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

更新时间:2023-04-03 15:42:53 人在看 0条评论

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

山西游玩-支票怎么填写


2023年4月3日发(作者:去厦门旅游自由行攻略)

1/7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一、物体的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通

常用字母m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符号为㎏。常选择的英文 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和

吨(t)。换算关系为:

1t=1000㎏1㎏=1000g1g=1000mg

测量工具:天平托盘天平使用说明

①、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②、使用天平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

度线处,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

央的刻度线。

③、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用

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

的刻度线。此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玻利维亚在哪里 游码所示质量之

和等于所测物体的质量。

注意:

A、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待测物体的总质量不能

2/7

超过天平的测量值。向右盘里加减砝码时应轻拿轻放。

B、天平与砝码应保持干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品

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中,不要用手直接取砝

码。

2、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有2种方法:一种是等指针

完全静止下来,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另一种是

指针在相对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3、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物理属性

当物体的状态、温度、形状、位置发生改变,但它们

所含物质的多少并没有改变,质量不随物体的状态、温

度、形状、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二、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测量方法:当被测物体的质量较小时,可以先测量多

个物体的总质量,然后算出一个物体的质量。这种“测多

算少”的方法能使测量的结果更精确。

三、物质的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

密度。

密度=

质量体积

通常,用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则密

3/7

度的公式可以写做:

m=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体积的单位

是米,则密黄花鱼怎么处理 度的单位是千克/米,

符号为㎏/m,读作千克每立方米。密度的单位有时用克

/厘米,符号为g/cm。

2、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单位:㎏/

m)

四、密度知识的应用

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可以用测

量密度的方法来鉴别物质。

除了用于鉴别物质外,还可以在已知密度和体积的情

况下,利用密度公式计算该物体珍珠丸子的家常做法 的质量;或者在已知密度

和质量的情况下,计算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五、物质的物理属性

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质量、密度、透

光性、导热性、导电性、弹性、磁性人物故事 等。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

一、分子世界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分子处

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2、分子间不仅存在吸引力,而且还

存在排斥力。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4/7

二、静电现象

1、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送英语 摩擦起电。

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把

皮毛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同种电荷相

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

物体因为有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

负电。

4、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只是将电子由一个

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三、更小的微粒

分子由原子构成。

原子是由带负电的核外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

的。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统称为核子。质子带

正电荷,中子不带电。

第八章力

一、力弹力

1、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称为力。一个叫施力物体,一个

叫受力物体。

2、形变的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安能辨我是 原状,这种形变叫

5/7

做弹性形变。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

变就越大。(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

比)。3、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位

“”。

弹簧测力计主要由弹簧、秤钩、指针和刻度盘组成。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⑴了解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使用时所测力的大小应在

量程范围内。⑵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

⑶将弹簧测力计按测量时所需的位置放好,检查指针

是否在“0”刻度线处,若不在,

应校正“0”点。

⑷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沿着弹簧的轴

线方向;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

度盘垂直。

二、重力力的示意图

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物体

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方

向是竖直向下的。

G表示物体所受的重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公式

G=mg表示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公式G=mg

中,g表示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之比,约等于9.8/㎏,

6/7

在粗略计算中,可取g=10/㎏。

2、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对于物

体所受的任何力都可以用这种方思维的基本过程 法来表示,这种表示力的

图称为力的示意图。

三、摩擦力

1、摩擦:静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摩擦力:静

摩擦力、滑动摩擦力。

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会受到阻碍

它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滑动调皮反义词 摩擦力的大小

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的大小有关,接触面越粗糙、

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在一定范围内,滑动摩擦力

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3、减小物体接触面间的压力和粗糙程度、在接触面间

加润滑剂或用滚动代替滑动等可

减小摩擦。

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

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第九章力与运动

一、二力平衡

1、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

7/7

动,那么该物体处于平衡聪明用英语怎么说 状态。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

处于平衡状态时,就称为这两个力相互平衡,简称二力平

衡。2、二力平衡的条件:当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时,两个力才

能平衡。

二、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

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2、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状

态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式物体

的物理属性。

三、力与运动的关系

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物体在二力平衡的条件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

动状态。3、物体所受的力不平衡时,其运动状态会发生改

变。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wenzhang/a88f34b627be26a6f7afbf3cf45602b3.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4-03 15:42:53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