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名人刻苦读书的小故事

更新时间:2023-03-30 15:04:16 人在看 0条评论

名人刻苦读书的小故事

鹅的作者-模式化


2023年3月30日发(作者:马小跳玩数学)

名人读书励志小故事

苏洵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小时候很贪玩,直到

二十七岁才认识到读书很重要,从此开始发愤读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

有一年端午节,苏洵从早晨起来就扎在书房里读书。他的妻子端了一盘粽

子和一碟白糖送进了书房。将近中午时,夫人收拾盘碟时,发现粽子已经

吃完了,碟里的白糖却原封未动,而旁边砚台上竟有不少糯米粒。原来,

苏洵只顾专心读书,误把砚台当成了糖碟。正是凭着心理演讲 这种认真刻苦的精神,

苏洵成为了文学大家。

名人读书励志小故事2:王亚南绑在柱子上读书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资本论》最早的中文翻译者王亚

南,1933年乘船去欧洲。客轮行至红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摇晃得使人

无法站稳gb13690 。这时,戴着眼镜的王亚南,手上拿着一本书,走进餐厅,恳求

服务员说:“请你把我绑在这根柱子上吧!”服务员以为他是怕自己被浪

头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话,将王亚南牢牢地绑在柱子上。绑好后,王亚

南翻开书,聚精会神地读起来。船上的外国人看见了,无不向他投来惊异

的目光,连声赞叹说:“啊!中国人,真了不起!”

名人读书励志小故事3:吕蒙读书

吕蒙是三国时吴国的大将,他曾多次立下大功,却不爱读书。于是孙

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是大将军了,肩上担子很重,一定要多读读书,长

点见识。”吕蒙便开始读书。慢慢地,他发现书中有很多以前他根本不知

道的东西。一次,他读到孙膑用“减灶计”诱使庞涓轻敌,最后打败庞涓

的故事,感到眼界大开。于是,吕蒙逐渐爱上了读书。在军务繁忙之余,

他便一头钻进书堆里,如饥似渴地阅读古代的兵法和史书资本论讲的是什么 。几年下来,吕

蒙的军事才能大有长进。孙权大为高兴,就让吕蒙担任了大都督,统小学思政课 领全

国兵马。

名人读书励志小故事4:鲁迅在“三味书屋”

鲁迅小时候非常淘气。一天,镇里的戏台正在排戏,鲁迅听到外面的

锣鼓声,便在家里坐不住了,趁着父亲不注意,他一溜烟儿地跑到戏台前

看热闹。这时,戏台周围已经挤满了人。突然,热闹的锣鼓声停了,从后

台走出一个人,对台下一拱手说:“哪位小兄弟愿意上台我们让他客串阎

王殿里的小鬼。”那些平时非常调皮的孩子这会儿却你推我、我推你地谦

让起来。

“我来!”小鲁迅走上台去,让戏班的人画了个花脸,然后拿起一把

钢叉就舞起沙江镇 来,戏台下马上响起叫好声。他得意极了,舞得更得劲儿了,

小伙伴们都非常佩服他的勇气。

鲁迅12岁那年,被父亲送进了一所叫“三味书屋”的私塾就读。初

入学时,鲁迅对百草园中的那些小精灵非常感兴趣。他在园中想起古人东

方朔说过有一种虫叫“怪哉”,用酒一浇,便会消失不见。鲁迅非常想知

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便悄悄地问私塾的先生:“先生,这‘怪哉’虫

是怎么一回事呢”

先生却板着脸,很不高兴地回答:“不知道!”

后来,鲁迅慢慢体会到学生应该读书,先生不喜欢学生问各种古怪的

问题。于是,鲁迅开始刻苦读书。起初十分严厉的先生也开始喜欢鲁迅的

聪明刻苦,态度渐渐和蔼起来。鲁迅为了勉励自己学习,制作了一张小书

签,书签上有10个正楷小字:“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读书

时,他把书签夹在书里,每读一遍就从上往下盖掉一个字,读过几遍之后,

就用默读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用不了多久,他就能熟练地把课文背出来

了。后来,同学们也都向鲁迅学习,纷纷制作“读书三到”的书签。

名人读书励志小故事5:匡衡凿壁借光读书

匡衡是西汉著名的经咸肉青菜饭 学家。他从小喜欢学习,刻苦勤奋,可是家里却

买不起灯油,无法在夜间学习。一天夜里,他正躺在床上默诵白天读过的

《诗经》时,发觉邻居家灯火通明。匡衡羡慕在灯光下读书的人,他灵机

一动,把邻居家的灯火借过来就可以读书了。

匡衡正在思索着该如何借到光看书,灯光把巨大的人影投身到墙上,

酷似一个个怪物,怪模怪样地在墙上晃来晃去。小匡衡灵机一动:我如果

在这边偷偷凿个洞,隔壁灯光就能穿墙而过,照射到我这小屋里来,我不

就可以借着这点亮光读书了吗

他高兴地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来一把凿子,在墙壁下方偏僻处凿

了个小小的窟窿。顷刻间,灯光照亮了一小块儿地方。匡衡连忙从床头翻

出《诗经》,凑到那一小块儿宝贵的光亮处,专心致志地苦读起来。匡衡

的父母看到匡衡如此刻苦,都感到特别欣慰,同时又倍感酸楚。

从此以后,匡衡白天帮大人忙田里的农活,夜晚借着那一小束从隔壁

人家借来的灯光,孜孜不倦地读书,经过不懈地努力,终于成为一代学者。

名人读书励志小故事6:陈景润认班会用英语怎么说 真读书

陈景润小时候经常和哥哥一起玩捉迷藏。不过,陈景润捉迷藏时

有点特别。他常拿着一本书,藏在一个别人不容易发现的角落或桌子底下,

一边津津有味地看书,一边等着别人来“捉”他。看着看着,他就忘记了

别人,而别人也忘记了他。

上学期间,陈景润酷爱数学。当老师讲解数雷锋事迹材料 学题时,他总是集中精神

认真听讲。课后布置的习题他也认真去做。陈景润在解题的过程中得到了

无限乐趣。数学是心智的比试和较量。陈景润对于解题,向来不吝惜时间

和精力。陈景润不懂就问,别看他平时沉默寡言,但向老师请教时却毫不

羞涩和胆怯。他的求教方式很特殊:看到老师外出或者老师从高中部到初

中部去,他就紧追上去,和老师一起走一段路,并且一边走,一边问问题。

陈景润在福州英华中学读书时,有幸聆听了清华大学沈元教授的课。

沈元教授给同学们讲了世界上一道数学难题:“衣物捐赠 大约在200年前,一位叫

哥德巴赫的德国数学家提出‘任何一个偶数均可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

简称‘1+1’的理论。但他一出生也没有证明出来,哥德巴赫带着一生的

遗憾离开了人世,却留下了这道数学难题。长久以来,‘哥德巴赫猜想’

之迷吸引了众多的数学家,但始终没有结果,并成为世界数学界一大悬

案。”沈元教授把“哥德巴赫猜想”作了个形象的比喻,他把数学比喻柿子醋 成

自然科学的皇后,把“哥德巴赫猜想”比喻成皇后皇冠上的明珠!沈元教

授讲解的“哥德巴赫猜想”像磁石一般吸引着陈景润。

许多年之后,陈景润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1966年,他发表了《表大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

之和》(简称“1+2”),这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

义。他所证明出的那条定理震动了国际数学界,后来这条定理被命名为

“陈氏定理”。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wenzhang/004ecb7bce546654cdb639719a9d422d.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3-30 15:04:16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