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教学活动中的儿童心理探究报告
2023年9月14日发(作者:学会欣赏作文汇总7篇)
因特网的发明依据-
教育理论 绘画教学活动中的儿童心理探究报告 陈华 (江苏省盱眙中学211700) 摘要:目前,学校在绘画教学中存在种种偏差和错误的心理。 如:命题画《公园里最高兴的事》。这个主题是结合班级到 就此,本文探讨了培养儿童的兴趣与技能、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感 姚江公园游玩而设计的。为了充分发挥儿童的想象力、观察力, 受力和理解力,发展儿童科学幻想意识。 就抓住这个“最”字,用生动感人的语言把孩子们引入想象,告 诉孩子们把看到的、想到的和自己做的,印象最深刻、最有趣的 关键词:兴趣与技能;观察力;想象力;科学的幻想意识 的事画下来。孩子们的想象力在记忆力、观察力的辅助下得到了 初步的发挥。虽然孩子们的画有点凌乱,有的甚至连成人都看不 问题的提出 就美术教育而言,作品仅仅是手段,不是目的,远不及学习 懂,但画的内容的千姿百态、生动形象和童趣,充分反映出孩子 一、过程本身重要。对儿童来说,绘画是一种有趣的游戏,儿童常借 们的想象水平。 助绘画来表达情感。但目前学校里大部分都是从临摹入手进行教 第三阶段:感受力、理解力的提高与创作想象画 学,强调“以老师为主”,按照成人对形象的认识和表现技法要 一位专家说:“如果一味地让儿童照看样本临摹,那么就不 求学生模仿。这种单纯地把绘画技巧当做美术启蒙教学的做法脱 可能在画中到儿童的个别差异,也就看不出幼儿的创造性。” 离儿童生活实际,违背儿童心智发展规律。有不少家长和老师, 提高儿童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是培养儿童推理应变能力、思维 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幼儿绘画,评定画的优劣,仅以画的形象是 变通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老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否规则,与实物相比像不像为标准。这样就压抑了儿童的想象力 坚持以儿童为主体,教学中贯彻灵活性、创造性原则,不但要求 和表现欲望。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在实施儿童美术教学工作中, 他们观察、记忆、模仿,而且还要鼓励儿童直接通过自己在活动 若只听其自然,忽视对他们进行绘画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 中的探索和尝试去解决新课题。 我们就不能全面地完成儿童的美术教学任务。 ’采用不受内容情节限制的“画词句”、“画音乐”等方法, 为此,本文提出了专题研究,即让儿童先感知、理解,然后 其目的是给予儿童一些自由发挥,独立完成任务的机会,让其思 再想象作画。把辅导任务的重点放在培养他们的绘画兴趣,增强 维活跃,展开想象的翅膀。 他们作画的信心,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意境上。 1.画词句——例举“渐渐” 二、研究的目的 在教学中,运用听一听(收音机声音渐渐变响)、看一看 1.正确引导儿童,帮助其发展表现创造性的愿望和兴趣, (小猫渐渐爬快)、试一试(使橡皮盘渐渐拉长)、讲一讲(根 让儿童画更富创造性和想象力。 据图片内容运用“渐渐”这一词讲述)等手段让儿童充分感受和 2.在日常生活中启发儿童去观察、想象,让其自由自在地 理解。然后让儿童画一幅也能反映“渐渐”这个词含义的画,并 画,使孩子们保持愉快的情绪。 讲述。在教学中发现孩子们的反应速度很快而且思维非常活跃, 3.正确评定儿童绘画的优劣。 不N-分钟就有近十个学生完成,他们的作品有“太阳渐渐升 三、计划的设计 高”、“船渐渐开快”、“小猪渐渐长大”等等。 