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电工高级技师培训大纲
2023年10月26日发(作者:关于蚂蚁团结作文锦集8篇)
让天蝎爱到疯狂的星座-
维修电工高级技师培训与鉴定大纲
高级技师培训采用“项目教学”方式,对维修电工专业每部分内容提出一至两个项目,围绕此项目完成教学或培训过程。
培训步骤:
1.培训时首先布置课题项目。
2.学员自学与课题项目相关知识(借助参考书及查阅有关资料)。
3.学员在教师培训指导下,开始设计、安装、调试该课题项目。
4.最终学员完成该项目。
章节
一、模拟电子技术
项目内容
输入音频小信号放大电路设计
项目要求
((1)信号输入灵敏度小于20mV。
(2)输出功率大于10W。
(3)具有音量和音调控制功能。
(4)要有开机静噪和过流保护功能。
(5)前级信号处理采用集成运电路,功率输出用分离元件。
二、数字电子技术
三、电力电子技术
四、电气传动自动控制技术
设计40W逆变电源
双闭环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电路调试
数字频率计设计 (1)要求可测量波形:正弦波、方波、三角波
(2)测量范围:1 Hz ~1MHz
(3)显示方式:5位LED数码管
(1)要求输入12V直流电压,输出220V交流电压
(2)输出功率40W
(1)双闭环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电路的连线、调试。
(2)双闭环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电路的故障排除。
五、变频调速技术
变频器控制电动机带负载运行
(1)利用操作面板设定变频器的主要参数。
(2)利用计算机和变频器的通信功能设置变频器的运行参数。
(3)连接电动机带负载运行。
六、可编程序控在生产线上对工(1)原点位置:垂直机械手在下位,气指张开,直32 含专32 含专家讲座
32
16
8
课时 备注
8
1 制器
件进行颜辨别、姿势调整及选向PLC控制系统
流电动机、交流电动机停止,旋臂机械手在出料座侧,送料机构在后退位置。
(2)启动后,送料机把工件送至姿势判断位进行判断(向上或向下),直流输送线动作,交流变频输送线低速运转;
(3)直流输送线把工件送到颜判断区,直流输送线停止;
(3)如果判断红圆筒开口朝上,则由旋臂机械手送至出料口,交流输送线由低速转至高速,待工件送到红堆放区后,交流输送线停止;
(4)如果黑圆筒和红圆筒开口都朝下,由垂直机械手翻转180,放下后再重复(4)过程,待工件送到红或黑堆放区后,交流输送线停止;
(5)如果黑圆筒开口朝上,由垂直机械手翻转18000家讲座
向下作检查,然后再由垂直机械手反翻转一次使圆筒开口朝上,再重复(4)过程,待工件送到黑堆放区后,交流输送线停止。
七、液压、气动控制
液(气)压控制系统全循环
(1)明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确定主要参数。 16
(2)设计液(气)压系统原理图。
(3)选择有关液(气)压元件。
(4)设计选用液(气)压缸。
(5)绘制液压控制原理图,编写技术文件。
八、新技术应用 工业现场控制电路接线、调试
九、设备大修工艺
设备计划预修实施方案
(1)由工控计算机、PLC、变频器、触摸屏、总线系统等组成工业现场控制电路的接线、调试。
(2)根据要求进行系统的程序编写或参数设置。
(1)以真实的待修设备,该设备具备一定的机械和电气复杂系数,例如A系列龙门刨床。
(2)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8
48 含专家讲座
2 真实地对设备进行一次保养和大修的方案编制。
(3)该项内容实施时,应重点对学员应用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方案要求合理、可行,能够解决该设备为适应其工艺要求所存在的问题。
十、现代企业管理知识
现代企业管理 (1)质量管理。
(2)生产管理
(3)技术管理
总课时 208
8
附件1:PLC项目名称:在生产线上对工件进行颜辨别、姿势调整及选向PLC控制系统
一、项目描述
该项目取材于生产企业,对于自动线上实现机械零件的分检有着典型的意义。它首先检测机械零件的颜,然后辨别它的姿势,最后根据要求进行分检。
二、工作原理
1.了解工作任务
生产线工作流程:
(1)原点位置:垂直机械手在下位,气指张开,直流电动机、交流电动机停止,旋臂机械手在出料座侧,送料机构在后退位置;
(2)启动后,送料机把工件送至姿势判断位进行判断(向上或向下),直流输送线动作,交流变频输送线低速运转;
(3)直流输送线把工件送到颜判断区,直流输送线停止;
(4)如果判断红圆筒开口朝上,则由旋臂机械手送至出料口,交流输送线由低速转至高速,待工件送到红堆放区后,交流输送线停止;
(5)如果黑圆筒和红圆筒开口都朝下,由垂直机械手翻转1800,放下后再重复(4)过程,待工件送到红或黑堆放区后,交流输送线停止;
(6)如果黑圆筒开口朝上,由垂直机械手翻转1800向下作检查,然后再由垂直机械手反翻转一次使圆筒开口朝上,再重复(4)过程,待工件送到黑堆放区后,交流输送线停止。
2.了解相关的设备和元件
元件名称
直流电动机
交流电动机
变频器
PLC
人机界面
型号(自选)
数量
1
1
1
1
1
2
2
2
2
3
2
3
电磁阀(单控)
电磁阀(双控)
磁性开关
光纤传感器
按钮
转换开关
生产线由执行机构和电控系统组成。执行机构由气动垂直机械手、气动旋臂、真空吸盘、气指、送料气缸等组成,其中送料气缸由单电控电磁阀控制,其余由双电控电磁阀控制。电控系统则由可编程控制器、变频器、(人机界面)、交流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组成。检测器件主要用到磁性开关、光纤传感器等。
