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宣布加息
傲来峰最早的由来是什么-
2023年2月17日发(作者:旅游发朋友圈的精美句子(精选100句))
文/李明集团房地产事业部
央行10月19日发布公告,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
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
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其它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据此相应调
整。此次意外加息在外汇市场掀起轩然大波,美元飙升,其它货币惨跌,跌幅最显著的是澳
元。
一、加息的经济背景——高通胀与高物价
当前,中国不仅面临着高通胀的压力,还出现了几年不遇的高物价。物价是权衡通胀的
主要指标,高通胀与高物价已影响我国经济很长时间。仅就物价而言,临近年底,物价仍有
可能继续上扬。
“每一次通货膨胀都是一个劫贫济富的过程。”央行出版的《金融知识国民读本》这样
描述通胀。
货币加息的风险防范之一就是通胀。
中国现在的货币供应量是10年前的4.6
倍,这还只是银行表内业务的增加,加上
表外业务,货币供应量可能超过5倍。现
在我国的通货膨胀、炒房、炒地的程度达
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商业和家庭地产的
总价值已经4倍于GDP的水平。央行在此
刻选择加息,说明通胀的情况已经非常严
重,现在试图阻止通胀为时已晚,除非追
踪式连续加息到通胀水平,维持积极的真实利率。
最近国土部拿出300亿元在全国矿,我认为有以下含义:一方面超发货币过多,形成
资产泡沫,这部分财富是虚拟的,需要为超发货币建立以黄金、稀缺资源、土地等为支撑的
货币体系。另一方面,中国资源有限,要维持经济的发展,依赖国外进口容易受制于人,铁
矿石就是个明显的例子,同时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在目前国内通货膨胀非常严重
情况下,输入性通货膨胀有可能让国内的通货膨胀失控。
二、加息是绥靖表现
根据同期CPI水平测算,我国已连续7个月处于负利率水平。中国真要想加息,半年前
就可以做出决定,不必等到现在。加息决策之所以如此艰难,并非宏观操控者不清楚“负
利率”的事实,而是中国经济中最强势部门的意愿决定了货币政策的取向。
1、中国地方政府经过去年高歌猛进的投资冲动,早已债台高筑,今年余额很可能迈上
10万亿的平台贷款,加息一个点,地方
政府每年将为此多付出1000亿人民币
的利息。
2、如果利率提升5个百分点,国有
企业额外的成本负担将接近他们目前的
盈利。
3、本次加息带有太多妥协的成份,
时间上拖得太久,给人感觉是被动式的、
倒逼式的,而且还是更多照顾强势部门利益。
4、银行也希望拖延更多时间,将储户的利息率压制在低位,活期存款利息率不加,可
以有利于银行利差的增加。这样能为未来可能的坏账潮多准备一份弹药。因为政府平台债务
随时会演变成银行的幽灵,而使得整个银行信贷陷入收缩,中国银行信贷的90%是以人民币
资产作为抵押发放的。
5、迫于中国物价高涨,为了平息老百姓的不满,央行不得已进行加息。
三、一次加息不改货币宽松政策
本次加息只是宏观决策者绥靖情结的表现,最多给市场一个紧缩预期。经济中真实的
“胀”早已很高,明年只会更高,除非宏观决策者已经抱定经济减速、刺破泡沫的决心,否
则央行不会追踪式地连续加息,当前宽松货币政策也不会改变。关键是,加息本身是决策层
所不情愿的,同时,40000亿投资项目不可能停下来,央行还要继续向市场大量投放货币。
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可能出现货币宽松、信贷紧张的局面。所货币宽松,是因为当前复
杂的内部和外部经济形势,宏观决策者不希望看到资产泡沫的刚性破裂,也不敢承担刺破泡
沫的责任,否则经济有可能失速而硬着陆,影响社会的稳定。信贷紧张,经过两年的信贷高
速扩张,未来必然进入一个清理扩张后遗留风险的时期,包括房地产、政府平台贷款和过剩
产能等等。毋庸置疑,未来一段时间,一定是谁扩张,谁难受。
四、加息对楼市的影响
楼市上涨抑或下跌是受货币推动的,其实质是货币现象。只要央行依然保持宽松的货币
政策,楼市就不会有大的波动。
破局的可能性不在于国内,而可能出现在国外。而国内暂时看不到破局的主动因素,主
