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师培训网 中小学教师培训
炒笋丝的做法-采访稿怎么写
2023年3月12日发(作者:鱼竿怎么绑线)
北大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能培训
资源,是一切可被人类开发与利用的物质、能量与信息的总与。
教学资源,是指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支持教与学的所有资源,即一
切能够被师生开发与利用的在教与学中使用的物质、能量与信息,包含
各类学习材料、媒体设备、教学环境与人力资源等,具体表现为教科书、
练习册、活动手册与作业本,也包含实验与课堂演示时所使用的实物,
还包含录像、软件、CD-ROM、网站、、在线学习管理系统、
计算机模拟软件、网上讨论BBS、网络教室、图书馆、电教室、教师、
辅导员等大量可利用的资源。
本模块中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是一个狭义的定义,特指信息技术环
境下的各类数字化素材、课件、数字化教学材料、网络课程与各类认知、
情感与交流工具。严格来说,信息化教学资源与信息化学习资源在概念
内涵与外延上都有一些不一致,但在本书中对教学资源与学习资源不作
严格区分,马上它们看成同一概念。
参考来源:何克抗主编,中央电化教育馆组编.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教学人
员.初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小思考
您在日常教学中用到了什么教学资源?什么是信息化教
学资源?请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分类
信息化教学资源分为素材类教学资源、集成型教学资源与网络课程
三个大类:(请置光标于各子类上以展开)
小活动
细胞分裂教学案例课堂实录
引言:(放映录像片)同学们请看,这是一个蝾螈的受精卵,这样的一个细胞通过无数次的细胞分
裂与分化,最后发育成一个新的蝾螈。可见,细胞分裂是生活细胞一个重要的生理功能。这节课,我
们以植物细胞为例熟悉细胞分裂的要紧方式——有丝分裂的过程。
语言过渡:课前,同学们阅读了教材,刚才又看了细胞分裂录像,对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了大致
熟悉,现在,我们一起归纳一下细胞各期的特点:
(教师出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挂图。)
提问:(指第一幅图)这个细胞处于细胞分裂的什么时期?根据是什么?谁能用两根细铁丝演示一
下这个时期的要紧变化?
(学生演示并回答:将两根铁丝交叉后,用拳头握于中间。其拳头代表一个着丝点,这就是染体的
DNA复制。)
引导:(教师确信学生的演示,并引导学生归纳间期的特征,要求从染体形态、数目、位置去考
虑。)
(学生互相补充回答)
提问:(指第二幅图)这是什么时期?染体有什么变化?
(学生演示并回答)
……
第四环节:变式练习,强化目标。(练习均由多媒体投影出。)
第五环节:检测反馈,回授目标。(多媒体投影出)
第六环节:归纳总结,深化目标。
设疑:刚才,我们一起总结了有丝分裂全过程中各期的特点,现在,谁能将染体这条主线的脉络
抽出来?
(多个学生回答)
(总结学生回答并演示)
将有丝分裂分成不一致时期,这是人为的产物,实际上,这是一个连续过程。现在,大家再一起看一
下,在显微镜下人们所观察到一个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际情形。(放映录像片)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获取
信息化教学资源来自哪里?一是靠教师自己亲自动手制作,二是通
过各类渠道购买、收集或者加工别人的教学资源,为自己的教学所用。
国际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使之成为教师收集教学资源的一个重要来源。
本节内容介绍通常性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获取手段。下节着重介绍
从国际互联网上获取教学资源的方法。在第五模块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信
息化教学资源的制作与加工方法。
我们要紧从素材类教学资源、集成型教学资源与网络课程的获取
与处理三个方面介绍。
一、素材类教学资源的获取与处理
1.文本素材的获取与处理
通常情况下,教师应该根据教学要求编写文字材料。因此键盘输入
是一种最要紧的文本获取手段。当然新的输入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广泛应
用会拓宽文字输入的渠道,比如手写输入、语音输入等。
•假如要在教学中引用别人的文字,小段内容能够通过上述手段
输入;假如文字数量多,则需要使用一些更便利的方法。
•要引用书籍、期刊等印刷品上的文字,能够用扫描仪扫描或者
者用数码相机拍照,然后用光学识别软件(OCR)将扫描进来的图形转化
为文字。
2.图形图像素材的获取与处理
根据教学需要,教师能够使用图像编辑软件(如Windows附件中
的“画图”)创作自己想要的图形图像(参见“模块五阅读二”),储存为
文件,加入自己的教案或者课件。
假如要使用书籍、期刊等印刷品中的图片,能够利用扫描仪扫描为
图像文件,也能够用数码相机拍照获得图像文件。
假如要使用教学光盘中的图形/图像文件,能够直接将该文件拷贝到
自己的资源文件夹中,供以后使用。
假如要使用教学课件中的图片,而该图片不是以单独文件形式储存
的,或者者说很难到该图片对应的文件,则能够使用屏幕拷贝的办法
(按PrintScreen键)(参见“模块五阅读二”),将该屏幕图形复制
到剪贴板中,然后用画图或者者其它图形编辑软件进行加工处理,储存
为文件,或者者直接在Word、PowerPoint等文字编辑软件中将该
图片粘贴进来。
假如要使用网页上的图片,则能够使用复制、粘贴的办法,也能够
使用另存图片或者者网页的办法。
3.音频素材的获取与处理
教师假如要将自己或者者学生等的演讲、朗诵、讨论等储存为计算
机的声音文件,能够使用Windows的“录音机”(参见“模块五阅读二”)。
当然现在很多教学课件中提供了各类类型的声音文件(参见“模块五
阅读一”),教师能够直接复制过来使用。
假如要将现有的录音带、录像带或者者电视节目等的声音转换为计
算机的音频文件,则有两种办法。一是像录制教师朗诵那样录制录音机
等声源播出的声音;二是用音频线连接录音机、录像机或者者电视机等
的线路输出与声卡的线路输入口,然后设置为线路输入录音,最后打开
附件中的录音机进行录音。
4.视频素材的获取与处理
教师能够使用数字录像机(DV)、数码相机等将教学过程录像,然
后直接将这些录像获得的视频文件储存在计算机上,供教学使用。
关于那些过去的模拟录像带上储存的录像,则需要通过较为专业的
处理(比如通过视频采集卡),才能转换为计算机中的视频文件。
当然,教学课件、VCD、DVD等中的视频,也能够直接用相应的
播放器播放。假如想将其转化为特定的格式,则需要专业软件的处理。
也能够将网络上搜索到的视频文件下载储存,供以后使用。
二、集成型教学资源
集成型教学资源的制作需要教学设计、美工等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有些复杂的课件则需要程序设计的知识。比如我们现在使用的培训课
件。教师能够使用一些所见即所得的软件,制作简单的集成型教学资源,
比如第五模块我们要讲解使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型课件。复杂的资
源则建议购买或者者请专业公司合作制作。
三、网络课程
参考来源:何克抗主编,中央电化教育馆组编.教育技术培训教
程(教学人员.初级)教材及配套光盘[M/CD].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5.
网络资源的收集与整理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进展与日益普及,国际互联
网(Internet)越来越深入到我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人们使用它来
公布新闻与消息,传播知识,提供最新的软件与各类多媒体文件。它在
教学上的广泛应用,则为教师提供了足不出户而获取各类教学素材的便
利手段。国际互联网使用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工作模式,网络用户调
用浏览器访问某个服务器(常称站点)提供的内容。
本节以Windows上的国际互联网浏览器IE(即Internet
Explorer的缩写)为例,讲解使用浏览器从国际互联网搜索与下载教
学素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