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梁红玉

更新时间:2023-02-22 14:27:20 人在看 0条评论

梁红玉

三白指的是什么意思-


2023年2月22日发(作者:医院请假条范文合集5篇)

女性爱国人物的爱国事迹

优秀先进

第1页

女性爱国人物的爱国事迹

女性爱国人物的爱国事迹1

梁红玉(1102-1135),原籍安徽池州,生于江苏淮安,宋朝着名

抗金女英雄,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父兄练就了一

身功夫。史书中不见其名,只称梁氏。“红玉”是其战死后各类野史

和话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见于明朝张四维所写传奇《双烈记》:“奴

家梁氏,小字红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东京人也。”后结识韩世

忠,两人初次见面,是在平定方腊后的庆功宴上,梁红玉感其恩义,

以身相许,韩赎其为妾,原配白氏死后成为韩的正妻。建炎三年,在

平定苗傅叛乱中立下殊勋,一夜奔驰数百里召韩世忠入卫平叛,因此

被封为安国夫人和护国夫人。

后多次随夫出征,在建炎四年长江阻击战中亲执桴鼓,和韩世忠

共同指挥作战,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达48天之久,从此名

震天下。后独领一军与韩世忠转战各地,多次击败金军,绍兴五年随

夫出镇楚州,“披荆棘以立军府,与士卒同力役,亲织薄以为屋。”

于当年八月二十六日死于楚州抗金前线,1151年,韩世忠病逝,夫

妇合葬于苏州灵岩山下。

女性爱国人物的爱国事迹2

秋瑾为了能和男子一样驰骋疆场,救国救民,曾苦练武功,会剑

术、拳术、骑术,样样皆精。

1904年,她决然脱离封建家庭,只身东渡日本留学,并和留日

第2页

女学生陈撷芬发起组织了中国最早的妇女团体“共爱会”,后经徐锡

麟介绍加入了光复会。

1905年,她第二次去日本,大力赞助了孙中山组织的同盟会,

被推为同盟会浙江分会主盟人,自称“鉴湖女侠”,常身穿男装,腰

佩短刀,好一副巾帼英雄的飒爽英姿!1906年回国后,她在上海创办

了中国第一份妇女报刋——《中国女报》满腔热忱地提倡女权,鼓吹

革命。

1907年,她回到家乡绍兴主持大通学堂,和徐锡麟一起乐观策

划在皖浙两省发动起义。同年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刺杀安徽巡抚

恩铭,仓促起义,失败遇害。秋瑾受株连被捕,同年7月15日在绍

兴轩亭口慷慨就义,并写下了“秋风秋雨愁煞人”七个大字。

女性爱国人物的爱国事迹3

江竹筠于1939年考入重庆的中国公学,隐秘加入了共产党。1944

年秋,江竹筠又考入四川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系,翌年转入农艺系。

1946年,她毕业后回到重庆,参与和领导学生运动。1947年春,中

共重庆市委创办《挺进报》,江竹筠详细负责校对、整理、传送电讯

稿和发行工作,只几个月的时间,报纸就发行到1600多份,引起了

敌人的极大恐慌。

1948年4月,《挺进报》的发行机关被伪装进步的特务打入,

以顺藤摸瓜的方式破坏了重庆市委,6月间,江竹筠被逮捕。在押往

重庆的码头途中,她碰巧遇到了已经成了叛徒的原中共川东地委书记

涂孝文,立刻机灵地大声呵斥叛徒,使得叛徒无法再伪装害人。江竹

第3页

筠被送到重庆的“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渣滓洞”监狱后,惨遭

手指钉竹签等毒刑的残酷熬煎,仍坚贞不屈,并领导狱中的难友同敌

人展开坚决的斗争。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被特务隐秘杀,

然后被用镪水毁尸灭迹,时年29岁。

在亿万中国人的心中,江是革命意志坚强的代表。她的一句名

言曾激动了很多人的心——“严刑拷准备不了什么,竹签子是竹子做

的,而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的。”

