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二节第2课时寒潮与台风学案湘教版...
2023年10月21日发(作者:峰与谷读后感)
温柔治愈系浪漫风景图片-
第2课时寒潮与台风
学考要求 分析寒潮、台风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一、影响我国的寒潮
【要点橈理】
1概念:寒潮是指规模较大、势力较强、温度较低的冷空气侵袭现象。
2 •多发季节:冬半年。
3 •特点:降温快、温度低、来势猛、风力强、规模大、范围广等。
4•来源: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北冰洋地区和西伯利亚北部。
5•入侵路径:中路: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在长江以北地区以大风、降温为主,江南则发 展为雨雪天气。
西路:对我国西北、长江以南以及华南地区影响较大。
东路:通常只影响到我国长江以北地区。
6•危害:寒潮造成的大风、降温对农牧业生产造成重大危害;带来的暴风雪会覆盖草场, 造成"白灾”;还可引起沙尘暴,对交通运输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探究归纳】
寒潮的成因及防御
1寒成因
天气系统
潮的成因、路径及防御措施
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
冷锋
从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和蒙古一带T内蒙古自治区T黄河 河套一带T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地区
从北极地区T西伯利业西部T新疆T河西走廊南卜T西北、
中路
路径
西路
长江以南及华南地区
从西伯利亚东北部T蒙古东部T华北、东北地区T黄河下游 地区扩散南下
冬半年,影响范围大;除青、藏、滇、黔、四川盆地、海南、台湾、广东等地 夕卜,其他地区均受影响较大
东路
时空分布
1
危害
强烈的大风、降温天气使农作物和牲畜受到冻害;交通、通信和建筑物受到很 大影响
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使海上船只能及时返港;事先对农作物、畜
防御措施
等做好防寒准备
2.地形对寒潮的影响
(1 )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南下的影响:①东西走向的山脉阻挡了寒潮的南下,使寒潮的势
力越向南越弱。②南北走向的山脉形成冷空气的通道,
中下游地区和两广地区甚至海南岛。
(2 )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不易受寒潮影响的原因: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于寒潮天气系统的 上界,很少受到寒潮的影响。寒潮南下过程中,受到山脉的重重阻挡及地表摩擦力影响,势 力逐渐减弱,加之云贵高原海拔较高,所以也不易受寒潮影响。
使冷空气可以分流南下,影响到长江
【学以致用】
读“寒潮入侵我国主要路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图中①②③三条寒潮路径分别是① 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③ ___________ 。其中,
路寒潮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给江北地区造成 ________________ 天气,江南地区发展为 ____________ 天气。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寒潮入侵给我国草原牧区造成的灾害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影响我国的寒潮多来源于北冰洋地区和西伯利亚北部; 并通过三条路径进入我国(西、
中、东),其中中路寒潮对我国影响较大;寒潮可能给我国牧区带来暴风雪灾害。
答案 (1)北冰洋地区和西伯利亚北部
(2)西路 中路 东路 中 大风降温 雨雪
2
(3 )寒潮带来的暴风雪会覆盖草场,造成“白灾”
二、影响我国的台风
【要点橈理】
1概念:台风是西太平洋热带地区热带气旋的通称。
2•构造:由台风眼、旋涡风雨区、外围大风区三部分构成。
3•多发季节:影响我国沿海的台风常发生在每年的
4•路径
(1) 西移路径: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移动,进入南海,在我国广东、海南沿海或越南沿
海登陆。
(2) 西北路径: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北方向移动,穿过台湾岛或琉球岛,在我国福建、 ___________
浙江和江苏沿海一带登陆。
(3) 转向路径: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北方向移动后,转向东北,袭击日本岛和朝鲜半
岛。
5.危害
(1) 台风灾害主要由狂风、暴雨和风暴潮造成。
(2) 随着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台风造成的损失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3) 台风有过也有功:例如每年的 7〜8月,正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5〜10月,尤以7〜9月最多。
时期,台风带来的 降水,不但可以缓解旱情,而且可以为人们降温消暑。
【探究归纳】
台风的成因及其影响
1 •多发季节:每年的 5〜10月,尤以7〜9月最多。
2 •台风的形成条件