3.了解操作过程
生产线操作方式
(1)手动:用各自的按钮使各个负载单独接通或断开。
(2)回原点:该方式下按回原点按钮时,机械自动向原点返回。
(3)单步运行:按下一次启动按钮,前进一个工序。
(4)单周期运行:在原点位置按下启动按钮,自动运行一遍后在原点停止。若在中途按下停止按钮就停止运行;再按启动按钮,从断点处继续运行,回到原点自动停止。
(5)连续运行:在原点位置按下启动按钮,开始连续地反复运行。若中途按下停止按钮,系统在完成本周期的动作返回原点后才停止。
三、项目工作方案的设计
1.工作方案的设计
根据任务的要求设计出工作方案,以下几种方案参考:
(1)只是完成连续运行;
(2)完成连续运行和回原点;
(3)完成单周期运行、连续运行和回原点;
(4)完成单步运行、单周期运行、连续运行和回原点;
(5)完成各种的运行方式。
2.工作进程的安排
自定
3.工作任务学习目标
实施阶段的学习目标是:
(1)掌握PLC的原理和在企业生产中的应用;
(2)学会利用PLC设计控制方案,学会如何分配I/O口,怎样画电气原理图,编写程序的思路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何调试程序;
(3)掌握生产线的操作过程,明白工作质量的要求;
(4)学会传感器的调试方法,学会处理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四、程序设计与调试
按要求完成程序设计以及在模拟器调试程序
五、项目的评价
1、表1 项目的过程评价表
姓名:__________小组序号:__________小组的其他成员:__________完成时间 :__________
分 值
项目内容 评价内容和标准 评价说明
得分A B C D
认识任务
获取信息
明确项目任务的具体要求
10 8 6 4
10 8 6 4
收集、筛选、整理为项目实施所需要的资料
4 资料渠道选择合理、资料整理满足项目要求
拟定计划
确定计划
工作计划完整,工作步骤清晰
工作途径科学,计划合理可行
工作方法正确
实施任务
正确使用工具,操作规范,安全节约
调试方法正确
检验质量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完整展示并介绍自己的成果
成果总结 介绍工作的收获和体会
客观地评价小组其他成员
10 8 6 4
10 8 6 4
20 16 12 8
20 16 12 8
100
80 60 40
20 16 12 8
合 计
2、表2 项目设计报告书的内容要求及评价表
姓名:__________小组序号:__________小组的其他成员:__________完成时间 :__________
报告内容
项目设计任务书
对应环节
认识任务
评价内容
明确设计目标
评价说明
A B C D
得 分
10 8 6 4
获取信息
项目电气原理图
确定计划
项目状态功能图
项目程序与实施
项目人机界面设计
项目检查与调试 检验质量
实施任务
正确设计画面
清晰说明调试情况
客观评价每个环节
项目评估与总结
成果总结
客观评价小组配合
客观总结收获与不足
合理进行系统设计
合理设计程序框架
正确列出程序
10 8 6 4
10 8 6 4
20 16 12 8
10 8 6 4
20 16 12 8
20 16 12 8
合 计
100
80 60 40
附件2:液气压项目名称:多缸联动液(气)压控制系统
——皮带轮成型机的液(气)压控制设计
5 一、工作原理
1、液(气)压控制系统全循环
当启动全循环按钮时,上工作台下行压紧工件,启动主轴旋转;当压紧力到达要求时,左刀架开始工作,当检测到左刀架工作结束信号,左刀架开始快速退回;当检测到左刀架原位信号,右刀架开始工作,当检测到右刀架工作结束信号,右刀架开始快速退回;当检测到右刀架原位信号,工作台上行至原位,全循环结束。
全循环工作过程中,如按急停按钮工作过程立急停止;如按复位按钮,工作台 左刀架 右刀架立急回到原位。
2、液(气)压控制系统单循环
当启动左(右)刀架单循环按钮时,上工作台下行压紧工件,启动主轴旋转;当压紧力到达要求时,左(右)刀架开始工作,当检测到工进信号,左(右)刀架开始工进;当检测到左(右)刀架工作结束信号,左(右)刀架开始快速退回;当检测到左(右)刀架原位信号,工作台上行至原位,单循环结束。单循环工作过程中,如按急停按钮工作过程立急停止;如按复位按钮,工作台 左刀架 右刀架立急回到原位。
3、液(气)压控制系统手动操作
当启动左(右)刀架手动按钮时,左(右)刀架开始工作,按钮停止时,左(右)刀架停止工作(与原位信号停止工作);当启动工作台手动下(上)按钮时,工作台下(上)行,按停止按钮工作台停止工作(与原位信号停止工作)。手动操作工作过程中,如按急停按钮工作过程立急停止;如按复位按钮,工作台 左刀架 右刀架立急回到原位。
4、液(气)压控制系统点动操作
当按左(右)刀架点动按钮时,左(右)刀架开始工作,松开按钮左(右)刀架停止工作(与原位信号停止工作);当按点动工作台下(上)按钮时,工作台下(上)行,松开按钮工作台停止工作(与原位信号停止工作)。点动操作工作过程中,如按急停按钮工作过程立急停止;如按复位按钮,工作台 左刀架
右刀架立急回到原位。
二、 相关的设备和元件
元件名称
液压泵
气泵
液(气)压缸
电磁换向阀
压力控制阀
流量控制阀
PLC
接近开关
按钮
转换开关
型号(自选)
数量
1
1
3
3
3
3
1
6
10
6
三、项目工作方案的设计要求
1.明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确定主要参数。
2.设计液(气)压系统原理图。
3.选择有关液(气)压元件。
4.设计液(气)压缸。
5.绘制工作图,编写技术文件。
