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近代史上重要的报刊、杂志-备战2021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易错题_ ...

更新时间:2023-11-03 06:28:32 人在看 0条评论

近代史上重要的报刊、杂志-备战2021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易错题_ ...

2023年11月3日发(作者:杯弓蛇影造句)

女子举重国家队队员-

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易错点10 近代史上重要的报刊、杂志

1.《申报》:1872年一位名叫美查的英国商人在上海创办《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2.《时务报》、《国闻报》和《万国公报》:戊戌变法时期,比较著名的是由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于1896年在上海创办的《时务报》和严复在天津主编的《国闻报》;中国近代有2个名叫《万国公报》的刊物。一是1868年9月5日在上海由林乐知等传教士创办的一份刊物。同时也是一份对中国近代发展影响巨大而深远的刊物之一。二是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之后不久,也创办了一份报纸名为《万国公报》。《万国公报》自1895年8月17日开始正式刊行,为双日刊,每册有编号,无出版年月。由46期开始把《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

3.《民报》:辛亥革命时期比较著名的报刊就是《民报》。《民报》是中国同盟会机关报,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11月在日本东京创刊。改良派刊物《新民丛报》。

4.《新青年》和《每周评论》: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比较著名的报刊是陈独秀于1915年在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陈独秀、李大钊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是“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的旗帜,在国内文坛有广泛的影响,其主要宣传的是马克思主义思想。

5.《新华日报》和《解放日报》: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创办了《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

01 《申报》

1.《申报》是我国近代创办比较早、影响比较大的报纸。通过当时的这份报纸,我们可能看到的内容有

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①《马关条约》的评论

①某商家刊登的广告 ①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A.①①① B.①①① C.①①① D.①①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某商家刊登的广告;1898年,京师大学堂的创办。得出①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而《申报》还没有创办。运用排除法排除带①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1 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的选项,从而得出①①①符合题意,A选项符合题意;故选:A。

2.1917年商务印书馆在《申报》登出新书广告:特编适合共和宗旨之教科书,分国民学校、高等小学校、中学校、师范学校四种,学生用书及教师用书均全,一律呈经民国教育部审定公布……今日教育家欲同心协力,盖此维护共和之责,则采用此种教科书最为相宜。可见,当时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是

A.建立近代教育体系 B.维护共和制度

C.推动民族工业发展 D.改革社会习俗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特编适合共和宗旨之教科书”“今日教育家欲同心协力,盖此维护共和之责”说明强调教育文化事业要符合民主共和的宗旨,可见当时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是维护共和制度,结合所学知识,1917年是民国初年,虽然民国宣称是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此时实际上处于北洋军阀时期,民主共和徒有虚名,因此需要维护共和制度,故B正确;ACD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故选B。

3.如下图是《新申报》民国八年五月五日的号外,它报道了当时发生的一件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是

A.五四运动

C.华北事变

【答案】A

B.一二•九运动

D.辛亥革命

【解析】由时间“民国八年五月五日”可知,事件发生在1919年5月5日,报道中“学生焚烧曹宅,暴打章宗祥”结合所学,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学生走上街头,举行集会、抗议等活动,五四运动爆发。五四运动中,学生焚烧曹宅,暴打章宗祥,可知,报道反映的是五四运动,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2 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1.报纸、杂志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进行舆论宣传的重要工具。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A.战争后,在北京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刊

B.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C.陈独秀等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

D.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申报》是1872年4月30日在上海创刊,1949年5月27日停刊。A项说法不正确。所以答案选A。

2.以下是1910年12月15日《申报》广告统计表,由此可知

A.上海商品全盘西化 B.人民生活多元化

C.西方商品输出加剧 D.人们的健康、理财意识很强

【答案】B

【解析】从题干中《申报》统计的表格来看,从广告的内容主题看,涉及人们生活用品居多,有本国生产的也有外国的,方式上有传统的销售也有招购,涉及的范围也很广,这些都说明上海人民的生活方式多元化,所以B符合题意;刊登广告的国家大部分是英国,但是也有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3 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中国,所以并不能说此时上海商品已经完全西化,所以A不符合题意;

西方国家的广告方式和内容大部分是招购、指导、联营销售,这和直接买卖商品不同,属于资本输出,所以C不符合题意;从表格中确实看到人们已经有了 (保险)财产意识,(补品)健康意识,(洋行)理财意识,(股票)投机意识,但是并没有具体数字表明这些意识很强,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报纸。1876年通车的“淞沪铁路”是由英商怡和洋行在未经中国当局同意下私自修筑的,侵犯了国家主权。《申报》受出资者影响,倾向英商立场,仅一味强调铁路在物质和经济等方面是对中国“大有益之事。”上述材料反映了

