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第三届全国气象行业天气预报职业技能竞赛基础理论知识与业务规范考试...

更新时间:2023-10-21 02:47:28 人在看 0条评论

第三届全国气象行业天气预报职业技能竞赛基础理论知识与业务规范考试...

2023年10月21日发(作者:赞美老师的散文200字(精选20篇))

win8企业版好还是专业版好-

姓名:

(2011年11月30日)

第三届全国气象行业天气预报职业技能竞赛

山东强化阶段考试题(一)

——基础理论知识与业务规范

(共100分,时间120分钟)

单位:

姓名:

一、填空题(共29题66个空,每空0.5分,计33分)

1. -1p-g=0,通常被称为气象学中的静力方程,适用于大尺度运动系统。

z2. 南亚高压是夏季出现在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上空的对流层上部的大型高压系统,又称青藏高压或亚洲季风高压。南亚高压具有行星尺度的反气旋环流特征,其在对流层上部是暖高压。

3. 大气环流形成与维持是由影响大气运动的一些基本因子在长期作用下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因子是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地球表面不均匀和地面摩擦,当然这些外因都要通过大气本身的特性而起作用。

4. 热带气旋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包括:热力条件、初始扰动、一定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对流层风速垂直切变小。

5. 寒潮的中短期天气形势可归纳为三个大类,即小槽发展型、低槽东移型、横槽型。

6. 日常业务中常把850百帕或700百帕等压面上,风速大于、等于12米/秒的西南风极大风速带称为低空急流。

7. 从垂直方向看,低压中心随高度向冷区倾斜,高压中心随高度向暖区倾斜。

8. 涡度是由于速度场的空间分布不均匀所产生的,它描述的是气块的旋转特性。

9. 当大气低层出现明显的逆温或湿度随高度迅速降低时,大气折射指数随高度迅速降低,此时雷达波传播会产生超折射现象。

1 10. 寒潮冷空气在南移的过程中不断增强是由于寒潮的冷空气堆存在上升运动,使空气绝热膨胀冷却引起的。

11. 极涡的移动路径有三种类型:经向性运动、纬向性运动、转游性运动。

12. 根据锋在移动过程中冷、暖气团所占主、次地位的不同,可将锋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和锢囚锋四种;而根据锋的伸展高度的不同,也可将锋分为 对流层锋、地面锋和高空锋三种。

13. 我国境内有两个主要的锋生区通常称为南方锋生带和北方锋生带,南方锋生带是指华南到长江流域的锋生区;北方锋生带是指河西走廊到东北的锋生区。它们是和南北两支高空锋区相对应的。

14. 地转偏差对于大气运动和天气变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对于空气水平运动中的地转偏差,可分解为三项进行判断。变压风用3小时变压判断;横向地转偏差用等压线(等高线)的辐散、辐合来判断;纵向地转偏差用等压线(等高线)的曲率来判断。

15.根据急流所在高度和气候带位置,可将急流划分为温带急流、副热带急流、热带东风急流三类。

16.一般时间尺度小于7~10天的大气振荡为高频振荡,大于7~10天小于一个季度的大气振荡为低频振荡。

17.1月北半球中高纬西风带上有三个大槽,分别位于东亚沿岸、北美东岸以及 东欧地区 ;而7月份西风带整体显著北移,中高纬有四个大槽,分别位于北美东岸、西欧、 亚洲中部 及西太平洋。

18.典型梅雨的环流特征中,中层高纬阻高活动可分为 三阻型、双阻型、单阻型。

19.西太平洋副带高压区的低层往往有 逆温层 存在,这是由 下沉运动 造成的。

20.对我国有重要影响的热带和副热带天气系统有:副热带高压、南亚高压、 东风波 、赤道辐合带、 赤道缓冲带 。

21.厄尔尼诺(El Nino)现象是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水表面大范围持续异常

2 增暖的现象。

22.前我国 CINRAD-SA使用两种工作模式,即降水模式和晴空模式。

23. 雷暴天气是由水汽条件、不稳定层结条件和抬升动力条件三方面条件综合作用而造成的。

24.在雷达硬件定标正确的情况下,影响多普勒天气雷达数据质量的三个主要因素是 地物杂波 、 距离折叠 和 速度模糊 。

25.暗影只出现在可见光云图上。在可见光、红外、水汽三种云图上,可见光云图上反映云的纹理结构最清楚

26.根据卫星云图上云的外形将云分为三个主要类别,即积状云、层状云和卷状云。

27.对一个成熟的锢囚锋气旋来说,锢囚锋要定在云带(后边界)附近;静止锋定在云带的(前边界)附近;冷锋定在云带的(中间)部分。

28.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 标准 和防御指南组成。预警信号分为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等。