台风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 26
C以上的广阔洋面上,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台风总是产生在太平洋上, 从它的位置来说,经常发生在5° N〜20°N之间的热带,形成需 要三个条件:
热力条件:海水蒸发上升凝结进而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水汽条件:热带海面,海水蒸发形成湿热空气;
动力条件:周围空气向低压补充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特别提醒]在赤道海洋和高纬度海洋上不会生成台风
湿热空气从高层辐散流走, 不断循环。
3
台风的形成需要具备热力条件、 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 赤道地区地转偏向力很小, 缺少动力
4
条件。
高纬度海洋上因为纬度较高,海面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较少,
提供足够的热量条件。因此高纬度地区的海洋上不会生成台风。
3•路径
水温较低,无法为台风的生成
路径 移动路线 登陆地区
在我国广东、海南沿海或越南沿海登
①西移路径
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移动,进入南 海
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北方向移动,
陆
在我国福建、浙江和江苏沿海一带登
陆
②西北路径
穿过台湾岛或琉球岛
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北方向移动
③转向路径
袭击日本岛和朝鲜半岛
后,转向东北
4.影响
(1) 危害
① 台风灾害主要由狂风、暴雨和风暴潮造成。
② 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台风造成的损失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2) 有利影响:缓解旱情、降温消暑。
[特别提示]台风与飓风
台风和飓风都属于热带气旋中强度最强的一级。台风和飓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都达到
以上,只是因所在海域不同而名称各异,
印度洋以及太平洋东部洋面的称为飓风。生成于西北太平洋上的称为台风,
12级
生成于大西洋和
5
【学以致用]
读“影响我国的台风路径图”,回答问题。
(1 )台风登陆会带来 __________ 、 _________ 天气,并可能造成巨大损失。减轻台风灾害的重
要措施是加强对台风的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
(2) 从图中可以看出,台风在我国登陆的地域分布主要集中
在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等省。
(3) 影响我国的热带气旋其移动路径比较复杂,
中对海南省影响最大的路径是 ____________ 。
解析 第(1)题,台风登陆会带来暴雨和狂风。第(
要是:广东、海南、福建、浙江四省。第(
答案 (1)暴雨狂风监测预报
2)题,由图可以看出台风登陆地点主
但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图示 1〜4四类,其
3 )题,由图可知路径 1对海南影响最大。
(2) 广东 海南 福建 浙江
(3) 1
o活动点拨
教材P42活动
提示 1.寒潮南下途中产生的锋面具有冷锋性质。
2 •寒潮锋面过境后,冷气团占据了原先暖气团的位置,气温将大幅度下降。
3•我国淮河以北地区寒潮过境时,因为冷气团前缘的暖气团,水汽含量小,比较干燥,往 往形成大风、降温、沙暴天气,降水几率小一些。而淮河以南地区,正好相反,可以发展为 雨雪天气,降水几率大一些。
教材P45活动
6
提示 1.从表中可以看出:东北地区由于距离寒潮和强冷空气源地近,
次数最多。
寒潮与强冷空气活动
2.地形对冷空气活动的影响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平坦开阔的平原地区, 冷空气能长驱直入, 影响范围广;另一方面高大山脉、山地能阻挡冷空气的进入,如我国西南地区就很少受到寒 潮的影响。
教材P47活动
提示 1.台风形成要有合适的纬度。 台风气流向中心流动时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形成了
气旋式涡旋。相反,若无地转偏向力,或地转偏向力过小达不到一定数值时,水平辐合气流 要径直到达低压中心,则会发生空气堆积,中心填塞,致使气旋式涡旋不能形成。
道地带,虽然热力条件和其他条件也适合台风形成,
形成。据计算,只有在距离赤道
风。事实上,大多数台风发生在纬度
2.台风形成和发展需要巨大的能量,
因此在赤
但由于f值等于或接近于零,台风无法
5个纬度以外的地区,f值才能达到一定数值,利于形成台
5〜20度之间,10〜15度之间为最多。(f为地转参数)
这些能量主要是由大量水汽凝结释放的潜热转化而来,
所以,大气层结不稳定就成为台风形成和发展
主要取决于大气层中温度和湿度的垂
而潜热释放又是大气层结不稳定发展的结果。
的重要前提条件。对流层低层大气层结不稳定的程度,
直分布。假若大气低层温度愈高、湿度愈大,则层结不稳定程度愈强。在热带海洋上,大气 温度和湿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海面水温的高低。
大气中输送的热量和水汽愈多。
纬度地区的海洋,一般海温低于
海面水温愈高,蒸发愈强,通过湍流运动向
因而广阔的高温洋面便成为台风形成、
26.6
C的洋面,不会有台风形成。
发展的必要条件。高
3•台风登陆后,高温、高湿空气得不到补充,失去了维持强烈对流所需的能源,同时,低
层摩擦加大,内流气流加强,台风中心被逐渐填塞、减弱,以至消失。 Q课堂士分
1.
