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供电企业中小型作业现场安全风险管控的措施

更新时间:2023-11-07 12:24:22 人在看 0条评论

供电企业中小型作业现场安全风险管控的措施

2023年11月7日发(作者:倜傥不)

供电企业中小型作业现场安全风险管控的措施

摘要:国家电网公司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下发了《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实施指导意见》等文件,为基层单位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但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因无具体的先例可循,基层供电企业风险管理工作开展难度很大,各类现场作业安全风险未能真正实现可控。本文通过对供电企业中小型作业现场的现状分析,总结出关于供电作业现场安全风险管控的措施。

关键词:供电企业作业现场;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前言

在供电企业中小型作业现场,保证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是供电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心,也是供电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地区配电网络得到了飞速发展,配网现场施工作业出现点多面广、作业环境复杂多样的情况。在施工作业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将严重影响作业的安全系数。作业现场安全风险辨识与控制管理是风险管理的核心。通过作业前对作业现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安全管理的缺失进行辨识,分析出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因素,再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在作业过程中实施控制,预防人身事故、人为责任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可控、能控、在控”的目标。

1、供电企业中小型作业现场工作现状

1.1、中小型作业现场缺乏科学的风险预控机制

我国供电企业普遍存在忽视中小型作业现场的风险预防和控制的现象,导致供电企业现场作业风险预防和控制缺乏手段,遇到安全事故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抢救,没有一套完善的作业现场安全风险管控的机制,存在风险分析和预防控制措施难以同时落实、风险评估和去除隐患不连贯的现象,原有的管理手段不能对作业现场工作全程进行有效管控,无法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实施有效的监督。

1.2、现场作业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和辨识缺乏依据

供电企业没有建立科学的评估数据库和流程,存在风险辨识靠估计、风险分析粗线条、风险估计走过场的现象,无法准确辨识作业现场安全风险指数。输变电设备运维单位落实电网风险预警控制措施,提前消除影响电网正常运行的缺陷和隐患,落实责任人制度,加强对重要变电站、重要保电线路的管控力度。重点掌控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危险点,做好预控和防范措施。此外,针对改、扩建重点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应提前介入、参与项目和施工方案的审查,从源头上优化项目方案和施工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风险;在工程实施阶段,做好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资质审查与“施工三措”、现场安措设置关,牢牢掌控工程每日的安全生产状况与进展情况,确保施工现场的人身与设备安全。

2、作业现场风险管控的措施

2.1、科学评价,准确辨识风险

市公司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梳理各专业现场作业任务、作业过程及其相应的作业环境、作业条件、作业方法,辨识可能存在的各种物(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等事故风险,采用了省公司《供电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规范》对于安全生产条件的风险进行辨识与控制。同时,把省公司《供电企业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三个分册充实、调整为七个分册,结合本单位作业实际补充完善对应的典型控制措施。防范手册配以相应事故案例,形成适用于本公司特点的作业现场风险辨识防范标准。

2.2、再造流程,实施全程管控

(1)班组绩效考核指标:风险辨识与控制培训实施与效果;典型作业预先风险分析范本编制质量;作业预先风险分析的全面性、准确性,控制措施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作业现场风险辨识与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风险辨识及典型作业预先风险分析范本库的动态维护情况。 (2)基层单位绩效考核指标:班组风险辨识与控制培训的计划下达、组织实施及效果检验开展情况;生产环境静态风险识别的实施情况;典型作业预先风险分析范本编制质量;大型作业现场勘察、“三措一案”编制下达情况;作业预先风险分析控制表、作业指导书的审核情况;作业现场标准化安全监督检查表库建立与实施情况;对班组作业现场风险控制的评估、考核情况。

(3)管理部门绩效考核指标:风险辨识与控制培训的组织及效果检验开展情况;生产环境静态风险识别、典型作业预先风险分析范本库编制的组织情况;大型作业现场勘察、“三措一案”编制下达情况;作业预先风险分析控制表、作业指导书的审核情况;作业现场标准化安全监督检查表库建立与实施情况;对基层单位安全风险辨识与预控工作开展情况的检查、评价、考核情况。

2.3、强化管理配套

为规范生产作业现场安全管控,落实安全管理到位、安全工作到位和安全监督到位,相关管理人员必须经常深入生产现场,了解、掌握安全生产情况,指导和协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到岗到位人员重点关注施工环境恶劣或施工难度极高、易发生人身伤害或人员误操作的高危作业现场。检查制定的工作方案是否合理,关键环节风险预控措施是否完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各项规章制度、反事故措施是否严格执行,现场是否存在违章现象等。

2.4、应用技术手段

为了确保人身、电网、设备安全,推行的输、变、配电设备安全运行第一责任人管理制度,将现场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责任明确到个人。同时应用高科技技术手段,应用多年来的尝试和实践,输、变、配电设备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实现生产运营的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为加强施工现场作业的安全管理,将设备安全运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从设备运行管理延伸至施工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

2.5、规范安全工器具管理 保障人身安全,除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外,工具装备的良好性也十分重要。首先,上级职能部门要重视安全工器具管理,定期组织有资质的试验单位,按周期开展预防性试验工作,确保安全工器具始终保持良好状态。其次,生产运检班组在运输、使用安全工器具过程中,要做好保养、防护工作,针对急修车辆存在工器具与材料混装的问题,可对急修车辆进行技术改装,定制化设计专用车载安全工器具柜,杜绝行车途中对安全工器具造成损伤或破坏,导致作业过程中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2.6、完善小型作业现场风险预控机制

针对小型作业现场风险辨识管理粗放和走过场的现象,首先,要组织生产、安监、配网、营销等各专业技术人员,梳理小型作业工作任务、作业流程及其相应的作业环境、作业条件、作业方法要求,辨识可能存在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制度标准的管理缺陷等内容;完善《小型作业现场风险预控措施清单》,明确各类小型作业对应的危险点和应采取的预控措施。其次,各级管理人员要正确认识小型作业“工作内容虽小,但安全风险不小”的实情,定期深入小型作业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充分发挥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督体系“双重”监督作用,以跟踪检查、飞行检查和模拟报修等形式进行突击检验,及时发现问题隐患苗头,抓好整改落实,切实提高小型作业安全管理水平。

结语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是以风险管理和控制为导向,贯穿电网企业的生产全过程实践证明,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是一个系统和整体,体系建设是一个持续不断改进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懈地推进,毫不动摇,才有可能使基层供电企业真正实现本质安全。与复杂、专业的安全评价方法相比,在企业基层生产岗位作业场所实施风险评估方法、最后一分钟风险评估法、工作安全分析法,更符合生产管理的实际,方便现场操作使用。

参考文献

[1]徐素萍.班组作业现场的过程风险控制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 [2]王景焕.关于电力施工的项目管理探讨[J].门窗,2012.

[3]章伟林,张学冬.作业项目安全风险管控的研究与实践[J].电力安全技术,2013.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1-1296889-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11-07 12:24:22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