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手抄报 简单 漂亮2022
心形树叶-怎么免费下载歌曲
2023年3月30日发(作者:网络暴力演讲稿)
2022五年级春节的来历手抄报内容资料大全5篇
春节的来历手抄报内容
节日起源
《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
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
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
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
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汉族民间使用
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
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
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
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
称阴历年。
春节的来历手抄报内容
节日习俗
拜年是中国汉族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
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
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
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
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
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
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
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
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
《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
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在古代,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
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
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
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
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
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
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
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时至今日仍
盛行不衰。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如今的人
们除了沿袭以往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春节的来历手抄报内容
现代拜年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
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
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
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汉族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4类:
走亲戚
初一必须到岳父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
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礼节性的拜访
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
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
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两句客套话就要告
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感谢性的拜访
凡是上年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
机,表示谢枕。
串门式的拜访
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
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
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有些
机关、团休、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春节的来历手抄报内容
正月初一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是汉民族最重要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主要的
民俗活动有拜年,守岁,放鞭炮,贴春联,给压岁钱。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
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
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
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
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
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春节的来历手抄报内容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
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
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
品的特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
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
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
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以下为精品推荐,可删改!】
【推荐一:《迎新年2022手抄报精美模板-2022新年手抄报内容》】
20__(请自填)春节小报图片
更多关于鼠年春节手抄报内容推荐(点击进入↓↓↓)
20__(请自填)春节手抄报素材
小学生春节手抄报
春节手抄报版面设计图
鼠年春节手抄报
20__(请自填)新年手抄报图片
与春节有关的诗句
1.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
户中。——叶燮《迎春》
2.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
年。——高适《除夜》
3.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
春风。——来鹄《除夜》
4.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
嫌虚。——文征明《拜年》
5.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
十人。——白居易《除夜》
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
符。——王安石《元日》
7.万炮齐鸣震九天,金龙彩凤舞翩然。神州共庆无眠夜,举盏吟诗踢
踏旋!——巴松灵风《贺新年》
8.漫步空间又一年,唱吟赋和友情绵。迎新辞旧抒胸臆,共谱诗坛锦
绣篇。——漫岗秋叶《新年寄语》
9.龙飞凤舞万象新,腾达天地处处春;盛宴中国进步快,世业长青家家
乐!——酒巷深亦深《春节乐》
