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管晏列传第一段翻译

更新时间:2023-02-16 19:32:25 人在看 0条评论

管晏列传第一段翻译

张文宏最新言论欲言又止令人深思-


2023年2月16日发(作者:助学金申请书(精选11篇))

管晏列传原文及翻译

管晏列传原文及翻译

管晏列传

司马迁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

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

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

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

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

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

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

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

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

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

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

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

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源,令

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

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

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

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

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

宝也。”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

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作品介绍】

《管晏列传》是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和晏婴的合传。司马迁

描写这两位春秋中后期齐国国相,能抓住其特点,并选取典型细节

加以生动地表现,如写管仲,着重写其同鲍叔牙的交往,以及任政

相齐、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谋略,写晏婴则通过对重用越

石父和御者的典型事例的详细叙述来突出其“贤”。

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比如对管、鲍之间的真挚友谊及晏子

任用御者缘起的叙述极为详细,而对管仲生活的奢侈等不太重要的

方面则一笔带过。传记之末“太史公曰”以后的简短议论与评价更

是深化了对管、鲍二人的认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参考译文]

管仲说:“我当初贫困时,曾经和鲍叔一起做生意,分财利时自

己总是多要一些,鲍叔并不认为我贪心,(因为他)知道我家里贫

穷。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反而使他更加困顿不堪,陷于窘境,

鲍叔不认为我愚笨,(因为他)知道时运有时顺利,有时不顺利。

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被国君驱逐,鲍叔不认为我不成器,知道我没

有遇到好时机。我曾多次作战,多次战败逃跑,但鲍叔不认为我胆

小,(因为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需要赡养。公子纠失败,召忽为

之殉难,我被囚禁遭受屈辱,鲍叔不认为我没有廉耻,(因为他)

知道我不把小的过失看作是羞耻,而是把功名不显扬于天下看作耻

辱。生养我的'是父母,真正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管仲出任齐相执政以后,凭借着小小的齐国在海滨的条件,流通

货物,积聚财富,使得国富兵强,与百姓同好恶。所以,他的说法

是:“仓库储备充实了,百姓才懂得礼节;衣食丰足了,百姓才能

分辨荣辱;国君的作为合乎了法度,六亲才能团结。”“不提倡礼

义廉耻,国家就会灭亡。”“国家下达政令要像流水的源头,政令

要顺着百姓的民心。”所以,政令符合下情就容易推行。百姓想要

得到的,就给他们;百姓所反对的,就废除掉。

管仲执政的时候,善于把祸患转化为吉祥,把失败转化为成功。

他重视分别事物的轻重缓急,慎重地权衡事情的利弊得失。齐桓公

实际上是怨恨少姬(改嫁)而向南袭击蔡国,管仲就寻借口攻打

楚国,责备它没有向周王室进贡包茅。桓公实际上是向北出兵攻打

山戎,而管仲就趁机让燕国整顿召公时期的政教。在柯地会盟,桓

公想背弃曹沫逼迫他订立的盟约,管仲就顺应形势劝他信守盟约,

诸侯们因此归顺齐国。所以说:“懂得给予正是为了取得的道理,

这是治理国家的法宝。”

管仲富贵得可以跟国君相比拟,拥有三归和反坫,齐国人却不认

为他奢侈僭越。管仲逝世后,齐国仍遵循他的政策,常常比其它诸

侯国强大。

【延伸阅读】管晏列传阅读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少时常与鲍叔牙游游:交往

B.尝与鲍叔贾贾:做买卖

C.天下不多管仲之贤多:多数

D.管仲富拟于公室拟:类似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管仲善于为政的一组

是()(2分)

①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②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③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④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⑤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⑥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管仲年轻的时候,常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贤能,即

使常常被管仲占便宜,也始终很好得对待他。

B.管仲曾侍奉齐国公子纠,公子小白立为桓公后,公子纠被杀,

而他自己也因此被囚禁,后被起用,辅助齐桓公一匡天下。

C.“伐楚”“令燕修召公之政”“柯地盟会”以三个典型事例

写出了管仲外交方面的政治才能。

4.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3分)

(2)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4分)

(3)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3分)

参考答案

1.C(多,赞美。)

2.C(②句写鲍叔牙对管仲很了解;③句写鲍叔牙家的情况;⑥

句写齐国人对管仲的看法。)

3.D(不是管仲让鲍叔牙做自己的下属,是鲍叔牙自己愿意的,

文章也没有说天下人对他批评指责。)

4.(1)杀人唯恐不能杀光,对人用酷刑唯恐不能用尽,普天下

的人都起来反抗他。(“如”,“举”各1分,整句意思正确1分)

(2)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被国君驱逐,鲍叔不认为我不成器,

知道我没有遇到好时机。(“见……于”,“不肖”,“遭”各1

分,整句意思正确1分)

(3)鲍叔不认为我没有廉耻,(因为他)知道我不把小的过失

看作是羞耻,而是把功名不显扬于天下看作耻辱。(“无耻”“羞”

各1分,整句意思正确1分)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wenzhang/16765471455038.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2-16 19:32:25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