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按碳架可分为
小强和小丽之间有几人-
2023年2月21日发(作者:中秋节感悟(精选20篇))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教案
教师姓名钟嫄课程名称有机化学班级药学、中药
授课日期201年月日第周
授课顺序1-4
早节名称第九章烃和卤代烃1-3节
教学目
标
一、有机化合物概述
二、饱和链烃
三、不饱和链烃
教和教难
学占重
点、占
八、
、
链烃的命名
链烃的结构
链烃的重要化学性质
教学资源
课件
评估反馈
作
业
书后习题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教案
课后记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教案(续页)
教学活动及板书设计
一、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的建立
“生命力”学说有机化学奠基于在18世纪中叶。1828年德国科学家魏勒(Wohler
F)实现了通过人工的方法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特征是它们都有C,即都是碳化合物。
绝大多数还含有H。
有的还含有ONS、P、卤素。有机化合物认为是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二、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1、同分异构现象
例如分子式为C4H8,有五种结构
2、可燃性
3、熔点低
4、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5、反应慢,副产物多
有机化学就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合成方法、分离提纯、应用以
及变化规律的化学。
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构造式
电子式
构造简式
键线式
六、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一)按碳架分类
1、链状化合物
2、碳环化合物
⑴脂环族化合物
⑵芳香族化合物
(3)杂环化合物
(二)按官能团分类官能团是决定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反应主要发生在
官能团及其相关部位。具有相同的官能团的化合物具有类似性质。
烷烃
只含C和H两种元素的化合物称为烃
烷烃(alkane)
一、烷烃的同系列和异构
每两个烷烃分子之间相差CH2和CH2的倍数,这一系列的化合物叫做同系列
各个化合物彼此互称同系物同分异构体(isomers)练习:C6H14己烷的同分异构体
碳原子和氢原子的分类
伯碳:只与一个碳原子相连接;
仲碳:与两个碳原子相连接;
叔碳:与三个碳原子相连接;
季碳:与四个碳原子相连接。三、烷烃的命名
命名最初是根据其来源、性质、构造而定的。
沼气--甲烷酒精--乙醇蚁酸--甲酸安息香酸--苯甲酸普通命名法:
十以内的用天干表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烷十一碳以上的用
中文数字表示
低级烷烃:为了区别异构体,常用“正”、“异”、“新”来表示正戊烷异戊烷新戊
烷
系统命名法:
烷基的概念烷烃分子中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下的基团命名方法:选母体,定编号,写
名称
1)一条最长的碳链为主链,作母体,数碳数,称某烷
2)支链作为取代基,从离取代基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保证位次和最小(最低序列)
3)如果有几种不同的取代基小的在前,大的在后
四、烷烃的结构
1、碳原子的四面体构型及分子模型
五、烷烃的物理性质沸点(boilingpoint)同系列中,分子量增加,沸点越高,同碳数的
