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3年10月29日发(作者:老爷爷作文15篇)
女生口中的绿茶是什么意思?-
《信息分析与预测》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课程名称:信息分析与预测
任课教师:***
专 业:地理科学(师范)
班 级:4班
学 号:***************
* 名:***
2014年 12 月 12日
序言: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相互融合、联系日益紧密,逐渐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包括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以及金融的全球化三个阶段。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反过来又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讲,经济全球化总体上有利于全人类的文明和进步,符合社会进步趋势。但是由于世界各国基本条件和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及所采取的对策的不同,从而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作用是不一样的。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发展中国家应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参与经济全球化。只有这样,才能从全球化的大潮中争取国家发展的资本,赢得民族强盛。
正文:
一、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我在这里主要讲的是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科技开发与信息传播全球化、人才流动全球化。
1、 贸易全球化
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世界各国都被卷入国际商品交换之中,国际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参与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从一般商品到各类服务都进入了交易范围。
2、 生产全球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不断深化、加强,世界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的一个环节。许多商品(如汽车、计算机),虽然品牌是某国的,其实是许多国家共同协作完成的。
3、 资本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的全球化,资本在全球大规
模的流动,FDI迅速增长,为发达国家和地区过剩资本及部分国际游资的再增值拓展了收益空间,缓和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资金短缺瓶颈,推动了世界经济进入黄金增长期。
4、 科技开发与信息传播全球化
科技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全球化必然要求科技全球化,而科技全球化在更深层次上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方向迈进。
5、 人才流动全球化
人才流动普遍存在于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其中,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人才流动是人才跨国流动中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
二、经济全球化的对发展中国家影响
(一)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影响 1、改善资金和先进技术不足的局面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步之初,为实现工业化,需要投入巨额资本和先进的工业技术,它们现实的资源禀赋却是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缺少资金和技术,在这种资源供给结构不能满足工业化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对外转移过剩资本和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吸引资本、技术,接手外来的产业,加快国内工业化的完成。外来的资本、技术有助于改善国内的资源供给结构,使得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2、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伴随着各国经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外国直接投资的扩大,出现了全球性产业转移的浪潮。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在向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升级过程中,将传统产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要素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充足,劳动力成本低廉,成为传统产业转移的理想场所。全球性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实现工业化,是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为发展中国家实现较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3、推动对外贸易的扩大
目前世界贸易发展出现一个新特点,即制成品贸易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发展中国家在制成品贸易中的比重大幅度增长。发展中国家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促进产业升级,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已经在一些工业制成品贸易和产业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促进了本国经济发展。
4、有力地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不仅在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经济指标及技术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在政治制度建设、发展方面也存在严重不足。专制、腐败、缺乏效率、社会动荡严重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社会进步。全球化作为一股巨大的浪潮猛烈冲击着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制度,推动其实现政治发展。实践表明,发展中国家受全球化浪潮冲击越大,其实现政治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伴随政治发展的深入,这些国家能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要求,迎接全球化的挑战。
5、全球化有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
全球化进程的逐步深化将使各国之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彼此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共同利益不断增加。生态恶化、环境污染、人炸、武器扩散、等全球性问题也将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富国与穷国结成命运共同体。在此情况下,各国之间必须相互协调,只有相互协调、相互妥协,才能维护共同利益,促进共同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最初是由发达国家发起的并积极推动的,发达国家的根本目的是想通过自身优于发展中国家的强大经济、先进技术优势,以到达在经济全球化市场中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占据更多的话语权,进而不断的加强自身在国际经济领域中的各方面主动权,并不断的发展和保障自身在政治与军事领域的主导地位,进而使得国家利益最大化。然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却是长期处于被动的地位,这也就造成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