江竹筠这位看似文弱的女性有那样坚强的表现,是由于对旧社会

及其代表国民党_的极度仇恨,也是由于对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的无

限憧憬。当新中国的五星红旗在_升起时,她和渣滓洞里的难友们虽

不知国旗的图案,却也以向往的心情商议着绣制这面代表解放的旗帜

——尽管她们知道自己已看不到胜利的那一天。

在四川大学期间,江竹筠学会了俄语,并阅读来自苏联的书籍和

报刊。1944年暑假回到重庆时,她参与了中苏友协款待会,会上放

映了苏联故事影片《丹娘》——勇敢不屈的卓娅成了江竹筠心目中的

楷模。在狱中她受酷刑后,难友们把她称为“中国的丹娘”。当年的

革命需要这种时代精神,而后人在为抱负而奋斗时,同样能够从江竹

筠身上得到教益。

并肩战斗了两年的假夫妻,终于结成了真伴侣。的爱子寄养在别

人家里;为了革命工作,她做了绝育手术

江竹筠路过城门时突然看到丈夫头颅,一时心如刀绞,为防旁边

的敌人发觉,还要表现得镇静自若

第4页

在江竹筠身上,寄予了革命的英雄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两种精

神的融合。她是一位坚强的战士,也是一个好妻子和好母亲,最终为

了革命事业又舍弃了她难舍的一切。

1943年4月,党组织派23岁的江竹筠以假夫妻的身份,协作地

下党重庆市委领导人之一的彭咏梧开展工作,主要任务是负责通信联

络。他们二人只有夫妻之名,实际上还是领导与被领导、上级与下级

之间的关系。在工作中,老彭非常关心江竹筠的平安。为了躲避重庆

特务的跟踪,翌年,老彭让她报考成都的四川大学——那里号称民主

堡垒,比较平安。江竹筠只读过一年高中,却向老彭保证:“为了完

成党交给的任务,我同意拼命!”经过3个月的复习,她终于考上了

四川大学,老彭则常常以丈夫的名义去探望并布置工作。

1945年,经组织批准,并肩战斗了两年的彭咏梧和江竹筠结为

夫妇。一年后,儿子彭云出世。夫妇俩把孩子寄养在别人家里。江竹

筠为了在地下斗争中轻装上阵,毅然做了绝育手术。1947年秋,彭

咏梧、江竹筠夫妇奉中共南方局的指示赴川东打游击。翌年春节前夕,

彭咏梧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头颅被敌人割下挂在城门上示众。江竹筠

路过城门时突然看到这一情景,心如刀绞,为防旁边的敌人发觉,还

要表现出镇静。此后,她连续战斗在川东的门户万县。

江竹筠被捕后仍时时惦念着自己的儿子。1949年初秋,她利用

一个难友出狱的机会,事先用竹签蘸着棉花灰对水调成的“墨汁”,

给同样是共产党员的哥哥江竹安写了一封信:“假如不幸的话,云儿

(指彭云)就送给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脚印,以建设新

第5页

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究竟。”

看到江牺牲那场戏时,曾动感情地说:“为什么不把江

写活?我们的人民解放军为什么不去把她救出来?”

几十年来,“江”要比烈士本名——江竹筠的知名度高得多,

她身穿旗袍外罩毛线背心的服装样式也曾被人称为“江式”。这虽

然要归功于艺术作品的形象塑造,更重要的还在于烈士本人的事迹感

人。

女性爱国人物的爱国事迹4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中国共产党派到东北地区领导

革命斗争。1934年担当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兼铁道北区委书记,

组织抗日防卫队,与日军展开游击战争。1935年担当东北人民革命

军第3军第1师第2团政委,11月,与日伪军作战时不幸因腿部受

伤被捕。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猎取到有价值的情报,了一名军医

对其腿伤进行了简洁后,连夜对其进行了严酷的审讯。

面对凶狠的日军,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

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凶残的日军见赵一曼不愿屈服,使用马鞭

狠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坚强的意

志和誓死抗日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决地说:“我的目的,

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1935年12月13日,因赵一曼腿部伤势严峻,生命垂危,日军

为得到重要口供,将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监视。赵一曼在

住院期间,利用各种机会向看管她的警察董宪勋与女护士韩勇义进行

第6页

反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两人深受感动,决定帮忙赵一曼逃离日军魔

掌。1936年6月28日,董宪勋与韩勇义将赵一曼背出医院送上了事

先雇来的小汽车,经过辗转后,赵一曼到了阿城县境内的金家窝棚董

宪勋的叔叔家中。6月30日,赵一曼在预备奔往抗日游击区的途中

不幸被追捕的日军赶上,再次落入日军的魔掌。

赵一曼被带回哈尔滨后,凶残的日本军警对她进行了老虎凳、辣

椒水等更加严酷的刑讯。据敌伪档案记载,日本宪兵为了逼迫她供出

抗联的机密和党的地下组织,对她进行了残酷的拷问。刑讯前后采用

的酷刑多达几十种,其中就包括电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

任何实情。

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把她送回珠河

县处死“示众”。8月2日,赵一曼被押上去珠河县(现尚志市)的火

车,她知道日军要将她毙了,此时,她想起了远在四川的儿子,她

向押送的警察要了纸笔,给儿子写了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母亲对

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

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期望你,宁儿啊!

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期望不要遗忘

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女性爱国人物的爱国事迹5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

一个中农家庭。母亲早亡,父亲刘景谦续娶胡文秀为妻。胡文秀将刘

富兰名中的“富”字改为自己的姓氏“胡”,从此更名刘胡兰。继母

第7页

乐观投身于妇救会工作,并特别支持刘胡兰参与革命。

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与儿童团。1945年10月,刘胡

兰参与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

回村后她担当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

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汲取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

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

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

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

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跑,隐秘发动众,协作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

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协作武工队员将其处死。

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阎军

突然突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

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概汹汹的敌人

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

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

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wenzhang/167704724018829.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2-22 14:27:20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