异构体中,带支链的沸点较低
熔点(meltingpoint)直链烷烃的熔点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含偶数碳的烷烃升高
得快。
密度,烷烃的密度小于1
溶解度,烷烃不溶于水,能溶于有机溶剂
六、烷烃的化学性质
烷烃很稳定。用途:惰性溶剂、润滑剂
(一)烷烃的卤代反应
1、甲烷的氯化
氯甲烷
2、条件对反应的影响
不同卤素的相对活泼性:F2>CI2>Br2>12
对于同一烷烃,不同类型的氢原子被取代的容易程度是不相同的。
实验结果表明:叔、仲、伯氢在室温时的相对活性为5:4:1
预测某丁烷在室温氯代产物中异构体的比率。
如果烷烃溴化时,其相应氢原子溴化的活性比为伯氢:仲氢:叔氢=1:80:
1600。
这说明溴原子对伯、仲、叔三种氢原子的选择性更高。因此在烷烃的溴化反应中有时主
要生成某一种产物。
烯烃烯烃是指分子中含有一个双键的不饱和
开链烃。通式是含有一个不饱和度
一、结构
现代物理方法证明:乙烯分子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二、命名烯烃的系统命名法,基本上和烷烃相似,要点如下:
1、选择一个含双键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母体烯烃),依主链碳原子的数目
如烷烃一样命名,称为“某烯”
2、双键的编号尽可能小,即从最靠近双键的一端起依次编号
3、双键的位次必须标明出来,只写出双键两个碳原子中位次比较小的一个,放在烯烃
名称的前面;1-烯烃中的“1”往往省去
烯基
三、物理性质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乙醚、氯仿等非极性有机溶剂它们的沸点、熔点
和相对密度都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上升,但相对密度都小于I,都是无物质。
四、化学性质
(一)催化加氢---还原反应金属催化剂铂、钯、铑、钌、镍等过渡金属
铝镍合金与NaOH作用后去除铝酸钠后得到的比表面积较大的镍粉催化氢化是在催化
剂表面上发生的,表面积越大,催化剂活性越强。
(二)亲电加成反应
1)与卤化氢的加成氯化氢一般不反应,要用无水AICI3作催化剂。卤化氢活泼性次
序为:HI>HBr>HCI区域选择性--Markovnikov规则
凡是不对称的烯烃和酸(HX)加成时,酸的负性基团X-主要加到含氢原
子较少的双键碳原子上,在许多情况下,这是唯一的产物。
过氧化物效应
当有过氧化物(H2O2,R-O-O-R)存在的时候,氢溴酸与不对称烯烃起加成反应
时,反应取向是反马氏规则。但是过氧化物的存在对HI、HCl不
产生影响。
2)与卤素的加成检验烯烃
卤素活泼性次序为:F2>CI2>Br2>>12
3)与酸的加成将乙烯通入冷浓硫酸中时生成酸式硫酸酯(硫酸氢乙酯)
早期工业制备乙醇的方法,称为烯烃的间接水合法
(三)氧化反应
1)高锰酸钾氧化紫红褪去常用来鉴别烯烃等还原性化合物
炔烃和二烯烃
通式
含有两个不饱和度
一、命名
普通命名法:把乙炔作为母体,以乙炔的衍生物来命名系统命名法:
由炔烃导出的烃基:同时含有叁键和双键的分子称为烯炔:
1、选取含双键和叁键最长的碳链为主链
2、位次的编号通常使双键具有最小的位次
3、如两种编号中一种较高时,采用最低的一种
二、物理性质
三、化学性质
一)加成反应
1)加氢和还原
在强活性的Pt、Pd、Ni催化下,如果降低催化剂活性,可以使反应停留在烯烃阶段
2)加卤素
炔烃能使溴的CCI4溶液褪(一两分钟内),而烯烃可使溴的CCI4溶液迅速褪
3)加卤化氢加成的速度比烯烃慢。两步:符合马氏加成规则,在过氧化物存在下,
与HBr的加成是反马氏加成的。(二)氧化反应
1)燃烧
乙炔常用来焊接和切割金属,火焰温度3000C
2)被氧化剂氧化
高锰酸钾
(三)聚合反应
乙炔一般不聚合成高聚物,一般发生二聚、三聚作用
氧炔焰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教案
教师姓名钟嫄课程名称化学班级药学、中药
授课日期201年月日第周
授课顺序5-7
早节名称第九章烃和卤代烃4-5节
教学目
标
§3脂环烃
§4芳香烃
§5卤代烃
教和教难
学占重
