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学
大鼠种类-
2023年2月16日发(作者:2021乡村医生个人工作述职报告(精选6篇))
跨经典的诠释学:“字面与寓意之争”和
“古今之争”的“辩读”与比较∗
梁 慧
∗∗
摘 要:本文主要考察“前诠释学”时期的圣经注释学和中国儒家
经典诠释传统,从圣经的“经”的指称及其正典化,较之儒经的称呼和典
籍化,检视两大古典解释传统之主要的治经路向,以及方法论的演变和不
同时期的侧重,意在致力于中西经典解释传统之间的对话和沟通。
关键词:圣经 正典化 亚历山大学派 安提阿学派 儒经 古
文经学 今文经学
中国和西方都有着各自源远流长的经典解释与理解的传统,中国文化
以儒家为代表,其正统的学问就是经学,而构成西方主流文化的基督宗
教,其正统的学术是圣经注经学。当基督教传入中国,它面临的是一个“多元宗教经典”的世界,一方面要处理和其他宗教典籍之间的关系,另
一方面,要发展出合乎本土处境的圣经解释,这决定了汉语语境的《圣
经》诠释要对其他的经文诠释传统做出回应。
本文基于以上跨宗教经典的诠释视域,主要考察“前诠释学”①时期的
·971·
跨经典的诠释学:“字面与寓意之争”和“古今之争”的“辩读”与比较
∗
∗∗
①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何进善基督教文献收集整理和诠释研究”(17BZJ007)的
阶段性成果,同时一并感谢以列阿尔布莱特考古研究所、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对本选题研究的大力支持。∗∗梁慧,浙江大学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维真学院中研部主任。
本文在此沿用潘德荣教授将诠释学划分为“前诠释学、认知诠释学与本体诠释学”三个
时期的提法,“前诠释学”在时间上指的是从古希腊开始到浪漫主义运动之前,它是诠释
学的萌芽状态,即对应于目前学界称呼的由德国哲学家和神学家施莱尔马赫(转下页注)
圣经注释学和中国儒家经典诠释传统,①从圣经的“经”的指称及其正典化,
较之儒经的称呼和典籍化,检视两大古典解释传统之主要的治经路向,以及
方法论的演变和不同时期的侧重。借助对“古典诠释学”时期“圣经诠释
学”之“字面与寓意之争”与儒家经典诠释传统之“古今之争”的“辩读”
与比较,试图进一步探索“跨宗教经典诠释”的理论建构及其方法论的运用
实践,尝试为汉语圣经解经实践提供一种开放的、动态的诠释模式。
一 “前诠释学”时期“圣经解经学”的概貌
(一)“圣经”的名称与正典化
《圣经》是基督宗教的权威经典,分为《旧约》(OldTestament)和
《新约》(NewTestament)两个部分。《旧约》原本是犹太教的权威经典,
称为“希伯来圣经”(HebrewBible),或希伯来经卷(HebrewScriptures)。
基督宗教《旧约》的编排方式与希伯来圣经有所不同,天主教和东正教的
圣经《旧约》部分比新教的圣经《旧约》多出一些内容,新教徒称这些内
容为
《旧约次经》(Apocrypha)①。
1“圣经”的名称
“圣经”,英文称为“Bible”,该词来自希腊语biblia,意为“一组书
·081·
①
①
(接上页注①)所发展出的“普遍诠释学”或“一般诠释学”之前的时期,也可笼统称为
“古典诠释学”阶段,参见潘德荣《西方诠释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导论”,
第14页,以及“上篇”,第19页。
在公元前的犹太社团中,流传着大量以希伯来文、亚兰文和希腊文写成的著作,但他们只
是接受其中一部分,作为其认可的上帝的话语。这些经卷他们视之为神所启示的。但是并
非所有的犹太人接受这一被称为希伯来圣经的特定汇编的限定范围。当时有不少犹太人生
活在巴勒斯坦的地域之外,这些大部分说希腊语的地区被称为流散聚居地。流散地的犹太
社团,尤其是居住在埃及亚历山大的犹太人写作了大量的著作,并对正典应该包括哪些作
品持有自己的看法。除了接受巴勒斯坦地已认可的正典著作,这些社团也尊崇其他的经卷。
这些附加的材料———有些是完整的著作,有些只是附录,就是所谓次经(Apocrypha)。罗
马天主教和东正教的教会将它们接受为圣经的一部分
。包含次经在内的希腊文正典,被称
为“七十士译本”(Septuagint,通常用罗马数字缩写为LXX,指称七十多位将希伯来文圣
经翻译为希腊文的犹太长老。新教教会,随同犹太社团一起,否认次经著作的神圣权威,
而是接受巴勒斯坦犹太教的更为限定的希伯来圣经。参见BarryLBandstra,ReadingTheOld
Testament:AnIntroductiontotheHebrewBible(Wadsworth,2009),Introduction,8。
卷”(books,书卷的复数形式),指的是被基督教会确认为正典的著作。
Biblia一词的单数形式是biblion,意思是“纸莎草”(papyrus)①,最初指
的是写在纸莎草上的文献,后来也指任何的书面作品。tabiblia(thebooks,这些书卷)②,表明“圣经”是“众多书卷”的汇编,它是不同的
作者在上千多年的时间跨度中写成的。这些单独的著作汇集在一起,就构
成我们今天所称的“Bible”,中文通常译为“圣经”。《圣经》自身也提及了“书”“经卷”“经”的称呼。有关“经”(the
Scripture;Scriptures)的提法,在《旧约圣经》中出现数次。《但以理书》
9:1
-
2记载:“玛代族亚哈随鲁的儿子大流士立为迦勒底国的王元年,就
是他在位第一年,我但以理从书上得知耶和华的话临到先知耶利米,论耶
