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中国都市言情剧类型源流初探

更新时间:2023-11-03 13:58:24 人在看 0条评论

中国都市言情剧类型源流初探

2023年11月3日发(作者:2013中考优秀作文因为有你)

辽宁科技大学更名-

[媒介研究]栏目主持:大木中国都市言情剧类型源流初探■谢建华20世纪下半叶不断加速的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将都市言情剧的创作推向鼎盛状态。生存状态的琐碎无人情冷暖的变幻无常和欲望旗帜的漂浮萌动,已成定、为当代城市最为平凡的情感物语,人们承受着名利的诱惑与生活的重压,感受着爱情和婚姻的危机,平凡中的无奈和烦恼积聚一身。都市言情剧以城市生活为叙事的时空背景,聚焦于特定体中多个角之间的情感关系,具有较强的当代精神指向和感性叙事特征。一、历史渊源与产生背景都市言情剧的产生与发展,既与中国文学的言情传统有着难以割舍的血缘联系,又与中国都市化进程的推进息息相关,同时受到港台言情剧的影响。发展空间。这些通俗言情小说注重迎合市民审美趣味,开始由雅致化向世俗化、商业化方向转变。到了当代,言亦舒、梁凤情作品无论风格和内容都更加多元化。琼瑶、仪、岑凯伦等创作的言情小说,大多已成为言情剧创作的重要题材资源。2.都市化进程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益加速的都市化进程使中国城市市民的思想意识、情感观念、审美理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都市化所引起的对爱情的极度推崇、对欲望的极度张扬“,使家庭结构更加松散,夫妻间相互约束力减弱,感情沟通和信息交流障碍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家庭的离散、新的婚姻取向和期相互独立、更新的情爱观念”。②社会现实中令人望、眼花缭乱的情感变化,为都市言情剧的产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剧情内容。以表现都市情感为主旨的市民情节剧、青春言情剧、都市情感剧批量生产,在数量上成为中国影视文化的重要部分。1.中国文学的言情传统中国的文学艺术创作自古以来就有言情传统,在各个朝代的历史更替和各种文学体裁的不断演进中,我们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言情内容的存在和影响。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言“无论犯:爱情与神怪为小说中最多之题材。罪小说、冒险小说、或神怪小说,不涉及爱情者甚少。由此可见古今中西,最令读者心动神往者,厥为男女爱情故事。”①3.港台言情剧的传播无论内容上还是形式上,港台言情剧都要比大陆言情剧出现、成熟得早。改革开放后,大陆加大了引进港台电视剧的力度,不仅引发了持续的收视热潮,也使内地很多电视台争相效仿拍摄,言情剧的播出和制作呈现出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现代都市工业文明的日渐成型,使得以言情小说为主体的通俗文学有了更大的42[媒介研究]一片繁荣之势。在这方面影响最大的当属台湾言情剧,尤其是由琼瑶小说改编的一系列通俗言情剧受到观众的垂青。这些言情剧融观赏性和娱乐性于一体,以大众化、通俗化的审美风格,对大陆言情剧的创作、生产直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产电视剧中言情倾向更加明显,言情剧的创作更加活跃,都市言情剧作为一种主要剧作类型受到了更多观众的喜爱。二、中国都市言情剧的发展脉络我国真正意义上的都市言情剧创作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起步,到90年代中期进入类型形成期,当前已经步入创作成熟期。都市言情剧发展的基本面貌,是由整个中国电视剧的成长环境决定的,同时也与中国当代的大众文化发展息息相关。类型初创期(1984—1989)1、在这一时期,政治意义成为考察剧作水准的重要维度“,它的创作和观赏同时是文化产品的制造和消费,意义的产生与流通过程,最终由其所处的社会结构与历史来加以界定”。③在早期的中国电视剧作品中,反映男女爱情的电视剧作品不但数量极少,而且大多用爱情题材表现社会风气、批判错误观念,将爱情作为剧作者表达政治意识观念的题材凭借。