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逆袭启示录-最新文档

更新时间:2023-10-29 11:11:53 人在看 0条评论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逆袭启示录-最新文档

2023年10月29日发(作者:愉快的中秋节作文600字5篇)

极端男权主义-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逆袭启示录

时下,IP成为年度热词,而“西游”系列无疑是中国最大IP。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的《西游记》,凭借其神魔题材及孙悟空神通广大的形象,吸引了各个年龄阶层的读者。相比战争小说《三国演义》、农民起义小说《水浒传》和社会爱情题材的《红楼梦》而言,《西游记》拥有更大的读者。然而,对《西游记》超级IP的改编存在相应困境,娴熟的故事和固化人物于观众已经形成思维定势,如何避免窠臼,而收拢庞大的观众体,创作人员必须突出新意同时又不过分颠覆观众对故事的心理预设。从此角度而言,《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对“西游”超级IP成功改编,于人物形象与叙事模式上既有继承又有颠覆,为IP改编提供可参考性文本。

一、类型化叙事模式

影片展开方式沿袭之前创作模式,立足实现自我生命体验,延展叙事本身意义,从而实现个体心灵成长与蜕变。最为突出的则是片中少年与大叔的组合代替传统的师徒组合,与吕科?贝松导演的好莱坞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及日本北野武导演的《菊次郎的夏天》颇为相似。片中,江流儿不再是拿紧箍咒规训悟空的师父,反之,替代为善良和侠义精神,召唤出孙悟空沉睡已久的英雄情怀。此种类型化的叙事模式符合观众的心理期待,促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也跟随人物角完成了一次自我救赎的心灵之旅。与此同时,也奠定了影片商业成功的基础。好莱坞著名编剧大师罗伯特?麦基在《故事》中提出一个人物塑造的法则“人物弧光”,即“最优秀的作品不但揭示人物真相,而且还在讲述过程中表现人物本性的发展轨迹或变化,无论是变好还是变坏。[1]”简言之,人物弧光即人物变化。此种变化的存在是为了契合观众的心理需要,促使人物角的成长维度较于平面化人物形象更趋丰满立体,更能诱发观众认同和共鸣。

《大圣归来》对《西游记》叙事模式和人物塑造的创新,使电影摆脱了国产动画低幼化的设定惯例,赢得全年龄段观众的共鸣,对观众个人现实生活奠定坚实基础。中国动画电影有一个很高的起点,1941年万氏兄弟创作的《铁扇公主》作为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影响巨大。日本学者认为“与那些在日本己经得到很高评价的美国著名动画短片相比,这部影片采用了传统的、具有亚洲风格的水墨绘画笔法,其优美的画面和噱头的运用也独具匠心[2]”。然而,七八十年代后国产动画电影一蹶不振,日本动画反而赶超中国动画水平,成为除美国以外的世界动画中心。大圣逆袭和回归,某种程度上而言,也迎合动画创作者和国人对中国动画电影发展乃至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期待。

二、全球语境下的杂糅特征

《大圣归来》作为一部现象级动画电影,它的产生也有其鲜明的历史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连带出十分鲜明的中国动画学派、日本宫崎骏动画和美国好莱坞动画的一些特征。早期中国产生了一批优秀动画,并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而被称为“中国学派”。中国动画学派吸取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传统戏曲和民间音乐精髓,将其运用到动画的创造中。如《大闹天宫》《哪咤闹海》在造型上吸收敦煌和永乐宫壁画、民间年画、版面等绘画技巧,动画片《小蝌蚪妈妈》《牧笛》采用了中国古典绘画的水墨写意的美学风格,在艺术上更具民族特。后起之秀的日本动画以宫崎骏动画为代表,在形象以及环境造型上趋于唯美,主题思想上崇尚人性,带有一种悲剧意识,追求艺术性。宫崎骏的经典之作《千与千寻》,凭借瑰丽的想象力、唯美细腻的画风和深刻的人文关怀,在2003年打败美国皮克斯、梦工厂的力作,荣获奥斯卡最佳长篇动画。美国动画在造型上比较夸张,角动作流畅、情节想象力丰富,表达方式幽默化、普世化、娱乐化,而且通常多运用高科技拍摄手法,比如《功夫熊猫》系列。《大圣归来》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向这些经典动画致敬的时刻,《大圣归来》的导演田晓鹏也在澎湃新闻问吧栏目中向网友承认确实“借鉴了经典动画的某些场景[3]”

于造型方面,影片青睐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赋予影片浓郁的东方意蕴,如皮影戏、长安城、梅花、大鼓、帆船。最突出的是大反派山妖王的形象设计,与昆曲中小生的扮相,白面黑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最为醒目的是片?^向1961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大闹天宫》致敬的段落,配乐曲调和乐器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音乐方面,影片配乐以民族乐为主,集市表演皮影戏人所唱的秦腔戏词,猪八戒与孙悟空打斗时京剧咿咿呀呀的背景音、孙悟空大战山妖时的古筝曲,山妖王准备祭祀童男童女时吟唱的昆曲等,使得影片更接地气,引起观众情感共鸣。《大圣归来》中很多场景能够与宫崎骏与美国的经典动画存在一定谋和之处。 宫崎骏动画素来以瑰丽的想象力而为人称道。其中,妖怪精灵形象比美式动画形象更生动更适合东方人的口味。比如《幽灵公主》麒麟森林中如娃娃的小精灵模仿人类的动作,十分的友善可爱,从侧面反映出人性美的一面,引人入胜。在《大圣归来》中可以发现宫崎骏动画对其的影响,比如故事开头人们在半山腰上遭遇山妖突袭、江流儿在五行山中遇见可爱的土地老儿都类似宫崎骏动画电影《幽灵公主》的场景和造型;山妖王变身成长躯多足的大怪物追赶孙悟空则让人联想到《千与千寻》中无脸男贪吃后变成怪物追赶千寻的场景。

