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万物生长剧情
confidently-
2023年2月22日发(作者:小石潭记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第1页共5页
【冯唐成长小说的嘲讽和写意】冯唐语录
摘要:成长小说源自西方,“成长”、“启悟”、“教
育”都是这一小说类型的特点,是成长主人公所经历的状态。
冯唐的《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描写了男生秋水生理发育从幼
稚到成熟的过程。小说中嘲讽而写意的笔调,令这部小说有着
区别于其他成长小说鲜明的特。
关键词:成长小说;嘲讽;写意
“成长小说”一词译自德文Bildungsroman,又译作“启
悟小说”、“教育小说”。关于它的定义,比较权威的是瑞士
学者弗朗索瓦・约斯特在《“启悟小说”在德国、英国和法
国》中的定义:“启悟小说是关于青春时期或成年时期的小
说,它写了一个人从孩子变成大人的那个阶段,或者成人身上
的稚气失去影响力的那个阶段,它是一种‘成长小说’“成
长”强调的是在一个时间段内主人公身心的变化;“启悟”突
出的是主人公性格的发展以及促成这一发展的主观因素,强调
的是自我教育;“教育”则强调外在人、事对主人公发展的作
用。但就这类小说的实际内容来看,它反映的是主人公在社会
这个大课堂中逐步认识世界并认识自己,从幼稚到成熟、得到
启悟后成长的这样一个精神旅程。所以,“成长”、“启
第2页共5页
悟”、“教育”都是这一小说类型的特点,是成长主人公所经
历的状态。
冯唐在新世纪初出版了名为“万物生长三部曲”(《十八岁
给我一个姑娘》《万物生长》《北京,北京》)的小说,第一部就
是《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描写了中学生秋水生理发育从幼稚
到成熟的过程,正如冯唐在序言中说的“写作动机非常简单,
在我完全忘记之前,记录我最初接触暴力和情时的感觉”。
这部12万字的长篇小说,相对于“三部曲”中的后两部,显得
更为流畅、真实,表现了秋水从男孩向男人蜕变过程中的挣
扎、疼痛以及欢娱。它与常见的青春小说或者与青春有关的小
说相似的地方在于刻画了一充满反抗、叛逆精神的青少年。
这种“青春反叛”,是指青少年不再片面信服长辈或权威,转
而开始向长辈或传统进行挑战。
在近现代社会动荡时期或社会转型期,青春反叛现象尤为
普遍,
《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表现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历
过物质匮乏的一代人的成长经历,在社会禁欲的背景下,青春
荷尔蒙的释放,用的是离经叛道的方式,交汇的是青春的恣肆
和狂放。在小说后记中,冯唐说:“我反复强调,我不是在写
一个中学生早恋的故事,我要唠叨,我要写作的快感,我要纪
录我感受到的真实。畅销与否,对于我是次要的。为了文字的
第3页共5页
责任和自己的快感,在故事情节与还原状态之间,我再一次选
择了后者。”他的写作快感使这部小说并没有扣人心弦的情
节,但却充满情感的张力,不同于一些青春小说肤浅的反叛和
无病呻吟,小说表现了对传统教育思想的颠覆性,很多地方用
了嘲讽的笔调,机智、幽默,令人印象深刻。
传统儒家思想提倡“克己复礼”,强调牺牲自我,成就大
义,往往忽视人的自然需求和本心,集体主义高于个人主义,
压抑自我需求,来调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十八岁
给我一个姑娘》中,少年秋水的成长,他的性启蒙、第一次遗
精、对社会现象的不解、困惑等等,答疑解惑过程中,家长、
老师这些长辈的作用是缺失的,而对秋水的成长而言,最重要
的一个人竟是“老流氓孔建国”。“老流氓孔建国是我枯燥生
活中的光亮”、“老流氓孔建国是所有不阳光的东西的化身。
老流氓孔建国是香烟、、酒精、颓废歌星、靡靡之音、西
部片、三级片、下流小说、小黄画片儿、巫术、、帮会、
格调、时尚、禁止在报纸上宣传的真理、老师不教给我们的智
慧、孔雀开屏之后的屁股、月亮的暗面。我们从老流氓孑L建
国那里学习知识,懂得了女厕所、女浴室有不同的爬法。”老
流氓角的塑造是极为成功的,是对过去“高大全”人物的完
全意义上的解构,对他的种种描绘、对他的真心崇拜是对传统
教育的尽情嘲讽。他不教给秋水什么人生大道理,没有严肃刻
第4页共5页
板的教育,只有自然的谈笑,让秋水轻松自在地看待身体上、
心理上的各种变化。他教会秋水对待女人要像对待玉一样。
在《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中,除了嘲讽以外,我看到了
一种天然不事雕琢的写意,这种写意来自于冯唐的语言,为很
多文坛大家所欣赏的语言。这部小说结构松散,好像一个个小
段子,但如同散文一样,“形散神不散”,情绪整体、调子整
体、彩整体、氛围整体,构成了完整的文字宣泄。秋水的初
恋情人朱裳是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的那句“落花无言、人
淡如菊”,是串起一颗颗珍珠的链子,是秋水十七岁时想要和
她永远在一起的姑娘。冯唐的独特而有魅力的语言,一是因为
他是北京“土著”的原因,喜欢“臭贫”,有老北京的余韵,
和“北京顽主”王朔一样幽默、鲜活、机智;二是因为他幼功
深厚,饱读诗书,加上英文功底和八年医学博士的背景,小说
语言有着浓浓的书卷气。“朱裳在,有两三里垂柳堤岸就够
了。‘行到关情处’便是走到动情处了。手不必碰,眼不必
交,只需两个人慢慢走就好了。有些心思,想不清,分不明,
就像这酿在春光中的柳絮。有些心思也不必说出口,也不必想
清楚,好在有柳絮。柳絮会带着柳絮一样的心思到她的身边去
的,让她一样地心乱、心烦,一样的不明白。”从中可以看出
讲求意境、抒发胸臆的传统诗文对冯唐的影响。小说中不乏一
些动人而写意的描写,意味隽永,令人回味。
第5页共5页
成长是一个渐渐失去的过程,青春美好而短暂,冯唐在小
说《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中,淋漓地展现了成长的乐与痛,
嘲讽而写意的笔调,令这部成长小说有着区别于其他成长小说
鲜明的特。有恣肆青春的快感,又有青春流逝的感伤,而冯
唐笔下的成长,是自自然然的成长,不逼迫,不扭曲,不回
避,不矫情,才是最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冯唐,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重庆出版社,2005.
[2]董晓霞,冯唐成长小说的“颠覆”意义,西南农业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3]赵彦芳,审美与伦理:从前现代到后现代。扬州大学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作者简介:
张栋栋,江苏省扬州大学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化
产业、文艺学、非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