A.《申报》是英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报刊

B.《申报》的观点受到出资者的影响

C.铁路推动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D.外商在中国修筑的铁路都侵犯了中国国家主权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1876年通车的“淞沪铁路”是由英商怡和洋行在未经中国当局同意下私自修筑的,侵犯了国家主权,《申报》受出资者影响,倾向英商立场,仅一味强调铁路在物质和经济等方面是对中国“大有益之事”可知,材料强调了“《申报》由于受出资者影响,在侵犯中国主权的事件中倾向英商的立场,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申报》是英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报刊,排除A;材料没有着重说明铁路推动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排除C;材料中“淞沪铁路”未经中国当局同意私自修筑的,侵犯我国主权,并不是“外商在中国修筑的铁路都侵犯了中国国家主权”,排除D。故选B。

4.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报纸。1876年通车的“淞沪铁路”是由英商怡和洋行在未经中国当局同意下私自修筑的,侵犯了国家主权,《申报》受出资者影响,倾向英商立场,仅一味强调铁路在物质和经济等方面是对中国“大有益之事”。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

A.清政府抵制西方先进技术 B.铁路促进商品流通

C.《申报》是为英国服务的 D.《申报》有受英国资本影响的狭隘之处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1876年通车的“淞沪铁路”是由英商怡和洋行在未经中国当局同意下私自修筑的,侵犯了国家主权,因此题干不是说明清政府抵制西方先进技术,故A不符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4 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合题意。

题干的主旨不是说明铁路的作用,而是外国在华修建铁路破坏中国主权,故B不符合题意。根据题干“《申报》受出资者影响,倾向英商立场”,可见《申报》有受英国资本影响的狭隘之处,但不表示《申报》是为英国服务的,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5.《申报》的报道称:五四运动是一场阻止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签署对德“和约”、要求惩办亲日卖国贼的全国性学生爱国运动,日本媒体在报道五四运动时,却将其定性为“排日”学生的一场,中日媒体对五四运动的报道不同说明了

A.新闻报道不能作为研究史料

C.立场不同影响对历史的解释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申报》的报道认为五四运动是全国性学生爱国运动,日本媒体在报道五四运动时,却将其定性为“排日”学生的一场,这说明中日两国站在不同的立场看问题,立场不同影响对历史的解释,C符合题意;新闻报道可以作为研究史料,但与题干内容无关,A不合题意;年代久远使历史真相难还原,表述错误,B不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可靠的观点,D不合题意;故选C。

B.年代久远使历史真相难还原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可靠

02 《时务报》、《国闻报》和《万国公报》

1.(2020年福建)1895—1898年,梁启超主笔的《时务报》在15个省和国外设有分销处67所,销量过万。这表明

A.维新思想广泛传播 B.三民主义思潮兴起

C.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D.文学革命应运而生

【答案】A

【解析】考查点:戊戌变法。解题思路:根据“1895—1898年,梁启超主笔的《时务报》在15个省和国外设有分销处67所,销量过万。”可知,梁启超主持的维新派刊物《时务报》在当时受到了极大关注,也使得维新思想广泛传播。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6年8月9日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在上海创办《时务报》,主要宣传维新思想。A正确;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它主要兴起于20世纪初,与题不符,B错误;清朝统治土崩瓦解是在武昌起义后,与题不符,C错误;文学革命应运而生是在新文化运动期间,与题不符,D错误。综上故选A。

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5 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2.(2020年四川内江)1895年,维新派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国闻报》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其创办者是

A.谭嗣同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895年,维新派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严复在北方创办最有影响的报纸《国闻报》,故B符合题意;谭嗣同是戊戌六君子之一,故A不符合题意;梁

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故C不符合题意;康有为主持强学会,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3.近代中国许多报刊杂志在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中《万国公报》《时务报》主要宣传了哪种新思想?

