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中国情人节的由来简介

更新时间:2023-04-03 18:59:21 人在看 0条评论

中国情人节的由来简介

通金魔方-移动光猫怎么设置


2023年4月3日发(作者:螺蛳鸡)

七夕情人节的由来故事

七夕情人节是属于情侣的节日,有牛郎织女浪漫的爱情故事为背

景,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七夕情人节的由来故事,欢迎大家借鉴

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夕情人节的由来故事

牛郎和织女的故事经过两千多年的流传、发展、演变,有各种不

同的版本,主要情节是:

天上王母娘娘的孙女织女,其工作是在天上织云彩,也称云锦天

衣;牛郎是人间的放牛郎,父母早亡,受兄嫂虐待,每天和一头老牛在

一起生活,日子过得很苦。

有一天,老牛告诉他,天上织女要和她的妹到银河洗澡,叫他

去“偷取”织女的羽衣,这样没有了羽衣,织女就不能飞回天上了,

就会做他的妻子。

到了那一天,美丽的仙女们果然到银河沐浴,并在水中嬉戏。这

时藏在芦苇中的牛郎突然跑出来拿走了织女的衣裳。惊惶失措的仙女

们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飞走了,唯独剩下织女。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

答应做他的妻子。

婚后,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经典歌曲串烧 ,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织

女还给牛郎生了一儿一女。

后来,老牛要死去的时候,叮嘱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来,到急难

时披上就会得到帮助。老牛死后,夫妻俩忍痛剥下牛皮,把牛埋在山

坡上。

后来有一天,王母娘娘听说织女“不守天规”,“私奔”凡间,大

为恼怒,就派天兵天将捉拿织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时候,抓走了

织女。

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想起老牛告诉他急难时披上牛皮会得到帮助

的话,急忙披上牛皮,担了两个小孩追了出去,牛郎也飞到了天上。

就在牛郎要追上织女的关键时刻,王母娘娘拔下头簪,在织女身后一

划,那划痕就成了波涛汹涌的天河。牛郎再也过不去了。

从此两人只能隔河相望,日夜泣啼。现在苏曼殊简介 牛郎星旁的两颗小星,

称扁担星,人们说那是牛郎织女的一对儿女。最后,牛郎织女的真情

感动了天上的喜鹊,它们每到七月七日就拔下自己名不虚传的近义词 美丽的羽毛,架成

一道彩虹桥,让这对相思一年的夫妇在这一夜相会。

此外,七夕夜深人静之时,人们还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

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

七夕情人节的资料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因为此日活动

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

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七夕节是我国传统

节日中最具浪漫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备用金申请

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仪式

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

爱。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

遗产名录。现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七夕节日发展

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丽塔海华丝 说“阑珊星

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

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

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

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

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

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

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

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

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

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融入乞巧节,民间姑娘信以为真,于是每

到农历七月初七白萝卜咸菜 ,在牛郎织女“鹊桥会”时,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

下,抬头仰望星空,寻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

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让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

自己也能有个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三省六部制的影响 节。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wenzhang/cdbb69b4e63432647a086bdd3259dd3f.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4-03 18:59:21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