根据儿童及班级整体特点,围绕儿童所接触的事物;根据兴 2.画音乐 趣性、渐进性、直观性、形象性的原则,从儿童的兴趣和理解程 良好的感觉可以从各个美的作品中吸取。“画音乐”是教儿 度设计教学内容。每个内容根据教育目的要求及活动需要安排时 童在音乐欣赏之后,把音乐欣赏的感受和由音乐唤起的联想画出 间,实施中以“感”为中心,以“理解”为途径,有计划地促进 来,然后再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音乐感受和画面内容。 儿童绘画的兴趣和创造力。 首先,让儿童感受音乐的情绪,然后进行创作想象画。让 本专题研究采用“看看”、“听听”、“想想”、“画 儿童听欢快的音乐,孩子们就会画出跳舞、唱歌、庆祝节日的画 画”、“再说说”的方法,整个实施过程分为: 面;听滑稽的音乐,孩子们就会画小丑,杂技等;听狡猾的音 第一阶段:兴趣与技能的再培养与再提高 乐,孩子们就会画出狡猾的狐狸,坏人、老鼠…… 第二阶段:观察力、记忆力的培养发展与再造想象力 如当儿童欣赏《小猫咪》乐曲以后,小朋友的画面上虽然都 第三阶段:感受力、理解力的提高与创作想象力 有小猫,但小猫的形象、神态、情节却是千姿百态的。有的是小 第四阶段:科学幻想的意识与创造想象力 。 猫眯抬头看小鸟,想吃却吃不到;有的是猫捉老鼠:有的是描睡 这四个阶段的内容互相包涵。前阶段是后阶段的基础,后阶 懒觉……从小朋友们的画面和语言表述中,我们明显地看到:他 段是前阶段的效果反映和对前阶段目的的再提高。 们欣赏的是同一首乐曲,但表现的方式,想象的内容却各有千秋。 四、各阶段的过程及效果 第四阶段:科学幻想的意识与创造想象力 第一阶段:兴趣与技能的再培养与再提高 幻想是儿童对事物在道理上的追求、探索的思维活动,是儿 6岁以后的儿童,其思维向逻辑性发展。他们的创作意境逐渐 童求知欲的表现。对于许多现象,孩子们无法从现实生活中到 扩大,绘画技能也逐步提高。因此,老师的辅导重在培养他们创作 答案,于是产生一种不合乎逻辑的幻想。我们要承认儿童幻想的 想象才能,在绘画知识和技能方面,也应进一步地传输和引导。设 价值,要善于引导儿童的幻想变成坚定的信念和追求。从美术教学 法以游戏形式教给儿童更多的技能。根据幼儿的特点,在教儿童画 角度来说,还应当鼓励儿童用绘画把自己的幻想和追求表达出来。 物的技能时尽量采用游戏形式。如画房子、直升飞机、老鼠……采 如多和儿童谈谈电视、电影中的见闻,然后共同设想“如果……该 用有趣的图画伴着有趣的歌谣,让幼儿边想、边画,脑、口、手并 多好!”“如果……那会怎样?”等等,使幼儿的幻想题材不雷 用。这样,孩子们的技能提高了,他们的兴趣也更高了。 同。 经过教学和引导,孩子们在添笔画中已反映出一定的想象力 五、结论与体会 与创造力。孩子们用一支笔,能把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 1.在辅导儿童发挥创造力进行想象画时,老师首先要有勇 形、菱形等单调的几何图形变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人或物。 于探索的精神。 第二阶段:观察力,记忆力的培养发展与再造想象力 2.绘画的想象力、创造性是绘画的启蒙教育,它们相辅相 马努依连何认为直观性是学习中最必要的和最有力的助手。 成,同时进行,无先后主次之分。 这是一种物质的、易于使人感受的辅助手段。它能把儿童从唯心 3.形象记忆是绘画创作素材的积累,头脑中记忆的形象越 主义者所喜欢的扼杀才能、枯燥无味的抽象说教中解放出来。因 丰富,想象力与创造力越宽广。 此,在教学中采用直观性、实践性原则,使儿童在充分地直接感 4.老师在评价儿童的美术作品时要挖掘幼儿在绘画中表现出 知、观察客观世界物象的基础上形成鲜明的形象,并在儿童自身 来的情趣、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尊重孩子的作品。 积极投入的活动中得到练习、巩固和发挥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