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我们的节日是哪七个节日

更新时间:2023-02-04 00:00:41 人在看 0条评论

我们的节日是哪七个节日

六年级期中考试作文题目-


2023年2月4日发(作者:描写下雪情景作文200字(精选30篇))

我们的节⽇·七⼣品读红⾊家书,⼀起去体会时间深处最动⼈的情感和最炙热的

初⼼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在硝烟散尽的和平年代

我们难以忘记

曾经有过这样⼀些⼈

他们为了⾃⼰的信仰、

为了⼈类的和平与正义

含笑⾯对死亡

在阴森的牢房⾥、流⾎的刑场上

⽣命的最后时光

为后⼈留下⼀篇篇

正⽓浩然、铁⾻柔情的遗书遗篇

谁说⾰命者只有雄⼼⾚胆⽽没有温软之⼼

今天,就让我们跨越百年时空

⼀起去聆听

⾰命先烈的柔情与坚毅

今天,就让我们⽤“青”声“青”语

与⾰命者、奋⽃者

展开⼀次⼼灵的对话

去感受他们穿越时空的倔强浪漫

成贻宾烈⼠给未婚妻的信

芬:

⼼中的话,郁积了有⼀个多⽉了,不⽤你催,我⾃⼰也耐不住了。讲吧,妹妹,请你停⼀停⼿中的⼯作,花上⼏分钟来

读远地的情⼈给你的甜蜜的信吧!

远的不谈吧,咱们谈⼀九四四年的事:

三天的年假,给了我⼀个很好的思想的机会。我在这三天当中,检讨了所有的过去,同时,计划了将来,我觉得过去的

随它过去吧,不管他是酸甜苦辣;要注意将来,把握现在,于是我觉得有“⾃我⾰命”的必要。于是我拟定“新⽣⼗⼤信

条”,以期⾃今年起,更加努⼒地去创造⼀个新的⽣命。

⼀、⼀个新⽣,是⼀定有着新的⼈⽣观。新的⼈⽣观,是活泼的、乐观的、健全的。

⼆、⼀个新⽣,⼀定有丰富的学术、丰富的学识,来源于正确的理解、仔细的观察。

三、⼀个新⽣,⼀定是有纪律的⽣活,严格地律⼰,忠诚地待⼈。

四、⼀个新⽣,⼀定有果敢的毅⼒。要咬紧⽛关,不屈不挠地,和⿊暗的阻挠⽃争。

五、⼀个新⽣,⼀定有⾼尚的品格,不欺骗⼈,同时也不欺骗⾃⼰。

六、⼀个新⽣,⼀定是勤俭的,能⾃⼰做的事,必得⾃⼰去做,能省的费⽤,必得节省。

七、⼀个新⽣,⼀定是乐群助⼈的。不可⾃私⾃利,要随时牺牲⾃⼰,为了⼤众。

⼋、⼀个新⽣,⼀定是朴实的。不唱⾼调,不蹈浮夸,⽽切实地努⼒于⼯作和事业。

九、⼀个新⽣,⼀定是爱国家、爱民族的。同时也是爱⽗母、爱师长、爱⼀切可爱的⼈的。

⼗、⼀个新⽣,⼀定有着⾼贵的爱情,要始终亲爱、谅解、安慰这甜蜜的爱⼈。

芬,你以为这⼗条太空洞、太⼴泛么,或者是太夸⼤么?是的,⼀个⼈绝对难于同时具备这个条件的,但是我愿把它作

为我的⼗块指路牌,努⼒地向“新⽣”猛进!