比如,1961年3月25日由北京电视台制作、播出的《桃园女儿嫁窝谷》,借一场婚恋风波表达了新时期年轻人艰苦奋斗、改天换地的决心与勇气。1963年播出的电视剧《相亲记》,表面上讲述的是饭店服务员沈林和纱场女工于显祖之间的爱情故事,实际上是以喜剧的方式讽刺了门当户对的旧婚恋观念。改革开放以后,创作者开始重新认识电视剧的审美属性和美学品格,到1984年前后,电视剧创作的政治意识形态化开始有所改变,这一年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大陆电视剧成熟期的起点,标志着电视剧艺术开始向人的本位回归。自此,人的情感作为电视剧的重要题材内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这一时期内,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言情剧的兴起。琼瑶剧在全国范围内的热播,引发了人们对言情剧持续的收视兴趣。作为中国都市言情剧的早期雏形,琼瑶言情剧所惯用的情感设置模式,对男女情感故事如泣如诉的演绎,对当代都市观众审美趣味的熟知与利用,都为以后都市言情剧的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此后,情感问题开始在电视剧创作中受到重视,言情作为电视剧主要的审美内容和情节元素之一,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这一时期成为都市言情剧创作的准备期、初创期。栏目主持:大木在都市言情剧的初创期内,爱情题材的电视剧在数量上虽然越来越多“社会,但这些作品大多以历史背景、事件为依托,与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这样的立意和布局,往往使情感戏淹没在对历史观念和道德的反思,或是时代变迁引发的各种冲突之中,因其负载着深重的理性思考以致成为一种点缀”。④在人物活动的背景和故事展开的空间环境上,此时期的都市言情剧都市气息还不够浓郁,爱情的表现相对含蓄。风格形成期(1990—1995)2、1990年作为一个转折点,以情感表现为核心的通俗电视剧创作日渐繁荣。大型室内情感伦理剧《渴望》的出现,引发了持续的收视热潮,也引起了人们对电视剧创作中题材更新和艺术创新的双重思考。《渴望》被视为通俗电视剧的开端力作,同年创作的都市情感作品《结婚一年间》在第二届上海电视节上获得了“白玉兰奖”。此后每年都有不少思想与艺术水平俱佳的都市言情剧出现,像1991年的《离婚前后》,1993年的《过把瘾》《、北京人在纽约》,1994年的《情殇》《、情同初恋》,1995年的《情到深处》《、东边日出西边雨》等。这些作品第一次将都市情感作为正面表现对象,展现了在瞬息万变的改革风云中,都市人所面对的复杂困顿的情感世界。在言情剧的成长期,感情问题得到了较为完整的表现,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情感(特别是爱情)在以往电视剧创作中的尴尬地位。在题材内容的处理上,此时期的都市言情剧大多在婚姻生活中表现爱情,在爱情追求中探询婚姻,是爱情与婚姻的复合与交响。在不少剧情里,传统意义上的家庭亲情和社会伦理仍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男女主角的情感走向,爱情抒写的伦理彩依然比较浓郁,爱情在言情剧中往往容易被创作者作为一种家庭亲情,受到“泛情化”的处理。比如,电视剧《渴王、宋等三个家望》以刘慧芳的生活经历为主轴,将刘、庭的聚散离合交织关联在一起,并在这个聚散离合的过折射人性善恶。在电视剧纵横交织程中呈现人生百态、的情感关系网络里,恋人、夫妻、婚外恋等两性情感和父子、母女、爷孙等家庭亲情一应俱全,所有这些错综复杂的情感类型都被聚合在“家”的空间内,作为全剧的内容支撑表达着剧作者的善恶观念。类型成熟期(1996年—2002年)3、从1996年到2002年,都市言情剧一直处在创作发展的黄金阶段,这段时期成为都市言情剧的繁荣成熟期,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更加多元,情感表现更加深43[媒介研究]栏目主持:大木节化倾向,那些带有电视情节剧技巧的审美特征越来越少见。