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过年的手抄报

更新时间:2023-03-30 14:54:27 人在看 0条评论

过年的手抄报

名牌表-商铺租赁合同模板


2023年3月30日发(作者:鲤鱼怎么做)

春节手抄报的内容资料

关于春节手抄报的内容资料

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是除旧布新。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

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

强不睡,相守夜欢哗。须兰 ”关于除夕的由来有一种传说:是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

夕,我们的祖先曾遭受这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它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

们发现,夕怕三种东西,红颜、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

颜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夕"闯进村

庄,见到家家有红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

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于是以后的

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

俗从此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

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

“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

“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

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

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劳动的名言警句 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

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

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

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

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各个地方还不一样:在云南农村有这样的传说:年30时小孩子。大

人。。不能睡觉的也就是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不同的是说为

什么不能睡觉呢?大人通常就和小孩子说:要是你睡着了第二年自己田地的地梗就

会倒。。倒了就让睡觉的人去修理吧!好像说大家一个也没睡觉的话地梗就不会倒

的!(云南风俗)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

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

“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

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

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

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

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

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

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

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

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

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

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

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

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

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

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疫情家书 糖、猪油、玫

瑰、桂花、薄荷、新学期新气象板报 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

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

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

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

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

“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蹒跚而行 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

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防范金融风险 吃饺子,也带有

“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春节由来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的传统节日。它标志农历旧的一年结束。

春节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

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

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

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

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解释:“正月朔日,谓之

元旦”。《说文解字》中对“旦”字的解释为“从日见一上,一,地也。”表示太

阳刚杜甫的生平简介 刚从地平线上升起,就是早晨的意思。因为它分别表示一年的第一个早晨,正

月的第一个早晨,所以称“元旦”和“正旦”。

因各朝代历法不同,元旦所在的季节也不同。中国古代的历法是阴阳合

历,需同时考虑到太阳和月亮的位置,故确定元旦时,需首先确定它在某个季节,

然后再选定与这个季节相近的朔月作为元旦。由于一岁与12个阴历并行不相等,

相差约11天,故每隔3年需设置一个闰月来调整季节。中国上古的天文学家曾想

出一个简便的方法来判断月序与季节的关系,这就是以傍晚时斗柄的指向定月序,

称之为十二月建。从北方起向东转,将地面划分为12个方位,傍晚时斗柄所指的

方位,就是该月的月建,其子月、丑月、寅月分别相当于十一、十二、正月。

中国是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经根据自

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确定过自己的元旦,即改为“正朔”,改正月初一的时

间。颛顼帝和夏代都以新注册1亿公司 孟春正月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

商代使用殷历,殷历建丑,以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代使用周历,周历建成

子,以农历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使用秦历,秦历建亥,以农历初一为元旦;西汉

前期仍然使用秦历,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马迁、洛下闳创制的太初

历,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以后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

用建丑的殷历,唐武后和肃宗时改用建子的周历外,各朝代均使用夏历至清朝末

年。

“春节”这一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还有不同的特指。汉朝时,人们把

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立春称“春节”。南北朝时,人们把整个春季叫“春节”。

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韩国拌饭怎么做 时政府为了“顺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

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

元旦。但一般人称公历元月一日为“阳历年”,仍把农历正月一日初一称“元

旦”。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世界上

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即阳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为新年;因为农历正月初一

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

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

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

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

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

1.关于春节手抄报的内容资料

2.2015欢度春节手抄报内容资料

3.关于过年的手抄报文字内容资料

4.2015年春节手抄报资料大全

5.创意春节手抄报内容资料

6.2016关于我们的节日春节手抄报资料图片

7.我们的节日春节手抄报内容资料

8.2015迎新年手抄报资料内容大全

9.小学生春节手抄报文字资料内容大全

10.关于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手抄报内容2016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wenzhang/dd06b4930b709612d3af385b8b65cf51.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3-30 14:54:27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