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系统入口
2022年11月25日发(作者:小鞋子观后感范文300字(精选11篇))
河北省教育厅关于推进中小学教师培训信息化建设的意见
制定机关
公布日期2014.02.14
施行日期2014.02.14
文号
主题类别教育综合规定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正文:
----------------------------------------------------------------------------------------------------------------------------------------------------
河北省教育厅关于推进中小学教师培训信息化建设的意见
各设区市教育局,定州市、辛集市教育局,有关院校:
为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求,以信息化带动教师培训科学化,促进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根据《教
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有关要求,现就加快我省中小学(含幼儿园,下同)教师培训信息
化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遵照执行。
一、充分认识推进中小学教师培训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潮流的大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
国力的重要指标。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而教育信息化是国家
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党中央把教育信息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有关部门实施了一系列关于
教育信息化的重大工程。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事关教育全局的战略选择,成为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
的有效手段,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成为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当前,教育信息化已经带来广大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的思想、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的深刻变革。教
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主体,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程度。教师培训
作为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教师培训信息化既是教育信息化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教育信息
化建设的重要力量。目前,我省现有的教师培训机构,普遍存在着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薄弱,现代信
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在培训中普及程度较低,培训者和管理者缺乏应用现代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手段等方面
的问题,致使教师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难以适应教师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快中小学教师
培训信息化建设,构建教师的遴选、课程的选设、机构的管理、资源的整合等平台已成为教师培训工作的
重中之重,势在必行。
二、教师培训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教育规划纲要精神,
坚持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注重应用,立足发展,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的新型中小学教师。
(二)基本原则:统筹规划,突出重点。资源共享,协同发展。探索创新,注重应用。因地制宜,分
类推进。
(三)建设目标:以教师终身发展为根本,以教师培训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信息资源开发为
核心,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在培训中的广泛应用为重点,大力提高全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水
平。
1.加快各级各类教师培训机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逐步构建全省教师培训信息化网络体系。
2.努力提高培训者和培训管理者的信息素养和能力,全面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在教师培训中
的普及和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工作全方位整合。
3.积极促进教师培训信息化工作的方法、手段、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探索并构建信息化环境下教
师培训的有效模式。
三、全力推进教师培训信息化建设
(一)推进教师培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国家教师培训机构建设标准,规范和推进各级各类教
师培训机构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大力促进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信息化建
设水平。积极推进全省各级各类教师培训机构培训网络平台的整合,鼓励和支持部分教师培训机构信息化
示范建设。
(二)推进教师培训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加快我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建
立教师培训统一管理系统,通过提高教师培训的信息化水平,达到提高教师培训效益的目的。各地和教师
培训机构要加强基础数据库建设,做好信息采集、统计、上传等工作,做到完整、准确、及时、高效,尽
快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全面应用信息管理系统。
(三)推进教师培训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加强省级教师培训教学资源中心和开发基地建设,组织开
发、引进网络课程、名师视频公开课、微课程等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资源。加强省内区域性联合和省、市、
县域优势互补,积极整合各类教师教育信息资源,构建教师培训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
(四)推进教师培训信息化网络体系建设。构建全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信息化网络体系,建设省级教师
教育网络资源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点,与各培训机构信息平台连通,形成省、市、县、乡、校五级教师培训
网互联互通、相互支撑的全省教师培训信息化网络。县级教师发展中心要利用目前全省大力推进县域教师
培训资源整合的契机,努力建成标准化数字校园,网络信息点要覆盖县域内所有的教育教学场所。
(五)推进培训者和管理者信息化能力建设。各地各单位要积极鼓励培训者和管理者开展教师培训信
息化研究,并给予适当倾斜。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师培训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培训课
程的整合,积极研究探索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培训的运行体制和管理模式,进一步促进教师培训工作的科学
化和现代化。
(六)推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按照教育部要求和我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
力提升工程规划”,全面提升广大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数字化学习能力,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内
容、过程、方法和质量评价的深度融合,加快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充分运用信息化资源形成集备课、
教学、答疑、自主学习、提交作业、考核考试与学分认定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网络教学和培训模式。
四、有关要求
(一)组织领导。省教育厅将加强对教师培训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和协调,切实保证信息化建设扎实、
稳定地实施。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制订全省教师培训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并组织落实。各级各类教师培训院校和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教育厅的总体部署,落实具体管理部
门及相应人员,负责本地区、本单位教师培训信息化建设的组织实施。
(二)信息安全。加强教师培训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管理,强化信息安全意识,确保信息源内容健康、
可靠,防范不良信息的扩散。相关单位要严格遵守国家和省有关信息化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规范和技术
标准,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切实增强安全防范意识,确保所有有关数据、信
息、资料等,未经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对外提供和发布。
(三)动态管理。河北省中小学教师注册信息管理系统是我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信息化的重要服务平台,
其数据信息将作为全省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重要依据。各市要及时按照有关要求更新和完善教师培
训数据信息,保证系统数据信息的时效性和可靠性。
(四)检查监督。省教育厅将研究制定教师培训机构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的评估标准,并组织专
家对各地和各培训机构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情况和重点项目的进展进行检查与督导。同时,将中小学教师培
训信息化建设情况,纳入对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培训院校的教师教育工作考核事项。
河北省教育厅
2014年2月14日
——结束——