要有以下几点:
政府不愿意主动刺破泡沫
政府也非常担忧楼市再度飙涨失控而把泡沫撑破,但也不愿下狠心主动刺破,想依靠外
部条件的变化顺势解决国内的问题,政策处于机会主义的情结之中。因为一旦泡沫破裂,市
场势必面临通缩压力,甚至由通胀转为通缩,人民币汇率也由升值转为贬值。政府肯定会对
楼市持续进行行政高压,但全局性的主动收紧货币政策(比如连续的提高存款利息率)目前
还看不到。
现在还有敢于承担责任的决策者吗?所以我认为目前这个格局,楼市不会有大的变化。
市场预期没有根本性改变
当前,中国通胀比较高,利息比较低,所以市场对房地产的预期还是很乐观的。但如果
利息上调3个百分点,情况就会不同,但目前还看不到利息快速上升的趋势。我认为明年利
息肯定会逐渐上调,只有到了一个通胀水平,即危机预期的临界点(大约需要二年左右时间),
一般老百姓才会把银行里的钱拿出来,去买日常用品,进行囤积,才会引起利息比较高速的
上升。目前家庭的储蓄和借款增加的速度差不多,家庭对银行体系流通没有什么贡献。如果
家庭借款超过存款增加,家庭就会把钱拿出来买大米、菜、油等,才会引起利息大幅度的上
调,这时,楼市才会有较明显的大幅度下降。
政府不愿意主动刺破泡沫,但当外部环境变化时,政府将无能为力!同样,市场预期根
本转变也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
什么样的外部条件变化才能导致国内楼市破局呢?
1、国际油价失控
美国以美元贬值的方式为过度负债埋单而导致货币危机,必然造成以美元结算的大宗商
品价格大幅上涨,特别是国际油价。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将传导至国际粮价同步大幅上涨。基
于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强烈上涨预期,各国为抑制输入性通张,必然会出现全球各国购入
美元、抢购大宗商品的浪潮,造成美元全球流动性紧张,引起全世界资本回流美国,各国货
币通缩和大幅贬值,中国老百姓的预期在这时一定会发生根本性转向。同时美国人民在忍受
货币贬值、购买力大幅下降的同时,还要接受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必定会引起对政府不满,
美国政府必定大幅加息以抑制恶性通胀。两个方面都将引起全世界资本回流美国,各国货币
通缩,资产泡沫必然破裂。
2、美国新经济布局完成
2008年金融危机,实质是美国进行新经济再造战略布局的战略需要。2008年金融危机
发生后,奥巴马在经济振兴计划中对新能源做出了史无前例的倾斜,包括投入1500亿美元
资助替代能源的研究,并为相关公司提供税务优惠;发展清洁能源,大幅减少对中东和委内
瑞拉石油的依赖;计划到2012年美国发电量的10%来自可再生能源等等。新能源项目是奥
巴马新经济政策的重点,而新能源的重点则是技术研发,掌握最核心技术。
美国的全球领导型经济一旦重新恢复其“重构、创新和再投资”的活力。美元将进入一
个可持续上涨阶段,也将造成全世界资本回流美国。
但无论哪种可能性的到来,中国的泡沫很可能结束,政府即便想稳也稳不住了。把中国
的宏观稳定悬系于外部条件的恢复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希望中国的地产泡沫不是被美国人
挤破。
五、应对措施
我们知道,就算企业预防措施再多,也不能避
免突发事件的发生,我们无法预知突发事件在何时
发生,但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了预防措
施,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我们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
房地产事业部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下,
我认为在项目管理上以下两点应引起足够重视:
一是做好项目总体经营计划和中长期融资规
划;
二是整合各方面力量,加快项目推进进度,分期
开发,分期销售,保证项目现金流良性循环。
六、结束语
当前,中国通货膨胀的深化是无可避免的。为了防止通胀失控,将利率提高至通胀率之
上是必要的,即维持积极的真实利率。没有其他选择,否则,当外部货币条件突然发生变化
时,中国经济将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