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2023年学习2022版数学新课标学习感悟与收获

更新时间:2023-10-31 09:06:35 人在看 0条评论

2023年学习2022版数学新课标学习感悟与收获

2023年10月31日发(作者:山村风云优秀观后感)

小红书seo-

2023版数学新课标学习感想与收获

新课程的改革,新的课程、新的理念,不仅为我们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我们老师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根底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具备好的教学素养去推动教育改革,也要接受新思想,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努力探求新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时,应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取消传统教学的单一评价机制,建立依据学生平常的综合表现作综合型的评价或评语式等多元评价机制与体系。

一、现代数学课程教学的理念分析

数学课程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小学正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形象、直观、趣味性较强的感性材料特别感兴趣。而且学生是数学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正确地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根底上得到充分的开展;因此,教师的数学教学素养、课堂教学能力、教学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和学生实践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提升数学素养,推动教育革新

1.从书籍中汲取营养。书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阅读能够使人的内心强大起来。数学教师要想使自己的能力更加扎实,阅读无疑是有效的途径之一。首先,数学教师应该对自己的业务水平有一个精确的分析,给自己一个根本的定位,然后再依据需要选择你要读的书籍。作为教师肯定要熟知每册教材的重难点以及充分掌握各学段之间的联系,把握好衔接和过渡,这样才能为教学奠定根底。然后,要读关于教学方法类的书籍,从中探寻合适自己学情的教学策略,用来指导教学实践。之后,还要多读提升自身修养方面的书籍,正确认识教师角的育人功能,做让学生中意的好老师。

2.通过网络获得动力。网络是一个非常大的平台,有着全面的知识储藏,可以弥补我们自身知识储藏的缺乏,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数学教师如果能有效利用网络,那么,网络资源就会成为我们教育教学强大的辅助资源。通过扫瞄网页,我们可以查阅电子教案、教学课件,还可以观看名校教学案例、教学视频,参与网上交流、教学研讨,可以触及国内更广阔范围内的先进教学理念,可以和名师进行网上交流,不仅能提升认识,更能为教学的开展提供动力。

三、加强课堂研究,促进个人教学能力进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刻,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与陈旧教学方法截然不同。因此,在目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一点思考也显得尤为重要。 1.营造轻松、有趣的课堂气氛。数学课程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小学正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形象、直观、趣味性较强的感性材料特别感兴趣。为此,教师可依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与个性差异,充分运用教、学具,设计新颖、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而形象的感性材料,让学生产生深刻的感官印象,活泼教学气氛,促使学生思考,引导他们发觉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周长和面积、容积和体积时,运用儿歌:长度一条线,面积一大片,体积占空间,容积算里面。就把各个概念清楚的表达了出来。短小精悍的儿歌能把繁琐的内容浓缩总结为几句话,便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这样,整个课堂气氛活泼,学生充分参与到了学习中,学习兴趣浓厚,能将所学的知识快速的掌握。

2.展现数学课堂的美妙。数学科目虽然抽象,逻辑性强,但也有独特的漂亮。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数学美的渗透,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掌握数学内容,而且还能启迪他们的思维,开阔他们的视野。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地感受数学知识结构的美妙。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教师可展示天坛、天安门、艾菲儿铁塔等建筑的图片,展示他们的对称美,还有植物的叶片和对称的花朵等漂亮的图片,让学生在观赏中感受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美,发觉数学的美妙,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更加喜欢数学。

3.联系实际生活,加强知识应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向全体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与交流的时机和条件,援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根本的数学知识与活动经验,这恰恰符合教学改革的要求。因此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从小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搜集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使学生了解到数学与一般生活的紧密关系,真切的感受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增强学习数学的欲望和兴趣。对于学生可以直接应用的数学知识,教师要尽可能地制造应用的时机,通过实践应用的活动,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元、角、分〞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商人和顾客,进行交易演练,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在演练中掌握所学知识。又如:在教学“比的应用〞一课时,教师可以把数学知识和医生稀释药液或者农民除虫要配的农药配比等生活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以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四、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主要途径,向全体学生提供充分探究的时机。只有引领孩子们在“真实弹〞式的探究过程中去经历、去感想、去体验,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提升。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通过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在全面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及特点根底之上,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创新,设计各种花边、图案,使学生从中受到美育,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升华,获得新的知识。

五、多元化评价,体验成绩感

数学不仅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并强的学科,还是一门灵敏性较大的课程。在如今“双减政策〞的引领下,采纳传统教学那种“只重结果而不重过程〞的百分制成绩考评制度,根本不适应数学课程评价,更不适应当今的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新一轮课改中,取消传统的百分制成绩汇报单,改变以往以分数为评价尺度的评价机制,变为依据学生平常的综合表现来作综合型的评价或者评语式评价。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每个人在出完成一件事后都渴望得到别人对他〔她〕的肯定和表扬。〞这种表扬就是鼓舞人的上进心,唤起人的高涨情绪的根本原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纳一些鼓舞性的评价。教师的每一句鼓舞性的评语,一个充满爱意的眼神,一个鼓舞上进的动作,同伴给自己加一颗“星〞等,都会对学生心理产生积极影响。

总的来说,教师本身要加强自身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数学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探究新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富有生机、活力的课堂,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并鼓舞学生大胆地自主探究、合作与交流,在探究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立健全的多元化评价机制与体系。作为教学的设计者――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表达这些新思想、新理念,并把这些新思想、新理念转变为现实的可操作的教学过程,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动素养教育。

内墙翻新直接刷乳胶漆-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1-1224568-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10-31 09:06:35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