1、 经济全球化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有形主权和无形主权的超越 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一个跨越国界的经济发展过程,这一过程的最终目标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因而,它势必要逐渐减少国家干预,甚至交出部分经济决策权。许多经济问题也将由全球协调和仲裁机构去解决和实施。由于有些经济活动要绕过国界直接进行,从而使某些国家的经济主权形同虚设。而现行的国际经济规则主要是由发达国家和其控制的国际经济组织制定的,多数没有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甚至有的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缺席的时候制定的。往往某种产业发展规则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充分发展此产业的时候就制定出来了,发展中国家必须遵守它们并未参与制定的规则,无力改变其不利地位,只能被动地接受,非常不公平。这样,发展中国家在部分丧失了国家的经济主权后,还有可能保护不了自己的利益,这着实让人叹息。
2、 发展中国家面临巨大的金融风险,严重威胁其国家经济安全
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市场发育不成熟和宏观调控机制不完善的问题。首先,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弱,容易受冲击;其次,发展中国家立法不全,有利于投机;再次,发展中国家执法不严,有空可钻。总之,发展中国家缺乏一套成熟、有效的规则来规划和管理金融业的发展。如果金融市场在这样的条件下开放,发展中国家必将面临巨大的金融风险。而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其金融领域不开放是不行的。随着经济全球化中金融业和通讯业的广泛深入发展,金融风险在交易中随时会发生,因为这些交易额已超过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也就是说,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通讯技术极为发达的情况下,资金的可交易性大大增强,国际资本根据利率变化调整资金流向也更容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利差导致国际资本流入发展中国家,但是一有任何风吹草动,这些资本就可能在短期内撤离,造成这些发展中国家的支付困难,从而出现金融危机,严重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3、 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企业造成了严重冲击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经济结构相对薄弱,资金匮乏,技术落后,市场发育不成熟,而经济全球化加大了对其民族经济的压力和冲击。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企业来说,一方面,可以在经济全球化中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使其处在一个范围更大、对手更强的竞争环境中。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企业在规模、效率、技术水平和研究开发能力方面都难以与发达国家竞争。跨国公司的品牌和产品充斥着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在对全球化进程缺乏有效管理的情况下,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在其进程中就发挥了主导作用,这就可能导致那些拥有较大优势的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如跨国公司)获得更多的利益,而那些处于弱势的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企业贸易条件大大恶化,只能得到很少的利益,甚至面临着被吞噬的危机。
4、 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发达国家凭借其资金、技术、管理方面的优势和强大的经济实力,一直主导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得资源配置向其有利的方向发展,成为最大受益者。并且由于发达国家具有更多的资金和技术的优势,因此大多数发达国家生产一些利润空间很大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品;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却在国际分工中生产加工廉价的初级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并逐步沦为了发达国家的原材料基地,这就使发展中国家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降低。这样的剪刀差使许多国家的贫困加剧,世界贫富差距继续扩大。全球的不发达国家数由20世纪70年代的25个增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48个。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达4万多美元,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低的只有100美元左右,比如莫桑比克。这种贫富越来越悬殊的现象同时也发生在穷国内部,从而加剧了穷国内部的社会矛盾,引发更多不稳定的因素。
5、 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大肆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
世界资源是有限的,各国对生产原料等资源的博弈本身是一个零和博弈,发达国家对资源的占有和消耗无疑是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发达国家对资源的掠夺首先体现在对生产原料的掠夺。目前初级品和原料在67个南方国家的出口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不低于50%。但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发展中国家被迫放弃了各种《初级品协定》和其它贸易保护性措施。这使得初级品和生产原料的价格自20 世纪60 年代后一直下降,为发达国家资源的间接掠夺提供了便利。目前像糖、可可、咖啡和类似品的购买力只等于1960年的20%,棉花、钢和原木等原材料价格也一直在下跌。发达国家的掠夺还造成了发展中国家日益严重的荒漠化、对土地的侵蚀、动植物物种的灭迹、海洋与河流的污染等。其中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把污染产业的生产活动和污染技术的利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便压低工资并迫使劳动者在恶劣的条件下工作。所有这些给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6、 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量发展中国家成为了发达国家的原材料生产基地,这就给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而更严重的是,多数发达国家将耗能高、污染大的产业建立到发展中国家,从而加剧了发展中国家资源的消耗和生态的破坏。
7、 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无法保障民众受到的危机
发达国家政府可通过较完备的社会保障和失业救济等机制缓解全球化对其民众的冲击,而多数发展中国家尚未建立或健全此类社会保障机制,缺乏规避风险和缓冲压力的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境地。在此次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中,连带之下的发展中国家的民众受影响的程度却比发达国家的民众承受的压力要大得多。究其原因,这主要是南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失业救济机制不健全等因素造成的。
8、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大量外流,特别是熟练人才和高级技
术人才
为缓解人才供求矛盾,发达国家通过吸引留学生、技术移民以及企业招聘等形式从发展中国家“挖走”大量优秀人才。如1999 年美国从全世界移民了15万个“ 特殊人才”,在美国大学深造的外国留学生共49. 1 万,这些学生的学成后相当大的部分将留在美国就业,从而提高了美国劳动人口的职业素质,同时也使许多发展中国家为美国变相支付了巨额教育经费和输出了大量优质人力资源。目前在美国59%的高技术公司里,外籍科学家和工程师占90%。由于发达国家在市场环境、薪酬等方面优势明显,使得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源大量流向发达国家。
9、 全球化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侵略
发达国家占据着全球化的技术优势,通过覆盖全球的广播、电视、卫星、因特网等传媒向全世界传播其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使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念受到巨大冲击,文化主权遭到严重侵犯。尽管全球化下的文化交流可以丰富发展中国家的本国文化,带来更健康、更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伦理道德,但外来的文化中的颓废主义、利已主义甚至也会在不长的时间内在一个国家里像瘟疫一样传播开来,破坏一个国家的民族凝聚力。
