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江浙古镇梅园深秋游记

更新时间:2023-10-23 04:18:37 人在看 0条评论

江浙古镇梅园深秋游记

2023年10月23日发(作者:雷锋的故事读后感50字(精选7篇))

蝶恋网-

江浙古镇梅园深秋游记

在无锡诸多知名的景点中,梅园离家最近,而去的次数却最少。记得上次游览梅园还是在四十四年之前,这实在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梅园之美,在于其“梅”。荣氏兄弟创建梅园,栽梅数千余株,占地八十余亩。每到冬季,满园梅树怒放,花团锦簇,何等壮观!

可惜,无锡的冬季湿冷难熬。所以好多年来,再没有在冬季去过无锡。这大概也是好久没有再去梅园的一个理由吧?

如今的梅园已经经过了扩建。在梅园之外,又开辟了公园景区,同时将园外的开原寺也包容了进来。其规模早已今非昔比也。

1 / 6 进了梅园大门,是公园区。这里正在展出花灯,不过制作粗糙,实在没有什么好看的。陪伴母亲游园,不能循序渐进、由表及里。我们的方针是单刀直入,直奔梅园的主体建筑——“诵豳堂”而去。

诵豳堂立在山坡之上,一路沿着台阶登高,所以需要母亲下车行走。走不多时,我们便来到了“诵豳堂”所在的平台之上。

诵豳堂之前,有香梅轩;香梅轩之前,立着一尊荣德生先生的铜像。这2 / 6 座铜像是荣毅仁的亲家、澳门中华总商会会长马万祺先生于1986年赠送的。那一年,正值荣毅仁先生70大寿、50金婚,荣氏家族齐聚一堂,其庆典盛会,曾经轰动一时。当然,对于小民来说,轰动也罢,不轰动也罢,实在无关痛痒,远不如油米涨价那么值得关心。

香海轩建于1914年。轩内原先挂有横匾,是康有为手书的“香雪海”三字。这是荣德生先生以50两银子,托人买来的。

1919年8月,康有为来游梅园,发现此匾所题,乃是他人的伪作。于是亲自为荣德生挥毫重书了“香海”两字。同时还在后面题了一首诗,补了一段跋:

“名园自合称香海,伪字如何冒老夫。为谢主人濡大笔,且留佳语证真吾。”

“梅园主人荣君德生以五十金请人觅吾书香雪海。吾来视,非吾书。乃补写,题诗。更甡”。

从此,横匾上的伪作就更换成了绝对的真品。

时,化梅园的高雅为粗俗,改称为“大寨公园”,康有为的题字自然也逃不过劫难。现在的资料中都说“原匾遗失”,不着一字。这才是真正的“历史虚无主义”!

现在所见的这块横匾,是1991年时,根据南京博物院到的康有为的手迹,重新制作的。说到头来,仍旧回归成为赝品,这就是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

3 / 6

门额上题,也有“香海”两字。那是康有为的儿媳、书法家萧娴女士在1979年所题写的。左右并有楹联,是无锡书法家刘铁平书集唐人诗句所写的:“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

香海轩后紧挨着的,就是诵豳堂。

豳,音bin,古邑名,在现在的陕西彬县一带。诗经“豳风”,就是那里的田园民歌。“诗经-豳风”描写了农民辛苦劳作的情景。荣家为此堂取名“诵豳”,也就是告诫子孙不要忘记自己作为农民工的艰苦创业。

这个“豳”字实在太难认,一百个中国人,至少有九十九个不认识。(本人在未查字典之前,也不认识。)因为诵豳堂的大梁是用珍贵的楠木做成的,所以无锡人不买“诵豳”的账,都叫他为“楠木厅”。

汉字之难,乃是教育发展的拦路虎。前不久,央视举办了“汉字大赛”。本人虽为不才,也算是正高级知识份子。惭愧的是,其中的许多考题也都不会。那些稀奇古怪的难字,除了用来考倒人之外,大概什么用处也4 / 6 没有。央视此举,实在是不明其所以!

开原寺始建于1933年,是荣德生先生捐资建造的。1958年后,佛寺及佛像被毁。现在所见,是1984年新建的。

我们正待进去,却被和尚拦住,说是还要另买门票。此庙乃是荣先生所建,84年的重修,不过是将功补过罢了。梅园要买门票,已经无理了,开原寺又要买票,更是岂有此理!

佛门清净之地,和尚只认钱财,岂非败坏门风?于是拂袖而去,弄得和尚尴尬不已。

开原寺外有许多小吃摊。于是在那里吃了一碗无锡豆腐花。

豆腐花到处都有,北方叫做“豆腐脑”,山西叫做“老豆腐”,而四川又叫做“豆花”。就我而言,觉得最好吃的,还是无锡豆腐花。

5 / 6 这样,也就结束了梅园的游览。虽然属于走马观花,线条略嫌粗糙,但也总算圆了母亲和我们多年未曾游览梅园的梦。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6 / 6

怒海求生桌游三个人怎么玩-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1-1081721-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10-23 04:18:37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