点、占
八、
、
脂环烃、芳香烃、卤代烃的命名
脂环烃、芳香烃、卤代烃的结构
脂环烃、芳香烃、卤代烃的重要化学性质
教学资源
课件
评估反馈
作
业
书后习题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教案
课后记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教案(续页)
教学活动及板书设计
脂环烃
碳环一般用多边形表示:
一、脂环烃的分类和命名螺原子(共有碳原子)命名:(1)根据成环碳原子的总数称螺某烷
(2)在螺字后面的方括号中,用阿拉伯数字标出除螺原子外两个碳环的碳
原子数目,小的数字在前
(3)编号从小环中紧连螺原子的碳原子开始,经过螺原子到达大环,同时使得位次之和最小桥头碳
命名:(1)用二环等做词头,根据成环碳原子的总数称某烷
(2)在环字后面的方括号中,用阿拉伯数字标出通过两个桥头碳原子的碳链中的碳原子数目,大的数
字在前
(3)编号从一个桥头碳原子开始,经过最长的碳桥到达另一个桥头碳,再沿着次长桥回到第一个桥头
碳,最短的桥上的碳原子最后编号。单环的命名方法基本上与开链烃的命名法相同含双键的脂环烃称为环烯烃
如取代基为较长的碳链,将环作为取代基
二、环烷烃的结构
1885年Baeyer提出了张力学说从偏转角度来看,五元环应最稳定,大于五元环或小于五元环都将越来越不
稳定。但实际上,五元,六元和更大的环型化合物都是稳定的环烷烃并不是一个平面结构(除三元环外)
这种非平面结构在能量上更有利环丁烷、环戊烷、环己烷的几种典型构象:
三、环烷烃的化学性质
1、氢解三元环、四元环不稳定,易开环,生成开链化合物
2、加溴环丁烷、环戊烷、环己烷常温下不反应,高温或者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
3、加HBr常温下环丁烷、环戊烷不与HBr反应
芳香烃
一、苯分子结构
1.苯分子呈正六边形,六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2.苯分子中C-C、C-H键角相等,键角都是120°
杂化轨道理论
苯环中所有碳原子都为sp2杂化
未杂化的p轨道彼此重叠,形成一个封闭的共轭体系,为大n键
二、芳香烃的分类、命名
1.分类:
2.命名
(1)苯的一元取代物简单的烃基命名以苯环为母体,烃基作为取代基来命名。复杂烃基或其他不饱和烃基
取代苯
以苯环为取代基,侧链为母体进行命名
(2)苯的二元取代物
(3)烷基三取代苯
有3种异构体,命名时用连、偏、均位表示,或用数字表示取代基位置
三、芳香烃的物理性质
四、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学性质
(1)卤代反应
卤素:Cl2、Br2催化剂:Fe、FeX3
(2)硝化反应
(3)磺化反应
①烷基化反应
催化剂:AlCl3、FeCl3、BF3等烷基化试剂:卤代烷等
②酰基化反应
催化剂:无水AlCl3酰化剂:
2.加成反应
(1)加氢
(2)加氯
3.苯环侧链的反应
(1)侧链氧化
氧化剂:KMnO4K2Cr2O7/H+、浓硫酸、硝酸等
氧化规律:
①不论支链有多长,氧化后都得到苯甲酸
②不论有多少支链,氧化都在原支链位置上生成苯甲酸
③叔丁苯不含a-H的抗氧化能力强,不易被氧化。苯环在氧化剂V2O5存在下可被氧化
(2)a-H卤代反应
在较高温度或光照射下
五、取代基的定位效应
1.定位基
在苯环上引入新的取代基时,其原有的取代基既影响反应的难易程度,又支配新取代基进入苯环的位置,被称
为定位基;而定位基的这种作用称为定位效应。
2.定位基类型邻对位定位基——除卤素外,均能使苯环活化,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间位定位基——取代
基主要进入间位,使苯环钝化。
3.定位基和定位规律
(1)邻对位定位基(第一类定位基)结构特征: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不含双键或三键,且多数有孤电子
对。-NHCH3>-NH2>-OH>-0CH3>-R>-X
(2)间位定位基(第二类定位基)结构特征: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有双键或叁键或其本身为吸电子基