在《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等电视剧中,剧作的戏剧冲突开始由外在的事件冲突转向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冲突,由人物内心情绪变异引发的情感冲突在叙事中开始担当更多的表意责任,内心情感的聚集和诗意氛围的营造使抒情性成为大多数都市言情剧的审美风格特征。在大多具有抒情风格的都市言情剧里,对故事性的蓄意构置和对主题表述的强烈渴望已变得少见,剧作开始更强调写实,强调揭示人物内心,强调平实、自然、流畅的审美风格,重点表现人物情感世界的细微变化,剖析男女主角心理的变动过程。情感剧渐渐不以情节作为叙事的核心元素,而依赖多个生活场面的有效积累和非情节点的串联,致力于展现原生态的生活现实,模拟生活的实态,为观众创设真实的叙事情境,书写城市感情的本真一面。近年来的都市言情剧往往把爱情、婚姻投放到平实琐碎的城市生活中去表现,在家长里短、儿女情长中揭示两性内心世界的激烈冲突,在“一地鸡毛”式的平俗人生中,表现平凡市民对爱情点点滴滴的体验,这使得都市言情剧具有通俗化、大众化的美学品格。在人物形象的处理上,都市言情剧并未粉饰男女人物性格中的负面因素,而是以真实的态度,书写了当代市民的世俗品性,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感性的欲望、随意的恋情、轻率的举动和浮躁的心态,在都市言情剧中得到了全方位的呈现。同时,都市言情剧具有日渐鲜明的当代指向。这种当代指向不仅体现为剧情世界中那些具有清晰的当代社会属性的时空背景,更体现为电视剧主题意旨上所具有的强烈当代意识。在这种当代语境中,一切带有情感生活印记的城市地域空间,一切带有鲜明当代属性的社会环境,已经成为都市言情剧塑造当代市民情感、精神生活的特定文化背景。幽暗暧昧的霓虹灯、嘈杂的呼吸、稍嫌做作和夸张的街景陈设,以及过于浓重的人工城市布景,这些带有强悍城市风格的画面,常常在都市言情剧中一闪而过,作为情节叙事的转场镜头或减缓叙事速度的技术手段,既昭示了现代城市的摩登属性,又揭示了情感发生的当代语境。笼罩在城市生活氛围中的都市言情剧人物,他们的观念和情感时时刻刻遭受着现实的撞击,当代社会的几乎每一次重要变革在剧情中都会有所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男女主人公的情感信任危机、爱者对被爱者的身心背叛,还有那种恍惚不定的异性恋情,这些都市言情剧所极力呈现的情感世界,并不只是入,艺术技巧日趋成熟化、类型化,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品。这一时期较具代表性的作品,如《让爱做主》、《来来往往》等,都能围绕剧作中最核心的情爱内容,站在爱情世界的制高点上,对那个时代青年男女的爱情追求和婚姻体悟作比较真切、深刻的演绎。在《让爱做主》等剧作中,剧作者最大限度地呈现了一个充溢着爱与恨的情绪化世界,最大程度地表现了深陷爱情的男女主角极端复杂的心理感受,极具艺术性地将剧中人物的情绪状态和剧作者的思想观念传递给电视观众。在这里,情感的纠葛错综复杂、随处可见,对爱情的诉说真切动容、声泪俱下,至此,都市言情剧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纯粹、雅致的言情剧文本类型。在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审美风格等方面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类型特征,类型化更加鲜明。⑤与前两个阶段的都市言情剧相比,这一阶段的作品虽同是表现都市情感,题材内容却在不断拓展,主题意蕴在不断深化,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更加精细化、多样化,不少作品甚至开始汲取类型电影的艺术元素,在题材禁区和审美定势上都实现了突破,使都市言情剧创作真正呈现出异彩纷呈、姿态万千的局面。像《牵手》《、来来往往》《、让爱做主》等,将婚外恋中的第三者作为主角推至镜头前《;结婚十年》对都市爱情与婚姻第一次进行全景式的扫描《爱情与性;中国式离婚》对都市的婚姻、之间的复杂关系予以正面逼视《;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则将都市感情中的暴力和心理疾患,毫不修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都市言情剧所进行的所有这些“内容突围”,吸引了人们关注的目光,为都市言情剧的创作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而同为都市言情剧的《空镜子》等,则走的是民间本位路线。