A.维新变法思想 B.民主科学 C.三民主义 D.马克思主义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万国公报》《时务报》创刊了维新变法前期,宣传维新思想。

B.严复 C.梁启超 D.康有为

1.(2020江苏镇江)如图是戊戌变法期间各地创办的重要报纸,其宣传的主流观点应当是

A.有田同耕

【答案】C

B.自强求富 C.维新变法 D.三民主义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学习,主张变法图强,所以戊戌变法期间各地创办的重要报纸,其宣传的主流观点应当是维新变法,C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提出有田同耕,A排除;洋务运动时期主张自强求富,B排除;辛亥革命时期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D排除。故选择C。

2.(2020年山东淄博)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文章。明确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这说明梁启超主张

A.自强求富

【答案】B

B.维新变法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

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6 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解析】由材料“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可知,这说明梁启超主张维新变法,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他同康有为等掀起了戊戌变法,B符合题意;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A不符合题意;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C不符合题意;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1895﹣1898年,(2020年宜宾)中国民间新增报刊约六十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报刊(见如表),主要传播的思想主张是

主笔(创办人)

梁启超

严复

康有为

A.自强、求富

【答案】D

【解析】根据表格所给数据可知,梁启超、严复、康有为等都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创办报纸宣传的是变法图强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试图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故D正确;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主张,故排除A项;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代表人物是孙中山,故排除B项;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代表人物是陈独秀等人,故排除C项。故选D。

4.(2020年北京)对以下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维新派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在上海创办《时务报》

①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是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其作用远不是所能剿洗干净的

A.①属于历史结论

C.①属于历史史实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是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其作用远不是所能剿洗干净的是对戊戌变法这一史实的评价,是历史结论,①肯定了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选项D符合题意;①维新派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在上海创办《时务报》是对历史事实的表述,不属于历史结论,也没有涉及废除旧制度的内容,A排除;①肯 B.①说明戊戌变法废除了旧制度

D.①肯定了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

报刊名称

《时务报》

《国闻报》

《强学报》

B.三民主义 C.民主、科学 D.变法图强

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7 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定了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不属于历史史实,C排除。故选D。

5.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民族危亡面前,中国多个政治团体、政党组织纷纷创办报刊杂志,宣传维新变法与革命思想。下列报刊杂志中,属于这些团体和政党机关报刊的是

A.《时务报》、《民报》

C.《新青年》、《国闻报》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间范围内,出现了1898年的戊戌变法和1911年的辛亥革命。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的报刊是《时务报》,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机关报是《民报》。《申报》是1872年英商合资创办,以赢利为主要目的商业报纸①《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报刊。符合题意的只有A项,故选A。

6.下列文献资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B.《申报》、《民报》

D.《新青年》、《申报》

A.国民大革命的爆发与高潮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答案】B

B.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D.侵略与反抗的斗争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维新派编著《国闻报》、《时务报》,主张变法救国;革命派主办《民报》,主张三民主义来挽救国家;激进派主办《新青年》,提倡民主和科学,以此挽救中国。题干体现了近代化的探索过程,这些探索推动了中国政治思想走向近代化,故B项正确。国民大革命运动是指1924年到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战争,A项不符合题意。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标志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C项不符合题意。题干反映的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近代化的探索,不属于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以来,外报传入中国后,一些知识分子积极投身报界,引进“西学”,自办报刊。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在国内始于19世纪7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有艾小梅办的汉口《昭文新报》、王韬主编的香港《循环日报》、容闳等创办的上海《汇报》、上海官商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8 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合办的《新报》以及广州的《述报》、《广报》等。这些报刊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广收博揽,学习吸收洋为中用,以求自身发展。其版式、体例和印刷技术,都仿效外国报纸。

【材料一】 维新变法迎来了中国国人办报的一次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在1895年一1898年间,全国新出版的中国报刊约120种,其中80%左右为中国人自办。同时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人物开始了办报活动。在北京创办的《中外纪闻》,在上海创办的《强学报》、《时务报》、《国闻报》,在澳门创办《知新报》,湖南维新派创办《湘学新报》、《湘学报》和《湘报》等等,宣传变法图存。这些活动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

——以上材料均摘自姚福申《中国编辑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报刊的创办者及其基本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70年代出现国人自办报刊的原因。(6分)

(2)材料二所述报刊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些报刊的创办有什么特点? (5分)

(3)国人自办的近代报刊在当时有什么意义?(2分)

【答案】

(1)创办者:中国知识分子。(1分)内容:宣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2分)原因: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为报刊业提供了物质条件;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传播在客观上的促进作用;外国人在华办报潮流的推动。(3分)

(2)核心内容:救亡图存,变法图强。(2分)特点:报刊以中国人自办为主;办报数量多;地区广;社会影响大。(3分)(任答其中3点即得3分)