-N+(CH3)3>-N02>-S03H>-CHO>-COOH
4.定位规律的应用——预测反应生成物基团引入的先后顺序
六、稠环芳香烃
1.萘(C10H8的结构和同系物的命名a:1、4、5、8—电子云密度最咼
3:2、3、6、7—电子云密度次之
9、10—电子云密度最低
2.萘的化学性质①亲电取代反应
(反应条件较温和,取代主要发生在a位)
2.蒽(C14H10)
a:1、4、5、8—电子云密度次之
3:2、3、6、7—电子云密度最低
Y:9、10—电子云密度最高,反应活性最强。
3.菲(C14H10)菲的化学性质与蒽相似
4.致癌芳香烃在稠环芳烃中,有的具有致癌性,称为致癌烃。
七、非苯芳烃芳香性---环上易取代,难氧化、加成环闭的共轭体系,成环原子处于同一平面每个成环原子
都有一个P轨道垂直于该平面
n电子数为4n+2(n=0,1,2,3…整数)
第5章卤代烃卤代烃的定义定义:烃分子中一个或几个氢原子被卤原子取代
通式:R-X官能团:卤素原子-X
一、卤代烃的分类分类依据:
1、按烃基的结构分类
2、按卤素连接的碳原子分类
3、按卤素数目分类
4、按卤素原子的种类
二、卤代烃的命名
1.习惯命名法
根据卤原子所连的烃基的名称将其命名为“某烃基卤”或“卤(代)某烷”。
2、系统命名法
⑴.选择含有卤原子的最长碳链为主链,把支链和卤素看作取代基,按照主链所含碳原子
数目称作“某烷”
⑵.主链上碳原子的编号从靠近支链一端开始,使卤素及其它取代基具有最低位次,位号
之和最小
⑶•当卤素与烷基具有相同编号时,优先考虑官能团(卤素原子),使卤素原子位号最小
(带正电荷)。
然后按次序规则,小基团优先列出,写出取代基名称、个数、位次
三、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四、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卤代烃的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官能团卤原子以及受卤原子影响而比较活泼的B-氢原子
上:
(一)亲核取代反应
亲核试剂(Nu):
带负电荷的离子或带未共用电子对的中性分子。
离去基团:
带着一对电子离去的分子或负离子。
(二)消除反应
消除反应的取向一札依采夫(Saytzeff)规则:
氢从含氢较少的碳上脱去,生成烯烃。
(三)与金属反应
1、与金属钠作用一武兹(Wirtz)反应
2、与金属镁反应一生成格氏试剂
六、卤代烃中卤原子的反应活性
可用与硝酸银的醇溶液反应速率顺序予以说明:
卤代烯丙型---立即反应,生成AgX沉淀
卤代烷型--室温不反应,加热产生AgX沉淀卤代乙烯型---加热后也不反应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教案
教师姓名钟嫄课程名称化学班级药学、中药
授课日期201年月日第周
授课顺序&9
早节名称第10章醇酚醚
教学目
标
第一节醇
第二节酚
第三节醚
教和教难
学占重
点、占
八、
、
醇的分类和命名醇的化学性质酚的分类和命名酚的化学性质醚的分类和命名醚的化学性质
教学资源
课件
评估反馈
作
业
书后习题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教案
课后记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教案(续页)
教学活动及板书设计
醇、酚、醚
第一节醇
一、醇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1.结构
2.分类
3.醇的命名
(1)普通命名法:烃基名+醇
(2)系统命名法
选择连有羟基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称之为某醇。
从靠近羟基的一端给主链编号,将羟基的位置写在某醇的前面。
不饱和醇应选择含不饱和键和连羟基碳在内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称为某烯醇;主链从靠近羟
基的一端编号。
二、醇的物理性质
三、醇的化学性质
由羟基官能团所决定,同时也受到烃基的一定影响,从化学键来看,反应的部位有
