋志异 斗争聊斋志异 斗争
25.乐府旧题
26.N
27.Y
28.Y
29.Y
30.Y
31.骄横跋扈,不可一世。(2分)
石崇以铁如意击碎珊瑚树。(2分)
32.在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中国古代,很多时令、景物已附有相对稳定的喻意,秋及秋景多含萧瑟凄凉、孤寂落寞之意,看藤枯老树,想人生短暂,岁月蹉跎,青春不驻;看日落,知黄昏本为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之良辰,而此时自己却孤独漂泊在异土他乡;看“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鲜明对比,愈发感到自己的孤寂落寞,这一切触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断肠人在天涯”,点明主题,正因人在天涯,日夜恋土思乡,以至“断肠”。
33.贪得无厌,狂妄愚蠢。
34.以“背影”为题贯穿全篇父亲老境的颓唐、心情的忧郁、父亲对儿子的真挚感情等都可以通过“背影”真切地表现出来。以“背影”为题,贯穿全篇,父亲老境的颓唐、心情的忧郁、父亲对儿子的真挚感情等,都可以通过“背影”真切地表现出来。
35.本文通过抒写作者回故乡时的所忆所念,所思所感,控诉了所谓“长宜子孙”的封建家庭对年轻生命、年轻心灵的摧残,表现出巴金对受害者的深深同情,并由18年后“回来看见的还是一样的情景”的观感,显示作者对封建势力的本质及其顽固性的深刻认识。作者总结出一个真理,“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唯一的出路就是和旧家庭决裂,年轻人应该走出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寻求光明的前途。
36.温柔而沉静、超绝而威严、神秘而有容、虚怀而广博。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