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读朝花夕拾有感600字

更新时间:2023-04-04 02:02:20 人在看 0条评论

读朝花夕拾有感600字

茶花女歌剧-斜阳岛


2023年4月4日发(作者:蒙古族的习俗)

朝花夕拾读后心得600字五篇

朝花夕拾读后心得600字(一)

《朝花夕拾》是一部出自鲁迅先生的记录时事的散文集,记

录了鲁迅先生儿童时期的各种经历的事非洲儿童 情。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对一个人运用了许多描写,那便

是带领鲁迅先生的女工“长妈妈”,她因为社会的影响,“阿长”

保留了许多的习俗,像在新年的早晨要吃福橘,还要对她说:“阿

妈,恭喜恭观音掌 喜!”等等。有一次她踩死了我最喜欢的老鼠,因此

“我”对她怀恨在心。虽然到这里我们肯定会认为“阿长”是个

粗鲁的人,但她有善解人意的一面。“阿长”知道“我”很喜欢

《山海经》,跑了许多路,帮“我”买来了《山海经》。因为“阿

长”所做的一切,鲁迅先生十分感动在‘阿长与《山海经》’结

尾表达了他对长妈妈的爱。

这一个人物,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受尽压迫,到起来反抗,

经历了多少次改革与战争。现在,我们可以愉快地生活这,有着

良好的生活环境,有着高科技的电脑,家里有电视电话,有的还

有,电器设备和自由的生活,我们不用遭受黑暗社会的压迫,不

用吃苦。这都是无数革命烈士用自己的先躯和鲜血换来的,我们

应该珍惜眼前的生活。

“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

光这些景,就让鲁迅先生百玩不厌。百草园这个乐园仿佛会让

读者恨不得马上去那儿饱饱眼福。进了三味女裁判 书屋,鲁迅先生“每

天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尽管如此,鲁迅先生还是经常

和伙伴们出三味书屋后的一个小园玩。虽然能折梅花、寻蝉蜕、

喂蚂蚁,但人去多了,时间久了,就会被老师叫回来,继续读书,

这远远不及在百草园的自由、快活。从这也能看出鲁迅先生向往

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反对当时社会的压迫。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名着,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当

时社会的反感与不满,表现了一个想让民族进步,想让社会

的一个思想。

朝花夕拾读后心得600字(二)

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本需要慢慢品味才能知作者心点心 的书,

我读了很多遍,直到今天合上书本,才终于对其中几篇有所领悟。

《朝花夕拾》原本叫做“旧事重提”,儿童旅行 收录了鲁迅记述他童年和

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本应该快乐美丽的童年,因为笼罩在那

个封建社会,时不时透出些迂腐的气息,所以鲁迅以看似温情的

语言,激烈地批判着那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给我印象颇深的是《藤野先生》这篇*。*回忆鲁迅在仙台留

学时期的生活,记叙了鲁迅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的过

程和对他的怀念。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自然是低能儿……”看到这句话,

我的心像是被锋利的刀子狠狠地刺了一下。那个年代是中国历史

上屈辱的岁月,专制皇权高度加强,国家日渐闭关锁国,西方列

强强迫中国打开大门并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

国国民在封建思想的束缚下已经没有了分辨是非的判断能力。戊

戌变法失败后,戊戌六君子被处死,周围围观的人拍手叫好,

殊不知这六个伟大的人正是为了自己而死。书中鲁迅提到看电影

看到中国人见到自己的同胞被外国人处死竟和日本人一起欢呼,

这些思想麻木的中国人令我们痛心。

为了挽救中国人民,也为了拯救祖国,鲁迅毅然弃医从文。

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文《狂

人日记》,它通过“狂人”之口,把几千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的历

史痛斥为“吃人”的历史,向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发出了“从来

如此,便对么?”的严厉质问,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鲁迅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不顾外界打击,为了让

国民清醒过来,写出了一篇又一篇寓意深刻的*,流传后世。

朝花夕拾读后心得600字(三)

说到《朝花夕拾》人们便会想到鲁迅。那我先来介绍一下鲁

迅。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文学家,思

想家和革命家。其代表作有《狂人日记》,《呐喊》,《彷徨》,

论文集《坟》,杂文集《热风》,《华盖集》等,被后人称为民

族魂。郁达夫是这样形容鲁迅的文字的:“鲁迅的文体简练得像

一把匕首,能以寸铁杀人,一刀见血,重要之点,抓住之后,只

消三言两语就可以把主题道破。”

《朝花夕拾》中那几篇描写人的*,我是比较喜欢的。首先,

这些*的内容比较吸引我,因为我喜欢看到各各样的人,再加

上鲁迅那种轻松而自我成长报告 生动的语言,读着读着,你仿佛就看到那个人

从书中走出来就站在你面前一样,向你展示那一个个生动的故

事。如《阿长与山海经》,描写的是鲁迅家的保姆阿长。*生动

地塑造了一个非常典型的旧时中国农村劳动妇女形象。有人比喻

这篇*是鲁迅从记忆土壤中培育出的一朵异常鲜美的“朝花”。

的确笑话全集 ,对于这个妇女,鲁迅不但没有避讳写出她的美与丑,反而

是怀着真挚的感情怀念她的一切。不论鲁迅对她是佩服、厌烦、

喜欢或是讨厌,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他的感情。而且我还发现,这

个“长妈妈”跟我们读过的*中的“孔已己”很相似,同是旧中

国的人民,遭遇也差不多,比如他们的名字,都是已经被人遗忘

了的,而外号也是随便起的。可悲的人啊!