(3)宣扬资产阶级新文化,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的印刷出版、大众传播以及整个文化事业的发展。(2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在创办报刊方面的变化,包括内容、意义等相关问题。本题解题关键是一定要把握好时代背景来理解和分析题。

03 《民报》

1.近代的许多报刊杂志在传播新思想和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右图所示的刊物传播的是

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9 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A. 三民主义 B. 民主与科学 C. 维新变法思想 D. 马克思主义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图片的报纸是《民报》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刊登的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B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C项是戊戌变法的指导思想,D项是无产阶级运动的指导理论,所以答案选择A。

2.(2020年山东济南莱芜区)“同盟会《宣言》及《民报》发刊词,是中山先生初次公开地向全世界发表他的救国救民族方案。”这一方案是

A.君主立宪 B.扶清灭洋 C.三民主义

【答案】C

【解答】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8月,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大会在日本东京召开,大会选举孙中山为总理。还通过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发刊词中把其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故这一方案是三民主义。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3.报纸刊物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是社会发展的缩影。下图刊物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D.民主与科学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答案】B

B.近代化的艰难探索

D.中华民国的创建

【解析】根据三份报刊可知对应的事件应该是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这三件事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10 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B正确;情属于近代化的艰难探索的具体体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不适用于《时务报》,A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的标志是五四运动,C错误;中华民国的创建只适用于《民报》,D错误。综上故选B。

1.(2020年四川乐山)如图是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在《民报》发刊词中被阐发为“三民主义”。其中“平均地权"是指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答案】C

D.民主主义

【解析】“三民主义”,创立民国属于民权主义,驱除鞑虏属于民族主义,而“平均地权"是指民生主义。故选C。

2.(2020年吉林长春)下列有关《时务报》和《民报》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由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 B.致力于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C.是资产阶级的思想阵地 D.为了推翻清政府而创办

【答案】C

【解析】考查点: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解题思路:题干中的《时务报》是戊戌变法时期的报刊,《民报》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报刊,所以两种报刊代表的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观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资产阶级运动,所以《时务报》和《民报》都是资产阶级的思想阵地,C项符合题意;A项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改良派,排除;B项《时务报》宣传的是维新变法思想,《民报》宣传的是三民主义的思想,排除;D项《民报》为了推翻清政府而创办,排除。故选C。

3.下列报纸杂志大力宣传三民主义思想的是

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11 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A. B.

C. D.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报》是同盟会的官方刊物,在《民报》上将同盟会纲领凝结为三民主义,C正确。《时务报》和《国闻报》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刊物,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排除A和B。《劳动界》是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工人刊物。D错误,综上故选C。

4.战争失败后,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提出了种种救国方案和实现中国富强的理想,并为此开始了艰难的探索实践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的目的。举出一例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企业。

材料二

(2)从材料二中的图片可以看出,维新派为宣传变法采取的方式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说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12 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出这次变法中直接触犯顽固派利益的措施。

材料三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世人闻此噩耗,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部编《八年级上册》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并简述这场革命的主要历史功绩。

材料四

进步知识分子团结在《新青年》周围,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从政治观点、学术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方面向封建复古势力进行猛烈的冲击。他们集中打击作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思想基础的孔子学说,掀起“打倒孔家店”的潮流。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运动的性质。

(5)据以上材料归纳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探索的历程是什么?

【答案】(1)剿发捻

勤远略(或维护清朝统治);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写出其一)

(2)组织学会创办报刊;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3)三民主义;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4)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5)由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到思想文化的过程

【解析】

(1)第一问可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然后概括得出洋务运动的目的;第二问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第一问可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图片一中的报纸名称”“图二的表头名称”,便可以得出维新派为宣传变法采取的方式有组织学会、创办报刊;第二问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8年,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主要内容有: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等,这直接触犯顽固派利益,所以变法遭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最终失败。

(3)第一问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13 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的指导思想;第二问,对材料有效信息“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从材料中提取“集中打击作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思想基础的孔子学说,掀起“打倒孔家店”的潮流”,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5)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主张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主张学习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思想文化,所以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探索的历程是由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到思想文化的过程。

5.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材料一:此书在1898年正式出版后,引起了更大的社会轰动,一时竞谈“天择”、“适存”各种救亡的社会风潮不断。

——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1903年前后,革命小团体纷纷涌现,并形成办刊办报、材料二:出书宣传革命思想的热潮,在短短二三年间出现的政治性刊物就有近二十种。

——雷顾:《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1)“此书”是指哪本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版产生的社会影响。

(2)列举这一时期的政治性刊物或论著两例,并分析这一热潮出现的原因。

(3)两则材料反映的书籍所宣传的救亡图存方式有何差异?