0、0—H和C—H。
(一)与活泼金属的反应
(二)羟基被取代
1.与氢卤酸反应
2.与含氧无机酸反应(成酯反应)
(三)脱水反应
醇与催化剂共热即发生脱水反应,随反应条件而异可发生分子内或分子间的脱水反应。
(1)分子内脱水
(2)分子间脱水
浓H
2SO4CH3CH2OH---------------CH2=CH2
浓H
2SO4CH3CH2QH+HOCH2CH3--CH3CH2OCH2CH3
QH浓H2SO4
CH3CH2CHCH3
2-CH
3
CH=CHCH
3
+CH
3
CH
2
CH=CH
2
(四)氧化和脱氢反应
(五)多元醇的特性
(1)与高碘酸(HI04)的反应
(六)频哪醇的重排
五、重要的醇
第二节酚
一、酚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二、酚的物理性质
三、酚的化学性质
(一)酚羟基的反应
1.弱酸性
2.酚酯的形成
3.酚醚的生成
4.与FeCl3的显反应
(二)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1.卤代反应
苯酚与溴水在常温下可立即反应,生成2,4,6-三溴苯酚白沉淀。
2.硝化
3.磺化反应
(三)氧化反应
第三节醚
一、醚的分类和命名
二、醚的物理性质
三、醚的化学性质
(一)生成盐
(二)醚键的断裂
(三)过氧化物的生成
四、重要的醚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教案
教师姓名钟嫄课程名称化学班级药学、中药
授课日期201年月日第周
授课顺序10、11
早节名称第11章醛酮醌
教学目
标
醛和酮
教和教难
学占重
点、占
八、
、
醛和酮的分类和命名醛和酮的化学性质醌的命名
教学资源
课件
评估反馈
作
业
书后习题
课后记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教案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教案
教学活动及板书设计醛酮醌第一节醛和酮
一、醛酮的命名
1)选含有羰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2)从靠近羰基的一端编号;
3)醛基的位号1可省略,酮羰基的位次需标注。
二、醛酮的结构
三、醛酮的物理性质
四、醛酮的化学性质
羰基--醛酮化学反应的中心
(一)亲核加成反应
1、与HCN的加成
2、与NaHSO3的加成
3、缩醛的生成
4、与格氏试剂的加成
5、与氨的衍生物的加成
6、与Wittig试剂反应
(二)a-H的反应
1、a-H的酸性及烯醇平衡
2、羟醛缩合
3、a-H卤代及卤仿反应
4、曼尼许(Mannich)反应
5、柏琴(Perkin)反应
(三)氧化还原反应
托伦试剂
斐林试剂
五、不饱和醛酮
(一)a,3-不饱和醛酮
1、亲核加成
2、亲电加成
续页)
教师姓名钟嫄课程名称化学班级药学、中药
授课日期201年月日第周
授课顺序12、13
早节名称
第12章羧酸及取代羧酸
教学目
标
学习羧酸及取代羧酸的化学性质
教和教难
学占重
点、占
八、
、
羧酸的命名和化学性质,羟基酸、酮酸的化学性质一些重要的羧酸和取代羧酸
教学资源
教材
评估反馈
作
业
书后练习,补充习题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教案
课后记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教案(续页)
教学活动及板书设计
一、组织教学含氧有机物中的一大类羧酸,本堂课先复习之前所讲,引出主要讲解羟基酸、酮酸的化学性质,
并提到一些重要的羧酸和取代羧酸。简单明了介绍旋光度的概念、旋光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主要介绍三种异
构:顺反异构,对映异构,构象异构,重点讲解Fischer投影式的表达,D/L构型命名法。
要求学生能够完成重要的化学反应式,会命名。能画出Fischer投影式,优势构象,判断顺反异构,对
映异构,构象异构。
二、教学内容及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1.羧酸的化学性质共四点:
酸性,
羟基取代反应,酰卤、酯、酸酐、酰胺
活泼氢反应,卤代
脱羧,脱去一分子羧基放出CO2
2.常见的羧酸,
1)甲酸,俗名蚁酸,结构中有醛基和羧基。与学生互动两种基团的性质。举例,鉴别甲酸和乙酸(托伦试
剂);甲酸和乙醛(碘仿反应)。
2)乙酸,俗名醋酸,稀乙酸消毒防腐,预防感冒。
3)乙二酸,俗名草酸,最简单的二元羧酸。
3.取代羧酸,定义。
1)羟基酸,定义,命名,书上的例子。化学性质,羧基与羟基相互作用的结果。酸性,羟基吸电子诱导效
应,酸性大于相应羧酸。氧化反应,羟基更易氧化,弱氧化剂稀硝酸,托伦试剂均可,生成酮酸。脱水
反应,分为三类:两分子成交酯,分子内成烯,分子内成内酯。
2)酮酸,定义,命名,书上的例子。化学性质,羧基与羰基相互作用的结果。酸性,大于相应醇酸。还原反
应,生成羟基酸。脱羧反应,失去一分子羧基。
4.常见取代羧酸,乳酸,结构式,来由。柠檬酸,作用。水杨酸,结构,用途,制成阿司匹林。3-丁酮
酸。
三、本课总结通过讲解羟基酸、酮酸的化学性质,并提到一些重要的羧酸和取代羧酸。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教案
教师姓名钟嫄课程名称化学班级药学、中药
授课日期201年月日第周
授课顺序14--18
早节名称
第13章脂类第14章糖类
教学目
标
油脂、磷脂、甾族化合物单糖、二糖、多糖
教和教难
学占重
点、占
八、
、
【掌握】油脂的组成、结构及其性质,磷脂酸的概念,甾体化合物的结构
【熟悉】一些重要的甘油磷脂和甾体化合物
【掌握】单糖的分类、结构、化学性质
【熟悉】二糖、多糖的结构和性质,重要的单糖、二糖、多糖
教学资源
教材
评估反馈
作
业
书后练习,补充习题
课后记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教案(续页)
教学活动及板书设计
第九章脂类
第一节油脂
定义:油、脂肪
组成:1分子甘油+3分子高级脂肪酸
名称:三酰甘油/甘油三酯
命名:三软脂酰甘油
必需脂肪酸,定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性质:
皂化,碱性水解,皂化值
加成,加氢、加碘,碘值
酸败,酸值
第二节磷脂
含有磷原子的类脂化合物
甘油磷脂,甘油与脂肪酸、磷酸的酯
卵磷脂
分子中磷酸的羟基与胆碱结合
脑磷脂
分子中磷酸的羟基与胆胺结合
鞘磷脂
第三节甾族化合物
类固醇化合物
结构:环戊烷并氢化菲
胆固醇、胆酸、可的松、黄体酮第十章糖类
多羟基醛/酮
第一节单糖结构最简单,醛糖,酮糖
葡萄糖的结构:C6H12O6,a-D-葡萄糖,醛糖
CHO
H
HO
H-------------OH
H-------------OH
CHQH通过醛的亲核加成形成哈沃斯式果糖,
G的同分异构,酮糖
性质:
1互变异构,稀碱条件下,酮糖与醛糖互变
OH
H
2氧化反应,
碱性弱氧化剂,托伦、斐林、班氏,所有单糖酸性弱氧化剂,溴水红棕褪去,醛糖(鉴
别题)
糖苷,糖苷基,苷键,苷元
4成酯
羟基+磷酸----磷酸酯
5脱水反应和颜反应
强酸---分子内脱水
常见的单糖:D-葡萄糖、D-果糖、核糖、脱氧核糖第二节二糖
水解生成2个单糖
常见的二糖:
麦芽糖,2分子D-葡萄糖,还原性
乳糖,还原性
蔗糖,1分子果糖和1分子葡萄糖,非还原性第三节多糖
由许多单糖通过苷键连接而成
淀粉:终产物D-葡萄糖
支链淀粉、直链淀粉
与碘作用呈蓝
糖原
纤维素
3成苷反应
+HOCH
干燥HCI
3一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教案
教师姓名钟嫄课程名称化学班级药学、中药
授课日期201年月日第周
授课顺序19-20
早节名称
第15章含氮有机化合物
教学目
标
胺,酰胺杂环化合物
教和教难
学占重
点、占
八、
、
【掌握】胺的命名及其化学性质,酰胺的命名、化学性质和尿素的性质,重要含
氮杂环化合物的命名
【熟悉】重要的胺及其衍生物
教学资源
教材
评估反馈
作
业
书后练习,补充习题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教案
课后记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教案