三、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策略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来说,既是不可避免的严重挑战,又是可以利用的机遇。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认真地进行研究,结合本国的实际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扬长避短,抓住机遇,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笔者认为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的对策主要为:
1、 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和贸易规则的制订与修订,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二战以来,西方国家已经制订过一些国际规则,如布雷顿森林协议、关贸总协定等,对国际经济的运行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所有国际规则的制订和修订都是由西方大国主导的,都以西方大国利益为准绳。在发展中国家的坚持要求下,国际规则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但是总体上更有利于发达国家。因此,发展中国家要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订和修订,珍视自己的发言权。争取和捍卫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安全。
2、 不断地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扶植民族企业
国家必须要建立有效的金融风险体制,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想在经济全球化带动本国经济有一个良好的发展,政府的宏观调控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政府还必须要对其制度进行改革。政府还必须要对怎样发挥本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行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不断加强宏观调控,另外,还必须要建立一个有效的金融风险防范系统。还要做好民族产业适时向经济结构的模式转换。国家的经济结构转换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而产业的调整也是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最关键部分,它直接决定了国家整体的结构与发展方向。更好的抓住全球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不断的本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进而不断加快经济的发展,缩小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各项差距。
3、 大力发展教育,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科学是一个国家的发展动力,而教育是科技发展的保障。人才是一个国家生产力中发展中最有效的因素。人才的培养必须依靠教育来完成,教育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未来。现在的各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科技、人才的竞争。因此,发展国家必须要树立人是发展最宝贵的资源意识。把人才的开发以及保护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不断地健全社会保障对国家的长远发展是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4、 要制定全球化发展战略,有效扩大对外贸易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它也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一个国家的国际核心竞争力,从长远来看,主要是有一个国家的世界级跨国公司与产品决定的。利用跨国公司的国外直接投资,把本国的消极保护转变成全球市场的共同参与,并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利用参与的国际分工,不断扩大对外贸易发展,不断的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能够在国际市场中增强商品经济的良好观念,不断的提高竞争意识,不断的吸取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面对国际市场的经济全球化发展,本国要尽可能运用劳动力及其自然资源等各方面的优势,不断扩大对外商品贸易的发展,进而不断的提升本国的综合国力。 结论:
总的来说,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发展中国家应该正确面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大力发展本国的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另外,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努力改进自己国家的生产技术,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倪保志.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J]. 山东社会科学,2002,03:54-56.
[2]杨晨光.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J]. 辽宁警专学报,2008,01:10-13.
[3]吕有志.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影响[J]. 浙江社会科学,2000,02:55-57.
[4]邢晓红.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国家主权的挑战[D].南京师范大学,2006.
[5]张然.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挑战[D].河北师范大学,2002.
[6]贾欢欢. 经济全球化下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自由化[D].安徽大学,2007.
[7]刘力. 客观认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A]. 中国生产力学会.透过互联经济体系创造财富——第12届世界生产力大会北京阶段会议文集[C].中国生产力学会:,2001:9.
[8]许丽平. 试论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对策[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1:3-5.
[9]吕世斌. 贸易全球化和技术进步对就业和工资不平等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3.
[10]温俊萍.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11]鞠绍轩. 试论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12]王双英,唐志良.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J]. 当代经济,2004,01:51-52.
[13]张然.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挑战[D].河北师范大学,2002.
[14]田萍,狄阳.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J]. 广西社会科学,2002,04:92-94.
[15]李延明.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对策选择[J].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3:95-97.
[16]阎丽萍. 试论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与挑战[J]. 科协论坛(下半月),2008,11:101-102.
[17]洪宸,黄祚伟.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J]. 宿州学院学报,2004,05:32-33.
[18]肖荣. 试论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与对策[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9,03:56-59.
[19]林清华.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分析[J]. 商业研究,2003,15:89-90.
[20]王春阳,刘玉瑾.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发展中国家的对策[J].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