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送东阳马生序》课文

更新时间:2023-05-03 20:23:55 人在看 0条评论

《送东阳马生序》课文

非主流文字图片伤感-


2023年5月3日发(作者: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11 送东阳马生序
南郑县城关一中 罗焕平
【教学目标】
1.积累“致”“以是”“叩”“汤”“遗”等文言实虚词,疏通文意。
2.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对比写法的运用,把握文章主旨。
3.学习作者“勤且艰”的好学精神和坚忍不拔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
1.通读课文,领会赠序的内容,理解作者如何用自己的切身体
会勉励学生勤奋学习的。
2.了解文章记叙、描写、议论相结合的写法,运用对比手法突
出中心的特点。
3.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序”“致”“质”等,掌握常见的文言
虚词“以”“诸”等。
【情境导入】
同学们,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自古以来
具有雄才伟略的人总是经历了很多磨难,那些纨绔子弟中很少有出
的人才。我国古代有许多因为勤奋读书而最终成才的故事,你能不能
举出几个例子?(“囊萤映雪”“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画荻教子”
)明代的宋濂也是这样一个勤奋好读书的人,而且还是个善于劝学的
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宋濂,走进他的《送东阳马生序》
【新课解读】
一猪筒骨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停顿和语气节奏。

明确:(1)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
(ku) 叱咄(du) (s)

负箧(qi) (y) (x)

(jn) (yn) 以衾拥覆(qn)

绮绣(p) 容臭(xi) (y)

(yn) (b) 稍之供(ln)
.木瓜怎么做
(qi) 冻馁之患(ni) (y)

以为贽(zh)

(2)注意停顿。
如:余/因得/遍观书。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获有所闻。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2.小组合作,励志短文精选 结合课文注释,利用工具书,理解重点字词,翻译
句子,疏通文意。
明确:难词释义:
(1)假借:“假”“借”在这里是同义词连用,一般可当作一个复音
词来对待。“假借”就是借的意思。
(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交往。
(3)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

(4)门人弟子:“门人”“弟子”也是同义词连用,指学生。
(5)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俟”,等待。“欣悦”,高兴。“请”,请
教。
(6)卒获有所闻:终于听到了一些东西,获得教益。
(7)僵劲:僵硬。
(8)拥覆:围盖。
(9)和:缓和(与“僵劲”相对来说)
(10)绮绣:指绣花的丝绸衣服。
(11)裘葛: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
(12)假诸人:即“假之于人”,向别人借。 诸,相当于“之于”
应掌握的重点语句如下:
(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2)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3)或遇其叱咄,愈恭,礼愈至。
(4)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5)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6)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岂他人之过哉?
(7)与之论辩,言和而夷。
文章结构如下:
1段:总写,突出勤奋
无书:家贫
借书:无从致书以前缀和 观

抄书: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无师:无硕师名人与游
求师:从乡之先达
为师严厉:未尝稍降辞;叱咄
礼周:立侍左右;愈恭,礼愈至
2段:详写,突出艰苦
求学艰难——受人照顾
学习生活艰苦——乐以忘忧
3段:略写,太学生求学条件的优越。
4段:总结,点明了写序的原因和意图,赞扬马生,勉励他刻
苦学习。
二、细读课文——问题探究
1.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可引用原文的词语或者
句子回答)
明确:家贫、无书、无师。
2.文章是如何写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引用原文的词语或
者句子回答)
明确: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②天大寒,
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③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3.作者写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
明确:作者认为,勤奋和艰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有了主观
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这正是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

4.文章写了其他学生优越的条件,写这些人的目的何在?
明确:“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
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但他们都学无所成,由此可见作者在困苦中
能够业有所精,德有所成,而处于优越条件下的人反而不能有所精,
有所成,只能说明其用心不专。
5.“太学生”没有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根据全文内容,用自
己的话来回答。
明确:“太学生”之所以没有取得成就,就因为他们缺少吃苦耐劳
的精神,缺少勤奋学习的恒壮观的英语 心和毅力。
6.“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岂他人之过哉!”的含意是什么?
明确:学习的好坏与天资无关,只是用不用心的问题,更不能去
埋怨别人。说明后天的努力很重要。
三、拓展延伸
你知道古人哪些刻苦学习的故事?
明确:我国古代文化中刻苦求学的故事有:①囊萤映雪:囊萤,
包着的萤火虫。《续晋阳秋》“车胤字武子,学而不倦。家贫,不常得
油,夏日用练囊,盛数十萤火,以夜继日焉。《孙氏世录》“孙康家
贫,常美丽的意外 映雪读书。
②悬梁刺股:《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
股,血流至足。《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
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
③凿壁偷光:《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书而读之。
结合课文,说说现代中学生读书应有怎样的苦乐观。
明确:学习条件差,要勉励治学;学习条件好,更要好好珍惜。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作为现代中学生,宋濂之苦,闻所未闻;诸生之福,过
之不及。条件何等优越,应更好地珍惜,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远大
的理想,读书虽然苦些,但和宋濂求学相比,又何苦之有?只要全身
心投入学习之中,就会以苦为乐,且乐此不疲。
附板书设计:




忍者神龟2片段-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wenzhang/ea933e11d692cccf66fae0c9402a21f6.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5-03 20:23:55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