成贻宾

成贻宾,1927⽣,江苏宝应范⽔镇⼈。1947年夏,考⼊国⽴中央⼤学⼯学院电机系。南京解放前⼣,积极参加中共地

下组织及新民主主义青年社开展的护校迎解放活动,是中⼤进步社团——电社主要成员。

1942年夏天,在南京读书的成贻宾放暑假回⽼家,与16岁的彭毓芬⼀见钟情。1947年暑假,成贻宾同时报考清华⼤

学、英⼠⼤学和中央⼤学,均被录取。但因⽆盘缠去北京,成贻宾就近选择了中央⼤学就读。随后,他把彭毓芬也带到

了南京,⿎励她学习幼教,报效祖国。这对年轻的爱侣,不仅在⽣活上互相照顾,在思想上也共同进步。那时候两⼈都

是穷学⽣,但⼗分恩爱。⼀到周末,成贻宾就去打⼯赚钱,给妻⼦买好吃的。冬天⽔冷刺⾻,成贻宾⼼疼爱妻,从来不

让她洗⾐服,总是⾃⼰抢着洗。

那个年代的志⼠并没有沉溺于美妙的爱情当中,⽽是写下⼈⽣⽬标作为⼀份“甜蜜的信”,为伟⼤的理想⽽不懈奋⽃。

1944年,成贻宾写下了那封著名的《给未婚妻的信》,对彭毓芬说,他觉得有“⾃我⾰命”的必要,于是拟定“新⽣⼗⼤信

条”。他写给未婚妻的信,信中没有恋⼈之间的甜⾔蜜语,全篇⼀直在围绕学习、⼯作、理想展开讨论,字⾥⾏间充满

了⾼尚、纯洁的爱。在信中,他表⽰,“要咬紧⽛关,不屈不挠地,和⿊暗的阻挠⽃争;要乐群助⼈,不可⾃私⾃利,

要随时牺牲⾃⼰,为了⼤众。”在成贻宾的这封信中,他拟定“新⽣⼗⼤信条”,“以期⾃今年起,更加努⼒地去创造⼀个新

的⽣命”。

1949年4⽉1⽇,为反对国民党顽固派“假和平、真备战”的阴谋,参加游⾏⽰威,被特务殴打,⾝受重伤。4⽉19⽇牺

牲,年仅22岁。成贻宾去世后的第四天,南京就解放了,他被誉为“⾬花台的最后⼀位烈⼠”。

陈毅安给妻⼦的信:⾰命党员先要⾰⾃⼰的命

志强:

接到了你的信,我的灵魂安慰极了,⼏⽇间的怀疑,都冰消⽡释。并使我爱你的⼼头成了⼀种不可思议不可形容的状

态。

我⾃来到⼴东,已有⼀载有奇了。我的⾔语我的⾏动,都是⾰命的,都是光明的。不独不打牌不喝酒,⽽纸烟都不吸

的。⾄于不道德的⾏为,可说绝对的没有,尤其现在担任党代表的⼯作,要为⼈家的模范,要去指导⼈家,⼀举⼀动都

得特别的留⼼。⾰命党员先要⾰⾃⼰的命,然后可以把⼈家⾰命化。我不是⼀个糊涂⾍,不是⼀个怪物,当然不要你来

得特别的留⼼。⾰命党员先要⾰⾃⼰的命,然后可以把⼈家⾰命化。我不是⼀个糊涂⾍,不是⼀个怪物,当然不要你来

操⼼。不过你的规劝,你的批评,我是⼗⼆分的诚意欢迎⽽接受的。不受规劝和批评的⼈,可以说不是⼀个⾰命党员

了。

你说我们不要为个⼈的愉快,⽽要为⼀般受痛苦的着想。这话我⾮常的钦佩,希望你在实际的⾏动中表现出来。我们的

地位可以说是⼀个⼩资产阶级,虽就[然]受了许多的压迫,仍就[旧]是带了许多⼩资产阶级的性质,甚⾄还有资产阶级的

⾏动。我们即[既]明了世界的潮流,有了阶级觉悟,我们的⾏动⾔语就要⽆产阶级化,就要做⼀个为⽆产阶级的利益⽽

奋⽃的⾰命党员。这不过是将你所发表的意思补充⼀下,有不当之处,请不客⽓的批评。

你说你同你的同学发⽣冲突,这事我说你也有⼀点不当处。你在这次事实当中,要去寻找你应得的教训。她们不是⼀个

反⾰命,她们都是你的朋友。对于反⾰命当然是不客⽓的,不姑息的,以⾰命的⼿段对待她。她们即[既]是你的朋友,

就要指导她们,规劝她们,使她们也⾛上⾰命的⼤道。这样如不发⽣效⼒,就要⽤旁的⽅法去刺激她们,使她们知道不

正当的事情,是做不得的。你要指出她们的⿊暗,因为她们羞耻的关系,所以她们就不顾⼀切,要起来暴动了。尤其你

不应该打她们,这是你的⼤错误,我们当了⼀个⾰命的党员,就要知道做⾰命⼯作的⽅法。我们要看于[如]何使得⾰命

⼯作顺利,处处要对[从]⾰命观点上着想,这点我是希望你特别努⼒的。

我⽣⽇那天,我连兵⼠送了许多的礼物,我的朋友也是⼀样,我⽤去了⼏⼗块钱。我负了⼀⾝的债,过阳历年的时候,

我奖了兵⼠拾元,⽣⽇奖⼀拾五元,以及应酬等项⽤去了⼏⼗元,我真是没有办法。我对⼠兵做⼯作是很顺利的,如严

师⼜如慈母,这事也是不要你操⼼的。我本来想到⼴州去游玩⼀下,因为要在韶州⼯作,不能推闲⼀点,我营有两连开

到了马坝,我连开差到始兴县去了,在两三天内就可以返韶州,将来是否也要开到马坝,现在还不能逆料,看将来如

何,当有函告,来信请仍由常兄转罢。

我最亲爱的妹妹!我的⼼灵,我不知道要对你说些什么话!我不知道要如何安慰你?!唉!你不要挂念我!你⾃⼰珍重

罢!此复。顺祝

⾰命敬礼!

毅安草复

正⽉⼗⼋⽇

陈毅安

陈毅安(1904—1930),⼜名陈斌,1905年1⽉12⽇出⽣于湘阴县界头铺镇。1922年,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4年加⼊中国共产党。1926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军官班。曾任⼯农⾰命军第⼀师第⼀团第⼀营副营长、营长、

红四军三⼗⼀团副团长、红五军副参谋长、红四师师长、红三军团第⼋军第⼀纵队司令员等职。1930年8⽉7⽇,在长

沙战⽃中壮烈牺牲。时年26岁。

在井冈⼭⾰命博物馆⾥,有⼀封镶在墙上玻璃框中的信,这是陈毅安写给他妻⼦的,内容⼤致如下:“志强:好久没有和你

通信了,不知你近况若何?挂念得很……你的信我⼜收不到,真是糟极了……我天天跑路,钱也没得⽤,⾐也没得穿,

但是精神⾮常的愉快,较之前过的优美⽣活好多了,因为是⾃由的……但最忧闷、最挂⼼、最不安适的,就是不能同你

在⼀起……”从这封信上,深深地感受到了陈毅安和他的妻⼦志强的相亲相爱,相濡以沫,以及陈毅安崇⾼的⾰命信

仰。

陈毅安的妻⼦志强不是⼀个⾰命者,但她是⼀个⾰命的⽀持者。她明⼤义识⼤体,毅然把丈夫送到了流汗洒⾎的⾰命前

沿。她那时是长沙邮局⼀个普通的⼥⼯,两个⼈相爱时,没有考虑到会分别,甚⾄是永别。

陈毅安曾经跟未婚妻说过,那或许是⼀个玩笑,“如果我哪天不在⼈世了,我就会托⼈给你寄⼀封不写任何字的信去,

你见了这封信,就不要再等我了。”志强猛然捂住了陈毅安的嘴,她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这件事情真的发⽣

了,在⼀次攻打长沙的战⽃中,也就是黄洋界保卫战后的第⼆年,陈毅安被⼀颗⼦弹打中。

当她终于收到了盼望已久丈夫的来信,但竟然是⼀封⽆字书!志强想到丈夫那句戏⾔,猛然失声痛哭。这封寄⾃上海的⽆

字信,是陈毅安牺牲⼀年后,他的战友忍了⼜忍,按照他的嘱托发出的。⼀次次的痛哭后,志强觉得⾃⼰要好好地把孩

⼦养⼤,并给他创造好的学习条件。她带着孩⼦去了北京,并把与陈毅安的⼀百多封凝结着深深情意的信件转交给了组

织。我们不得⽽知志强那些⽇⼦是如何度过的,但我们能感到⼀个⼥⼈⼼中的坚毅。陈毅安与志强的爱情就像⾼⾼耸⽴

的翠⽵和遍地盛开的野花,装点着英雄的⼭峰。

陈觉就义前给妻⼦的遗书:我们的遗志⾃有未死的同志来完成

云霄我的爱妻:

这是我给你的最后的信了,我即⽇便要处死了,你已有⾝,不可因我死⽽过于悲伤。他⽇⽆论⽣男或⽣⼥,我的⽗母会

来扶养他的。我的作品以及我的⾐物,你可以选择⼀些给他留作纪念。

你也迟早不免于死,我已请求⽗亲把我俩合葬。以前我们都不相信有⿁,现在则惟愿有⿁。“在天愿为⽐翼鸟,在地愿

为并蒂莲,夫妻恩爱永,世世缔良缘”。回忆我俩在苏联求学时,互相切磋,互相勉励,课余时闲谈琐事,共话桑⿇,

假期中或滑冰或避暑,或旅⾏或游历,形影相随。及去年返国后,你路过家门⽽不⼊,与我⼀路南下,共同⼯作。你在

事业上学业上所给我的帮助,是⽐任何教师任何同志都要⼤的,尤其是前年我病本已病⼊膏肓,⾃度必为异国之⿁,⽽

幸得你的殷勤看护,⽇夜不离,始得转危为安。那时若死,可说是轻于鸿⽑,如今之死,则重于泰⼭了。

前⽇⽗亲来看我时还在设法营救我们,其诚是可感的,但我们宁愿⽟碎却不愿⽡全。⽗母为我费了多少苦⼼才使我们成

⼈,尤其我那慈爱的母亲,我当年是瞒了他出国的。我的妹妹时常写信告诉我,母亲天天为了惦念她的远在异国的爱⼉

⽽流泪,我现在也懊悔此次在家乡⼯作时竟不曾去见她⽼⼈家⼀⾯,到如今已是死⽣永别了。前⽇⽗亲来时我还活着,

⽽他⽇来时只能看到他的爱⼉的⼫体了。我想起了我死后⽗母的悲伤,我也不觉流泪了。云!谁⽆⽗母,谁⽆⼉⼥,谁

⽆情⼈,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民的⽗母和妻⼉,所以牺牲了⾃⼰的⼀切。我们虽然是死了,但我们的遗志⾃有未

死的同志来完成。“⼤丈夫不成功便成仁”,死⼜何憾。

此祝

健康 并问

王同志好

觉 ⼿书

⼀九⼆⼋、⼀〇、⼀〇

陈觉

陈觉(1903—1928),原名陈炳祥,湖南醴陵⼈。1926年加⼊中国共产党。曾创建“社会问题研究社”,并主办《前

进》周刊。

在中国⾰命军事博物馆的⼀个展柜中,并排陈列着两封催⼈泪下的遗书,⼀封是丈夫就义前写给妻⼦的诀别信,⼀封是

母亲留给尚在襁褓中⼥⼉的遗书,它们的主⼈是⼀对年轻的伉俪,即著名的⾰命烈⼠陈觉与妻⼦赵云霄。陈觉、赵云霄

作为第⼀批先进的中国青年,于1925年冬进⼊莫斯科中⼭⼤学学习,在学习期间结为夫妻,1927年⼀道回国参加⾰

命。1927年9⽉,赵云霄随陈觉到湖南醴陵参加了秋收起义,不久他们被调回湖南省委机关,组建湘南特委。1928年4

⽉,由于叛徒告密,他们分别被敌⼈逮捕。反动当局对他们多次审讯,残酷折磨,但他们宁死不屈,表现了共产党⼈的

⾼尚⽓节。1928年10⽉陈觉英勇就义,时年25岁。1929年3⽉26⽇,赵云霄给襁褓中的⼥⼉喂了最后⼀次奶,然后镇

定地⾛向刑场,牺牲时年仅23岁。

瞿秋⽩致杨之华

亲爱爱:

前天写的信,因为邮差来的时候,我在外⾯逛着,竟弄到现在还没有寄出。今天⼜接到你⼆⼗五⽇的信。那是多么感动

着我的⼼弦呵!我俩的爱实是充满着⽆限的诗意。从半淞园以来,我俩的⽣活⽇渐的融化成⼀⽚,如果最近半年爱之中

时时有不调和的阴影,那也只是⼀个整个的⽣命之中的内部的危机。最近半年是什么时候?是我俩的⽣命领受到极繁重

极艰苦的试验。我的⼼灵与精⼒所负担的重任,压迫着我俩的⽣命,虽然久经磨练的⼼灵,也不得不发⽣因疲惫不胜⽽

起呻吟⽽失常态。

稍稍休息⼏天之后,这种有⼒的爱,这整个的爱的⽣命,⽴刻⼜开始灌溉他⾃⼰,开始萌着新春的花朵。我俩的⼼弦之

上,现在⼜继续的奏着神妙的仙曲。我只有想着你,拥抱你的,吻你……的时候,觉着宇宙的空虚是不可限量的渺⼩,

觉着天地间的⼀切动静都是⾮常的微细——因为极巨⼤的历史的机器,阶级⽃争的机器之中,我们只是琐⼩的机械,但

觉着天地间的⼀切动静都是⾮常的微细——因为极巨⼤的历史的机器,阶级⽃争的机器之中,我们只是琐⼩的机械,但

是这些琐⼩的我们,如果都是互相融合着,忘记⼀切忧疑和利害,那时,这整个的巨⼤的机器是开⾜了马⼒的前进,前

进,转动,转动——这个伟⼤的⼒量是⽆敌的。

你寄来的⼩说⽉报等及绒衫已经接到。我明后天⼤概就可以得到莫斯科的回⾳,究竟在此继续休养两星期,还是不。

最近精神觉得⽐以前好多了。但是正经的⼯作及书,都不能想起,不能想做。⼈的疲倦是如此之厉害呵!

见着仲夏余飞代我问好,请他们写封信给我,有些什么新闻。

我吻你万遍。

你的阿哥

⼀九⼆九年⼆⽉⼆⼗⼋⽇

瞿秋⽩

瞿秋⽩(1899—1935),本名双,后改瞿爽、瞿霜,字秋⽩,⽣于江苏常州。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之⼀,伟⼤的

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产阶级⾰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命⽂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1917年秋考⼊北京俄

⽂专修馆学习。1922年春,正式加⼊中国共产党。1923年,主编中共中央另⼀机关刊物《前锋》,参加编辑《向

导》。

瞿秋⽩曾刻下⼀枚“秋之⽩华”的印章,寓意与杨之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段感⼈⾄深⼜来之不易的感情。在当

时⼈们思想相对保守的情况下,优雅执着的瞿秋⽩在报纸上公开发表三则启事,昭告与杨之华的结合。

1935年2⽉初,瞿秋⽩在福建长汀县突围转移途中不幸被捕,他对劝降者说:“⼈爱⾃⼰的历史,⽐鸟爱⾃⼰的翅膀更厉

害,请勿撕破我的历史。”6⽉18⽇临刑前,瞿秋⽩坐在⼀块平地上,说:“此地甚好。”尔后从容就义,时年36岁。

好啦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啦~

今天是⼀年⼀度的七⼣

团团在这祝各位七⼣快乐~

有情⼈长长久久~

《⽑泽东诗词》

杂⾔诗·耕⽥乐

1907年

1907年

耕⽥乐,天天有事做。

近冲⼀墩⽥,

近⽔再墩望,

多年副产积满仓。

农事毕,读书甚馨⾹,

坐待时机⾃主张。

注释:源于吉林⼈民出版社94年11⽉版《⽑泽东⼤系》。

SAOMAGUANZHUWOMEN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肥东共青团

终于等到你~

求分享

求收藏

求点击

求在看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1-111286-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2-04 00:00:41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