29.预报为中雨,实况为8mm雨,降水分级预报中,评定为≥0.1mm降水 预报正确 ,评定为≥10.0mm降水 空报 ;在晴雨预报中评定≥0.1mm降水 正确 。

二、单选题(共26题,每题0.5分,计13分)

1.更容易发现较弱的气象目标的天气雷达波段是( B )

A 10公分 B 5公分 C 3公分

2.最能够综合表述大气垂直稳定度是( B )。

A垂直风切变 B有效位能(CAPE) C平衡高度(EL) D自由对流高度(LFC)

3. 新一代雷达可用于定量估测大范围降水,用雷达回波估测的降水值与实际降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C)。

A 雷达观测时间; B 雷达站的地理位置;

C、雷达本身的精度、雷达探测高度和地面降水的差异。

4. 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简单有效地判断是否有大冰雹时,应着重分析(C)。

A 回波形状; B 回波强度;

C 强回波(45 — 55dBZ 或更强)区相对于0℃和-20℃等温线高度的位置。

5.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 对称性的槽没有发展,疏散槽是加深的,汇合槽是填塞的;槽前疏散,槽后汇合,

3 则槽移速加快;

B 对称性的槽没有发展,疏散槽是减弱的,汇合槽是加深的;槽前汇合,槽后疏散,则槽移速加快;

C 对称性的槽没有发展,疏散槽是加深的,汇合槽是填塞的;槽前疏散,槽后汇合,则槽移速减慢。

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C)

A 地形对大气的运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当气流过山时,其迎风坡有上升运动,气旋性涡度会增强;

B 地形对大气的运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当气流过山时,其迎风坡有下沉运动,气旋性涡度会减弱;

C 地形对大气的运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当气流过山时,其迎风坡有上升运动,气旋性涡度会减弱。

7.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B)

A 槽线沿变压(变高)梯度方向移动,其移速与变压(变高)梯度成正比;

B 槽线沿变压(变高)梯度方向移动,其移速与变压(变高)梯度成反比;

C 在变压(变高)梯度相同的条件下,强槽比弱槽移动慢。

8. 副热带高压的雨带位于脊线以北(A)的个纬度上。 (此题答案错误,应为8-10个纬度)

A 5-8 B 6-8 C 7-9 D 6-7

9. 台风主要发生在(C)°N(S)的洋面上。

A 5-10 B 5-15 C 5-20 D 5-25

10. 大气层结稳定度主要取决于(D)。

A 能见度随高度的变化情况 B 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情况

C 风随高度的变化情况 D 气温随高度的变化情况

11. 强风暴上升速度通常超过(A)。

A 30m/s B 20m/s C 15m/s D 10m/s

12. 下列哪项不属超级单体回波特征:(B)。

A 钩状回波 B TBSS C BWER D 中气旋

13. K指数表达式是( D )。

A. K=(T850+ T 500)+Td850-(T-Td)700

B. K=(T850+T500)-Td700-(T-Td)850

C. K=(T850-T500)-Td850+(T-Td)700

D. K=(T850-T500)+Td850-(T-Td)700

14. 在500百帕图上,东亚的中纬度以南地区为( A )时,有利于切变生成。

4 A. 纬向环流 B. 经向环流

15. 台风具有向( D )方向的内力。

A.西南 B.西 C.北 D.西北

16. 若用密度的一级不连续面模拟锋面,则绘制锋面附近的等压线时:( B )

A须将等压线绘成气旋式弯曲,且锋区内的曲率远小于锋区外;

B须将等压线绘成气旋式弯曲,且锋区内的曲率远大于锋区外;

C须将等压线绘成反气旋式弯曲,且锋区内的曲率远大于锋区外;

D须将等压线绘成反气旋式弯曲,且锋区内的曲率远小于锋区外;

17.自由大气中的地转偏差是由于以下哪些原因造成的:( C )

A、风速的局地变化、等高线的弯曲、摩擦力;

B、风速的局地变化、摩擦力、风速的垂直切变;

C、风速的局地变化、等高线的弯曲、风速的垂直切变;

D、摩擦力、等高线的弯曲、风速的垂直切变;

18.副热带夏季风具有( )的热力性质,极地大陆变性气团具有( B )的热力性质。

A、高温高湿、低温低湿 B、高温高湿、高温低湿

C、高温低湿、高温高湿 D、高温低湿、高温低湿

19.当地面锋面与中低层切变位置比较接近时,我们往往说上、下层系统的坡度较大,它是(A)的。

A.有利于降水强度增大 B.不利于降水强度增大

20.一般认为云内0℃层的高度在600hPa上下,-20℃高度在(B)等压面高度附近或以下有利于冰雹的生成。

A.300hPa B.400hPa C.500hPa D.700hPa

21.预计未来48小时责任区内,陆上平均风力5-7级(海区平均风力7级以上),最低气温至少下降的度数(℃)和最低气温应小于的度数(℃)分别为( A )时预报寒潮?