10.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
前多。——黄景仁《凤城新年词》
11.午夜忽闻爆竹响,三声过后静如初。心宽燃者迎新举,意会惊人旧
岁除。——老鹰满天飞《新年夜》
12.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
多时。——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13.新年到,老幼尽开颜。倒数声声天地响,腾星点点世人欢。守夜不
思眠。——春堤晓星《忆江南新年》
14.人生轮回几开端,当惜岁首元月天。雪泥若想留鸿爪,年年日记始
新篇!——踏雪飞鸿《题新年扉页诗》
15.旧年钟声入新年,爆竹阵阵岁经添。奈得华夏将抖擞,仓有余粮库
有钱。——塞宾的左手《非绝体新年》
16.残艾滋病宣传 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燎暗倾时斗,
春通绽处芬。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曹松《除夜》
17.九冬三十夜,寒与暖分开。坐到四更后,身添一岁来。鱼灯延腊火,
兽炭化春灰。青帝今应老,迎新见几回。——尚颜《除夜》
18.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岁月已如此,
寇戎犹未平。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罗隐《岁除夜》
19.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
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文天祥《除夜》
20.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
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刘长卿《新年作》
21.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梅柳芳容徲,
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叶颙《已酉新正》
22.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
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孟浩然《田家元日》
23.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
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24.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旧曲梅花唱,
新正柏酒传。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历史大题答题技巧 年年。——孟浩然《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25.当空蛇舞龙退隐,春意萌动逐苏醒。梅领芳初破冬,风送凛冽暖
渐稳。柏烟袅袅近除夕,市井喧喧忙护警。邻舍久盼得乔迁,满坐亲朋一干请。
——俯睇《又新年》
26.鞭炮声声迎新年,妙联横生贴门前。笑声处处传入耳,美味佳肴上
餐桌。谈天论地成一片,灯光通明照残夜。稚童新衣相夸耀,旧去新来气象清。
——道平常《庆新年》
27.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
芬芳。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林伯渠《春节看花市》
28.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
延安。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
——钱来苏《新年有感》
29.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
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孔尚任《甲午元旦》
春节手抄报内容
【推荐二:《2022新年快乐手抄报-2022鼠年春节手抄报模板》】
20__(请自填)年辞旧迎新小学生春节手抄报
更多关于鼠年春节手抄报内容推荐(点击进入↓↓↓)
20__(请自填)新年手抄报简单又好看
20__(请自填)春节手抄报精美图片
鼠年春节手抄报内容
迎接20__(请自填)新年手抄报资料
新年手抄报图画20__(请自填)年
描写春节喜庆的诗句
1、午夜忽闻爆竹响,三声过后静如初。心宽燃者迎新举,意会惊人旧
岁除。——《新年夜》
2、绕梁年稔白芦葭,爆竹声中兑酒茶。新拭门窗明更暖,香融几案气
犹华。醍醐夫子争饕餮,稼穑苍生搁耜耙。儿女归来添盛馔,潇潇雾笼富农家。
——《新年贺岁》
3、已将春事叠黄瓜面膜 成山,闲指吟鞭过雁关。手摘轻愁寻旧梦,心铺素纸绘
新颜。樽前菊蕊堪调酒,雪里梅枝总耐寒。预向风君签锦约,明朝花翠碧栏杆。
——《新年寄怀》
4、当空蛇舞龙退隐,春意萌动逐苏醒。梅领芳初破冬,风送凛冽暖
渐稳。柏烟袅袅近除夕,市井喧喧忙护警。邻舍久盼得乔迁,满坐亲朋一干请。
——《又新年》
5、欢乐过新年,烟花灿九天。金龙腾玉宇,六出好耘田。——《新年》
6、旧年钟声入新年,爆竹阵阵岁经添。奈得华夏将抖擞,仓有余粮库
有钱。——《非绝体新年》
7、数寒天,新年到。又见梅花俏。银装素裹,广袤山川竞妖娆。叹时
光电逝,岁月催人老。感沧桑幻化,万象梦春早。庆良辰,看热闹,街巷霓虹曜。
幽思如海,把盏柴扉咏诗稿。凡庸知冷暖,辗转情难了。愿平生,朗畅身体好。
——《早梅芳新年好》
8、人生轮回几开端,当惜岁首元月天。雪泥若想留鸿爪,年年日记始
新篇!——《题新年扉页诗》作者:踏雪飛鴻
9、冬去春来又尽年,风花雪月谈笑间。夕阳洒绘云霞美,寒风劲秀雪
漫天。花开花落情未老,年复一年志亦坚。我欲立志与天衡,豪情冲破不周山。
——《新年自勉》
10、元良传万世,旦彩耀神州。快意空间聚,乐心吟赋悠。——《元旦
快乐》
11、鞭炮声声迎新年,妙联横生贴门前。笑声处处传入耳,美味佳肴上
餐桌。谈天论地成一片,灯光通明照残夜。稚童新衣相夸耀,旧去新来气象清。
——《庆新年》
12、大雪南飞雁,一字冲天,龙年好景福禄传。万水千山难相见,祝愿
无边!秦宋过千年,汉武执鞭,神州处处留遗篇。辞岁迎新更万象,春满人间。
——《浪淘沙贺新年》
13、玉兔将临门,祝福处处存。爆竹天天笑,喜事朝朝闻。——《新年
好》
14、玉兔荣升金虎藏,俗尘洗去沐新阳。春风故里吹疏柳,喜气朱联张
满堂。举酒同欢辞旧志,开怀共议拓宏章。隆隆礼炮普天庆,万紫东来盛世昌!
——《新年抒怀》
15、新年到,老幼尽开颜。倒数声声天地响,腾星点点世人欢。守夜不
思眠。——《忆江南新年》
16、龙飞凤舞万象新,腾达天地处处春;盛宴中国进步快,世业长青家
家乐!——《春节乐》
17、漫步空间又一年,唱吟赋和友情绵。迎新辞旧抒胸臆,共谱诗坛锦
绣篇。——《新年寄语》
18、万炮齐鸣震九天,金龙彩凤舞翩然。神州共庆无眠夜,举盏吟诗踢
踏旋!——《贺新年》
春节手抄报
【推荐三:《2022春节手抄报图片-迎新年2022手抄报内容资料》】
20__(请自填)春节手抄报图片
更多关于鼠年春节手抄报内容推荐(点击进入↓↓↓)
20__(请自填)春节手抄报素材
小学生春节手抄报
春节手抄报版面设计图
鼠年春节手抄报
20__(请自填)新年手抄报图片
描写春节的古诗
1、《迎春》
清叶燮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2、《已酉新正》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3、《癸巳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4、《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5、《元旦口有丝分裂的意义 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现代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6、《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7、《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8、《除夜》
唐尚颜
九冬三十夜,寒与暖分开。
坐到四更后,身添一岁来。
鱼灯延腊火,兽炭化春灰。
青帝今应老,迎新见几回。
9、《除夜》
唐曹松
残腊即又尽,asone 东风应渐闻。
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
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
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
10、《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qq农场牧场 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春节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