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黄宾虹画论中的经典语录

更新时间:2023-02-17 12:40:56 人在看 0条评论

黄宾虹画论中的经典语录

物权法热点问题-


2023年2月17日发(作者:关于教师节的优秀黑板报)

1

[从笔法墨法鉴赏黄宾虹作品]黄宾虹山水画最佳作品

[从笔法墨法鉴赏黄宾虹作品]黄宾虹山水画最佳作品

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在近现代美术史上被公认为四位国画大

师。笔者以为,在四位大师中,当以黄宾虹的画,面貌最为繁杂,风格最为多样,

笔墨最具特点,变化穷尽妙理,理法最为严谨,也最难于鉴赏。

黄宾虹是一位集文史哲、诗书印同体入画,熟谙章法、笔法、墨法,悉知笔、

墨、、光影相渗相衬之妙法理趣的艺术大家。黄宾虹作品,尤其是晚年作品常

给人以“粗头乱服”式的“浑厚华兹”印象,故使人对其有所疑惑:以为黄宾虹

虽几经传统打进、出离,几度蜕变,成蛾化蝶,从“白宾虹”嬗变为“黑宾虹”,

亦不过如此。实在是由于对黄宾虹研究和发掘不够,而走入鉴赏误区。作假者也

多以黄宾虹晚期“黑密厚重”面貌出现,粗制滥造,混淆真伪,贻误世人。

黄宾虹虽以画名世,却不单单是绘画大师,他文能诗琴书画,通达文史哲;

武能拳剑驰马,追随变法革新。一生勤勉,极富传奇彩。黄宾虹的艺术观是开

放的,绝不是一个保守主义者,他对艺术总是持发展变化的观点。他穷其毕生近

九十年精力,浸在笔墨艺术世界探索、求变,早学晚成,七十岁后方始登峰造极。

他师法传统,出离清“四王”苍白、赢弱画风之阴影,从明画入手,上溯直至元,

宋、五代、唐,遍参名师大家真迹,深悟古人笔精墨妙之理趣。然他采撷众家所

长,却不宗一家一派,意在穷理、谋变,创自家面目,师古不泥古,只取其精髓。

他师法造化,九上黄山,五登九华,四游岱岳,足迹遍及蜀粤闽桂,四湖富春维

扬诸胜更是饱游细看,遍访名山大川,得写生稿数万计。但他不惟写实,录景,

而是悉心揣摩大自然的千变万化,着意在如何使得“造化入画”,汲取天地造化

之精华?“搜尽奇峰打草稿”,只为日后能证悟、创造“画夺造化”之佳作,积

累素材。

黄宾虹的艺术不仅是传统的,而且是现代的。从他晚年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许

多西方印象派的影子。他归纳总结提出平、圆,留、重、变之五种笔性,将画家、

美术评论家、鉴赏家,难以把握,捉摸不定的笔法,概括提升为具有客观评判标

准的用笔理趣,并不断在实践中把握升华,使其臻至化境,成为后学之准绳。七

墨之说,更是集古贤之大成,大胆将明以来居于副墨地位的浓墨、焦墨,渍墨、

2

宿墨、泼墨、破墨作为主墨使用,弃末复本。复以积累数十,百遍点染、皴擦,

间以淡墨辅之,故能使画面“浑厚华兹”,“历久弥新”,有如“干裂秋风,润

含春雨”,一扫明画枯硬空疏,清“四王”苍白、羸弱之风,复现“宋元名迹,

笔酣墨绝,兴会淋漓”之磅礴气象。

黄宾虹一生探索,笔耕不辍,是少有的高寿多产画家,留下的作品极多,绝

大部分未曾发表,无人窥其全豹。加之老人作画喜欢反复点染皴擦,很多画不是

一次完成,甚至也不是在一个阶段中完成,因此相当多的重题作品创作年代不好

确定。我们所看到的好多无款识作品,实际也是未完成品。其实,无论是在不同

时期,还是同一阶段,黄宾虹的画风和面貌都是多样式和多变化的。本文赘述的

《碧玉流川》、《苍岚幽居》和《仿巨然笔意》是黄宾虹晚年为旅居海外华侨、著

名书法家、收藏家陈景昭先生精心创作的佳构,从中可以窥见黄宾虹绘画艺术之

博大精深。

《苍岚幽居》图是一幅凝聚了宾虹老人一生笔墨艺术探索的精华之作,在这

幅图中老人在疏笔勾勒山之骨架体貌的基础上,用亦点亦皴式的短笔触,以中锋

屈铁之力,掷落万点之墨,使其“墨泽中浓丽四边淡开,得自然之圆润,笔迹墨

痕,跃然纸上”。顿现“骨架疏野洞达,肌肤淹润细密”,“华滋浑厚,秀润天

成”之万千气象。老人借助笔墨书写对天地万物的感晤,“道成而上,艺形而下”,

“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凭借“沿皴作点三千点,点到山头气韵来”,恣意涂

抹狂扫,却能了然洞达至随心所欲不越矩的境地。越是晚年的黄宾虹越注重墨法

创新。老人将墨华、彩、光影相渗相合,相得益彰之妙法理趣,在此画中表现

得超凡入化,浑然天成。如此“格意高古,墨妙笔精,景物幽闲,思远理深”之

作,非一代笔墨宗师,非对天地之“道”参悟达一定境界所能达成。《仿巨然

笔意》是老人为陈氏精心绘制的扇面,构图取其平远。画面虽不足盈尺,近山之

雄壮,远山之连绵气势,则尽收眼底。恢弘的楼阁掩映在几株苍天巨松下,一高

士凭栏而坐,眺望远处风云涌动的山川、水面、小桥,抒发思古之幽情。章法、

笔法、墨法俱佳,意趣高古静穆,是画家少见的小品佳构。扇的背面是于右任先

生草书“明月清风居隐士,远山近水住高人,景昭先生正之,右任。”

陈景昭与黄宾虹交谊深厚,1949年陈氏移居新加坡后,彼此书信往来仍然

频繁,或谈画论艺,或论及旧交故友状况。陈氏喜好宾虹书画,故常搜寻好纸寄

3

予宾虹索取书画,所集者条幅、扇面、册页,多为画家精心绘赠,故称其室曰“百

虹楼”。嘉德20XX年春拍有一件黄宾虹《草亭论古图》立轴242万元成交,即

是宾虹老88岁时精心绘赠陈景昭的一件佳构。从目前资料查证得知,黄宾虹绘

赠陈氏的作品在1951年秋季之前,上款多称谓景昭吾兄(或道兄),同年秋季后

则改称谓景昭先生。这次出现市场的这三件黄宾虹绘赠陈景昭的作品,从字迹、

印章、识款及对陈氏称渭综合推断当为宾虹老1951年至1953年间绘制的精心之

作。《苍岚幽居》图创作时间应晚于另外两件作品,笔者倾向于1953年,亦即黄

宾虹视力复明后平心静气时的佳构。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wenzhang/1676608856900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2-17 12:40:56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