(一)工作图包括:
(1)液(气)压系统工作原理图(图中应附有液(气)压元件明细表,各执行元件的动作顺序
6 工作循环图和电器元件动作顺序表);
(2)液(气)压缸的装配图。
(二)技术文件包括:
(1)设计计算说明书;
(2)零部件目录表;
(3)标准件、通用件及外购件总表;
(4)液(气)压系统使用及维护技术说明书。
6.根据任务的要求设计PLC控制程序及相关电气原理图(接线图)
四、安装与调试
1、根据三缸联动液压控制原理图完成液压元件连接
2、根据电气原理接线输入
3、输入PLC控制程序 调试运行
高级技师培训参考书:
一、电子技术
1.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
作者:康华光
出版日期:2008-2-1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书号 ISBN:9787040177909
2.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
作者:康华光
出版日期:2006-1-1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7040177897
二、电力电子技术。
著译者: 王兆安
出版时间: 2005年3月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书号:711107601X
三、电气传动自动控制技术。
作者:陈伯时
7 出版时间:2003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书号:ISBN:7-111-12222-4
四、变频调速技术
主编:王兆晶
出版时间:2006年6月
出版社: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
书号:ISBN:7-5045-5602-5
五、新技术
现场总线控制技术
作者:姚锡禄
出版社:高等教育
书号]:ISBN:7040197057
出版日期:2006-06-01
六、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维修电工(基础知识)
主编:张惠鲜
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书号:ISBN:7-5045-3989-9
出版日期:2003-09
七、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维修电工(技师技能 高级技师技能)
主编:沙启龙
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书号:ISBN:7-5045-4169-9
出版日期:2004-01
八、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维修电工(技师、高级技师)
主编:王兆晶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待出版)
出版日期:2008-08
8 论文撰写与答辩
论文部分:
一、论文选题
(1)学员报名后即准备论文选题,由学员在本单位聘请本专业导师一名,指导论文选题。
(2)学员在培训正式开始时,提交论文题目,由培训单位认定符合要求后,由导师指导开始论文内容撰写。
(3)学员在培训结束后,考试之前,提交标准论文。
二、论文撰写要求
1.论文要以学员在工作中的实际案例和理论分析为主,实际案例不少于2例,论文字数不少于5000字。
2.高级技师要具有对技师和高级工进行理论培训的能力,在论文撰写时,要体现出编写培训讲义的能力。
3.论文应具有科学性和推广应用价值;结构合理、图文表述准确,论点正确,论据充分有效。
三、论文格式要求
1.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
2.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简练、明确。
3.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
4.正文:
(1)前言 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2)本论 要运用各方面的方法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学术水平。
(3)结论 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5.参考文献: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专著、论文及其他参考资料。
6.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
答辩部分:
一、答辩规则
9 1.答辩时限:35分钟。
2.答辩程序:
(1)学员宣讲论文: 时间10分钟。
(2)考评员提问:考评员根据论文涉及到的相关知识提问,提问不少于4个问题,学员不清楚或不理解时可以询问。
(3)答辩:一问一答口述形式,学员根据考评员提出的问题作出答复,考评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随时插问,以便准确地判断学员对问题的理解程度。
二、答辩要求:
(1) 考生宣讲论文时,要口齿清楚、语言流畅。
(2)答辩时不要超过规定的时间,回答问题要严谨、精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