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简介

更新时间:2023-03-17 16:00:37 人在看 0条评论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简介

插座面板-安全学习心得体会


2023年3月17日发(作者:茶的品牌)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

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

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

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

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

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

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只是后来

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

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红砖价格表 月节”、

“月个人鉴定评语 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

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

“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

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

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

一份,表示合家团圆。我的祖国诗歌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

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

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

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中秋的传说

相传,远古的时候,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烤得大地冒烟,海水

枯竭,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叫后羿的英雄,

他登上昆仑山顶,远足神力,拉开神弓,一口气下了九个多余的太阳,

解救百姓于水火这中。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的妻子,叫爱丽丝奇遇记 嫦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

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一篇文章 成仙,然而,

后羿舍不得扔下妻子,只好将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不料,此事被后羿的门客蓬蒙看见,蓬蒙等后羿外出后便威逼嫦

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当机立断,取出

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后,身体立刻飞离地面,向天上飞

去,由于嫦娥牵挂丈夫,便飞落到竖版名片 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来后,侍女们哭诉了一切。悲痛欲绝的后异,仰望夜空呼

唤爱妻的名字,这时,她惊奇地发现,今天晚上的月亮特别圆,特别

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忙命人档案自我鉴定 摆上香案,放

上嫦娥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

月成仙的肖息后,纷纷在月下摆上香案,向善良的嫦九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

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

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得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

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

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

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

原。很快,徐达就攻下元端午节手抄报简单漂亮 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

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

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臣。

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

佳赛 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wenzhang/3bcd6d2f684a8ef759a6b9d7ea9a7f0c.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3-17 16:00:37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