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作文素材罗一笑事件

更新时间:2023-10-23 02:57:08 人在看 0条评论

作文素材罗一笑事件

2023年10月23日发(作者:爱国卫生工作计划学校)

《左传》研究著作-

罗一笑事件作文1

罗尔和营销公司的行为是对爱心的消费,对诚信的透支,他们令大众的善意和信任受到伤害,最终坑的是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作为患儿的父亲,在自己有相当实力的时候就去寻求社会救助,这无疑是对爱心的消费,对诚信的透支;作为一家营销公司,把一个身患重症的小女孩推到前台,以文章转发次数来决定捐助金额,也是一种无底线的炒作。虽然他们最后选择了全额退款,算是尽力把恶性效应降到了最低,但是有网友问得好——钱可以退回来,善良和信任能退得回来吗?信任就像一张纸,当这张纸被揉成团之后,无论再怎么平展,也无法恢复原来的样子。

在一个诚信体系本已脆弱的社会,对陌生人施以援手的善心非常可贵,它需要被小心呵护。网友说得好,“人倒了好扶,人心倒了就不好扶了,最终坑的还是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是啊,当爱心遭遇欺骗以后,人心与人心之间的墙会筑得越来越高,真正的受难者获得救助的难度必然越来越大。狼来了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上演,最终为其恶果买单的必然是整个社会。

有人说,大家赞赏捐助为的是帮助身患重病的孩子,既然孩子的病是真的,那么其它对错不必太过计较。小编以为此言差矣。忽略事实和公正的善良,是无原则的善良,它会助长真正的恶,许多蛮横和欺辱就是这样产生的。善良没有错,但不能毫无底线,你没有底线,他就没有原则。罗素说:“若理性不存在,则善良无意义。”所以,请照顾好你的善良,最好让它开出玫瑰,用刺保护它的美,你的善良,必须得有点锋芒。

事情会发展成这样,也与我们的慈善体系不完善有关系。如果我们拥有成熟高效的慈善平台,大家都能通过严谨正规的渠道来寻求救助、捐出善款,那么这种让爱心受伤的事件就不会发生。“”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应不应该承载慈善功能?如何承载慈善功能?上的慈善行为由谁监管?如何监管?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许多,需要有关部门尽快研究和解决。

最后,穿过错综复杂的人心和是非,让我们回到事情的起点——希望可爱的小女孩罗一笑早日康复,希望她对这场人世纷争永远一无所知。

罗一笑事件作文3

一篇为《罗一笑,你给我站住》文章,迅速引爆朋友圈,短时间内获得了广大网友的评论、转发、打赏,迅速筹集200多万的医疗费用,事件若止步于此,可算一则看上去完美的爱心故事,然而,舆论迅速开始“扒皮”,舆情果不其然地反转了。顿时流言四起,抨击、指责、谩骂声一片,“罗一笑事件”前后剧情的巨大反差,值得我们反思。

类似于“罗一笑事件”并不是首列,在去年同样也出现过。利用网络的快捷性、高效性、碎片化的特点,通过放大事实来博取公众的眼球,从而进行炒作,来达到目的,这种不理性的最终给炒作者带来了“伤害”,深深的刺痛了给爱心捐助者,这种带血的营销方式,再一次摊薄了大众之间本来就不多的信任。 纵观这次事件,我们发现,通过“赞赏”这个做法突破了传统的募捐方法,利用朋友圈的黏合度进行广泛传播,对于爱心捐助是非常有效的,以前在传统媒体上进行募集资金是有难度,这次利用了新媒体社交的转发和关注反而有了不一样的效果,但是商业,有时候和公益结合,就是可能带来伤害。利用人们的同情,来牟取利益,这让真正苦难人情何以堪?这种行为就是严重侵占社会绿通道的违规行为,没有顾及到道德底线已经突破,思想已经滑坡。 细细想来,我们还发现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我们还没有配套好相关法律法规。对于道德问题,这是个要长期抓的问题,但是对于监管措施和力度上,还有些地方出现了“真空”。

政府网管部门不能任由其发展,为所欲为,来挑战广大网民的道德底线和公众良知,从而引发网络空间的信任危机,使得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收到冷落和质疑。完善网络空间的法律法规,势在必行。 对于网民自身来说,还是要加强识别能力,慢半拍理应成为必备的“网络素养”,学会在“反转”中不听风就是雨、理性思考,或许可以减少伤害。

正规的投稿网站-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1-1080642-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10-23 02:57:08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