教学活动及板书设计
含氮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胺
胺的分类:
脂肪胺、芳香胺
伯胺、仲胺、叔胺、季铵
一元胺、二元胺、多元胺
区分氨、胺、铵
命名:
简单胺:甲胺、二甲胺、乙胺
芳香胺:N-甲基苯胺
复杂胺:氨基看作取代基
季铵:氯化四甲铵
结构:富电子
性质:
1碱性
季胺碱〉脂肪胺〉氨〉芳香胺
与酸成盐,增强水溶性(普鲁卡因)
2酰化反应
OO
F711CH3CH2NH2+H3CC—CI——”CH3CH2NHCCH3+HCl
常见的胺:
苯胺
胆碱
第二节酰胺
N上的H被酰基取代
命名:乙酰胺
性质:
水解,分为强酸、强碱、酶3种催化剂,得酸碳酸的衍生物
Br
(续页)
H
尿素
O
H
2
N-C-NH
2
水解,分为强酸、强碱、酶3种催化剂,得CO2、NH3
磺胺类药物
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杂环化合物定义:由C和非C共同组成的芳香性环状骨架,包括O、S、N
结构:五元、六元
命名:呋喃、噻吩、吡啶、嘧啶、嘌呤
生物碱:具有生理活性的含氮碱性有机化合物,常为含N杂环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教案
教师姓名钟嫄课程名称化学班级药学、中药
授课日期201年月日第周
授课顺序21-22
早节名称
第16章氨基酸、蛋白质、核酸
教学目
标
熟悉和医学相关的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知识
教和教难
学占重
点、占
八、
、
【掌握】胺的命名及其化学性质,酰胺的命名、化学性质和尿素的性质,重要含
氮杂环化合物的命名
【熟悉】重要的胺及其衍生物
教学资源
教材
评估反馈
作
业
书后练习,补充习题
课后记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教案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教案(续页)
教学活动及板书设计
一、氨基酸的结构
二、按氨基酸分子中羧基和氨基的数目不同可分为中性氨基酸、酸性氨基酸和碱性氨基酸。
三、氨基酸的分类
四、此外,缬氨酸等氨基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只能依靠食物供给,这种氨基酸叫做必需氨基
酸。
五、氨基酸的命名
六、氨基酸多按其来源和性质而采用俗名。
七、氨基酸分子内既含有氨基又含有羧基,因此它们具有氨基和羧基的典型性质。
1.两性电离和等电点
2.成肽反应
3.与茚三酮的显反应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二、蛋白质的结构可分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三、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称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肽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键。
四、根据蛋白质的形状,蛋白质分为纤维状蛋白和球状蛋白。
五、蛋白质的性质
两性电离及等电点
沉淀
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蛋白质水解
蛋白质的颜反应
一、核酸的分类
二、根据核酸的组成,核酸可以分为两大类:核糖核酸(简称RNA)和脱氧核糖核酸(简称
DNA)。
三、将核酸进行水解,可以得到核苷酸,又称单核苷酸。它是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核酸由
数十个到数十万个单核苷酸组成。
四、核酸水解的最终产物是磷酸、戊糖和碱基。它们是组成核酸的基本成分。
五、核苷的结构
六、核苷是戊糖(核糖或脱氧核糖)与碱基缩合而成的糖苷。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