路撒冷荒凉的年数,七十年为满。”③此处经文中提到的“书上”(inthebooks),④希伯来原文为⑤,指的是“著作”(writing)、“文献”
(document)和“经卷”(scroll)等,著名圣经学者布鲁斯(FFBruce)
认为这里的“书”或“经卷”用来指称“旧约先知书全集”。⑥《诗篇》
40:7
-
8也提到“经卷”的称呼,⑦在这段经文中,“经卷”(inthescrollofthebook)对应的希伯来文是,这里再次出现了希伯来词
(document,writing,book),指的是“著作”“文献”等的意思,而
·181·
跨经典的诠释学:“字面与寓意之争”和“古今之争”的“辩读”与比较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纸莎草”(papyrus),一种地中海水生莎草,可以用其芦苇的茎或髓制成书写的材料,
尤其为古代埃及人、希腊人和罗马人使用。
这个词最早在正典的意义上被基督教使用,据说出自约公元150年成书的《克莱门二书》
第2章第14节:“这些书卷和使徒们都宣称教会……自一开始就存在。”参见FF布鲁
斯(Bruce)的〈圣经〉,载于〔美〕菲利普·W康福特编的《圣经的来源》,李洪昌
译,孙毅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第3页。
本书所引用的中文《圣经》译本采用简体和合本,英文译本采用新修订标准版(NewRevisedStandardVersion,简称NRSV),以下均同。
CompleteJewishBible(CJB)英文译本将之译为“theScriptures”。
在希伯来圣经中,k
1
tab是用于指称“书写”(write)的常用词,而kt
1
b(意思是“著
作、文献和诏书”)是流放和流放归来时期的著作中才使用的词语。参见RLairdHarris,GleasonLArcher,Jr,BruceKWaltke,TheologicalWordbookoftheOldTestament,Vol1
(Chicago:MoodyPress,1980),458。
FF布鲁斯(Bruce)《圣经》,载〔美〕菲利普·W康福特编《圣经的来源》,同前,
第3页。《诗篇》40:7
-
8:那时我说:“看哪,我来了!我的事在经卷上已经记载了。我的上帝
啊,我乐意照你的旨意行,你的律法在我心里。”(和合本)
((written)scroll)则指的是(书写的)卷轴,合起来指称“经卷”
之意。《新约圣经》再次重复了这段经文,《希伯来书》10:5
-
7引述了其中
的内容①,在这里,“经卷”(inthescrollofthebook)对应的希腊文原文是
,其中(词根为biblio
-
,意为“book,scroll”)指的
是“书”“卷册”,而
(rollofabook)是“一卷书”的意思,合
称“经卷”。
有关“圣经”、“经”或“经卷”(the(this)Scripture;Scriptures)
的说法,在《新约圣经》中出现了一百多次,对应的希腊文主要是
,(scripture,中文译为“经”,为单数形式,是其复数形式)、
(document,writing,book,中文译为“经”“著作”等,为单数形式,
是其复数形式。以下列举几个例子,略作分析。《马可福音》12:10
-
11提道:“经上写着说:‘匠人所弃的石头,已
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这是主所作的,在我们眼中看为希奇。’这经你们
没有念过吗?”(和合本)②在这里,对于耶稣所引用的特定经文,文本是
以单数的形式加以提及,“这经你们没有念过吗?”(tengraphentauten)使
用的是希腊文
(的阴性宾格单数形式)。而在《马太福音》21:42的平行经文中,表述略有不同③,对于上述同样的经文,“这经你们没
有念过吗?”(entaisgraphais)使用的是希腊文
,的复数形式,即(scriptures)。
《路加福音》4:17
-
21提道耶稣对旧约相关经文的引用,④在这里,
·281·
①
②
③
④
《希伯来书》10:5
-
7:所以,基督到世上来的时候,就说:“上帝啊,祭物和礼物是你
不愿意的,你曾给我预备了身体,燔祭和赎罪祭是你不喜欢的。那时我说:‘上帝啊,我
来了,为要照你的旨意行,我的事在经卷上已经记载了。’”(和合本)NRSV:“Haveyounotreadthisscripture:‘Thestonethatthebuildersrejectedhasbecomethe
cornerstone;thiswastheLordsdoing,anditisamazinginoureyes’?”
《马太福音》21:42:耶稣说:“经上写着:‘匠人所弃的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
这是主所作的,在我们眼中看为希奇。’这经你们没有念过吗?”(和合本)《路加福音》4:17
-
21:有人把先知以赛亚的书交给他,他就打开,到一处写着说:
“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他用膏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报告
:被掳的得释
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报告上帝悦纳人的禧年。”于是把书卷起来,
交还执事,就坐下。会堂里的人都定睛看他。耶稣对他们说:“今天这经(this
scripture)
应验在你们耳中了。”(和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