A.8,4 B.10,5 C.8,5 D.10,4

22.热带气旋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达到风力( C )级为热带风暴。

A.7-9 B.8-10 C.8-9 D.9-10

23.“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非常大,或者已经有强烈的雷电活动发生,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这段文字是对雷电( D )预警信号含义的正确描述。

A.蓝 B.黄 C.橙 D.红

24.大雾黄预警信号发布标准是未来12小时内出现能见度小于( B )的浓雾。

5 A.1000米 B.500米 C.200米 D.50米

25.下列特征中哪个不是强冰雹的雷达回波特征?( B )

A.50dBZ回波扩展到-20℃等温线以上高度 B.低层辐散

C.风暴顶强烈辐散 D.弱回波区和有界弱回波

26.下列特征中哪个不是雷暴大风的雷达回波特征?( D )

A.反射率因子核心不断下降 B.中层径向辐合MARC

C.低层强烈辐散 D.低层强烈辐合

三、多选题(共18题,每题1分,计18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各项中可做为判断强降雹潜势的指标有(A、B、C、D)

A、回波强度最大值 B、有界弱回波区BWER大小

C、弱回波区WER大小 D、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IL的大值区

2、以下各项中可能导致谱宽增加的非气象条件有:(A、C、D)

A、天线转速 B.风切变 C.距离 D、雷达的信噪比

3.低空急流具有以下特征( B、D )。

A、很强的地转性 B、明显的日变化

C、很强的次地转性 D、很强的超地转性

4.根据涡度方程,天气尺度系统变化趋势的定性规则是( B、D)。

A、暖平流使高层反气旋性环流减弱, 低层反气旋环流发展

B、暖平流使高层反气旋性环流加强,低层气旋环流发展

C、暖平流使高层反气旋性环流加强, 低层反气旋环流减弱

D、冷平流使高层气旋性环流加强, 低层反气旋环流发展

5.西风带长波的移动速度与许多因素有关。当( B、C、D )时,波动移动较快,反之,移动较慢。

A、地转涡度平流较大 B、波长较短 C、纬度较高 D、西风较强

6.锋面的坡度与(B、C、D)等因素有关。

A经度 B纬度 C锋面两侧的温度差 D锋面两侧的风速差 E冷空气的厚度

7.雷暴云中的下沉气流主要是由(A、D、E)共同作用的结果。

A在中层云外围绕流的干冷气流被卷入后,在云体前部逐渐下沉

B在中层云外围绕流的干冷气流被卷入后,在云体后部逐渐下沉

C在中层从云前部直接进入云中的干冷空气,降水物通过这种干冷气时强烈蒸发冷却,因而形成很冷的下沉气流

6 D在中层从云后部直接进入云中的干冷空气,降水物通过这种干冷气时强烈蒸发冷却,因而形成很冷的下沉气流

E降水物的拖曳作用

8.摩擦作用在温带气旋的(C、D)两个阶段起了主要作用。

A波动阶段 B成熟阶段 C锢囚阶段 D消亡阶段

9.天气雷达可以通过(A、B、C、D)估计和识别在暴洪预报中发挥作用。

A雨强估计 B低空急流识别 C降水持续时间的估计 D次流域面积上累积降水的估计

10.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

A 地面上锋线处于低压槽中,等压线通过锋线有气旋性弯曲;

B 冷、暖锋前变压的代数值小于锋后的变压代数值;

C 锋区内温度水平梯度明显比两侧气团大;

D 锋区内温度垂直梯度特别小。

11.经典超级单体风暴反射率因子回波的主要特征(A、C、D)

A低层的钩状回波 B中气旋 C 中高层的悬垂回波 D 中层的弱回波区

12.预报长波调整,除了注意系统的温压场结构特征和系统所在地形条件,还要注意(A、B、C)

A 不同纬度带内系统相互影响; B 紧邻槽脊相互影响;

C 上下游效应和波速; D 台风的影响。

13.大气环流季节转化发生在( B、C )月份

A .5 月 B. 6月 C. 10月 D. 11月

14.下列关于降水预报质量分级检验叙述正确的是:( A、B、D )。

A 当实况出现的降水量级和预报的量级不一致时,选择较大量级作为检验的级别。

B 当预报小雨时,实况为一般性雨夹雪,评定小雨预报正确。

C 当预报一般性雨夹雪时,实况为一般性雨夹雪,评定小雨正确。

D 当预报无降水时,实况为一般性雨夹雪,评定小雪漏报。

E 当预报其它级别降水时,实况为一般性雨夹雪,评定该级别降水漏报。

15.南亚高压有哪些结构特征?(A、B、C、D)