TFEN 醪她巩園砒
中新网2016年1月21日电 “霸王级”寒潮来袭,中国多地大雪纷飞。其中,浙皖赣 沪湘鄂等地有大到暴雪,浙江局地积雪超过 25厘米,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都将跌至今冬以
来最低值;23日早晨北京平原地区最低温将探底—17
C到—16
C,接近或达到近
月极端最低气温极值(—17
C)。据此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0年1
7
(1 )尽管“霸王级”寒潮威力巨大,但对
(2) “霸王级”寒潮的发源于图中
A、B地形区影响较小,试分析其原因。
C区域,该区域为北半球的寒冷中心,试分析其成因。
(3) 寒潮在什么季节对我国农作物危害最大?哪些措施可以减轻寒潮危害?
解析 第(1 )题,主要针对高原、山地等地形对冬季风的阻挡作用进行阐释说明。第(
题,可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等影响气候的因素方面分析寒冷中心的成因。
第(3)题,春秋季为农作物生长期,寒潮的突然到来,会造成急剧降温,产生冻害;加强
监测和预报,采取一些保温措施,可减轻寒潮危害。
答案 (1) A为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冬季风(厚度只有 2 000米)无力爬上高原,更
2)
不能对其产生影响;B为云贵高原,受重重山岭对冷空气的阻挡作用,受寒潮影响很小。
(2 )该区域纬度较高,冬季日照时间短,太阳辐射弱;地处西伯利亚高原,海拔较高;深
居内陆,气候大陆性强。
(3 )春、秋季(初春、秋末)。加强气象监测预报,做好防寒准备工作;人造烟雾增加大气
逆辐射。
2. 甲图示意福建省I960〜2005年平均台风降水量分布, 乙图示意福建省台风降水年总量的 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福建省台风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
(2) 说明福建沿海地区台风灾害严重的原因及其防御措施。
8
解析 第(1)题,台风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可从甲图中直接读出,其时间分布特征要联
系该地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和乙图来分析。第( 2)题,台风灾害严重的原因要从灾害强
度、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等方面来分析; 防御灾害的措施应从加强监测、工程防御、提高公 众防灾意识和加强防灾的法律法规等方面来组织答案。
答案 (1)自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年际变化大。
(2 )原因:台风频繁登陆区,狂风暴雨,易引发风暴潮、洪涝等;人口稠密,城镇众多,
经济发达,造成严重损失。防御措施: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警;植树造林;修建水利和护
坡工程,加固堤防;制定救灾应急预案。
Q课后宜测
HOU毗E
(答出两点即可)
课后滴练提升腿力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霜冻是指地表温度骤降到 0
C以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甚至死亡的现象。春季最后一次
霜冻出现的日期称为终霜冻日。下图示意我国某省等高线和终霜冻日分布。
(1 )归纳该省终霜冻日的空间变化特征。
(2)请为当地农民提出减轻霜冻灾害的合理化建议。
解析 第(1)题,读图,根据图中终霜冻日等值线数值判断,从低纬到高纬,从海拔低处 向高处,终霜冻日变晚。主要是纬度越高,海拔越高,温度越低。所以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 位置、地形。第(2)题,要减轻霜冻灾害,应关注天气预报等预警信息,选用耐寒作物品 种。寒潮到来之前农田灌溉、熏烟,入冬前增施有机肥、覆盖作物秸秆等。
答案 (1)分布特征:从低纬到高纬、从海拔低处向高处终霜冻日变晚。
(2)关注天气预报等预警信息;选用耐寒作物品种;霜冻到来之前农田灌溉、熏烟,入冬 前增施有机肥、覆盖作物秸秆等。
9
2•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17年1月17日夜间起一股强冷空气将开始影响新疆北部;
气将继续东移南下,先后影响西北地区东部、
19〜23日,该股强冷空
内蒙古、华北、东北、 黄淮及其以南大部地区。
8
C〜12
C,部分地区下降 14
C〜18
C。 西北地区和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
J-H
全国人域降溫过用预报團
I
已上ill
炉H
MM
~~Isiiitr
1 ■:
Maurtc
p ji- ■■
(1)此次寒潮是由 _________________ 天气系统造成的,该天气系统过境时的天气特征是
(2 )说明我国西南地区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原因。
(3) 入冬以来我国寒潮频发的原因是什么?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寒潮对我国农作物危害较大的季节主要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 第(1)题,我国北方夏季暴雨、冬季寒潮、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天气都是由快行冷 锋造成的,快行冷锋过境时会造成剧烈的天气变化,出现大风、降温等天气。第(