【答案】(1)《天演论》;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推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

(2)《民报》,《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革命军》,《猛回头》,《警世钟》(任答两点即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

(3)材料一宣传改良变法,材料二宣传革命。

【解析】

(1)根据材料“此书在1898年正式出版后,……‘天择’、‘适存’各种救亡的社会风潮不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书对严复译述的《天演论》的描述。根据所学知识,《天演论》的出版,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推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

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14 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2)根据材料“1903年前后,革命小团体纷纷涌现,并形成办刊办报、出书宣传革命思想的热潮,在短短二三年间出现的政治性刊物就有近二十种”结合所学知识,1903年前后出版的政治性刊物有: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根据所学知识,《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一些政治刊物或著作。

(3)根据材料一可知宣传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改良变法;根据材料二可知宣传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革命。

04 《新青年》和《每周评论》

1.近代在上海创办的报刊杂志有

①《申报》②《时务报》③《民报》④《青年杂志》⑤《每周评论》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每周评论》的准确认识,联系已学重视可知《每周评论》是“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的旗帜,在国内文坛有广泛的影响,其主要宣传的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由陈独秀、李大钊在北京创办。

2.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刊词中敬告青年,要做“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新青年。其目的是

A.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B.解放思想以救中国

C.扩大五四运动影响 D.宣传俄国革命道路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的信息可知,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对封建思想进行了无情的批判,热情的宣传了西方先进的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B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A不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在五四运动之前,扩大五四运动影响说法不准确,C不符合题意;宣传俄国革命道路是新文化运动后期的内容,与题干内容无关,D不符合题意;故选B。

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15 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3.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给下列一组图片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A.抗争——中国人民摆脱外来的侵略

B.探索——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C.屈辱——走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D.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答案】B

【解析】题干中4幅图片分别是江南制造总局、康有为、孙中山和《青年杂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组图片分别对应的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学技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制度,新文化运动学思想,因此反映了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不断深入的探索历程,B正确;题干中4副图片都不是直接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A排除;走向半殖民地的深渊与列强多次发动侵华战争有关,题干没有体现,C排除;中华民族崛起之路应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D排除。故选B。

4.它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它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新青年》月刊,通过象征的艺术手法,无情地揭露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强烈地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宗法制度的罪恶。它是

A.《文学改良刍议》 B.《敬告青年》

【答案】D

”结合课本所学可知,【解析】依据题干“它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新文化运动时期,针对北洋军阀掀起的尊孔复古的逆流,《新青年》发表了大量文章,猛击抨击封建的旧道德和旧文化。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宗法制度的罪恶,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D正确;《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为新文学形式作出初步设想,A排除;陈独秀的《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B排除;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主张推翻旧文学,提出新文学。C排除;故选 D。

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16

C.《文学革命论》 D.《狂人日记》 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1.“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时,以为可以轰动一时,但是第一年,并不如所想象,销行无多,每期仅印一千份。1917年起,为数渐增,日后达一万五六千份,大专学校及中学学生争先购阅,才算真正轰动一时,这种状况与其反对旧道德的言论固然有关,但更与引起青年‘新鲜的趣味’因素直接关联。”材料中的“‘新鲜的趣味’因素”是指

A.文学革命 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民主与科学 D.自由和平等

【答案】A

【解析】材料所给信息为新文化运动中的现象,材料反映杂志销行的变化,这是受新文化运动时期文学革命的影响,A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与材料内容无关,B排除;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口号,C排除;自由和平等与材料内容无关,D排除。故选择A。

2.1915—1918年间,陈独秀等人在《新青年》杂志大力宣传西方民主、科学思想时;梁启超、梁漱溟、马一浮等人纷纷发表文章,表示要反思西方文化,重新认识中国文化。这说明

A.新文化运动思想内涵丰富

C.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答案】A

【解析】材料“大力宣传西方民主、科学思想时;梁启超、梁漱溟、马一浮等人纷纷发表文章,表示要反思西方文化,重新认识中国文化”表明新文化运动思想内涵丰富,A符合题意;BC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择A。