A.具有行星尺度的反气旋环流特征 B.是对流层上部的暖高压

C.具有独特的垂直环流 D.其控制区具有潮湿不稳定特征,对流活动非常活跃

16.冰雹天气形势主要有哪几个类型?(A、B、D、E)

7 A.高空冷槽型 B.高空冷涡型

C.高空纬向环流型 D.高空西北气流型 E.南支槽型

17.下列条件中哪些有利于强雷暴发生发展?(B、E、D)

A.大尺度系统 B.高低空急流 C.后倾槽

D.底层辐合、高层辐散 E.逆温层

18.下列哪些因素有利于短时暴雨的产生?( A C D H )

A.雷达回波在某处停滞不动 B.低层反射率因子较小

C.抬升凝结高度到0℃层之间的距离较大 D.低空急流较强

E.环境相对湿度小 F.环境垂直风切变较大

G.风暴顶强辐散 H.列车效应(强回波反复经过同一地点)

四、简答题(共7题,计36分)

一、极锋锋区与副热带锋区有何不同?(5分)

1副热带锋区处在较低纬度30°N附近上空,而极锋锋区在较高纬度60°N附近上空;

2副热带锋区在高层有,而在低层近地面辐散,无副热带锋区存在。极锋锋区在低层近地面明显。

3副热带锋区伸展高度比极锋锋区高。

二、简述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区内,涡度场、散度场的分布特征。(6分)

答:在各高度上,相对涡度的分析,在副热带高压区内基本上都是负值,而且涡度场相对于高压表现得很匀称。负涡度区的范围和强度均随高度而增大。高压内部的散度场分布要比涡度场复杂,决不以通常所想象的模式(低层辐散、高层辐合)那样简单。事实上,高压区各部分分散度分布不同,在各高度间亦有很大不同。总的来说,在高压区内,低层以辐散占优势,但主要位于高压南部,而在北部尤其西北侧多为辐合区,在高层,高压区内,北部为辐散,南部为辐合并扩展到中心部分,辐合、辐散的强度均很大。

三、暴雨中尺度系统生成有哪些触发条件?(5分)

答:当天气尺度系统所形成的不稳定环境条件已具备时,只要存在使大气抬升的触发条件,中尺度雨团、雨带及与其相伴的中尺度系统即可生成。这些触发条件有:(1)锋面抬升(2)露点锋或干锋抬升(3)能量锋与Ω系统的触发(4)地形抬升作用(5)近地层加热的不均匀性(6)重力波的抬升作用(7)雷暴前方伪冷锋的抬升作用(8)海陆风辐合抬升。

四、用第二类条件不稳定理论(CISK)解释台风的形成。(5分)

答:在台风的形成过程中,积云对流和大尺度运动看作是相互作用的。积云对流提供驱

8 动大尺度扰动所需的热能,而大尺度扰动又产生发生积云对流所需的湿空气辐合。积云对流释放凝结潜热使对流层中、上部不断增暖,并使高层气压升高,产生辐散。高层辐散又促使低层扰动中心的气压降低,产生辐合。这种大尺度的低层辐合,又供给了积云对流发展的水汽。如此循环,从而导致扰动不断地发展而形成台风。

五、大气垂直运动是天气分析和预报中必须经常考虑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垂直运动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5分)

要点:(1)大气中的凝结和降水过程与上升运动有密切联系。

(2)大气层结不稳定能量须在一定的上升运动条件下才能释放出来,从而形成对流性天气。

(3)垂直运动造成的水汽、热量、动量、涡度等物理量的垂直输送队天气系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4)大气中的能量转换主要通过垂直运动才得以实现。

因此分析垂直运动有重要意义。

六、简述雨凇的发生机制。(5分)

出现雨凇时大气垂直结构可分为冰晶层、暖层、冷层。冰晶层—700hPa向上温度随高度递减,500hPa温度达-10~-14℃,含冰晶或雪花;暖层—融化层,有足够的暖空气使落入该层的冰晶或雪花能融化为液态水,暖层高度一般在2000~4000米,厚度1~2千米,温度一般高于0℃,吹一致的西南风,有暖湿平流;冷层—过冷却雨层,低空(一般在2000米以下)有一个气温低于0℃的气层,厚度1~2千米,从暖层中下降的液态雨滴经过这层时,冷却到0℃以下,保持过冷却状态,碰到地面发生冻结。

七、写出干旱预警信号的分级及标准(5分)

答案:干旱橙预警信号标准:预计未来一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重旱(气象干旱为25~50年一遇),或者某一县(区)有40%以上的农作物受旱。

干旱红预警信号标准:预计未来一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特旱(气象干旱为50年以上一遇),或者某一县(区)有60%以上的农作物受旱。

9

女生体温37度-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1-1044354-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10-21 02:47:28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