青藏高原地区,由于海拔高,受寒潮影响小。第(
常,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第(
春和秋末。
答案 (1)冷锋 大风、降温、暴雪(雨)
(2 )青藏咼原地区海拔咼。
(3) 大气环流异常是我国寒潮频发的主要原因。入冬以来东亚冬季风明显偏强,十分有利 于北极极地冷空气频繁向南爆发。
(4) 初春和秋末
3•下图为我国年寒潮路径及等次数线分布图,据此回答问题。
2)题,
3)题,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大气环流异
4)题,寒潮对我国农作物危害较大的季节主要在初
10
(1) 描述图示区域寒潮出现次数的空间分布特点。
(2) 比较西安与成都遭受寒潮影响程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解析 第(1)题,从图中看出,图示区域寒潮出现次数整体上是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的;局 部地区是沿等值线凸出的轴线向两侧递减。第(
图可直接读出西安和成都受寒潮影响的差异;
方面来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答案 (1)从西北向东南递减。自乌兰巴托至南昌一线向左右(东北与西南)两侧递减。
2 )题,从我国年寒潮路径及等次数线分布
根据西安和成都的位置, 从纬度位置和地形两
(2 )成都小于西安;西安纬度较高,离冬季风源地较近,且位于寒潮路径上,受影响大, 降温剧烈;成都北部有山地阻挡冬季风入侵,受影响小,降温较少。
4. 2010年5月14日8时,该年第一号强热带风暴“珍珠”加强成为台风,下图是“气旋 位置及路径图”,结合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
(1 )当台风中心处在 B处时,汕头吹 _______________ 风,海口吹 __________ 风;当台风中心处在 C
处时,汕头吹 ________ 风。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大气运动形式看台风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珍珠”路径图看,我国受其影响最大的两个省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
。
11
(4)
抗旱总指挥部 5月29日发布的台风“珍珠”防御工作评估结果显示,
号台风“珍珠”共造成 30人死亡,5人失踪,共导致1.45万间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
85.5亿元。试简要评价台风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5)简述防御台风的主要具体措施。
国家防汛今年第 一解析 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 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因此当台风中 心处在B处时,受其影响,汕头吹偏北风,海口吹偏南风;当台风中心位于
偏南风。台风有“功”也有“过”,对其评价不能只看其危害。
答案 (1)偏北偏南偏南
(2) 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
(3) 广东省 福建省
(4) 台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对缓和或解除旱情起积极作用;但狂风暴雨和惊涛骇浪严重威
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5) 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报,及时发布台风警报,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有计划地转移广
大民众,加强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
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4年7月18〜19日,台风“威马逊”袭击北部湾经济区,使北部湾经济遭受重创。下图 为台风“威马逊”移动路径示意图。
C处时,汕头吹
(1)分析台风“威马逊”从①地到③地的移动期间,②地风向及风速的变化。
(2 )有专家认为近年“风暴变强”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试分析这种论点的合理性。
解析 第(1)题,台风就是气旋,在北半球其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结合图示台风
“威马逊”的移动路径图,从①地到③地的移动期间,②地从台风中心的西部转到台风中心 的东部,经历了台风过境。第(2)题,考查台风的形成和洋面温度的关系,只有温度较高 的洋面才会有强烈的气流上升运动,全球变暖会使海水温度升高,促进台风的生成。
答案 (1)台风“威马逊”从①地到②地的移动过程中, ②地盛行偏北风,风速逐渐加大; 台风眼12
控制②地时, ②地出现短暂的无风、 晴朗天气; 台风“威马逊”从②地到③地的移动 过程中,②地盛行偏南风,风速逐渐减小。
(2)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水温度升高,为台风的产生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台风从洋面 上吸收的热量增多,强度就会加强。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