3.徐中约说:“《新青年》和《新潮》以及包括《每周评论》在内的许多其他杂志,对传统主义的堡垒——旧文学、旧道德、旧式人际关系和儒家——发动了全面攻击……。”作者认为这些杂志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

A.批判继承

C.避免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新青年》和《新潮》以及包括《每周评论》在内的许多其他杂志对传统主义的堡垒发动了全面攻击……”可见作者认为这些杂志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完全否定的。故选D。

4.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三人年有长幼,生肖都属兔,因此被后人形象地称作新文化运动B.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D.完全否定

B.封建礼教遗毒仍根深蒂固

D.学者混淆先进与落后界限

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17 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中的“三只兔子”。下列有关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A.陈独秀1915年在北京创办了《青年杂志》

B.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当议》提倡白话文

D.三人都在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主张,所以C项符合题意;陈独秀1915年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A项排除;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任校长的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主要阵地,而发起新文化运动的是陈独秀,B项排除;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D项排除。故选C。

5.导致下图中1919年报刊数量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制度变革的推动 B.思想文化运动的促进

C.十月革命爆发的影响 D.近代西方科技的传入

【答案】B

【解析】依据图片数据并结合所学可知,1915年新文化运动发生,1919年五四运动发生,这些思想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报刊数量的增长,所以B项符合题意;1911年辛亥革命推动政治制度变革,但不符合数据的变化时间1919年,A项排除;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但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C项排除;近代西方科技的传入,说法过于抽象,且只限于科技方面,D项排除。故选B。

6.近代的许多报刊杂志在传播新思想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每周评论》传播的新思想是

A.三民主义 B.民主与科学

B.维新变法思想 D.马克思主义

【答案】D

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18 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每周评论》的准确认识,联系已学重视可知《每周评论》是“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的旗帜,在国内文坛有广泛的影响,其主要宣传的是马克思主义思想,D符合题意,ABC不合题意,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新文化运动

7.报纸杂志可以承载的历史沧桑,下列报刊杂志按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①①① B.①①①① C.①①①① D.①①①①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①《时务报》是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报刊;①《青年杂志》是1915年由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报刊;①《民报》是1905年由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的报刊;①项是《东京日日新闻》报道1937年南京大屠杀的恶劣行径;正确的顺序是①①①①。故选B。

8.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收集了以下图片,请你为其确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A.中国人民的抗争

C.中国人民的探索

【答案】C

B.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历程

D.中华民族的崛起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战争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受到清朝战败求和的刺激,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魏源写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时务报》是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的报刊;《民报》是同盟会的机关报,孙中山把民报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成为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进步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19 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故题干图片反映的主题是中国人民的探索,故C符合题意;AB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05 《新华日报》和《解放日报》

1.(2020年重庆A)全国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发行机关报坚持“团结全国抗日力量,巩固民族统一战线,发表正确救亡言论,讨论救亡实际问题”,站在宣传抗日的第一线。该机关报是

A.

《新蜀报》

【答案】C

B.

《友声》 C.

《新华日报》

【解析】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的历史背景下,经过党的积极争取,冲破国民党政府重重阻挠和种种困难,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

在汉口创刊。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我们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报社还在《大公报》《武汉日报》等刊文说明《新华日报》的任务是:“团结全国抗战力量,巩固民族统一战线,发表正确救亡言论,讨论救亡实际问题。”故选C。

1.报刊杂志是近代大众传媒的主要形式,是各种政治力量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的主要阵地。下列报刊杂志中,旗帜鲜明地反对国民党投降派、揭露国民党顽固派,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喉舌、人民的向导的是

的D.

《巴声》

A B C D

【答案】C

【解析】《新华日报》,原中国共产党机关报,1938年1月11日-1947年2月28日,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成为共产党在国统区合法出版的刊物。《新华日报》是由周恩来等老一辈无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20 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创办,中国共产党第一张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并一直持续至1947年2月28日。故选C。

2.《新华日报》华北版头条刊载了蒋介石的嘉奖电:“朱(德)副长官、彭(德怀)副总司令:迭电均悉,贵部窥破好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勉。仍希……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这份嘉奖电的背景是

A.百团大战战果辉煌

C.正面战场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40年,八路军取得百团大战的胜利,影响很大,蒋介石来电嘉奖,故A符合题意;平型关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故B不符合题意;台儿庄大捷是正面战场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故C不符合题意;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B.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D.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韩哥智慧之窗-精品文档

21

王朔语录句子大全-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1-1272389-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11-03 06:28:32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