相比日式动画,美式动画在镜头语言和制作技术上略胜一筹,角的动作往往十分流畅,性格十分鲜明,通常会制造一种夸张幽默的氛围。《大圣归来》流散着诸如好莱坞动画喜剧情节和追逐动感场面的设计,如山妖追逐江流儿过程中胸前的红布被树枝撕扯成比基尼样式时做出害羞的反映;江流儿的鼻涕掉到山妖嘴上,山妖很美味地舔食;猪八戒变成晕过去的黑店老板应付老板娘等细节设计,皆充满喜感。山妖追赶江流儿从屋顶、悬崖滑落时的场景,镜头跟随角上天入地,使得画面惊险刺激、动感十足,接近好莱坞动作大片的水平。《大圣归来》对美式和日式动画的借鉴并不是生搬硬套的,而是很巧妙地将外国动画的长处融入到故事情节之中。无论是对中国学派动画的民族特的继承还是对宫崎骏和美式动画的借鉴,《大圣归来》在表达方式上表现出全球化时代的杂糅特征,然而整个故事的内核还是中国的,所以观众对创作者的这种借鉴并不反感。 三、互联网时代的营销策略

《大圣归来》的成功除了影片本身的质量,也离不开成功的营销策略。国内动画电影市场一直被美国好莱坞合家欢动画占据,由于国产动画没有形成美国好莱坞成熟的工业化生产体系,加上创作者坚持走低幼化路线,以至很难出现精品,投资者并不看好国产动画市场。《大圣归来》在多部重量级影片角逐竞争的暑期档上映,在首映当日排片不足10%的情况下,凭借影片自身品质与优异口碑稳健拉升排片量 。在资金筹集方面,《大圣归来》制作过程长达八年,制作后期还因资金不足不得不发起众筹。众筹不仅是一种筹集资金,降低风险的手段,同时也聚集了一批对项目感兴趣的自发宣传者。片方采取了两次点映,第一次是在6月28日,之后7月4日和7月5日,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点映。点映,通常是电影正式上映之前在个别城市,个别影院的预先放映。点映的观众通常是影迷、资深影评人,影片质量获得了点映观众的肯定,积累了一定的口碑,为影片的票房奠定基础。

然而,《大圣归来》因为宣传费用不足,很难进行大规模地面推广,因此转向网络和社交平台进行宣发,从而正式拉开票房逆袭的序幕。点映的同时,官方发布了由陈洁仪所演唱的同名曲《从前的我》,与此同时,在网上发布大量精美的设计手稿。点映积累的口碑,加上官方自爆的物料,在网络和社交化媒体平台上迅速引爆观影狂潮和各种好评,影院的排片量和上座率迅速上升。在网络平台如bilibili弹幕视频分享网站和豆瓣网上大圣的人气颇高,吸引了一大批潜在电影观众。“片尾曲《从前的我》在bilibili电影频道的电影相关版块发布后,每天都有《大圣归来》相关视频上榜,推荐位至少有一半以上属于《大圣归来》官方或者粉丝自制MV视频。[4]”豆瓣电影平台上,大量的影迷通过打高分和写影评的形式为影片宣传推波助澜。其次是社交化媒体如微博、上的口碑发酵。《大圣归来》在上映后始终保持在微博热搜榜前三,赵文?u、黄晓明等微博大号或名人义务推荐。平台上,观众则通过点赞和评论的方式在自己的朋友圈热心推荐,以及官方通过电影票和观众互动。可以说,通过互联网平台,《大圣归来》的营销宣发最大限度地覆盖潜在观众体,甚至形成粉丝体自发宣传,区别于片方雇佣的水军,称为“自来水”。80后、90后这批网生一代,从小看日本动漫和美国动画长大,对这部国产良心之作自然热捧不已。《大圣归来》营销策略的成功,关键在于影片本身的质量和精确的观众定位,加上互联网平台的推广,最大限度地将潜在观众转化为票房,创造了2015年度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奇迹。

四、结 语 《大圣归来》是对超级IP“西游”系列的成功改编,在人物形象和叙事模式上既有继承又有颠覆。?型化的叙事模式符合观众的心理期待,也奠定了影片商业成功的基础。它的产生也有其鲜明的历史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并且带有鲜明的中国动画学派、日本宫崎骏动画和美国好莱坞动画特征。除了影片本身的质量,《大圣归来》的成功离不开成熟的营销策略,众筹和点映积累的良好口碑,加上互联网平台的推广,创造了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奇迹,为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古代散文名篇 26首-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1-1192435-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10-29 11:11:53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