它们不以陌生化和震撼感为效果追求,而是致力于对城市平凡生活中爱情、婚姻感受的深入开掘,力求将那些人们习焉不察、习见相忘的微观生活实态,通过细节叙事再现出来,还电视以“平民化的生活诗意”。⑥风格变异期(2003年—)4、在世纪之交的“艺术转型期”,都市言情剧除了在内容的广度与深度、艺术形式与主题观念上取得突破和创新外,在创作数量上也显示出巨大的优势。现在每年高达几千部集的电视剧中,都市言情剧几乎要占到半壁江山,成为国产电视剧创作格局中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⑦同时,都市言情剧的创作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近年来的中国都市言情剧创作正呈现出更多的非情[媒介研究]纯粹感性化的情绪演绎,它所遵循的依然是颇具当代性的理性逻辑。人物穿梭于都市时空,他们的情感变异根植于与时俱新的当代现实,这正是支撑都市言情剧的一个创作基点。都市情感中的爱情、婚姻与家庭亲情等,在电视剧中也经历了“迷失与重构”的过程。⑧在初期的都市言情剧中“,家”被赋予了极为重要而繁复的语义。它既是故事行动的起点,又是叙事行程的归宿,获得了舒解与温馨的意义。在这里,都市感情与家庭伦理几乎是同构的。在随后创作的都市言情剧作品中,这种观念被不断解构。从《牵手》中第三者王纯的主动退出,到《让爱做主》中第三者娄嘉仪的正面进攻,婚外恋的所谓“合理性”(至少是“合情性”)似乎逐渐得到了正面表现。而最近几年的《真爱无敌》《、渴望激情》《、穿越激情》《、保卫爱情》等电视剧,则依情构事,将随境而生的恋情予以放大,传统中国式婚姻的意义和“家”的价值不断被削弱。而最近家庭情感伦理剧的勃兴,似乎又在扭转这种“颓废化”的审美倾向,使电视剧中的情感世界向传统回归,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积极的变化。栏目主持:大木③汤惟杰《:家的隐喻———对张元〈回家过年〉的一种解读》,王晓明主编《: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第184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④刘书亮主编《:中国优秀电影电视剧赏析》第164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⑤谢建华《:类型与符号的配方———都市言情剧艺术形象探析》2005《,理论与创作》(6)《、艺术技巧与情感诉求的交融并生———都市言情剧审美风格探析》,2005(6)《《当代文坛》、在世俗立场与伦理导向之间———论都市言情剧的叙事策略》《,南京师大文学院学报》2005(4)《、类型的风险与多元的可能———都市言情剧的创作困境与出路》2006《,当代文坛》(3)。审美定势与超越—⑥戴清《:艺术默契、——兼谈近期电视剧的创作得失》《,2002中国传播论坛·中国电视剧传播》第309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⑦2001年参加“金鹰奖”评选的82部长篇电视剧多角恋的言情作品。仲呈中,就有30多部是写婚外情、祥《2002(4)。:关于爱情题材的影视创作》《,中国电视》⑧周敏《:迷失与重构———论当代电视剧中爱情观念的嬗变》,周涌主编《:影像记忆———当代影视文化现象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注释:①林语堂《:中国传奇小说》,上海书店,1989。②张鸿雁主编《:城市·空间·人际———中外城市社会发展比较研究》第268页,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作者系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责编一申)45

三日入厨下代表数字什么数-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1-1277900-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11-03 13:58:24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