我们的童年渐行渐远,留下的是一个美丽的回忆。《朝花夕

拾》,去领略一下鲁迅的童年,慢慢体会其中的幸福童年味儿吧。

琐碎的记忆在《朝花夕拾》中重现,不一样的年代,一样的快乐,

童年,惹人怀念啊。

朝花夕拾读后心得600字(四)

再一次提及这本散文集,书香仿佛萦绕在鼻尖。他犹如一位

历经沧桑的老人,一个明媚的下午,和着蝉声,给我们絮叨那些

童年的趣事,也就是“朝花夕拾”吧。

鲁迅是幸运却又不幸运的。幸运的是,它可以在百草园里与

大自然融为一体:观菜畦、吃桑葚、听鸣蝉与油蛉的低唱;可以

在书房里诵读经典:《三字经》《千字文》《山海经》。但是,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封建社会腐败与黑暗对人们的思想影响也是

巨大的。年幼的鲁迅,要承担父亲的重病,家道中落,受尽人情

冷暖,然而却击不倒他。

历史老师曾给我们讲过,现世界第一所大学 在的中国人的思维与创新比不上

国外——就是因为几百年来的封建社会思想在我们的头脑中潜

滋暗长。

鲁迅明白,封建社会的固步自封是无法用力量来改变的,所

以,他走上了文学的道路,他要用文学的力量来改变这个黑暗的

社会。

他笔下的“长妈妈”与“范爱农”这两位经典人物,就是被

封建社会所毒害的人物的缩影。长妈妈的性格与思想上都有太多

消极与落后的东西,体现了革命前的黑暗社会的浑浊与昏暗。而

范爱农则是一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亦体现了旧社会人民对思维

的束缚的反抗,向往自由、向往安乐的心。

当时的人们,受尽了黑暗与压迫,一日终明悟,起身反抗,

不知经历了多少次艰难的战争;为了幸福,不知挥洒了多少位烈

士的鲜血——眼前的生活,我们需要珍惜。

俗话说:好的*不在于你有多美的文字,重要的是情感可以

引起读者的共鸣。鲁迅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彻底解放了封建社会

的思想。他的*就如同一杯醇香的老酒,读来醍醐灌顶,发人深

醒。

朝花夕拾读后心得600字(五)

如果说英国文学不能没有莎士比亚,那么我们的民族则不能

没有“他”,“他”就是现代中国的民族魂——鲁迅先生。

——题记

我喜欢看鲁迅先生的散文,尤其是《朝花夕拾》里的《狗猫

鼠》这一篇。特别有意思的是,有时候鲁迅先生不只说的是猫,

常常会代指一些人。

鲁迅先生打小仇猫,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讨厌猫、恨猫。而这

个消息成了事实,被许多人知道了,一些人就趁风起浪,写了一

篇广告词:“狗仇猫,鲁迅也仇猫!”在暗中骂鲁迅是条狗,但

鲁迅先生心胸宽阔,不去计较这些人对自己的人格侮辱,但他也

在努力着狗仇猫的原因。最后只在一篇童话里看到了些虚假内

容,只因为狗把猫错当成了大象,受到动物们的耻笑,从此以后,

狗和猫成了一对仇人。

狗仇猫的原因不太明了,可鲁迅先生仇猫可是理由充足的。

第一个原因是猫的性情与其它各种动物都不太同,凡捕食

雀、老鼠,总不肯一口结束它们,而是尽情地玩弄,放走,捉住,

放走,再捉住,直到它再没新的玩法,玩腻了的时候,这才吃下

去。读到这里,我忽然明白了鲁迅先生其实是在笔头上做文字,

是不是仅仅只有猫才会这么做呢?完全不是,这里就代指了鲁迅

所处年代的日本人侵略中华时的所作所为!他们慢慢地折磨爱国

人士,再残忍的处置他们。

第二个原因是猫虽然与狮虎同为猫科,可是却有那么一副媚

态!读到这里,我忽然又明白了,那个时代的有些人就是这样,

为了努力巴结依附向上爬,才做出一副副媚态,以求讨好!第三

个原因是小时候他家的大花猫吃掉了他饲养的“宝贝隐鼠”。

鲁迅先生的散文,字字珠玑,话里藏话,露出锋芒,有些内

容我还似懂非懂,但这丝毫不影响我走进大柴进的主要事迹 师的世界享受文学的

魅力

朝花夕拾读后心得600字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wenzhang/1750425a2d806e9b4ef119ef6434b4a4.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4-04 02:02:20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